11月20日,一聲清脆的鑼響在上海股權交易中心大廳響起。福建津香源食品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輝盛手握鼓槌,敲響了公司掛牌上海股交中心第一聲。這不僅拉開了津香源往茶食品綜合企業蛻變的序幕,也敲下了南安茶企進軍資本市場的第一槌。
資本市場能否為茶企在困境中開闢新的出路?進軍資本市場後企業又將如何規劃?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日前專訪了剛從上海歸來的黃輝盛。
本報記者林超連
建年產5000噸茶葉生產線
在創立津香源之前,黃輝盛一直在幫家裡打理茶葉生意。2008年,他決定創立自己的茶葉品牌,福建津香源食品發展有限公司應運而生。
「創業艱難百戰多」,黃輝盛動情地說,「創業光有勇氣還不夠,其間還流淚流汗,只有高付出才可能有高回報。」年輕的黃輝盛在創業路上的每一步都有著自己的摸索。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茶葉出口市場不景氣。冷靜思考之下,黃輝盛決定轉攻國內市場。
調轉方向說來容易,但要去挖掘國內市場卻非一朝一夕之事。黃輝盛和津香源團隊工作人員開著車到全國跑市場。一圈下來,終於接到了一個訂單。「來來回回走了兩三趟,才把這筆生意做下來。儘管折騰,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黃輝盛說。自此,打著津香源牌子的名優茶,開始在全國各地茶葉市場熱銷。
這兩年,公司又持續投入,建立起一條年產5000噸的茶葉生產線,滿足了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如今,津香源已經從一個小作坊成長為一家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銷售及茶水原料研發為一體的綜合型現代企業。
往綜合型茶企邁進
從傳統的名優茶到茶水原料的研發,再到袋泡茶的開發,不斷推陳出新的產品,也讓津香源在市場上一直保持著競爭活力。
歸根結底,產品的創新還是源自於市場的需求。早在2004年,就有客戶主動找到南安茶林茶廠(津香源的前身),希望可以為他們提供茶水原料。聽到客戶的訴求後,黃輝盛想,其實自己不應該局限做傳統的茶葉產品,而應往茶產品加工滲透,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黃輝盛一合計,馬上引進生產設備,開闢了茶粉生產線。
近兩年來,隨著茶飲料市場的開發,茶水原料的需求量不斷被深挖,茶水原料已經佔到了津香源業務比重的一半以上。
在創新產品的同時,津香源市場團隊十分關注市場的風吹草動。在摸底市場時黃輝盛發現,相比國內,國外更流行袋泡茶這樣簡便的茶產品。於是,公司市場部積極跟國外廠家接洽,將茶葉出口到日本、中東、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為國外茶企提供袋泡茶的茶葉原料。
產品多元化,讓津香源不斷朝著集茶葉研發生產加工與茶食品研究的綜合型茶企業邁進。
11月20日,福建省津香源食品發展有限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成功掛牌,證券代碼為208306,成為南安市第一家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的企業。
近兩年來,國家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盤活資產,推行了一系列掛牌上市的鼓勵措施,並大力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黃輝盛意識到這是中小企業藉助資本市場一條很好的渠道。
在做了大量的調研和準備工作後,公司於2014年年底啟動上海股交中心申報工作,並在今年8月份得到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批覆函。黃輝盛表示,此次登陸上海股交中心,公司發展所需資金、人才有了可靠的保障,公司發展步伐必將加快。
「未來幾年,我們希望往下遊茶葉鏈延伸,做茶葉深加工。」黃輝盛告訴記者,津香源意欲開發速溶茶產品,直面一線市場。「目前津香源做的茶水原料利潤很低,要想實現高效益,必須往深加工滲透。速溶茶的利潤相比茶粉來說,可能要高出10倍以上。」
此外,在傳統茶的延伸上,黃輝盛心裡有著一個「農村包圍城市」的遠景規劃。何為「農村包圍城市」?黃輝盛解釋說,現在的茶葉都是直接賣給直營店或經銷商,這部分人群都是在城市繁華地段開店進行銷售,高成本就意味著高價格,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茶葉市場上價格虛高的消費現象。
「如何把茶葉做成平民化的消費品,是津香源未來幾年重點探索的一個方向。」黃輝盛一直希望茶葉不再是中產階級的消費品,可以飛入尋常百姓家。「希望未來津香源可以多點開花,在保持品質的同時,把茶葉價格降下來,做平民化的好茶。」
「我們將為消費者提供創造更多優良、安全、健康的系列茶製品。掛牌後,津香源有信心和能力在消費領域大顯身手,以良好的業績回報廣大股東。」黃輝盛說。
計劃開發速溶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