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這個話題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屬,現在也成了年輕人茶餘飯後的話題,「熬最深的夜,敷最貴的面膜」「啤酒裡放枸杞」「戴護膝蹦迪」……這些極具「反差萌」的「朋克養生」,背後正生動地反映著現在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這不,最近「同仁堂推出中藥咖啡」就衝上了微博熱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黃翔
「中藥咖啡」剛一推出
就成網友熱議的話題
枸杞拿鐵、益母草玫瑰拿鐵、山楂陳皮美式、肉桂卡布奇諾……近日,百年老字號同仁堂開設了一家中醫健康餐飲體驗店,推出添加了中草藥的咖啡,成了「網紅」咖啡店,據了解,這家咖啡店的爆款都是中西結合。
「中藥咖啡」剛一推出,就成了網友熱議的話題。
@Agape_de_la_Mancha:你們管這個叫中藥咖啡,我們管這個叫咖啡味兒中藥。
@2松鼠2:一邊養生一邊熬夜。
@氓菌:可以,再來點熬夜茶,996保命茶。
@財神姐:喝著最養生的茶,熬著最狠的夜。
@名廚麥克風:啊!這是苦上加苦啊。
@坦蕩蕩-S:買之前要不要先把脈。
@蛙Richard:沒有加板藍根的咖啡不喝。
每杯35元叫好又叫座
老品牌跨界又火一把
調侃歸調侃,說起同仁堂大家肯定不陌生,這家老字號成立於1669年,主要業務範圍包括現代製藥工業、零售醫藥商業、醫療服務等。值得一提的是,同仁堂是中國第一個馳名商標,也是醫藥領域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字號品牌,影響力不俗。
這麼一個老品牌忽然闖入「朋克養生」領域,跨界做起咖啡生意,讓不少網友為這種「老宅門的創新」叫好。
據了解,「同仁堂咖啡」屬於同仁堂健康新零售業務,它的「本名」其實是知嘛咖啡。目前,知嘛咖啡在北京共有兩家門店。
據知嘛健康的咖啡師介紹,養生草本咖啡主要是先將枸杞、益母草、羅漢果等養生中藥熬好後,製作成中藥漿,再根據醫師給的配比,把中藥漿添加到咖啡裡。
「養生咖啡」叫好也叫座,每杯咖啡售價在35元左右,單日銷售量三四百杯,周末時單枸杞拿鐵銷量就可達200杯,店裡咖啡和烘焙日均收入近2萬元。目前銷量最好的是「枸杞拿鐵」,在北京服貿會上,單杯出杯量最多的時候是一天300杯。在線下門店,很多年輕人前去探店打卡並分享在社交網站,讓同仁堂這個有著351年歷史的老字號又火了一把。
玩混搭的不止同仁堂
廣藥和張仲景也有新動作
像這樣做跨界的藥企其實不止同仁堂,張仲景最近也有新動作:在河南開了兩家店。這兩家店不是以藥為主營業務,而是賣奶茶、蛋糕等食品。
和同仁堂一樣,張仲景這兩家新店裡的食品也滿是「朋克養生」氣息。在蛋撻裡加百合,在麵包裡添南瓜仁,在奶茶裡放山藥銀耳……
除了張仲景和同仁堂的試水以外,最近百事也和廣藥集團合作,旗下桂格與潘高壽聯名推出了新品猴頭菇燕麥稀和阿膠燕麥稀,已於今年9月上市;東阿阿膠推出了東阿阿膠奶茶杯、東阿阿膠葛根粉等適合年輕消費者的養生食品;碧生源則推出了白芸豆壓片糖果、喵喵酵膠原蛋白果凍條、小蔥腰綜合植物飲品等產品。
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年輕人養生消費趨勢報告》顯示,90%以上的90後已經具有養生意識,在傳統營養滋補品中,養生茶、枸杞、蜂蜜成為最受90後歡迎的前三名,年輕消費群體與日俱增的養生需求,讓不少老牌藥企都瞄準了這一市場。
如今,玩跨界的老品牌越來越多,它們為什麼能走紅?其實簡單來說是因為它們把品牌認知的門檻放低了,或者說接地氣了,主動融入年輕人的生活場景。
中醫藥博大精深,普通人想要了解它有一定的認知門檻,但如果中醫藥行業放低姿態,順應消費文化,融入市場,就能讓更多人接觸、了解,進而認可中醫藥。比如說,年輕人走進這樣的中藥咖啡店,在選擇喝枸杞咖啡好還是益母草咖啡好的時候,他們就會在這個過程中認識、了解中草藥的功效,進而對中草藥產生興趣,更進一步的或許就會走進中藥店向中醫問診,這一系列都是讓中藥接地氣、被普及的好方式。
除了網紅爆款之外
商家還能為顧客提供什麼
另一個問題是,企業跨界創新,讓產品成了「網紅」,但當顧客都嘗過新鮮之後,這樣的創新還有沒有支撐企業繼續上升的空間呢?
單靠一個爆款,遲早會有過氣的時候,除了網紅爆款之外,商家還能為顧客提供什麼,這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同仁堂對類似問題曾做出過回應。「如果只是追求咖啡飲品,消費者有更多像星巴克這類品牌的選擇。至於養生咖啡究竟有多少養生效果並不一定,但走進線下門店,消費者對同仁堂打造的知嘛健康養生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將有所了解,並在引導下更加關注健康。」同仁堂知嘛健康品牌管理負責人賀軍帥說。他還表示,在大流量中,一定也會存在有健康問題的消費者,他們需要深度的諮詢及醫療。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