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80、90、00年代心中的方便麵 分別是這樣的

2020-12-13 紅星新聞

其實我們當然知道,隨著外賣的普及和食品的日益豐富,方便麵必然會走下神壇。

但不可否認,在很長一段歲月,方便麵曾給我們無比溫暖和幸福的回憶。

近日有媒體報導,作為加班拍檔、春運神器,方便麵曾我們生活中重要的「朋友」,2011年之前,方便麵銷量在中國連續1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13年的年銷量更是創下462億包的輝煌戰績;但2013年以來,方便麵銷量卻連續3年下跌,只剩380億包,比3年前少賣了80億包。

70年代

這蚊香狀的彎彎曲曲的東西是什麼!

最早把「方便麵」這個概念帶入家庭的是我媽,生於四川閉塞小山村的她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就幸福地去了一趟北京,有了不同於一般人的見識。從首都回來的時候,我媽傾其所有買了她認為最稀奇最洋盤的東西:一包方便麵。北京禮物拿回家,全家人仔細研究了那盤成一盤成蚊香狀的彎彎曲曲的東西,不知道該拿它怎麼辦。最後,我勤勞機智的外婆燒了一大鍋水,又加了酸菜在裡面熬了湯,然後把麵條下到裡面。麵條下鍋,一盤居然變成了一根整的。這可咋辦呢?家裡可有七八個人等著品嘗這稀奇物呢!最後還是外婆想出了辦法:用鍋鏟把麵條掐成一截一截的,這樣大家都雨露均沾了啊!

吃方便麵的激動和幸福永留在全家人的記憶裡,但味道卻搞忘了。也是,一大鍋水煮一根面,能有什麼味道?

我第一次看到方便麵已經是上大學的九十年代了。最先是看到街上的廣告牌,果然是我媽描述的像蚊香一樣的盤面,上面翻滾著大塊的牛肉以及紅紅綠綠的各種蔬菜,一看就讓人流口水啊。但那時拿著國家補貼才能勉強把書讀下去的我們,哪裡能奢侈到隨隨便便就買方便麵來吃?所以真正吃到那神奇的麵條,應該又過了一兩年。緊張而激動地打開一包,開水一衝,香氣撲鼻而來。但是,居然沒有廣告上那大塊的牛肉?疑惑卻又不好意思問人。第二次換了個品種,上面畫著雞的,卻依然沒有雞肉!悄悄地試了好幾種品種,最後發現,廣告單中鋪在面上的萬紫千紅都是騙人的,實際上就是讓你聞聞那些雞鴨魚肉的味道而已,除了調料渣渣,歸根結底的紮實貨只有一團面。

不過遺憾歸遺憾,康師傅牛肉麵的味道還是銷魂的,不枉這麼多年我們對它的嚮往和期盼。後來生活好了,康師傅也能隨便吃了,但我始終還是把它作為解饞的零食,只因為它從小在我心中的神聖地位。(一笑)

80年代

第一口吃下去,那味道幾十年過去至今還留在我的味覺裡

小時候,爸爸是糖果廠的廠長,這簡直是一個令所有小朋友羨慕不已的工作。那會兒最開心的事,是每年都有一兩次機會跟著爸爸全國各地跑,小孩子自然是不懂大人的工作,只知道要麼是採購機器,要麼是考察工廠。幼兒時代的我,跟隨爸爸,去過江西的大山,也在蘇州的拙政園裡爬過假山,在上海外灘留過影,也在西湖邊尿過褲子。

但這些人生之初的旅程裡,為我打開人生新境界大門的,卻是一包方便麵。

那次是去哪裡出差我不記得了,只記得我們在船上過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我還在被窩裡,爸爸的同事給我們準備早餐,恍惚記得他遞過來一個大大的搪瓷杯,被子裡飄過來一陣我從沒聞過的氣味。四五歲時的記憶,早在幾十年的時間裡被分解得零零散散,唯獨那一瞬間對氣味的記憶穿越了時空,一直留在味覺和嗅覺裡。

第一口吃下去,味道和口感都有點怪,但又充滿了新鮮感。和家裡吃的普通麵條不一樣,彎彎曲曲的麵條吃在嘴裡彈彈的,軟軟的。沒有家常麵條那麼多紮實的佐料和香味,但那種特別的口味還是在第一時間抓住了一個小孩子的心。

我問大人這是什麼?得到的回答是:你吃嘛,這叫方便麵。於是在那之後的幾天裡,我有幸吃到了好幾次泡在超大搪瓷杯裡的方便麵。

就在那時,這個叫方便麵的東西便超越了所有零食糖果,成為我童年生活裡最難以得到的想念。回到老家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再也沒有遇到過它,因為在上世紀80年代的西南小城,方便麵對很多人來說還是聞所未聞的新鮮玩意。(璐璐)

90年代

因為一手煮麵絕技,我成了寢室裡人人拉籠的對象

說起方便麵,就不得不說我的大學時代,我持續至今的方便麵癮就是那時培養起來的。

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坐標上海。學校食堂並沒有夜宵一說,校園經濟最繁華的後門一條街離宿舍也至少有兩裡路,而且學校後門偶爾吃吃還可以,經常吃非富二代不可。所以在那個每天晚上都餓到不行的年齡,方便麵就成了最裹腹也最節約的選擇。

大一的時候,最喜歡的是宿舍樓下小賣部裡賣的中萃雪菜方便麵,無錫產的,一個麵餅,還有一大袋油汪汪的雪菜,份量之足,泡出來足可以鋪滿我的整個搪瓷碗。當時寢室八個人,其中5個上海人,兩個江蘇人,這兩個江蘇人其中一個在上海有親戚,另一個一進大學就談了男朋友,於是周末的宿舍,就留下我一個人。初來乍到,我害怕一個人去食堂打飯,於是不曉得有多少個周末,全靠中萃方便麵陪我度過,在陌生的異鄉,在獨自一人的房間,方便麵成了我最隱秘的朋友。

到大二大三時,同學們早已不像剛來時那樣,動不動就回家,而是成天沉溺在學校裡,看閒書、談戀愛,抑或什麼都不做。那個時候胃口真是好啊,夜又如此的漫長,而且越是冬天越餓。這時學校裡開始流行一種叫美廚的方便麵。因為太過盛行,宿舍樓下的小賣部裡經常斷貨,我們只好呼朋引伴,在校園裡的各個小賣部間穿梭。

不曉得是不是四川人在做飯上自有天賦,總之我真的就是我們寢室裡方便麵煮得最好吃的那個人,照她們的話說,「同樣的方便麵,你煮出來的就是不一樣」。於是全寢室的人都排隊等著我給她們煮方便麵。那時候寢室裡絕對私自用電,我們就偷偷買了兩個電水壺,就跟現在的電水壺差不多,只不過那時壺體是杯子形狀的,也是不鏽鋼,但要小得多,煮一袋方便麵剛剛好。

方便麵丟下去,再加幾根上海青,如果有榨菜,再丟幾片榨菜。火腿腸是奢侈品,偶爾才會有一次,而且就算有,一根火腿腸也至少要煮兩袋方便麵。然後一屋子的腦殼湊在一起,死死地盯著電水壺裡的方便麵咕咕咕,看鍋裡的汽越來越大,把鏡片都弄花,再看著方便麵慢慢變軟,發亮。

「可以了,可以了!」我一聲令下。方便麵剛倒入飯盆,幾雙筷子就一起伸了過來。「哇,好好吃!」一邊讚嘆一邊跺腳——哈哈哈太燙了,把嘴巴燙到了。「哎哎哎給我留口湯哈!」「太討厭了,湯都不給我留一口!」

後來,寢室裡分化成了兩派,而我作為最無害的小妹妹,加上我的煮麵特技,自然成了兩派都要拉攏的對象。每天晚上一回到寢室,我的座位上就已經安安靜靜地擺著兩袋方便麵了。再後來,女生宿舍門口來了個炸油鍋子的(就是白蘿絲裡裹一層麵粉,然後下油鍋炸),我生平最喜歡的就是油炸的東西,那個香啊,足可以讓我忘記天王老子。於是我的座位上,更多的時候就變成了一袋方便麵一個油鍋子。

其實因為家裡窮,我的大學記憶並不是很快樂,但每次一想到她們給我買的方便麵和油鍋子,就不得不承認,她們對我還是好。而且現在,只要稍微隔一段時間沒吃方便麵,就會格外想念。(柳荷)

高中最溫暖的記憶,就是一邊泡方便麵一邊抓緊時間看電視

父母的愛,大多通過食物餵養來表達,只要是我喜歡吃的,他們總是二話不說一箱一箱地買,例如餅乾、例如芒果、例如方便麵。

高中枯燥又高壓的生活裡,給予我很大支撐的,除了青春少女的初戀故事、追星的瘋狂熱情之外,就是每晚靜靜等待我回家的一包包方便麵。

不知道是青春期發育需要,還是心理安慰,每次下了晚自習,都會感覺特別餓。總是迫不及待地回到家,坐在沙發上,等待外婆給我端上一碗加了豬油、熟油海椒、蔥花和自製肉臊的「豪華版」康師傅紅燒牛肉麵。關於方便麵最好的品味感受是在冬天,家人給我把取暖器提前開好,然後在灶臺上溫一壺水,等我一到家就從紙箱裡拿出一包面,花十分鐘為我泡好。在那短暫又漫長的等待裡,我會抓緊時間看看電視,緩解學習的緊張。

泡好的方便麵被遞到手裡,捧著碗的手瞬間暖和起來。一直到今天,在外婆的印象裡,那碗紅燒牛肉麵還是我的最愛,只是她老了,不太方便再泡給我吃了。(李子甜)

00年代

剛參加工作,和女朋友靠粗茶淡飯+方便麵度過最初的艱難

剛工作時,和女朋友租住在一套30多平方的小房子裡。那會兒工資不高,為了省錢,我們幾乎不下館子,每天堅持自己做飯。實在累到不行,在那個不流行外賣的年代,方便麵就成了我們的首選。每次去超市,都會在方便麵貨架前算計很久——袋裝面比桶裝面便宜,五袋裝的比單個裝的便宜,遇到超市搞活動,價格還會更便宜。每次買方便麵,都無異於做一次成本預算表。

那會兒最便宜的方便麵不到一塊錢,調料很簡單,但加上青菜、火腿腸,也能變成一頓美味。吃完再來點水果,就完成了一天最後的充電。有一次,女朋友不小心打翻了剛剛泡好的方便麵,那天她工作上正好遇到點挫折,於是對著滿地狼藉的方便麵,狠狠地哭了一場……

就這樣,在初入社會的日子裡,我倆靠著相互鼓勵和一頓頓簡單的飯菜,在無數個疲累的夜晚,建立起對未來的信心。十幾年過去,我們從什麼都沒有的小青年,終於奮鬥到現在的中產家庭,而當年陪我吃方便麵的女朋友,現在是我的太太。(弓長)

相關焦點

  • 80年代,90年代,00年代的動漫美女畫風各不相同,90年代略勝一籌
    無慘的眼睛應該是最小的,其他女角色眼睛都站了非常大的比重,也許這樣的眼睛比較受歡迎,00年以後的眼睛比重比00前,完全是天差地別。90年代90年代的動畫美女之最有韻味的一個年代,還有保有一些80年代的風格,00年代的風格也嶄露頭角,在90年代你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美女,御姐就是真的御姐,蘿莉就是真的蘿莉。
  • 這些零食是80、90後的最愛,它已經停產,00後:全都沒吃過
    零食不管是小孩子還是成年人都很愛吃,而下面這些零食是80 、90後的最愛,因為在那個年代,這種零食是最常見,也是最受小孩子喜愛的。但是這些零食有的卻已經停產了,00後可能一樣都沒吃過。【無花果絲】很多00後看到這樣的名字之後,覺得肯定就是用無花果製作成的零食,畢竟很多00後並沒有吃過這種零食。其實,這種零食並不是用無花果製作的,而是用的木瓜絲,吃起來的口感很好,味道也很美味,因此那個時候的80 、90後特別地愛吃這種零食。
  • NBA各年代最強二人:80年代黑白雙煞,科比不是00最強,沒有鯊魚
    NBA從古至今已經發展了70多年了,經歷了很多很多的時代,也有很多的變化,每一個時代的看點都不大相同,但是相同的是每個時代都會有超巨和巨星,他們都是當個時代的最大看點,那麼不同的時代的最強的兩名球員都是誰呢?今天和曉曉一起來看一看,80年代黑白雙煞,科比不敵一人。
  • 70、80、90年代:回不去的時光,帶不走的舊夢
    對於70、80、90年代的人來說,童年裡沒有迪士尼,沒有長隆歡樂世界。70 年代·代表歌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憑票供應的年代,人們搶購的景象有糧票就有吃的,那個年代有公分沒糧票一樣買不到吃的70年代的香菸,你見過幾個?
  • 70、80、90、00後 「四代同堂」哪代最奇葩?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在自己生活的時代留下的痕跡,這就是我們身為70後、80後、90後和00後的特徵;同時又因為我們都被困在這新技術的新時代,成為「時間的移民」。只是這一次,年輕人是原住民,而其他的代際都是移民客,大家要相互理解,就必須做一些解碼工作。  所以,小編結合了以上的「時代特徵」和「新時代特徵」,總結了每一代的特點。這些例子只是一種比較主流的代際特點,類似於「××後的生存方式」。
  • 80、90、00後分別曬出各自做的飯菜,邀請你去吃飯,你會去哪一家
    想必大家身邊都有不少年輕段比較跨越的朋友,不論是生長在什麼年代,也總是會結交一些「跨時代」的小夥伴,就拿廚娘來說,我自己是90後,但是我的朋友當中就有70後、80後和00後,跨度還是蠻大,但是跟不同的朋友相處,總能學會一些自己這個年齡段學不到的新能量。
  • 盤點80、90後兒時吃過的方便麵,全吃過的是80後,敢暴露年齡的來
    作為一名資深的90後,閒來無事,給大家盤點下80、90後兒時吃過的方便麵,勾勾大家的回憶,我敢打賭全吃過的是80後,敢暴露年齡的往下看。排序沒有任何依據,想到什麼寫什麼。1.雙胞胎方便麵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6毛一包的雙胞胎方便麵不僅價廉還美味,簡直就是童年的福音。經常是和兄弟姐妹一起吃,反正是雙胞胎,兩塊麵餅,不知和多少人分著吃過,它伴隨了北方的90後整個童年,不知解了多少人的嘴饞,滿滿的都是回憶。
  • 80後、90後和00後做飯,差別太大了,網友:00後做的飯三歲就會了
    80後、90後和00後做飯,差別太大了,網友:00後做的飯三歲就會了我們在家一日三餐都要做飯,按理來說做飯應該很多人都會,可是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會做飯,原因就是現在外面有很多飯店、快餐店、小吃店等等,現在有外賣更加方便,一個電話或者動動手指,
  • 80、90年代最火的方便麵,回憶裡熟悉的味道,你還記得哪些
    對於上班族或者喜歡熬夜的人來說,方便麵面應該是最方便、最快手的美食了吧。而且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種方便麵,不管是國內的還過國外進口的都應有盡有,在很多超市裡面都能買到自己喜歡的方便麵。但是對於80、90年代的人來說,這幾種方便麵就是以前最火最好吃的方便麵了吧,滿滿的都是回憶的味道,看看你都還記得哪些。第一種就使華豐的三鮮伊面,這種目前在市面上還能看到,一包還不用兩塊錢,但是味道卻不必那種三四塊錢的差。
  • 吃過這幾種方便麵的80、90後,你們還好嗎?滿滿的回憶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還沒有脫下一臉的稚氣,在別人眼中卻已是大叔級別,其實心底從來沒有承認過,因為還懷有一顆童心,在靜靜的夜晚,也時常會翻開心中記憶,回憶著讓人情不自禁傻笑的瞬間。三鮮伊面華豐是個老牌子了,是方便麵行業的開創者。三鮮伊面有三種口味,分別是原味、排骨味、雞肉味,每種都很好,因此每次購買時都猶豫不決,都想要,錢不夠,只選一種又不知道選哪種好,看著那誘人的畫面,又捨不得放棄,每次購買都要心裡默念,下次換一種就好。
  • 80後忙於養家餬口,00後忙於戀愛,90後現在在忙什麼
    80後忙於養家餬口,00後忙於戀愛,90後現在在忙什麼可怕的是,00後的第一組已經成年,80後的第一組已經40歲,90後的第一組開始30歲。聽到這個:80後忙於養家餬口,而00後則忙於戀愛。90後不得不被迫成為那種只想賺錢的天才?拿房子,70後租房,80後貸款,90後交房租!前段時間,一個小視頻爆紅,引起熱議,一個快餐店老闆幾年不漲價,一對年輕夫婦很困惑,老闆說:掙得少,但我生活得很幸福,我有10套房子要租。不是10個單位,而是10個建築!據保守估計,每月的租金將接近100萬美元。
  • 看看70後80後90後00後的童年藝術照,懷念曾近逝去的童年
    看到這造型不要笑,這是70後童年那時的最fashion的影樓造型,70後的童年藝術照文化氣息很濃厚。對於70後的童年來說,能照張黑白照片也是一種奢侈。眉毛間的那個圓點點就是80後童年的象徵70後童年照相最普遍的隊列80後的童年藝術照,臉上總會被抹上厚厚的胭脂水粉。
  • 各年代零食大比拼,00後「最」貴,90後「最」豐富,80後的已消失
    各個年代的零食也是不一樣的。比如,現在2020年的家長,給孩子吃零食,更多的考慮的是健康以及營養。哪像柚子姐姐小時候,一塊錢買的零食,不管健不健康,好吃就行。那時候,也沒有這麼多的超市,便利店,商場。只有村頭的小賣鋪。今天,跟著柚子姐姐一起來看看各個年代的零食都有哪些區別吧!各年代零食大比拼,00後的最精緻,90後的最豐富,80後的「已消失」。
  • 從80年代港樂到00年代偶像劇,音樂平臺颳起「懷舊風」
    QQ音樂針對經典音樂,又分別分成「假日經典」、「年代之聲、「重溫舊夢」等幾大板塊,將過往經典歌曲分成相關歌單,並上線多個珍貴演唱會視頻,如王菲98-99香港演唱會、鄧麗君1976年演唱會、香港四大天王演唱會等珍貴時代影像,都在平臺上有明顯專區劃分。
  • 80、90年代的歌曲記憶 說說你心中的經典
    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中,流行歌曲伴隨著文化的發展獲得了空前的繁榮,留給了幾代人難以磨滅的印象,每當人們回憶起那些年代時,心中都會不由自主的唱起那些伴隨他們成長的歌曲。這些歌曲的誕生和傳唱激發了人們創業的精神,尤其是開始時期的80、90年代的歌聲更是改革開放的音樂記憶,這些流淌在歲月長河裡的旋律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更迭而失去色彩,它們蕩漾在每個人的耳畔,永遠年輕。
  • 80年代的方便麵,戲弄過多少單純的孩子,除了無錫中萃的雪菜面
    在沒有網絡的年代,這樣做是可行的。從報紙中縫的徵婚廣告,到味精腐乳的包裝說明,都不漏過。方便麵,有著如此奢華豔麗的外包裝,雖然內裡比較坑爹,但也難以阻止我閱讀一下包裝袋的衝動。我現在還能清晰地記起來,那個包裝袋上的說明文字,能和印刷圖案產生關聯的,只有兩個字:蝦粉。哦,原來照片上的蝦被磨成粉了,大概這樣吃起來比較方便,要不怎麼叫方便麵呢。我這樣安慰自己。
  • 70年代和90年代的廈門人,都有什麼區別呢?
    都說時間是條分水嶺 70年代和90年代的愛夢郎就是如此 70年代的見多識廣 90年代的新潮有趣 各有各的特點
  • 70後80後90後為了投資應該要向00後10後學習了
    上周公司開年會,有一個禮物交換的環節,當我換到一個卡通人物的禮物時,我完全不知道這是什麼,悄悄地問了公司的00後,人家告訴我,這是泡泡馬特公仔,當時就覺得自己怎麼就離潮流文化這麼遠了。70後80後人到中年,百無聊賴都喜歡喝酒,所以白酒股漲的賊好,貴州茅臺高高在山穩如泰山; 80後90後的女人女生們,熱衷於微整和打玻尿酸,所以以朗姿股份為龍頭的美容市場出現了大幅上漲,龍頭直接5連板; 00後們,普遍沉迷二次元文化,所以B站嗶哩嗶哩的美股股價飆升,今年早已實現了翻倍
  • 暴露年齡的喝酒方式,70後藥酒,80後白酒,90後和00後是什麼?
    70後藥酒70後一般都在50歲左右的年紀,而他們也不像年輕時那樣拼了,在事業上也是有一定的成就,但是他們特別注重養生80後白酒80後正當中年時期,事業家庭壓力都是非常的大,平時還有很多工作應酬,所以他們這些人特別喜歡喝白酒
  • 80後做飯、90後做飯、00後做飯,差別咋這樣大
    如今已經是2020年了,最大的00後都已經20歲,可以當家了,吃吃這個90後也已經到了成家的年紀,所以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還是得掌握的。尤其是年初因為疫情,很多人都在家自主隔離了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大家也沒啥好做的,手機電腦都玩累了,於是紛紛琢磨起廚藝來,朋友圈裡甚至還搞起了廚藝比拼,所以那段時間可以說是全國人民廚藝提升的鼎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