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神經(Tilial Nerve),為坐骨神經在膕窩上角處的粗大分支,居膕窩最淺面。沿中線下行至膕肌下緣,穿比目魚肌腱弓深面進入小腿後區。該神經在膕窩內發支分布於膝關節及鄰近諸肌,其皮支為腓腸內側皮神經,分布於小腿皮膚。
脛神經主要作用
股骨髁上骨折及膝關節脫位易損傷脛神經,引起小腿後側屈肌群及足底內在肌麻木。出現足背伸、外翻畸形,稱為"仰趾足"。足運動障礙:足不能蹠屈,不能屈趾和足內翻。小腿後面及足底感覺遲鈍或喪失。
超聲掃查方法
在膕窩處的膕動靜脈淺側可找到伴行的脛神經,橫切面呈篩網狀結構,縱切面為條狀纖維束結構。向近端追蹤掃查可發現脛神經和腓總神經在膕窩上角匯合成為坐骨神經,沿脛神經繼續向下探查,可見脛神經在小腿比目魚肌深方與脛後動靜脈伴行,穿過內踝支持帶(踝管)後向足底發出數個分支。
膕窩水平脛腓神經起始段橫切面
TN:脛神經;PAV:膕動靜脈;PN:腓總神經;FE:股骨
小腿上段脛神經縱切面
TN:脛神經;TI:脛骨;GM:腓腸肌;SO:比目魚肌
也在內踝處趾長屈肌腱後方的脛後動靜脈旁找到伴行的脛神經,繼而向近端和遠端追蹤探查,內踝處的脛神經較容易因腱鞘囊腫卡壓。
踝管水平脛神經橫切面
TP:脛骨後肌腱;FDL:趾長屈肌腱;PTAV:脛後動靜脈束;
TN:脛神經;TI:脛骨
超聲顯示腓總神經自坐骨神經發出後,沿股二頭肌內側下行,繞過股骨頸後向前,穿過腓骨長肌起始段後分支為腓深神經和腓淺神經。觀察腓神經連續性是否完整,觀察腓神經的連續性是否完整,觀察神經縱切面及橫切面的聲像圖表現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