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神經超聲掃查

2021-02-19 肌骨超聲百科

    脛神經(Tilial Nerve),為坐骨神經在膕窩上角處的粗大分支,居膕窩最淺面。沿中線下行至膕肌下緣,穿比目魚肌腱弓深面進入小腿後區。該神經在膕窩內發支分布於膝關節及鄰近諸肌,其皮支為腓腸內側皮神經,分布於小腿皮膚。

脛神經主要作用

    股骨髁上骨折及膝關節脫位易損傷脛神經,引起小腿後側屈肌群及足底內在肌麻木。出現足背伸、外翻畸形,稱為"仰趾足"。足運動障礙:足不能蹠屈,不能屈趾和足內翻。小腿後面及足底感覺遲鈍或喪失。

超聲掃查方法

    在膕窩處的膕動靜脈淺側可找到伴行的脛神經,橫切面呈篩網狀結構,縱切面為條狀纖維束結構。向近端追蹤掃查可發現脛神經和腓總神經在膕窩上角匯合成為坐骨神經,沿脛神經繼續向下探查,可見脛神經在小腿比目魚肌深方與脛後動靜脈伴行,穿過內踝支持帶(踝管)後向足底發出數個分支。

膕窩水平脛腓神經起始段橫切面

TN:脛神經;PAV:膕動靜脈;PN:腓總神經;FE:股骨

小腿上段脛神經縱切面

TN:脛神經;TI:脛骨;GM:腓腸肌;SO:比目魚肌

    也在內踝處趾長屈肌腱後方的脛後動靜脈旁找到伴行的脛神經,繼而向近端和遠端追蹤探查,內踝處的脛神經較容易因腱鞘囊腫卡壓。

踝管水平脛神經橫切面

TP:脛骨後肌腱;FDL:趾長屈肌腱;PTAV:脛後動靜脈束;

TN:脛神經;TI:脛骨

    超聲顯示腓總神經自坐骨神經發出後,沿股二頭肌內側下行,繞過股骨頸後向前,穿過腓骨長肌起始段後分支為腓深神經和腓淺神經。觀察腓神經連續性是否完整,觀察腓神經的連續性是否完整,觀察神經縱切面及橫切面的聲像圖表現特點。



相關焦點

  • 腓神經的超聲掃查技術
    腓神經是坐骨神經的兩大終支之一,由腰4~5和骶1~2脊神經前支的纖維組成。
  • 腎上腺的超聲掃查方法
    前些日子我們與大家分享了腎上腺的掃查手法:超聲基礎解剖:左側腎上腺的掃查超聲基礎解剖:右側腎上腺的掃查文章發出後,北醫三院的葛輝玉教授有一些補充意見,我覺得非常好,就請她專門寫篇文章,葛輝玉教授欣然應允,趁著春節休假的時候寫就這篇長文。感謝葛輝玉教授的支持。
  • 輸尿管超聲的掃查方法
    輸尿管不擴張時內徑<6mm,超聲很難顯示,只有在出現病變時才容易被超聲探及。 1.輸尿管的探測一定要沿著輸尿管的走行,上段的探測方法:患者側臥位,探頭與腎臟長軸保持一直,探頭略前傾,顯示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看看此部位有無梗阻病因。
  • 超聲引導下的神經阻滯和局部麻醉
    如果有條件允許可以選用,能夠大大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唯價格較高。如果需要神經刺激輔助引導神經定位,則需要選用專門的可以連接神經刺激器的專用穿刺針。 神經的識別與定位 利用超聲準確識別和定位需要阻滯的神經是完成神經阻滯和局部麻醉的關鍵。
  • 【肌骨超聲課堂】肌肉骨骼超聲檢查及報告規範
    外周神經、肌肉、肌腱、關節超聲檢查規範 一、外周神經 (一)掃查方法 首先檢查患者有無疼痛、麻木、感覺異常及其範圍等。應用高頻超聲探頭直接循神經走行掃查, 先沿神經短軸進行橫斷面上下掃查,當斷定神經時, 沿短軸 90°追蹤神經長軸進行縱斷掃查。
  • 足踝部超聲檢查圖解
    跗管解剖示意圖1,脛後肌腱;2,指長屈肌腱;3,長屈肌腱;*,脛神經;Ti,脛骨;C,跟骨;T,距骨;S,舟狀骨跗管掃查TP,脛後肌腱;FDL,指長屈肌腱;箭頭,脛神經;FHL,長屈肌腱;mm,脛骨內踝
  • 【收藏】 肌肉骨骼超聲檢查及報告規範
    臂叢神經:超聲檢查臂叢神經重點應首先在 頸部胸鎖乳突肌橫向斜切找到前斜角肌中斜角肌間 的橫切面,其間可見四個圓形低回聲即為臂叢神經 發出的根部,然後於臂叢神經根長軸掃查,觀察神經的形態有無撕脫,周圍血腫粘連情況,其次分別 於鎖骨上、下區連續進行掃查。2.
  • 肌肉骨骼超聲檢查及報告規範
    (一)掃查方法首先檢查患者有無疼痛、麻木、感覺異常及其範圍等。應用高頻超聲探頭直接循神經走行掃查,先沿神經短軸進行橫斷面上下掃查,當斷定神經時,沿短軸90°追蹤神經長軸進行縱斷掃查。並注意與血管、肌腱韌帶回聲的鑑別。
  • 神經超聲解剖:臀部坐骨神經
    前言:從今天起,我們將不定期推出正常外周神經的超聲解剖圖。期望對於大家理解神經病變和開展神經阻滯治療等方面會有幫助。
  • 規範 | 肌肉骨骼超聲檢查及報告規範
    外周神經、肌肉、肌腱、關節超聲檢查規範 一、外周神經 (一)掃查方法 首先檢查患者有無疼痛、麻木、感覺異常及其範圍等。應用高頻超聲探頭直接循神經走行掃查, 先沿神經短軸進行橫斷面上下掃查,當斷定神經時, 沿短軸 90°追蹤神經長軸進行縱斷掃查。
  • 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術的臨床應用_超聲引導_神經阻滯_影像科_醫脈通
    近年來,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和快速發展,臨床醫師可以通過超聲顯像觀察外周神經及其周圍結構,並在超聲實時、動態引導下穿刺到目標神經周圍,精準地實施神經阻滯,避免了對周圍重要組織結構的損傷,減少了併發症的發生機率,提高了阻滯效率。本文就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術的臨床應用進行綜述。
  • 膝關節外側副韌帶的超聲掃查
    膝關節外側副韌帶的超聲掃查比較方便,但在剛從事這項檢查時,往往信心不足,經常會懷疑自己檢查的是不是外側副韌帶。
  • 臂叢神經的超聲解剖圖解
    頸部肌間溝水平掃查,白色箭頭為組成臂叢的5根,從前到後依次為C5、C6、C7、C8和T1;1、前斜角肌,2、中斜角肌,3、胸鎖乳突肌,4、椎動脈,5、壓閉的淺靜脈,6、膈神經。肌間溝平面掃查臂叢神經相對比較容易,也比較容易識別,掃查技巧為識別前中斜角肌,同樣認識周圍結構在經肌間溝臂叢神經麻醉時也很重要。同樣經肌間溝平面向下追蹤可看到臂叢神經的3幹(上幹、中幹、下幹),直到在鎖骨上窩水平可以看到臂叢的6股匯聚在一起,在鎖骨上窩水平是臂叢相對比較集中的區域,可選作麻醉路徑,但應注意深面的大血管。
  • 手把手教你超聲引導頸叢神經阻滯
    C4水平頸神經通路超聲掃查用逆追蹤向頭側掃查,依次識別C6-C3的神經根及其各自的橫突。在C4水平以上,由於橫突前結節和後結節較小且靠近,橫突更難以識別。在C4水平詳細掃查。大多數患者頸動脈分叉處位於C4水平。這個解剖分叉可以作為超聲C4識別的輔助性標誌。
  • 脛神經的功能
    脛神經,為坐骨神經本幹的延續,在股後去下份沿中線下行進入膕窩,腰叢各支中最粗者,在髂凹內行走於腰大肌與髂腰肌之間,發出肌支至該兩肌,通過腹股溝韌帶到大腿後,即分為下列各終支並支配其分布區的肌肉及皮膚。位置為坐骨神經在膕窩上角處的粗大分支,居膕窩最淺面。沿中線下行至膕肌下緣,穿比目魚肌腱弓深面進入小腿後區。該神經在膕窩內發支分布於膝關節 及鄰近諸肌,其皮支為腓腸內側皮神經,分布於小腿皮膚。
  • 脛神經損傷
    周圍神經損傷並不少見。損傷後的主要症狀是該神經分布區有感覺、運動和營養障礙。周圍神經損傷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①牽拉傷。多因手被機器捲入所致。
  • 高頻超聲在細小神經診療中的臨床應用
    具體操作為:將探頭橫向放置於眼眶邊緣的頂部,上下滑動探頭連續掃描觀察骨皮質連續性,聲像圖表現為低回聲的缺口即為眶上孔位置;掃查鼻部外側矢狀面及第二前磨牙水平的下頜下部,可以確定眶下孔及頦孔的位置。超聲在軸向掃查至甲狀腺軟骨水平時,可以識別雙側迷走神經。研究表明帕金森病的進展與迷走神經的萎縮程度相關,應用超聲測量甲狀腺的軟骨水平迷走神經最粗處的橫截面積可以用於評估帕金森病的病程。 3)副神經:經頸靜脈孔出顱後與顱根分開,經過胸鎖乳突肌深面向外下行,進入斜方肌深面,分為數支支配斜方肌。
  • 【胎心掃查】施景中教授談超聲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
    施景中教授:世界婦產科超聲大會曾經發布過三次胎兒心臟掃描準則,2006年第一次公布掃描準則之後,2008年第二次修正,今年(2013年)3月份又作了第三次修正。原則上胎兒心臟的掃查在國外並不是針對每個孕婦常規操作,因為機器有限、人才有限,所以一般建議高危孕婦(比如有心臟病史、疑似胎兒異常)去做胎兒心臟掃查。
  • 精彩幻燈:髖關節解剖及規範化超聲掃查手法
    精彩幻燈:髖關節解剖及規範化超聲掃查手法
  • 精進專題神經篇——坐骨神經及脛神經
    坐骨神經為全身最粗大的神經,可分為脛神經和腓總神經兩部分,腓總神經起於第4、5腰神經及第1、2骶神經的後股;脛神經起於第4、5腰神經及第1、2、3骶神經的前股。此兩部合併,包在一個總的結締組織鞘內,成為坐骨神經。   坐骨神經一般自梨狀肌下孔穿至臀部,被蓋於臀大肌深側,約在坐骨結節和大轉子之間中點處下降,繼經上孖肌、閉孔內肌、下孖肌及股方肌的後面至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