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二院為一女子植入3D關節肘關節 為世界首例

2020-11-16 觀察者網

「終於完成了,我們創造了世界紀錄。」5月14日16時許,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骨科醫院骨科手術室內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由院長王金成教授領銜的關節外科團隊使用3D列印技術為一名患者成功實施了雙肘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這臺手術在國內,甚至在世界上都屬首例。

患類風溼25年 近幾年突然加重臥床

15日,記者在吉大二院骨科醫院病房內見到了患者冷彩鳳,雖然剛剛經歷完手術,但48歲的冷彩鳳的精神狀態很好。

「興奮得睡不著覺……」冷彩鳳說,自從手術後醒來,她一直保持著亢奮的狀態。「手術成功了,再過一段時間我的胳膊就能回彎了,這種感受沒法形容啊。」雖然手臂上依舊纏著繃帶,但冷彩鳳的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

冷彩鳳,家在九臺農村,25年前,被查出來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剛開始並不嚴重,只是手指和腳趾變形,春秋季節關節總是疼,但不影響工作。」冷彩鳳說,她也沒把這病當回事。

「膝關節和肘關節就跟長死了似的,一動就鑽心疼。」五年前,突然加重的病情嚇壞了冷彩鳳,兒子帶她四處尋醫問藥,卻一直沒能治好。三年前,她已經「癱」在了床上。她也曾在九臺的醫院住過一段時期,但當地醫院沒有能力對其進行治療。

手術成功後的冷彩鳳

2013年7月,冷彩鳳來到吉大二院骨科醫院就診,主治醫生陳炳鵬經過診斷後為她進行了雙側膝關節置換手術,「不到20天就能下地做飯了,腿解放了。」

就這樣,抱著滿心的希望,今年2月中旬,她再次來到了醫院,準備接受肘關節置換術。

「私人定製」3D人工肘關節

「患者剛到醫院檢查時,由於肘關節破壞十分嚴重,形狀不規則,傳統關節假體根本無法匹配。」陳炳鵬說,在經過他與幾位專家共同研究後,決定採取3D列印技術,為冷彩鳳「私人定製」3D金屬肘關節。

陳炳鵬介紹,3D列印技術通過三維CT對患者進行掃描,把人體的骨骼、硬組織在計算機裡重建,建立CAD模型後,通過金屬3D列印技術列印出來。「直觀來講,3D掃描並列印出來後,可以拿在手上,並做成1∶1的模板,可以制定手術方案。」陳炳鵬稱,這項技術已在肩胛骨、骨盆等部位的手術中成功應用,但在肘關節置換術方面還屬於空白。陳炳鵬說,他聯繫了北京的一家製作公司,其實就相當於為患者量身定製了一個肘關節假體。

植入患者體內的3D列印關節

人工肘關節替換病變關節

5月初,肘關節假體經過反覆調試終於成型。5月14日11時30分,冷彩鳳被推進手術室,進入睡眠狀態後,早已準備好的醫生王金成、黃嵐峰、陳炳鵬、馬健超走進手術室。

手術是從患者的右臂開始的,從肘部後方切開了約10釐米長的切口,王金成的刀鋒仔細游離在肱三頭肌及肘肌之間,連同骨膜將肱三頭肌腱自鷹嘴剝離,保持肱三頭肌與骨膜間的完整,肱骨遠端、尺骨近端及橈骨小頭就這樣顯露了出來。

「患者肘關節變形嚴重,肱骨和尺骨已經交叉,需要把交叉的部分鋸掉。」王金成利用精確的器械引導,將肱骨下端和尺骨上端切除,並為內置入人工肘關節創造了條件。

手術前後的X光對比(左側為術前,右側為術後)

隨後,王金成將人工肘關節假體置入肱骨和尺骨之間,兩個部分用插銷連接固定住。位置確定好了,王金成將患者的肘部進行了伸展活動,確保活動良好,檢查無誤後,王金成縫合手術切口。之後,王金成再為患者的左臂進行3D肘關節置換手術。

當最後一針縫合後,爆發出一陣歡呼聲,因為這臺手術將載入院史,「這是我國,甚至全世界完成的第一臺雙側3D肘置換手術,我們打破世界紀錄了。」王金成激動地說。

相關焦點

  • 吉大二院骨科醫院完成世界首例 3D列印全肩關節置換術
    3月3日,吉大二院骨科醫院院長王金成教授帶領醫療組,應用3D列印技術,為50歲男性患者李某,成功實施了全肩關節置換手術。這也是吉大二院骨科醫院完成的世界首例3D列印全肩關節置換手術。吉大二院骨科醫院王金成教授帶領醫療組,以患者健康一側的肩關節為模板,根據患者生理結構實際,通過電腦模擬,利用3D技術設計出反向的患側肩關節。
  • 東三省首例3D列印半骨盆置換術在吉大二院進行
    【新浪吉林】3D列印,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 現如今3D列印技術已經應用到了醫學領域,5日上午,在吉大二院進行了東三省首例3D半骨盆置換手術。
  • 吉大二院醫療隊為援薩注入新血脈
    在位於太平洋南部的薩摩亞獨立國,由吉大二院6名醫生組成的中國(吉林)第二批援薩摩亞醫療隊在當地留下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們發揚大愛無疆的援外精神,一邊救死扶傷,一邊傾囊授藝,不僅為薩摩亞解決就醫難題,還注入了全新診療血脈,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 吉大二院一女子狂犬病發作? 醫院:女子患有精神疾病
    今天,一則「女子在醫院爬行並伴隨尖叫」的視頻在網上流傳。這段視頻長00:19分,視頻中,一個身穿黑色長褲,灰色短袖的女子在地上爬,並不斷發出「啊、啊、啊…..」的聲音。有網友稱,事發地點在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女子疑似是狂犬病發作。
  • 華西醫院完成世界首例3D列印髕骨假體植入
    4月13日,記者從華西醫院獲悉:繼2015年10月成功完成世界首例「3D列印保留膝關節脛骨幹金屬骨小梁假體重建術」後,華西醫院骨科屠重棋教授團隊再次利用3D列印技術成功完成各種生物型假體的定製並臨床應用,包括:半腕關節金屬假體、半骨盆假體、距骨假體、跟骨假體、脛骨幹假體、全尺骨假體等治療腫瘤性骨缺損。
  • 吉大二院將舉行大型「疼痛」義診活動
    東亞訊(記者陳曦)2009年10月19日至2010年10月19日為「世界鎮痛年」,2009年10月19日至25日為「中國鎮痛周」。此次「世界鎮痛年」和「中國鎮痛周」的主題為「骨關節肌肉痛」。
  • 吉大二院132名英雄回家!
    2020年2月7日,吉大二院第三批支援武漢醫療隊132人逆行出徵,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發新城院區及武漢市肺科醫院開展救治工作。 在病區工作60天,累計救治危重症患者117人,危重症治癒出院率98.3%;成功完成我省醫療隊首例危重症新冠肺炎ECMO+呼吸機+CRRT治療,為國家救治危重症新冠肺炎、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提供了重要臨床參考依據,得到了國家衛健委的高度認可和好評。
  • 132名吉大二院「白衣天團」回家
    下午,在吉大二院2號樓前停車場舉辦了「醫者仁心驅魔遍播人間愛白衣聖手舍己換來大地春」第三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凱旋歡迎儀式。全體院領導,各科室主任、副主任,黨支部支委,護士長、副護士長,機關全體人員,醫療隊員家屬,自強街道工作人員及市民們參加了儀式。
  • 吉大二院乳腺外科成功開展省內首例一期游離腹壁下動脈穿支皮瓣乳房再造術!
    今天名小醫負責任的告訴你吉大二院真的做到了!且是省內首例!據了解吉大二院醫療團隊奮戰10小時成功為一位乳腺癌患者實施了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一期游離腹壁下動脈穿支皮瓣乳房再造術2018年11月22日,吉林大學第二醫院普外診療中心乳腺外科張穎超醫療組在普外診療中心劉銅軍主任的大力支持下,麻醉科張春城教授、手外科·顯微修復與再造學組田恆醫生團隊、手術室護理團隊的積極配合下,歷時10個小時,成功為一位乳腺癌患者實施了我省首例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一期游離腹壁下動脈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DIEP)皮瓣乳房再造術。
  • 吉大二院今日8時為心肝錯位女嬰免費手術(圖)
    「女嬰心肝都長錯位」  小孫言今日接受手術記者王振東 攝  東亞訊(記者王春麗助理記者李秋實胡海賓)3月1日,本報將小孫言的事情報導後,不僅省內的讀者關心她的病情,多名外省讀者也紛紛與記者聯繫,想為小孫言捐款
  • 心臟起搏器出現革命性變化 市二院完成首例植入
    心臟起搏器出現革命性變化 市二院在南京鼓樓醫院專家指導下完成全市第一例植入 常報全媒體訊 常州二院心內科起搏電生理團隊日前成功完成常州首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記者昨天獲悉,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將於近期出院。
  • 迎接世界心臟日 吉大二院心血管內科舉行義診活動
    9月23日,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第十九個世界心臟日,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舉行了「心臟英雄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義診活動。活動為百餘名市民免費進行血壓和心電圖檢查,進行了高血壓和心律失常的篩查,同時設立了冠心病、高血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常見心血管疾病的義診臺和心臟介入治療、心臟康復和護理科普義診臺,為三百餘名市民進行義診服務。
  • 吉大二院與農安縣人民醫院組建「醫聯體」探秘
    「幾年來,吉大二院和我們一直是對口支援單位,那時的指導幫扶範圍相對較小,我們的關係相對鬆散。如今在醫聯體的大框架下,我們的關係是緊密型的,吉大二院對我們的幫扶將會是全方位、廣覆蓋的。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包括管理方面的指導力度將會是前所未有的。」
  • 吉大二院要先推出眼科預約
    吉大二院表示,先在眼科搞試點。  「長春市雖然沒有全面實行預約診療服務,但一些診療項目已開展預約,如內窺鏡診療、手術預約、口腔診療等。」長春市衛生局局長齊國華說。  目前,長春市有10餘家三級大型醫院,不存在患者就醫難問題。但有些醫院專家門診出現患者相對集中現象,如果實行網上、電話預約,對這部分患者可起到相對分散作用。
  • 清華大學附屬醫院長庚:完成世界首例3D列印鈦合金骶骨植入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是清華大學新建附屬醫院-,是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於一體的綜合性公立醫院。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6/292582.htm  骨科主任肖嵩華教授帶領脊柱中心宋飛、趙喆等醫師,日前成功為骶1-2骨巨細胞瘤患者實施根治術,精準化整塊(en-bloc)切除高位骶骨腫瘤,並植入3D列印個體化適型假體,重建脊柱骨盆穩定性,成功為患者保住下肢及二便功能,為世界首例。
  • 吉大二院斥資120萬元獎勵科研
    吉大二院斥資120萬元獎勵科研   據悉,2013年吉大二院新增科研立項149項,其中國家級8項、省部66項,發表學術論文599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實用新型專利8項,獲得各級各類科研獎勵15項。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也為服務吉林省地方經濟建設、提升醫療質量和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
  • 獨立完成省內首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
    李述峰教授(右一)帶領電生理團隊獨立完成黑龍江地區首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8月28日,在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的指導下,心內科副主任李述峰教授帶領電生理團隊獨立成功完成黑龍江地區首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標誌著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心律失常診治水平邁入國際領先水平,起搏器植入進入「無線微創時代」。
  • 河北省首例!世界最小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成功植入七旬老人身體
    近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心內二科醫護人員為一名七旬患者成功植入了一枚 Micra 起搏膠囊——無導線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患者術後 12 小時下地活動,三天後平安出院。據悉,此次植入 Micra 起搏器在河北省尚屬首例。
  • 北京大學完成世界首例3D列印椎骨植入手術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醫生們已經在一位小病人身上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3D列印椎骨植入手術。患者是一位12歲的男孩,其脊髓裡有一個惡性腫瘤。
  • 吉大二院門診目前不接受現場掛號
    目前,全國正處於全面復工復產與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充分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就醫需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就診須知如下:一、門診全面實行實名制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