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新冠肺炎患者背部皮膚大面積壞死,長達55天治療成功修復

2020-11-12 生活報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通訊員 盧從斌 胡穎儀 「這個病人創面能夠恢復真的是個奇蹟!」近日,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醫務科收到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發來的感謝簡訊,60多歲的陳叔患新冠肺炎在市八醫院治療,因肺栓塞接受溶栓治療,導致背部皮膚大片淤血,出現大面積壞死,經廣州市紅十字會燒傷整形科專家會診後,成功修復。

肺栓塞接受溶栓治療,背部皮膚大面積壞死

據了解,市紅會醫院燒傷整形科副主任、燒傷整形科二科主任張志會診的病人叫陳叔(化名),60多歲的陳叔是市八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情況比較嚴重的一位,入院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基礎疾病,治療後不久又相繼出現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呼吸、循環、凝血、肝、腎等多器官功能不全症候群(MODS),病情十分危重。

市八醫療團隊先後為其進行呼吸機、ECMO、CRRT等治療,在醫護人員不遺餘力的治療中 陳叔的病情出現了曙光,新冠病毒核酸轉陰,然而欣喜隨之被巨大的擔心取代——陳叔因肺栓塞接受溶栓治療,導致背部皮膚大片淤血,出現大面積壞死,惡臭充滿房間。市八醫院緊急請來市紅會醫院燒傷整形科會診。

張志回憶,3月6日第一次為陳叔會診時的情景也是非常震驚:渾身插滿生命支持設備的陳叔在ICU隔離病床上,背部皮膚大面積出現壞死。

他在病人床邊,仔細觀察創面壞死組織,細緻的檢查創口,詢問病情,等到檢查報告出來確認為「毛黴菌感染」,張志主任倒吸一口涼氣,毛黴菌具有極強的侵襲力,主要侵入血管內,很快向鄰近組織擴散,毛黴菌感染臨床表現複雜,多發生在機體衰弱、免疫力低下的個體,死亡率極高,達85%。

張志到市八醫院會診。通訊員供圖

不放棄一絲希望,在ICU病房開展床邊手術

「看著這位病人被各種儀器包圍,背部創面又並發毛黴菌感染,情況非常糟糕,我知道病人創面恢復的可能性小,儘管如此我還是想要盡力去治療,即使死亡也應該保持尊嚴,我真的不希望他帶著充滿異味的創面離開這個世界。」張志決定即使有一絲希望也不能放棄。

得知醫院已經給陳叔靜脈使用兩性黴素B治療,但是創面局部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處理,張志決定給予磺胺嘧啶銀粉劑治療。因市八醫院缺乏此創面治療藥物,廣州市紅會醫院免費向市八醫院提供磺胺嘧啶銀粉劑。

會診後一個月,張志持續關注患者情況,不斷修訂方案指導創面處理。4月24日,張志受邀去市八醫院查看創面情況,創面壞死組織已經脫落,肉芽生長新鮮,決定安排手術治療。4月29日會診手術在市八醫院開展,為避免病人因挪動造成的潛在風險(病人還在上呼吸機和CRRT),張志主任同意在ICU病房開展床邊手術。

真正穿著防護服站在病房裡準備實施手術時,困難還是接踵而至:沒有手術常規器械,電動取皮刀沒有主機,扎皮機沒有扎皮板,沒有手術器械護士,原本不大的病房裡放滿了呼吸機等生命支持設備,只能利用病房過道放置手術器械臺,在狹小的空間裡進行手術操作;穿著防護服動作不靈活;全身被汗水浸透,汗霧蒙在防護眼鏡上,矇矓中要靠經驗小心操作。

平時1個小時可以完成的手術,張志前後經過了2個多小時。在為陳叔處理好傷口,妥善安置患者並向醫護叮囑完注意事項後,才放心離開。

經過3次會診,長達55天的創面治療,陳叔背部創面奇蹟般的恢復了。「與創面打交道,每天都有新挑戰,但為罕見的毛黴菌感染的危重新冠患者開展床邊手術我還是第一次。」張志主說。回顧近2個月來的救治歷程,能夠成功修復患者的創面,市紅會醫院燒傷整形科創造了一個奇蹟。

來源:南方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患者背部皮膚大面積壞死,55天成功修復
    " 這個病人創面能夠恢復真的是個奇蹟!" 近日,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醫務科收到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發來的感謝簡訊,60 多歲的陳叔(化名)是市八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之一,因肺栓塞接受溶栓治療,導致背部皮膚大片淤血,出現大面積壞死,惡臭充滿房間。
  • 新冠患者感染罕見「毛黴菌感染」,ICU床邊手術終獲成功修復
    疫情高峰期 會診新冠患者60多歲的陳叔(化名)是市八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情況比較嚴重的一位,入院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基礎疾病,治療後不久又相繼出現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呼吸、循環、凝血、肝、腎等多器官功能不全症候群(MODS),病情十分危重。
  • 我院開展首例「游離皮瓣移植術」,修復大面積皮膚軟組織缺損
    7月15日,我院骨一科在超聲科、麻醉科、手術室的配合下,完成首例「游離皮瓣移植術」,成功修復患者右腳掌背的大面積皮膚缺損。據了解,該患者在騎摩託車途中不慎摔倒,導致右腳掌背的皮膚大面積缺損並壞死,肌腱骨折外露,第五趾壞死,送至我院骨一科就診。
  • 111天!全球使用ECMO最長時間的新冠患者出院,鍾南山評價:奇蹟
    全球使用ECMO最長時間的新冠患者出院,鍾南山評價:奇蹟  olivia chan • 2020-08-28 10:35:55 來源:前瞻網
  • 足背皮膚整張剝脫!金醫手足外科巧「借皮」成功修復
    近日,金鄉縣人民醫院手足外科獨立開展首例「游離股前外側島狀皮瓣轉移修復術」,成功將足背部長達25釐米創面縫合修復。此例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金醫創面修復、顯微外科水平再次向前推進,拓寬了我院創面修復的治療手段,使得今後更多手足受傷需要皮瓣移植患者,可以得到更加精細和全面治療。
  • 使用ECMO支持長達111天!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
    原標題:使用體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長達111天的新冠肺炎患者在廣州康復出院新華社廣州8月27日電(記者徐弘毅)記者從廣州市政府新聞辦27日舉行的新聞採訪活動上獲悉,一位使用體外膜肺氧合(ECMO)輔助支持長達111天的新冠肺炎患者當天從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出院。
  • 閩東醫院收治大面積皮膚撕脫傷患者 早期治療很關鍵
    ,在當地醫院治療後轉至閩東醫院燒傷科、整形外科治療,經行左腓腸神經營養血管皮瓣治療,患者左小腿創面痊癒,9月20日康復出院。8月19日楊大伯到閩東醫院治療時,由燒傷科、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洪武接診,他回憶說道,在給楊大伯檢查患處時發現,左小腿內側有1塊大小約5.0cmx5.0cm皮瓣壞死,左小腿前下段有1塊大小約10.0cmx8.0cm皮瓣壞死,基底大量血塊淤積,左脛前多條伸肌腱外露。
  • 111天!全球ECMO支持時間最長並成功撤機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奇蹟!他與「魔肺」相伴111天是全球ECMO支持時間最長並成功撤機的新冠肺炎患者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雪華、方晴 通訊員韓文青)昨日,62歲的老劉終於等到康復出院的這一天,他不僅經歷了新冠肺炎感染,而且使用體外膜肺氧合(ECMO)輔助支持長達111天、氣管插管呼吸機通氣150天,成為目前全球成功救治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
  • 用了62天ECMO的新冠肺炎患者,換肺成功
    5月5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一間特殊的隔離病床上65歲的新冠肺炎終末期患者崔安(化名)接受雙肺移植手術已滿14天呵護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蹟崔安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上了62天的ECMO他的生命危在旦夕2月7日,崔安確診新冠肺炎。
  • 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救治一例大面積特重度燒傷患者
    本報鹹陽訊(記者 李小剛)近日,一位大面積燒傷的危重病人韓某,經市第一人民醫院精心治療和悉心護理,現已痊癒出院。在接受治療的2個多月裡,韓某不僅對市第一人民醫院精湛的醫術和貼心的服務深有感觸,更感受到醫院濃濃的關愛之情。出院時,他由衷地說:「市第一人民醫院真是一家人民的醫院!」
  • 使用ECMO支持長達111天!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
    新華社廣州8月27日電(記者徐弘毅)記者從廣州市政府新聞辦27日舉行的新聞採訪活動上獲悉,一位使用體外膜肺氧合(ECMO)輔助支持長達111天的新冠肺炎患者當天從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出院。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團隊向媒體介紹了患者情況。
  • 55天和98歲!國內目前年齡最大,和最小的新冠肺炎治患者成功治癒
    2月15日下午,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新冠肺炎重症病例,連續11日來持續下降,從總體來看,目前除湖北以外,其他省份疫情積極向好變化。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則表示,新冠肺炎部分藥物初步顯出良好療效。無論是疫情向好,還是科研攻關取得重大突破,都是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 五歲女孩高燒40度全身皮膚脫落,12天後奇蹟發生
    五歲女孩彤彤(化名)全身皮疹,大面積水泡、破潰、脫皮,表皮剝脫面積超過體表面積80%。山東省立醫院PICU的醫護人員妙手祛除頑疾,幫患兒闖過一關又一關,終於轉危為安。彤彤入院時已經是發熱7天,出現皮疹5天。病初只是背部出現少許水泡,1天後迅速蔓延到全身,以胸背部、頭面、頸部為著,部分為水泡、破潰、脫皮。因為在當地治療效果不佳,後來轉院到省立醫院PICU。
  • 使用體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長達111天的新冠肺炎患者在廣州康復...
    新華社廣州8月27日電(記者徐弘毅)記者從廣州市政府新聞辦27日舉行的新聞採訪活動上獲悉,一位使用體外膜肺氧合(ECMO)輔助支持長達111天的新冠肺炎患者當天從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出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團隊向媒體介紹了患者情況。
  • 醫生發現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毒排毒期長達49天
    根據新發現,中國的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毒排毒期長達49天,這是目前排毒期最長的新冠病例。他在接受其他倖存者的抗體治療後才康復。COVID-19呈陽性反應持續49天的患者是一名中年男子,其病症較輕微。根據在醫學預印本平臺Medrxiv.org發表的這項研究,他顯然形成了與新冠病毒的「動態平衡」。研究人員說:「病毒與宿主甚至可能形成共生關係。」 該患者顯示出高的COVID-19病毒載量,但其免疫細胞穩定。該患者間歇性低燒,沒有咳嗽或呼吸短促。CAT成像顯示雙肺都有病變,但幾天後消失。
  • 日照市人民醫院:右臂捲入機器被撕裂,6.5小時成功復活
    苑芳昌介紹,經過團隊的會診評估,並與病人及家屬進行了充分溝通後,最終決定為患者實施保肢治療,「雖然看似不可能,但有信心完成挑戰!」一方面,為患者進行輸液、新冠肺炎排查等基礎治療;另一方面,由專家團隊商議具體手術流程。
  • 全球ECMO支持時間最長並成功撤機的新冠肺炎患者廣州出院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ECMO支持時間最長並成功撤機的新冠肺炎患者廣州出院中新網廣州8月27日電 題:全球ECMO支持時間最長並成功撤機的新冠肺炎患者廣州出院作者蔡敏婕韓文青8月27日,62歲的老劉(化名)等到康復出院的這一天
  • ...聯手,為新冠肺炎合併兩次大面積心梗患者實施極致生命支持治療
    中日醫院與同濟醫院心外科團隊成功為患者建立IABP及VA-ECMO在中日醫院和同濟醫院醫護團隊的照護下,患者各方面指徵趨於平穩。這是全國醫療隊赴鄂以來成功開展的首例針對心源性休克合併新冠肺炎患者的VA-ECMO聯合IABP支持治療。
  • 中山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專家組組長李建偉率隊奮戰55天,成功救治了...
    李建偉已經55天沒見過家人。圖為他從病房出來。受訪者供圖從2月1日到3月26日,中山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專家組組長、市人民醫院ICU主任李建偉一直在市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稱二院)帶領2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重症小組救治兩名危重症患者,55天煉獄一般,終於創造出病人轉危為安的奇蹟。3月17日,中山實現境內病例清零,李建偉和他的團隊功不可沒。
  • 新型人造皮膚破解大面積損傷修復難題
    來源:科技日報 皮膚作為人體最大的組織器官,在維持體內環境穩定及抗外界細菌感染方面至關重要。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數百萬人遭遇不同程度的燒傷,導致每年皮膚創傷修復再生花費高達1萬億元以上。 皮膚損傷修復尤其是大面積皮膚損傷修復是世界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