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癢是小動物常見的症狀之一,一般來說,蚊蟲叮咬會引起貓咪撓痒痒,但更多時候是皮膚病的表現,治療皮膚病意味著解決瘙癢,所以應認真加以鑑別。瘙癢涉及多種病因,正確的診斷,找到原發病因,從而制定治療方案才能解決貓咪的瘙癢問題。
皮膚病學涉及十大類幾十種,症狀表現也有近二十多種,每一種皮膚病症狀表現多樣。不同皮膚病既有共同症狀,即異病同症,另外同種疾病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症狀不盡相同,即同病異症。
引起貓瘙癢症的重要原因是跳蚤過敏。跳蚤的叮咬會讓貓有點癢,但跳蚤的唾液中含有的過敏原會使貓發生過敏並產生刺癢感,這癢起來比跳蚤叮的那一口可厲害太多了,貓會使勁地撓和咬痒痒的地方,有時候還會扯下很多毛。跳蚤過敏的貓常常尾巴根附近的背部那一片毛稀稀拉拉的,頭部和脖子那片也會有丘疹,如果貓出現這些症狀,多半是跳蚤惹的禍。要想讓貓脫離這種痛苦,就得把貓身上和家裡的跳蚤消滅光,或者給貓用抗過敏藥。
有的人會對花粉、灰塵、黴菌、塵蟎什麼的過敏,貓也一樣。當這些過敏原被吸入後,貓可能會頻繁搔癢,舔腳爪,還會掉毛。好在這種過敏往往是季節性的,季節更替,貓也就不會癢了。
食物過敏也會造成貓的瘙癢,過敏原主要是肉類中的某些蛋白成分,有些穀類也會引起貓食物過敏。除了瘙癢之外,食物過敏還會使貓上吐下瀉,起皮疹、呼吸困難,甚至足以致命。所以,一定別給貓胡亂吃東西。
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不過確實有些貓在皮膚接觸到抗生素、羊毛、金屬、橡膠等物質的時候會發生過敏,引起皮膚瘙癢。這個處理起來最簡單,別讓貓碰到讓它們過敏的東西就行。
蟎蟲也會讓貓癢得難受,這類肉眼很難看清的動物寄生在貓的皮膚中,以角質組織和淋巴液為食,還能在皮膚角質層內挖掘隧道。而蟎蟲的排洩物和挖掘時產生的刺激,會使貓產生刺癢感。這得用驅蟲劑來解決,還要注意保持貓的衛生。
也就是俗稱的貓癬。多發部位在臉部,軀幹,四肢和尾部等處,出現圓形或者橢圓形的癬斑,上面覆有灰色的鱗屑,毛色會變得粗糙,癬斑部分的被毛一撮一撮脫落折斷或者脫落,被傳染的貓有巨癢,所以經常會在各種物體上蹭癢病程較長,鱗屑脫落後形成禿斑。
現在發現有5種真菌能引起狗貓的皮膚病,有犬小孢黴,石膏樣小孢黴,鬚毛蘚菌,奧杜安小孢黴和變形小孢黴,其中犬小孢黴最常見,其次是石膏樣小孢黴。
預防貓癬不光是不讓貓接觸,環境的消毒很重要,癬就是真菌,是通過孢子傳播的,尤其是早貓接觸過的纖維,毛織物的東西最容易作為癬的中間傳播媒介,所以除了一般的消毒水外,這些毛的東西可以放在太陽下多曬曬。其次就是提高貓咪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