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1日,是24節氣中的「夏至」。進入夏至意味著炎熱的夏天正式到來。俗語說「夏至三庚數頭伏」,意思是從夏至當天起到第三個庚日便是頭伏,即夏至日後第21天就是頭伏。那麼,這是如何得到的?2019年哪天入伏?入伏後最熱是什麼時候?
什麼是三庚?
盛夏季節,熱在三伏。古人將三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三伏的具體日期,是根據「幹支紀日」法推算得到的。
幹支紀日法是由10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12地支(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兩兩組合形成的60幹支對子。古人將帶「甲」的對子稱為「甲日」,以此類推,帶「庚」的對子則稱「庚日」。
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它包括: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等6個對子。根據它們的排列順序可知,庚寅就是第3個庚日,也即「三庚」。
三伏如何推算?
根據古代的曆法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頭伏和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
因此,三伏天是從夏至日後第三個庚日至立秋後第二個庚日這段時間,也即夏至日起第21天為三伏的第一天,立秋日起第11天為三伏的最後一天。
一般來說,三伏天這段時間地面溫度會達到一之中的最大值,天氣較熱。2019年三伏天共有40天,具體公曆日期為:頭伏:7月12日-7月21日;中伏:7月22日-8月10日;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三伏天什麼時候最熱?
民間流傳「冷在三九、熱在中伏」說法,就是說大部分地區一年之中是三九天最冷,中伏最熱。按照這種說法看,2019年最熱的時期應該是7月22日-8月10日。這個時間段最熱,也是符合氣象學規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