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2019年哪天入伏?入伏哪天最熱?

2020-12-15 農技小幫手

今天6月21日,是24節氣中的「夏至」。進入夏至意味著炎熱的夏天正式到來。俗語說「夏至三庚數頭伏」,意思是從夏至當天起到第三個庚日便是頭伏,即夏至日後第21天就是頭伏。那麼,這是如何得到的?2019年哪天入伏?入伏後最熱是什麼時候?

什麼是三庚?

盛夏季節,熱在三伏。古人將三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三伏的具體日期,是根據「幹支紀日」法推算得到的。

幹支紀日法是由10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12地支(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兩兩組合形成的60幹支對子。古人將帶「甲」的對子稱為「甲日」,以此類推,帶「庚」的對子則稱「庚日」。

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它包括: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等6個對子。根據它們的排列順序可知,庚寅就是第3個庚日,也即「三庚」。

三伏如何推算?

根據古代的曆法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頭伏和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

因此,三伏天是從夏至日後第三個庚日至立秋後第二個庚日這段時間,也即夏至日起第21天為三伏的第一天,立秋日起第11天為三伏的最後一天。

一般來說,三伏天這段時間地面溫度會達到一之中的最大值,天氣較熱。2019年三伏天共有40天,具體公曆日期為:頭伏:7月12日-7月21日;中伏:7月22日-8月10日;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三伏天什麼時候最熱?

民間流傳「冷在三九、熱在中伏」說法,就是說大部分地區一年之中是三九天最冷,中伏最熱。按照這種說法看,2019年最熱的時期應該是7月22日-8月10日。這個時間段最熱,也是符合氣象學規律的。

相關焦點

  • 夏至到,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入伏哪天最熱?
    今日夏至,人們談起夏至總是會首先想到三伏天即將來臨了,夏至雖然是標誌著夏天的來臨,但卻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是三伏天,人們總是對極端天氣有著特別重視,所以從古代開始就一直有「夏數三伏、冬數三九」的說法,畢竟這兩個天氣對人們的生活和身體影響最大。
  • 夏至到,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入伏後哪天最熱
    夏至到,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入伏後哪天最熱?文/農夫也瘋狂6月21日迎來了夏至節氣,這是24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4個節氣。進入夏至節氣以後,高溫的酷暑天氣也正式來了。在夏至節氣這天,不僅是太陽最偏北的一天,同時在正午的時候也是一年中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所以這一天也是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在北半球將得到的太陽幅度最多。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從夏至節氣以後,天氣也一天比一天炎熱了。夏至節氣到了,那三伏天也就不遠了。老話常說「夏至三庚數頭伏」,那今年哪天入伏?入伏後哪天最熱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夏至到來,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哪天最熱?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鄉村波比,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夏至到來,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哪天最熱?今年的夏至就是6月21日,夏至已經到來,夏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位置到了一年中的最北端。這時候我國北半球的白晝時間開始達到一年中最長的時間。以那麼為例,現在基本上到了晚上20:30左右才正式天黑,白晝時間最長的時間已經到來。
  • 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最熱天」什麼時候出現?
    導讀: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最熱天」啥時候?看完懂了俗話說「春播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農民耕種的規律,在一年中有四季,而每一個季節,農民也有不同的農事安排。現在已經進入6月中旬了,全國各地也基本都已經入夏了。
  • 農諺「夏至三庚數頭伏」,一個「庚日」是多少天?入伏後哪天最熱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村東張二狗,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諺「夏至三庚數頭伏」,一個"庚日"是多少天?入伏後哪天最熱?今天是今年入伏的頭一天,入伏就代表一年中最熱的天氣也會即將來到。俗話說得好「冷三九,熱在三伏」,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是三伏天,而三伏又分為頭伏,二伏,和三伏,我們都知道,入伏的時間是根據農曆節氣為準,夏至過後第三個庚日就是初伏天,每年都是如此。那麼夏至三個庚日初伏,一個「庚日」是多少天呢?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快到夏至了,今年什麼時候入伏?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什麼時候入伏?今天是6月7日,農曆的閏四月十六,剛過去忙種節氣沒幾天,距離夏至天氣還有整整兩周。今年入伏的時間是7月16日,那麼這句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又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它是解釋了入伏是怎麼來的?那就是從夏至節氣開始算起,第三個庚日就是頭伏的時間。由於庚日的時間是不固定的,所以每年入伏的時間也不相同,基本上入伏日期在7月11日到7月20日之間。
  • 夏至馬上到,古人講「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什麼時候入伏?
    事實上翻開古代歷史長卷,可以發現有很多俗語都與夏至、伏天有關係。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其實就是一種計算三伏天的方法。指的是從夏至日開始算起,第三個庚日便是頭伏第一天。雖然這句俗語需要有一定的曆法常識,才能更加明確地了解它的含義。但大家只要記住這句俗語,就可以算出每年的頭伏時間。
  • 夏至是入伏的頭一天嗎 2019今年入伏從哪天算起時間表
    入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夏至也屬於比較熱的時候,因此,有的人認為夏至就是入伏了。那麼,夏至是入伏的頭一天嗎嗎?2019入伏從哪天算起?今年哪天入伏哪天出伏?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夏至是入伏的頭一天嗎嗎:  夏至不是入伏,但是入伏和夏至有關。
  • 俗話說「夏至三庚入頭伏」,2019年哪天入伏?為何中伏有20天?
    俗話說「夏至三庚入頭伏」,2019年哪天入伏?為何今年中伏有20天?文/農夫也瘋狂夏至節氣過去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老話說得好「芒種夏至是水節,如若無雨是旱天」,意思是說在芒種和夏至節氣這兩天,如果都沒有降雨,那預示著這一年的夏季雨水很少,很可能是旱年。在農夫的老家湖南這邊,自打夏至節氣到了,已經連著下了好幾天的雨了,根據老祖宗的這句俗語來看,今年將會是風調雨順的一年。
  • 「夏至三庚數頭伏」,16日入伏,今年啥時候最熱,哪天出伏?
    導讀:「夏至三庚數頭伏」,16日入伏,今年啥時候最熱,哪天出伏?這幾天南方的降雨也陸續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炎炎烈日了。降雨一停,太陽出來了,酷熱天也就開始了。其實在這周四,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入伏了。為何說今年有兩個「中伏」呢?啥時候最熱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很多人都知道三伏天,但是卻不明白「伏」到底是啥意思。關於伏天的說法,在秦漢時期就已經盛行了,其中伏就是「藏伏」的意思,表示的是陰氣受到陽氣而被迫藏伏了。一年中有三個伏,分別是頭伏、中伏和末伏,這也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 2017年三伏天入伏時間 2017年入伏從哪天開始?
    但這還不是最熱的時期,最熱的時段在七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伏天。那麼,2017三伏天哪天入伏?2017年入伏從哪天開始?三伏天一、2017三伏天哪天入伏 2017年入伏從哪天開始2017年入伏時間:2017年7月12日2017年從7月12日入伏(夏至三庚入伏),中伏從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啥意思,2020年啥時候入伏?答案來了
    芒種剛過,這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熱,今天我們這裡的氣溫直接飆升到38度,雖然距離三伏天還有一段時間,但是這氣溫絲毫不輸三伏天。芒種過後下一個節氣便是夏至,在農村有「夏至三庚數頭伏」的說法,那麼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呢?
  • 「夏至三庚數頭伏」,今日入伏,2020年啥時候最熱,要熱多久?
    文【土味龍】現在還是小暑節氣,還有一周左右就到大暑了,有人說夏天最熱的時候是大暑,可能從這句「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裡理解的,以為到了大暑就進入夏天的燒烤模式。其實夏天最熱的階段是三伏天,今天就開始入伏了,而三伏中最熱的時間是中伏,那麼中伏是什麼時候,今年要熱多久呢?
  • 農諺:「夏至三庚數頭伏」,是什麼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諺:「夏至三庚數頭伏」,是什麼意思?一般情況下,每年的6月21或者22日,就是我們所謂的夏至日,這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第十個的節氣。每當夏至日的到來,就意味著炎熱的天氣已經來到我們的身邊,要說在地理學上面,夏至日代表著什麼?其實我們可以這樣了解,在這一天,太陽處在最偏北的位置,同時也是正午時候,太陽達到最高點,然後白晝時間是一年中最長的。夏至這個節氣的到來,也就相當於北半球的太陽幅度得到最多的,所以有生活常識的朋友,就能夠清楚的知道,天氣從夏至開始,一天比一天炎熱,離三伏天就原來越近了。
  • 今日夏至,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啥意思?看看今年哪天入伏?
    關於夏至的俗語老話很多,人們到了夏至最常念叨的就是,夏至三庚入伏的說法,畢竟到了夏天,人們就要關心什麼時候是這個夏天最熱的時間段,古人為了計算一年中最熱的那段日子,所以總結出來「伏「的說法。根據天氣炎熱的程度,人們又把伏天分成「三伏」,分別是頭伏、二伏、和三伏,從夏至開始後人們開始數庚日,庚日是我國古時候記載時間的一種排列順序,共分為天幹和地支兩種計數方式,庚日就是天幹中的一個數字,天幹共有十個數字,每個庚日之間是十天,所以從第三個庚日開始,第一個十天被稱為是頭伏,第二個十天被稱為是二伏,到了立秋的節氣之後,人們從立秋開始數第一個庚日後的十天被稱為三伏
  • 「入伏」第一天,你知道「三伏」從哪天開始,到哪天結束嗎?
    今天是農曆六月初五、「入伏」(指「進入三伏天」)第一天,雖然北京還下著雨,但這意味著一年裡最炎熱的時期已經到來。而且,今年的「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一直到8月25日才結束,長達40天,是加長版「三伏天」。
  • #入伏#吃什麼?丨夏至三庚數頭伏
    俗語有云:「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伏天」。「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溼、燥、火」)中的暑邪;「伏」,亦有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
  • 「夏至三庚數頭伏」:7月17日「入伏」 伏天長40天
    新華社天津6月21日電(記者周潤健)21日18時7分迎來「夏至」節氣。「夏至三庚數頭伏」,天文專家通報說,今年的入伏日期是7月17日,「三伏天」長達40天。 夏至不僅是北半球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還決定著當年「三伏天」的長度。
  • 今年什麼入伏?頭伏、中伏和末伏如何推算?哪伏最熱?看完有數了
    「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出現在小暑到處暑之間。三伏天這段時間不僅氣溫會很高,降雨也會很頻繁,所以我們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高溫高溼的日子。那麼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呢?頭伏、中伏和末伏是如何推算的?今年什麼時候最熱呢?
  • 2017哪天入伏哪一天出伏 入伏時間怎麼計算
    2017哪天入伏哪天出伏?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有不少朋友開始對2017哪天入伏哪天出伏感興趣。對此,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下。2017哪天入伏哪天出伏  三伏天開始時間:2017年三伏天從7月12日開始,8月17日結束,共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