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菜囉!民國時期粵菜酒家老菜單上的名菜復原

2020-12-26 金羊網

上菜囉!民國時期粵菜酒家老菜單上的名菜復原

金羊網  作者:宙輝 梁喻 廣博宣  2020-10-23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廣博宣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署名除外)

故宮有「故宮月餅」,敦煌有「莫高窟雪糕」,廣東省博物館有「粵光寶盒蛋糕」,而廣州博物館(以下簡稱「廣博」)有「消失的名菜」!10月23日晚,鎮海樓之夜——「留住鄉愁」金秋詩會暨「消失的名菜」首發儀式在廣州博物館鎮海樓舉行。

「江南百花雞」、「金銀雞蛋糕」、「菠蘿浴日」……活動中公布的一批覆原粵式名菜,是挖掘於民國時期粵菜酒家的老菜單,讓人們重溫上世紀繁華的廣州市民生活和飲食文化。

10月23日晚,鎮海樓之夜——「留住鄉愁」金秋詩會暨「消失的名菜」首發儀式在廣州博物館鎮海樓舉行

現場:廣府版的「滿漢全席」再現

在「消失的名菜」首發儀式現場,這些復原的民國時期老菜單上的粵式名菜正式亮相。其中,民國時期廣州四大酒家文園享譽羊城的招牌名菜「江南百花雞」、集中體現粵菜「繡花」功夫的「金銀雞蛋糕」、寓意明清羊城八景之一的「菠蘿浴日」等一道道廣府名菜輪番呈現,「二京果」「四熱葷」「六大碗」「七寸」「九寸」等民國粵筵規制、程式和文化意涵,由廣州博物館聯合中國大酒店餐飲團隊通過記錄片形式為賓客娓娓道來。團隊以「匠心」和「匠意」,把普通食材點化為精妙絕倫的經典菜式,將粵菜基因裏海納百川、兼收並蓄、因材施藝和取之自然的獨特品質和工匠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菜品「江南百花雞」

「菠蘿浴日」點心

現場主持人介紹,舊時的廣府筵席,由滿漢全席發展而來。當晚展示的《消失的名菜》筵席,就嚴格地按照當年的廣府筵席制式而設計,可以說是廣府版的「滿漢全席」。中國大酒店行政總廚、《消失的名菜》菜品主創廚師徐錦輝介紹,最難復原的兩道菜是「江南百花雞」和「金銀雞蛋糕」。其中,「江南百花雞」的難點在於雞皮不能縮水,雞皮和蝦肉融為一體;而「金銀雞蛋糕」的難點在於在下層烘好的蛋糕上再加蛋糕液去蒸,如何保證上下層的口感。

此外,點心「菠蘿浴日」與明清羊城八景之一的「波蘿浴日」同名,用牛奶、菠蘿、鹹蛋黃在碗內模擬一個經典的廣州自然美景,體現廣式點心精小雅致、兼具文化內涵的特點。

精緻的菜品

這些復原的民國老菜式,令現場試食的嘉賓大飽眼福與口福。嘉賓梁先生告訴記者,通過試食《消失的名菜》筵席,除了能嘗試到食材的美味、粵菜師傅的「匠心」之外,他還懂得民國粵筵規制、程式,「這很有文化韻味,可以說是『吃文化』。」

文創禮品「廣彩碟菜單」

緣起:讓博物館的文物「活」起來

復原民國時期的粵式名菜,是基於什麼初衷?「『鎮海樓之夜』是我們廣博的品牌,這是一種文創形式,而『消失的名菜』也是一種文創。」廣州博物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朱曉秋告訴記者,廣博從今年徵集的文物中挖掘出一批民國時期粵菜酒家的老菜單,菜單裡的很多老菜式早已淡出現在公眾的視線,而且跟現在的菜單有很大的不同。「為了勾起老廣州人的記憶,讓更多新廣州人認識老廣州時期的飲食文化,我們想把這些只是活在文物、活在老菜單上面的菜式,重新回到普通大眾的餐桌上面,所以就策劃了這個活動。」

10月23日晚,鎮海樓之夜——「留住鄉愁」金秋詩會暨「消失的名菜」首發儀式在廣州博物館鎮海樓舉行

一張張散發著歷史陳香的老菜單,記載著一道道當日享譽羊城的傳統菜品,講述著百年前廣州飲食業的輝煌故事。如何將久違餐桌的傳統粵菜呈現在大眾面前?朱曉秋說,為了讓文物真正「活」起來,廣博主動與一街之隔的五星級知名酒店——中國大酒店溝通,希望能有機會將這些老菜式活化還原。

這個創意得到中國大酒店的積極回應。該酒店是嶺南本土的知名酒店,酒店行政總廚徐錦輝是廣州青年粵菜文化宣傳大使,曾獲國家級、省級等多項烹飪大獎,因此具備追溯還原菜品的能力和基礎。同時,中國大酒店是一家有情懷的國企,將挖掘嶺南飲食文化作為責任與擔當。

舊菜譜中「江南百花雞」的製法 主辦方供圖

民國時期的各式菜譜 主辦方供圖

於是,廣博對這些民國老菜單進行深入研究和探佚,從陸羽居、新華酒家、華南酒家等民國早期本地名酒家的舊菜單中精心挑選菜品,與中國大酒店行政總廚徐錦輝師傅及其團隊,集結粵式點心大師陳勳、中國烹飪學院院長黎永泰、中國粵菜烹飪大師梁燦然、十大中華名廚林壤明和點心女狀元徐麗卿五位廣州餐飲界權威和老行尊,通過廣泛搜羅歷史文獻、挖掘菜品背後典故、多次名家口述訪談、粵菜泰鬥參與創作、反覆試驗研發、數次品鑑等,高度還原一席精彩的「消失的名菜」粵菜盛宴。

民國時期廣州本地酒家華南酒家舊菜單 主辦方供圖

對於復原民國時期粵菜的老菜式,中國烹飪學院院長黎永泰表示,「都話『食在廣州』。廣州從清末開始就作為一個通商口岸。各處的食肆、飲食風格都匯聚在廣州。」十大中華名廚林壤明認為:「創新和外地的結合是應該的,但是我們的傳統一定不能離開。」

民國時期陸羽居酒家常備宴席菜單 主辦方供圖

意義:打造富有嶺南特色的新文創

據悉,已完成研發的「消失的名菜」將於10月24日在中國大酒店推出。完整的一桌「消失的名菜」粵菜宴席價格為6180元。食客可前去一嘗美妙絕倫的廣府味道,體驗博大精深的粵菜精髓。中國大酒店還將定期更新菜品,用餐的顧客可獲贈廣博的參觀門票;廣博內也將同步設置「消失的名菜」推廣點,定期開展現場試吃活動,而觀眾憑廣博門票到中國大酒店消費可獲得八折的優惠。

活動當晚,中國大酒店還與廣州博物館舉行合作框架協議的籤約儀式,利用博物館的館藏文物資源和研究力量,實現餐飲界技術力量和社會資源的優勢互補,協力推進嶺南傳統文化和本土餐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傳承推廣。

此外,中國大酒店還以廣彩這一本土傳統非遺技藝與「消失的名菜」宴席菜單相結合,設計文創禮品「廣彩碟菜單」,打造富有嶺南特色的新文創。

廣州博物館與中國大酒店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保護和傳承本土文化根脈,講好廣州故事,成為廣州市博物館界的責任所在。在「消失的名菜」首發儀式上,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致辭時指出,本次活動對於守護與弘揚本土飲食文化和美食基因,擦亮「食在廣州」這張享譽中外的城市品牌,為廣州市民留住傳統美食的鄉愁記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廣州建設文化強市,跨界融合創新,推動文旅產業出新出彩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實踐。

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力求通過「消失的名菜」的再現和重塑,重溫上世紀廣州市民生活和飲食文化的繁華舊夢,以故鄉之味留住鄉愁和回憶,引領更多的人們深入領略嶺南文化精髓,讓嶺南傳統飲食文化煥發新活力,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編輯:木青

相關焦點

  • 鎮海樓夜宴:聯手中國大酒店「照單復原」一批民國年間的粵式名菜
    10月23日晚,鎮海樓之夜——「留住鄉愁」金秋詩會暨「消失的名菜」首發儀式在廣州博物館鎮海樓舉行。「江南百花雞」「金銀雞蛋糕」「菠蘿浴日」……活動中公布的一批覆原粵式名菜,是挖掘於民國時期粵菜酒家的老菜單,讓人們重溫上世紀繁華的廣州市民生活和飲食文化。
  • 穿越百年復活「消失的名菜」,驚現鎮海樓!
    活動現場 「繡花功夫」打造嶺南佳宴匠心匠意再現名席榮光本次活動緣起於廣州博物館內一批收錄於民國時期的粵菜酒家的老菜單,廣州博物館攜手中國大酒店,對老菜單進行深入研究和探佚陸羽居酒家民國時期常備宴席菜單廣州本地酒家華南酒家民國時期舊菜單
  • 復刻100年前廣府名菜盛宴 你要品嘗當年味道嗎?
    復刻100年前廣府名菜盛宴 你要品嘗當年味道嗎?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宋昀瀟 實習生 藍月嵋100多年前廣州人的宴客餐單你見過嗎?上菜流程與今天有何不同,哪些菜時至今日已幾近消失,當年的味道究竟如何?廣州博物館收錄了一批民國時期粵菜酒家老菜單,近日從陸羽居、新華酒家、華南酒家等當年本地名酒家的舊菜單中,精心挑選了部分菜品進行有機組合,攜手中國大酒店復刻有百年歷史的「消失的名菜」。「消失的名菜」再現江湖據悉,民國時期的粵菜名席源自清代的滿漢全席,100多年前曾是廣州市民生活的一抹奢華亮色。
  • 「消失的名菜」驚現鎮海樓!博物館和飲食界「牽手」將帶來什麼?
    中國大酒店外景再現廣府名席當日榮光民國時期的粵菜名席,源自清代的滿漢全席,百年前曾是廣州市民生活中一抹奢華亮色。歷史長河流淌,當年有口皆碑的名菜和為市民津津樂道的食林掌故,逐漸在今天人們的記憶中消散遠去。
  • ​百年前的粵菜名菜,如今又可以吃上了!
    10月23日,重陽佳節前夕,鎮海樓之夜——「留住鄉愁」金秋詩會暨「消失的名菜」首發儀式在鎮海樓廣場舉行,此次活動由廣州博物館攜手嶺南控股中國大酒店聯合舉辦。記者從儀式上獲悉,本次雙方攜手並誠邀多位廣州餐飲界權威和老行尊指導,共同奉獻了一席精彩的「古早」粵菜盛宴,讓失傳的廣府味重新回歸餐桌。
  • 城市地標攜手廣州味道,鎮海樓重現「消失的名菜」
    為了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廣州博物館從文物中挖掘了一批上世紀早期的老菜單、舊菜譜,與中國大酒店共同研發,讓「消失的名菜」重返大眾的餐桌,讓塵封在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中國大酒店廚師團隊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以傳統的粵式烹飪技藝重現經典菜式,帶領您重回老廣名菜的發源之初、用匠心復原廣府名菜、品味最純正的老廣滋味。雙方聯手,共同主辦了這次文化盛會。
  • 御彩酒家:吃粵菜嘆早茶,品味廣府飲食文化
    說到粵菜,就不得不提御彩酒家了。御彩酒家目前開設於繁榮的廣州市環市東路和東風東路兩地,是一間以喜慶宴席為主的地道名菜食府,一直以來深受老廣人的青睞,成為喜慶筵席、商務宴請、親朋聚會的理想場所。其中,御彩酒家東風東路店坐落於麗豐中心的3、4兩層樓,面積達5000平方米,吸引著各地慕名而來的食客。
  • 中國八大菜系——粵菜
    和魚翅一樣,是說到粵菜繞不過的幾種高檔食材之一,作為名菜,明清時期就被列為八珍之一。滋陰補陽,補而不燥,營養價值極高。粵菜多使用幹鮑魚,阿一鮑魚烹煮簡單,美味誘人,成為本次「首屆中國粵菜峰會」評選粵菜十大名菜。2.廣州文昌雞是粵廚傳統名饌「金華玉樹雞」的姊妹菜。
  • 粵博又上新,百年前「老廣」的海淘生活你服不服?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黃蘇哲(署名除外)12月12日,廣東省博物館(以下簡稱「粵博」)又上新啦:「民國海淘生活——廣東二十世紀初的洋貨風潮」展覽開幕。民國時期的廣告畫大同大酒家廣告、華洋公司糖果瓜子廣告、雪糕勺……這些來自民國時期的展品,反映了當時「老廣」們的飲食。民國時期的廣東餐飲業有著中西餐兼容並包,互有發展的特點。作為餐飲文化深厚的沿海大省,「番菜館」早在十九世紀中後期便在廣州出現了。
  • 揭秘「粵菜大廚001號」:頂級「食神」一年只做一次菜
    他是新中國成立後的廣東粵菜大廚「001」號,曾主理過「滿漢全筵」「五朝宴」「南越王宴」。他讓中華美食名滿天下,作為中國烹飪隊隊長,在烹飪世界盃和國際奧林匹克烹飪賽上分別奪得金、銅牌。20世紀90年代,他花盡積蓄45萬元,自費出書,把200多種粵菜菜式公開出版。  黃振華說,如今廣州城1400多萬人口,正是「食在廣州」的根基。
  • 廣州東山酒家的前世今生
    潺湲寒溪上,自此成離別。回首望歸人,移舟逢暮雪。頻行識草樹,漸老傷年發。唯有白雲心,為向東山月。這裡不妨曬曬它當時的"威水史":"明爐燒鵝"於1998年廣州燒滷大賽中獲獎;"燒雞汁桂魚」在2000年廣州美食節中獲獎;"滋補羊肉煲」更被評為"中國名菜"著名作家沈從文說得好:"一切存在嚴格地說都需要『時間』。時間證實一切,因為它改變一切。"因眾所周知的原因,後來東山酒家這個老國企的經營每況愈下,2003年它終於停業了。
  • 【記憶】老火靚湯,回味悠長,來看看粵菜與上海的淵源
    >花樣繁多的粵菜粵菜喚醒上海人的味蕾如果從地域上來看,上海與廣東距離遙遠,飲食交流的可能性並不大,但要是回望一眼近代史,盛行一時的粵菜時尚總在變化中,隨著南京東路華商(其實就是粵商)四大公司相繼開張,廣東館子的陣腳慢慢向福州路和南京路移動。新雅和杏花樓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遷至南京路和福州路的。同時,在北四川路上仍有粵商大酒樓、廣東大酒樓、秀色酒家、會元樓、安樂酒家、天天酒家、西湖酒樓等據守舊地。作為粵商大本營的雅亞大飯店則建成於1934年。
  • 5分鐘變「粵菜大師」,廣州酒家入半成品菜「賽道
    近日,本土餐飲龍頭企業廣州酒家上市半成品菜「大廚駕到」系列,通過「社區+電商」模式,將酒樓風味迅速送達消費者家庭廚房,滿足消費者快捷而方便的優質飲食需求,從而打開餐飲新零售局面。「大廚駕到」系列由廣州酒家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出品,包括鮮炒、鮮烹、鮮燉、鮮蒸和鮮滷五大系列,目前上市的產品共有2款,據介紹,更多的半成品菜將陸續登場。
  • 2019年中山十大粵菜名廚、名菜、名點名單已公布!快圍觀
    2019年度中山市「十大粵菜名廚」「十大名菜、十大名點」評選活動暨「粵菜師傅」職業技能大賽在這裡舉行,來自海港城大酒樓等中山市內多家知名酒樓餐廳的粵菜師傅們齊聚一堂,用各自拿手的粵菜菜式交流切磋,一比高低。
  • 2019中山「十大粵菜名廚」「十大名菜」「十大名點」出爐
    南都訊 記者侯玉曉 通訊員李思宇魚蝦翻騰,刀落骨開;黑松露炒龍蝦、坦洲水鄉禾蟲醬燜鰣魚、滋補菊香雞、高湯鴿吞燕、流汁滷肉包、菊花酥......11月16日,中山各鎮區餐飲企業紛紛派出粵菜大廚,拿出招牌名菜名點同臺PK一絕高下,現場美食薈萃,令人垂涎欲滴。
  • 《二毛的老菜譜》第23期|從釀豆腐到牛肉丸,客家菜豐富了粵菜的內涵
    美食家二毛收藏老菜譜三十餘年,所藏文獻跨越明清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二毛的老菜譜》欄目將以不同的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為線索,在老菜譜裡探尋美食文化的歷史和變遷。個人簡介二毛,本名牟真理,上世紀60年代生於重慶酉陽。著名詩人、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中國飲食類非遺傳承與保護課題組專家(文化部和中國烹協)、中國飲食文獻收藏家。
  • 夢回1945南寧的萬國酒家,嘆早茶,睇大戲!
    解放後,它改名為「萬國酒家」,又成了當時廣西和南寧多項會議的主舉辦地,是南寧資歷最深的老餐飲之一。 此外,萬國的糕點在南寧也曾是名噪一時。傳統的雞仔餅、油炸牡丹酥、蓮蓉蛋黃酥、萬國豆沙月等糕點也曾是南寧老一輩人的舌尖上記憶。
  • 粵菜十大名菜有哪些?您吃過幾道?
    潮汕菜發源於廣東潮汕地區,是粵菜的主幹與粵菜的代表。 也有「食在廣州、味在潮州」的說法。客家菜主要在梅州、惠州、河源、韶關、深圳等地 客家菜可細分為「山系」、「水系」、「散客菜」。 菜品多用肉類,主料突出,香濃、油重,、偏鹹,以砂鍋菜見長,鄉土氣息濃鬱,有中原遺風。那麼混跡於廣東,你知道公認為廣東十大名菜是哪十大?你又品嘗過多少道?就和小編一起來理理吧!
  • 粵菜裡的客家菜
    粵菜有三大流派,分別是廣州菜、東江菜和潮州菜。其中東江菜又稱作客家菜。客家是古代從中原遷徙而來的漢人,他們的語言是有中州古韻的客家話,其菜餚風味也是保持傳統特色的客家菜。這本《正宗東江菜譜》於1962年編寫,由香港萬裡書店出版,幾乎收集了東江菜的所有菜式,可能是最早全面介紹客家菜單的專著。
  • 「嶺南文史」粵菜百年:譽滿京津滬,香傳海內外
    民國食品大王、佛山籍的冼冠生曾經親自撰文說明這一點,把粵菜的「外省淵源」說得淋漓盡致:「掛爐鴨和油雞是南京式的,炸八塊和雞湯泡肚子是北平式的,炒雞片和炒蝦仁是江蘇式的,辣子雞和川燴魚是湖北式的,幹燒鮑魚和叉燒雲南腿是四川式的,香糟魚球和乾菜蒸肉是紹興式的,點心方面又有揚州式的湯包燒賣……集合各地的名菜,形成一種新的廣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