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屎咖啡大家應該早有耳聞,它是世界上最貴的咖啡之 一,也是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
初次聽到貓屎咖啡這個名字,第一反應是嫌棄,並且深深的懷疑怎麼會有人喝貓屎做的咖啡。而就是這個聽起來有些「重口」的咖啡,卻成為咖啡中的貴族,價格高昂,每磅的價格可高達幾百美元。
究竟是什麼使貓屎咖啡可以稱霸咖啡界,走在價格前列線呢?
今天就讓我們來追根溯源,探其究竟,一覽這變態美食的前世今生。
貓屎咖啡,由印尼麝香貓的糞便作為原料所生產,故叫「貓屎咖啡」。
今天我們的主角「麝香貓」是一種膽小的夜行性動物,雜食動物,尖尖的嘴巴,深灰色的皮毛。白天躲在樹洞中休息,夜晚出來覓食。它的食性較雜,主要以魚、蛙、鳥、鼠以及昆蟲為食,也吃植物的根、莖、果實等,但對植物的消化能力較差。
印尼當地人無意中發現麝香貓愛吃這些咖啡果子,並且會在拉大便的時候把豆子原封不動的排出來。
據說早期印尼當地農民是視吃這些咖啡豆的麝香貓為死敵的,然而不知哪天有個人「突發奇想」竟打算在麝香貓的糞便中挑選出咖啡豆,來製作風味獨特的咖啡。(真是太有「創意」了)
麝香貓吃下成熟的咖啡果實,果肉被分解為可以給咖啡豆賦予獨特風味的胺基酸,而咖啡豆由於不能被消化,伴隨著這些胺基酸和腸道的黏液,經過麝香貓腸道發酵過的咖啡豆,降低了原有的苦澀味,有種獨特的香味,還有著令人慾罷不能的甘甜。
又因為麝香貓的肛門處長有腺囊,能分泌出一種特殊的「香味」,而這些經過麝香貓消化道和肛門腺的咖啡豆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味。
麝香貓只會挑最熟最甜的咖啡豆食用,這本身就是一種自然篩選,其次,當地人發現這些豆子經過貓咪胃的發酵,產出的咖啡比普通的更好喝了。香醇可口的貓屎咖啡漸漸聲名遠揚,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
當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貓屎咖啡,再加上誇張的營銷後,導致其供不應求,野生貓屎咖啡的價格也一飛沖天,所以就有了專門的產業。
於是,這些無意吃下咖啡豆的麝香貓們的「噩夢」就由此開始了。
在利益的驅使下,當地人開始捕捉麝香貓進行圈養,囚禁它們,餵它們吃大量的咖啡果,讓它們成為咖啡豆的生產機器。
強迫性的單一飲食還讓很多麝貓患上了胃部疾病和營養不良。麝香貓原本是雜食動物,且本身就無法消化咖啡豆,這種強迫性進食嚴重威脅了他們的健康。
許多麝香貓的腳底由於長期在銳利的鐵絲上摩擦掙扎,大多具有嚴重的暴露傷,由於沒有任何的治療措施,泡在屎尿中的組織大部分都發炎潰爛。鐵籠不僅僅在精神上逼瘋了動物,也在肉體上折磨它們。
想像一下,讓你一輩子關在籠子裡,天天被逼迫著吃一種食物。
不僅如此,麝香貓本是獨居動物,且通常喜歡在夜間活動,而圈養麝香貓卻被關在容易導致幽閉恐怖症的日照空間。被激怒時,它們會打架,甚至互相撕咬。
受傷的麝香貓不但得不到救治,反而繼續被逼著生產。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抑鬱的麝香貓相繼死去,取而代之的是當地人新捕捉的麝香貓,然後又開始新一輪的折磨。
它們的一生,在進入養殖場開始,就失去了希望之光。
最近發表在《動物保護》雜誌的一份報告,對16個種植園的48隻麝香貓的生存狀況進行了評估。報告稱,貓屎咖啡產業是「一個奴役產業」。
非營利機構「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野生動物研究者、報告的合作者尼爾·德克魯茲說:「遺憾的是,許多遊客都對圈養麝香貓製作貓屎咖啡的殘酷視而不見,他們甚至排隊給麝香貓拍照並在社交網絡上分享。」
由於貓屎咖啡的產量稀缺,而價格高昂。在巨大的利益的驅使下,竟然有人用麝香貓的近親果子狸進行貓屎咖啡的生產!(沒錯,就是那個攜帶冠狀病毒的果子狸!)
除了貓屎咖啡,還有泰國的象屎咖啡,巴西的雀屎咖啡,這些賣的都是故事和噱頭,而背後卻是貪婪的欲望和流於表面的虛榮……
只要市場存在,圈養麝香貓就不會消失,知道背後的真相,你還想喝貓屎咖啡嗎?對我們而言,僅僅只是一杯咖啡而已,但是對麝香貓來說,卻是它們一生的命運……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