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耳朵最常見的疾病--耳道炎症
因為狗耳和人耳構造不同,人的耳道像一個「一」字,狗狗的耳道卻呈「L」形,所以狗狗的耳道通風情況很差,如果平時不注意護理,很容易患上耳道炎。因為發生炎症的位置不同,耳道炎症分為外耳炎、中耳炎和內耳炎。外耳炎是發生在外耳道上皮的炎症,有時也會向外波及耳廓。中耳炎發生的位置在鼓膜內側,有黏膜覆蓋的鼓室及咽鼓室。其中較常見的是急性中耳炎,表現為:有膿水流出,有異味,散發臭氣。多發生於幼犬,通常是平日疏於打理,狗狗患上了咳嗽、感冒、咽喉炎,而細菌乘虛而入直侵中耳而引發其炎症。鼓膜及其內部的中耳發生異常時,鼓膜破裂或穿孔,由此感染細菌和真菌引發炎症。得了中耳炎時,狗會感到疼痛,傾斜著脖子或慢慢晃動脖子,有時還會伴有出血。另外有時還會出現眼球震顫和面部麻痺等神經功能症狀。也能看到由於疼痛而喪失食慾的例子,引起內耳炎並發炎症。這會破壞狗內耳的平行感覺器,使狗喪失方向感,還經常會出現不停打轉及無法站立的現象。有時也會出現嘔吐、食慾缺乏以及歪著脖子的神經功能症狀。
病因:耳道中存有汙垢時是細菌生長繁殖的良好場所,特別是大耳下垂的狗和高溫高溼的環境中更易發生,也容易引發寄生蟲病:犬耳蟎,形成交叉感染。外耳的耳垢中,在溫度及體溫適合之下,容易繁殖細菌(黃色葡萄球菌、連鎖球菌、變形菌、大腸菌),耳道的黏膜中發炎,冒出膿汁,形成極端的痛苦。另外,也有可能是外耳口長了腫瘤原因,成為頑固性耳道炎的誘因。
症狀:患外耳炎和中耳炎的狗表現搖頭不安,有癢感,用後肢搔抓耳部,外耳道可見黃褐色分泌物,並散有臭味,和內耳炎並發,頭部旋轉明顯,可向患側轉圈,常可見跌倒現象,炎症侵害腦部可見神經症狀。如果耳內只是有一些黑色的分泌物和髒東西的話,用專門的點耳藥就能治好,但如果出現耳朵發燒、潰爛、伴有惡臭,並不停地搖頭等症狀時,就可能是嚴重的外耳炎、內耳炎或中耳炎了。耳部下垂、耳內多毛的品種要特別小心這類疾病。如耳內的毛大量脫落就表示很嚴重,狗狗會用後爪搔耳朵,所以腳趾必須剪短,腳尖必須消毒。下雨天,病情會惡化,最好停止散步。
治療措施:將外耳道的膿完全清除,擦上抗生素及消炎劑。細菌性中耳炎可用慶大黴素液蘸入藥棉將耳道中的汙物徹底清理乾淨。用滴耳油滴耳,2——3次/日,也可用青黴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滴耳,2——6滴/次,3——4次/日。由耳蟎引起的,可用敵百蟲液洗理。嚴重感染的可進行全身抗菌素治療。
預防耳道炎措施:
1、洗澡時,給寵物狗的耳朵塞入棉花球,防止水濺入。
2、洗完澡後,用電吹風將其耳道和周邊的毛吹乾。
3、對於幼犬,避免仰臥吃奶,由於生理結構尚未健全,奶汁嗆入易引發中耳炎。
4、經常用棉花棒為它清理耳垢(耳屎),保證乾淨無汙染。
防治耳朵發炎的措施:
1、儘量讓狗狗患病的那一側朝下,便於液體流出。
2、使用專用耳炎藥進行擦拭清洗。
3、多給狗狗補充些維生素以及富含錳的狗糧和配方食品,此階段需加強營養。
4、在耳炎非常嚴重的情況下,請立即送往醫院治療。
狗耳朵最常見的疾病--耳癢蟎
耳癢蟎就是俗稱的耳蟎,耳蟎與耳道炎不同,耳蟎是狗、貓等家養寵物極易發生的一種寄生蟲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傳染速度快。雄蟲體長0.3毫米左右,雌蟲略大,約0.5毫米,體型呈圓形狀,它們在狗狗的耳朵中產卵、成長並繁殖,寵物醫學上也稱其為「耳癢蟎」。耳癢蟎的抵抗力和抗殺能力都要高於疥蟎,十分頑固,它們在寵物耳道中採集食物,同時分泌一種特殊的化學有毒物質,刺激狗耳的神經末梢,引得狗狗耳朵痒痒的很難受,一旦皮膚破損致病菌感染,會引發流膿性外耳炎、中耳炎,甚至是腦炎。常造成耳部瘙癢和繼發感染,瘙癢感讓犬貓常自己抓傷。常見犬搖頭,有時甚至出現耳血腫、淋巴外滲、發炎或過敏反應,在外耳道有厚的棕黑色痂皮樣滲出物。犬貓耳癢蟎的早期感染常是雙側性的,進一步發展則整個耳廓廣泛性感染,鱗屑明顯,角化過度並自己抓傷。更嚴重的感染則雙耳廓有厚的過度角化性鱗屑,並蔓延到頭前部。犬的耳蟎常見侵害外耳道,但是耳蟎還可引起耳和尾尖部瘙癢性皮炎,有時因耳蟎感染而引起同側後肢爪部的暫時性皮炎。犬的耳朵需要每個月定期檢查一次,將狗放在桌上,一人用手將狗固定。另一人檢查耳道,正常耳道內,表面乾淨只有少量耳垢,耳垢若太多或一團毛塞住耳道,將耳垢或毛團清除。健康耳朵,耳道溫暖略帶腊味,若有強烈味道或任何異味,表示耳道有感染要送醫治療。
症狀:外耳有黑色顆粒,有臭味黑色液體或有黃綠色濃稠分泌物、疼痛,耳朵有股惡臭,總是不停的撓耳朵,耳廓內的耳垢特別多。(常常用洗耳水定期洗還是好多耳垢,)嚴重的內耳有發紅髮熱的現象,輕的不發紅髮熱。一般以大耳狗、垂耳狗、長耳狗比較常見。耳蟎是一種蟎蟲,很多家長買了很貴的洗耳液,效果不僅不理想而且很難痊癒。
治療措施:治療犬耳癢蟎時應先清潔外耳道,再向耳內滴注、塗擦藥物殺蟎,皮下注射害獲滅後,應當配合局部應用抗生素和皮質類固醇。臨床經驗表明:對於不讓人給耳部塗藥的犬,向耳內噴灑滅耳蟎的藥物有效。寵物醫生推薦治療耳蟎的最好用藥是「阿維菌素」也叫「伊維菌素」這是一種毒藥,殺蟲劑,可以殺滅耳蟎,價格不貴,便宜的幾塊錢一支(可以用很多次,一次幾滴即可),貴的也不過二十多元(嚴重提醒:請讓醫生或專業人士操作。狗狗耳蟎比較輕的狗主人也可以讓醫生開無毒藥效輕的滴液自行治療。)蟎蟲七天繁殖一次,耳蟎輕的,一星期滴一次就可以,注意量不要過多,以免中毒,滴上幾滴,然後在耳朵內揉一揉,讓全部耳朵都遍布阿維菌素就可以了。耳蟎特別嚴重的(有發紅髮熱現象),可以三四天滴一次。一般滴上幾次就好了。
狗耳朵最常見的疾病--耳翼腫脹
耳翼腫脹一般都是耳內血管破裂,血裂聚集形成血液腫(hematoma)耳朵受重擊、耳朵感染、打架等外力傷害引起。
症狀:狗會搖頭、抓耳、歪頭、耳翼有柔軟流動性腫脹區。
治療措施:送醫治療,若不治療血腫塊會形成斑痕、收縮、耳翼會變形。
狗耳朵最常見的疾病--耳血腫
耳血腫是耳殼皮下出血引起的腫脹,主要特徵是在耳的凹面上出現堅實的、充滿液體的、 固定的團塊腫脹。它可以發生於耳廓凹面的四周以及耳廓凹面的任何部位,耳大下垂品種的犬尤其多發。多因外傷引起。耳殼瘙癢或外耳炎時,犬自動搔抓,頻頻搖頭摔耳導致耳殼皮下出血是引起耳血腫的常見原因。耳殼咬傷可直接引起血腫。
症狀:發病後耳朵迅速腫脹,腫脹部呈明顯的波動感且富有彈性,耳殼變厚,血腫發生後4~5天血腫周圍呈堅實感,並有捻發音、血腫的中央部有波動感,局部增溫、疼痛,穿刺可排出血液,有時伴有淋巴結腫脹和體溫升高以及食慾降低等全身症狀。血腫容易繼發感染,感染後則形成膿腫。
治療措施:根據病史和耳殼上腫脹的臨床表現再結合穿刺流出血液,即可診斷。到動物醫院就診,常採取耳血腫引流法、縫合壓迫法及耳血腫切除術進行治療。
狗耳朵最常見的疾病--耳蝨
大家都可能聽過有耳蝨這種寄生昆蟲,它們就像釘尖端般大小的小蜘蛛,寄生在狗和貓兒的耳道。能寄生在貓和狗耳道內的耳蝨可以有多個品種,而在小狗和小貓上的多為同一個品種。但是,無論是哪一個品種,在診斷和治療上都不太重要,因為它們的病徵和治療方法都是大同小異,故獸醫在會診時,也只會籠統的作『耳蝨』看待。唯獨要留意的是,耳蝨並不是一般人所以為是只寄生在耳朵之內的,它們其實是可在動物身上任何一處存活。幼犬比較容易惹耳蝨,而且傳染很快。耳蝨使耳朵受刺激,產生蠟質物體。耳蝨小,我們肉眼很難看得見,外在物體像草籽等進入耳道內也能刺激耳朵而引起狗兒突然猛烈搖頭,耳痛異常。如果產生過敏症或受感染,犬耳內側及耳道就會發炎而且十分敏感。
症狀: 劇烈搖頭及抓耳,耳內外有狀如胡麻子的點狀物,擦拭不脫落。
治療措施: 請獸醫開一些藥水消滅蝨患,由於這些蝨子傳染力很高,所以與患犬有接觸的貓狗都要治理以免互相傳染,耳蝨可以在耳外存活,因此常用殺蟲水洗比較好。進入耳朵的外在物體,獸醫會用專用鑷子取出,或者在醫生指導下在耳內滴入消炎藥水進行治理。
狗耳朵最常見的疾病--細菌性或酵菌性感染
外耳道感染會有濃水流出,細菌性感染流出物體又濃又黃, 酵菌性感染流出物黑且清, 如果是耳蝨引起,流出物則是黑色呈小顆粒狀,若不及時治理,會導致中耳炎,嚴重的會引致耳膜穿孔。
症狀: 流膿水
治療措施: 治療流濃水的問題, 獸醫會用抗菌素和消炎藥物,最好及時控制以防轉化為中耳炎,因為嚴重的中耳炎要進行耳道手術。
狗耳朵最常見的疾病--耳蠟過多
摘要:耳蠟過多、皮脂溢性皮炎、腫瘤 、耳道堵塞 、高齡
暫時性的失聰可能是耳蠟過多或由於皮脂溢性皮炎所產生的黃色耳蠟積聚在耳道內所致,長鬈毛狗的耳道較狹窄,所以此病尤為常見。貴婦犬和約瑟泰利犬,由於長毛,所以也很易堵塞耳道,耳蠟附在毛上積聚成塊狀成為細菌繁殖的集合地。至於有些高齡狗失聰,那是自然規則。
症狀: 失聰
治療措施: 清除耳蠟和防止皮脂溢性耳炎,可找獸醫索取藥水清洗,洗後徹底擦乾。腫瘤要手術切除,醫生可以清洗耳內毛垢並用抗生素消炎。
定期清理耳毛也是家長給狗狗做耳朵檢查的一種好方式,請各位家長養成這個好習慣為你的愛犬健康防患疾病於未然。下面順媽教各位家長狗狗耳朵清理的方法。
耳毛的清理:對於有些垂耳的長毛狗狗,耳毛需要定期清理,特別是養京巴、比熊、英國古牧、貴賓、約克夏等長毛狗狗的家長,都應該有定期清理耳毛的意識。所謂清理耳毛,就是拔耳毛,並不是修剪。因為如果只是修剪的話毛根還是留在皮膚裡,這些剪短的耳毛會繼續長,加上新的耳毛出現,耳朵內部的耳毛就會越來越多,從根本上起不到清理耳毛的作用。拔耳毛的時候,抓緊一小撮耳毛然後迅速拔下來,避免疼痛,或者藉助小號止血鉗拔。一般居家護理耳朵的方法並不困難,只要主人在寵物年幼時,就養成為它清潔耳道的好習慣,通常就能使它們熟悉護理的動作,並及早發現疾病。若等到紅腫發炎時才來清理,會讓狗狗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因為紅腫的耳道清潔起來會特別疼痛,甚至造成出血;而且當清潔動作完成之後,狗狗通常會非常痛恨清潔耳道這件苦差事。就算後來耳朵已經完全復原,當狗狗看到你手上拿著清潔用具時,就會想起以前疼痛的感覺,進而抗拒你為他清潔耳道,這樣真的不是良性互動,所以為寵物清潔耳道,請從小開始。
在家中為狗狗護理耳朵時,一般是使用棉花棒及清耳液,輕輕的將耳垢從耳道中移除,用寵物專用洗耳液向狗狗的耳內滴2滴,蓋上耳朵輕輕按摩耳朵1分鐘。耳垢變軟了,用棉棒擦拭出來。動作要輕柔小心,過於粗暴的動作,有時會造成耳道損傷,或是將髒汙塞到更深處。挑選棉花棒時,不要選棉頭太大的,大約比耳道小1/3左右最好;另外切忌選擇一沾到水,棉花頭與塑料棒就會分離的棉花棒,否則會發生棉花掉到耳道內的狀況。清潔耳道的工作,每周至少一到二次,若你為狗狗清出來的耳垢呈現黑色、黃色或是味道不正常,請馬上與你的獸醫聯絡。
亂用清耳劑,小心狗狗耳道受損
市售的清耳劑大約都包含:溶解角質、溶解耳臘質、輕微殺菌或抑菌、清潔、香味等功能。不要為了省十幾塊、幾十塊錢,而胡亂使用其它東西來取代,有些人以為我們是用酒精來替狗狗做耳道清潔,沒經過詢問,回家後就如法炮製;這種做法非常危險,因為酒精會造成耳道及耳膜損傷,所以千萬不要隨便使用。另外千萬不要使用雙氧水來清潔狗狗的耳朵,曾經有幾位主人因為狗狗耳朵的味道太重,因此拿雙氧水灌洗狗狗的耳朵,後來造成狗狗耳道灼傷,甚至耳膜燒傷等無法彌補的遺憾,身為主人的你可得千萬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