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癬主要是指親角質蛋白的皮膚癬菌,主要包括毛癬菌屬、小孢子菌屬和表皮癬菌屬,侵犯人和動物的皮膚、毛髮、甲板,引起的感染統稱為皮膚癬菌病,簡稱癬。按發病部位可分為頭癬、體癬、股癬、手癬、足癬等。夏季多發,冬季少見。患上皮膚癬後,瘙癢難忍,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嚴重地影響學習和工作。下面就讓小編帶你簡單的了解一下它的分類和防治措施吧!
一、皮膚癬的分類
1.頭癬
真菌感染頭皮毛髮所致的疾病。多累及兒童,成人少見。根據治病的不同,大致分為四種,即黃癬、白癬、黑癬及膿癬。
2.體癬
由致病真菌寄生在人體的光滑皮膚上(除手、足、毛髮、甲板以及股陰部以外的皮膚)所引起的淺表性皮膚真菌感染。主要見於青壯年及男性,多夏季發病。好發於面部、軀幹及四肢近端。引起很輕的炎症反應,發生紅斑、丘疹、水皰等損害,繼之脫屑。常呈環狀,故俗稱圓癬或錢癬。
3.手癬
為手掌的皮膚癬菌感染。男女老幼均可染病,以成年人多見。起病於手掌某一部位,緩慢擴大,最終累及大部或全部甚至兩側手掌。損害為紅斑、水皰、鱗屑和角化增厚。
4.足癬
為足部的皮膚癬菌感染。多見於成人,兒童少見。發病季節性明顯,夏秋病重,冬春病減。足癬以皮下水皰、趾間浸漬糜爛、滲流滋水、角化過度、脫屑等為特徵。臨床上可分為角化過度型、丘疹鱗屑型、水皰型、趾間糜爛型、體癬型。
5.花斑癬
俗稱汗斑。常發於多汗體質的青壯年。好發於頸項、肩胛、胸背,尤其是多汗部位及四肢近心端。皮損為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的圓形或不規則的無炎症性斑塊,為淡褐、灰褐至深褐色,或輕度色素減退,可有少量糠秕狀細鱗屑,常融合成片狀,可有輕度癢感,常夏發冬愈。
6.甲癬
皮癬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初起甲床微癢,繼之則指(趾)甲變色,甲板高低不平,失去光澤,逐漸增厚,或蛀空而殘缺不全或變脆,常與甲床分離。一般無自覺症狀,少數有輕度瘙癢。
二、皮膚癬的防治
1、要預防皮膚癬,首先要講衛生,勤洗澡,保持家裡通風。潮溼的環境給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要經常打開門窗,讓室內空氣產生對流,保持房間乾燥。
2、天氣炎熱的夏天,最好不要到河邊和消毒不好的遊泳池遊泳,因為 如果水中消毒不徹底,只要有皮膚真菌感染的人同在水中遊泳,就很容易導致皮膚感染上真菌。
3、患了手癬、腳癬要及時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真菌破壞皮膚的範圍會擴大。治癒後,原來穿的鞋襪能消毒的就消毒,不能消毒的就要更換,以免鞋中殘留的真菌再次感染皮膚,引起病變。
4、真菌感染後,皮膚會出現瘙癢,脫屑,影響我們的健康和生活,如果出現腳癬,手癬,可以擦用效果好一些的抗真菌藥物,在使用抗真菌藥物之前,可以先把手、腳放在熱水中泡一泡,把上面的軟皮,脫屑的皮去掉,然後再塗藥,要連續用藥,一直用到皮膚完全恢復正常後的一周才能停藥。
5、頭癬嚴重者會出現疼痛、瘙癢、流水、結痂等症狀。可以用酮康唑洗劑洗頭,每周兩次,待頭癬完全消失後,再使用一段時間來鞏固。頭癬容易傳染,治好後,要把枕巾、梳子等接觸過頭部的物品殺菌、消毒、暴曬來殺滅上面附著的真菌。
6、手癬、頭癬、腳癬的人用過的毛巾,一定不要使用,也不能和他們共穿鞋子、衣服,不能共用梳子,因為真菌可以通過這些途徑傳播,我們要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這些習慣,以防感染上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