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壺、柴燒杯裡的茶垢該不該清理?

2020-12-15 朝超柴燒

柴燒壺、柴燒杯經過長時間高溫燒制,陶氣孔被完全釋放開,透氣性、吸附性極強。柴燒壺、柴燒杯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和其他種類的陶具一樣,都會產生茶垢,對於茶垢的處理,很多柴燒愛好者觀點不同,那麼到底該不該清理茶垢,要如何清理才好呢?

陳朝超柴燒

茶垢形成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用柴燒壺泡出來的茶色澤鮮美、湯汁香濃,用久的柴燒壺、柴燒杯越顯古樸,這是因為柴燒器皿特有的陶性決定的。但有些壺友喜歡將茶長期泡在壺中,稱之為「內養壺」,認為用這種方法養過的壺泡茶更加香甜,這也是茶垢形成的原因所在。但其實,茶垢最好不要長時間留在壺壁上,為什麼?

陳朝超柴燒

一、有部分柴燒壺友說柴燒壺上的茶垢可以養壺,不需要清理。柴燒壺適合泡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較好的傳熱性和透氣性,以及泥料中含有的多種人體所需微量元素。柴燒壺用的時間久了,氣孔被茶垢填滿後,勢必也會在壺內壁上附著,出現衛生問題,影響柴燒壺的透氣性。因此,從這個角度說,柴燒壺也應該定期清洗,再則茶垢越堆越厚越難清洗,所以柴燒壺日常的清潔和定期清理同樣重要。

陳朝超柴燒

二、研究表明,茶垢是由於茶葉中所含茶多酚與空氣中氧氣發生氧化反應而產生的,其中含有鎘、鉛、鐵、砷、汞等多種金屬元素及亞硝酸鹽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會附著在柴燒壺壺身內壁,隨著泡茶飲用帶入人體內,所以不能為了茶香就讓柴燒壺的茶漬長期堆積,要隨時保持茶具衛生,飲茶完後一定要清潔茶具。

陳朝超柴燒

柴燒壺茶垢清洗方法:

取一小匙食用鹽或小蘇打放入壺中,壺內注滿開水,將壺蓋蓋上,等候十五鐘左右,用軟毛刷輕輕刷壺內壁,再用清水衝洗乾淨即可,清洗後的壺膽光亮如新,此法要注意的是:不要清洗壺的表部,只清洗壺內壁即可。

陳朝超柴燒

注意事項,切不可用鋼絲球、細金剛砂顆粒的拋光布之類的材料擦洗,這樣很容易破壞茶具表面,留下劃痕,從而破壞柴燒壺質感。比較好的方法是用粗硬的棉布擦拭,清洗時用尼龍刷,不要太用力以免不小心戳壞茶壺。

陳朝超柴燒

平時喝茶,可以用乾淨棉茶巾擦拭,不要將茶湯留在壺面,否則久而久之壺面上也會堆滿茶垢,擦拭以後會有浮光,這種品相玩家比較忌諱。

陳朝超柴燒

可能茶漬可以令柴燒壺在保養的過程中更容易出效果,但是也不能為此而犧牲了身體的健康。正確使用紫陶壺、柴燒杯的方式,應該是每次使用完後,要及時的把茶渣倒出,用開水清洗柴燒壺、柴燒杯內外的茶漬,保持茶具裡外的清潔,清潔完的茶具放通風處晾乾。

相關焦點

  • 一把柴燒壺、一個柴燒杯「燒老了」會出現哪些特徵
    一把柴燒壺、一個柴燒杯燒老了會出現哪些特徵:起泡、變形、坍塌、炸裂等等,這些特徵都是屬於柴燒溫度過高的具體表現,「燒老了」是通俗的說法,其實就是燒制溫度高於陶泥本身的溫度燒結點而造成的肌理現象。陳朝超柴燒柴燒壺、柴燒杯「燒老」程度輕一些的,壺身、杯身表部分布滿細微的小氣泡,非常脆弱,用手指甲一刮就能破碎,有一些溫度超過很多,於是出現比較大氣泡,壺內、外、杯體都會出現,氣泡既是柴燒茶具
  • 柴燒|柴燒壺入門知識解答
    陳朝超柴燒我花大價錢定製一把壺,該不該在壺身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者饋贈人名字?答:柴燒茶具亦是易碎品,最怕拿著柴燒壺的蓋子來敲擊壺身,雖然有些泥料的柴燒壺含鐵量很高,高溫燒制之後硬度和抗震性比較強,但是用壺蓋口沿比較薄,拿他敲擊壺身或者金屬物體容易出現疵口。還怕用洗潔劑之類的東西來洗壺,因為柴燒壺有著特殊的氣孔結構,吸附性很強,一旦用了清潔劑來洗壺,壺身會殘留洗潔劑的味道很難去除。
  • 柴燒壺需要開壺嗎?
    「從開壺始,一把茶壺將在歲月中褪去鋒芒」紫砂壺需要開壺已經成為共識對於柴燒壺是否需要開壺依然讓許多茶友心存困惑尤其是高溫柴燒瓷壺它沒有紫砂的雙重氣孔結構且壺的表面凝結有一層落灰結晶釉似乎開壺是不必要的首先在於去雜質,祛火氣,除雜味使得茶壺清潔明淨,韻味純粹保證茶氣和湯色的自然不影響品茶、飲茶的淳和心境於此才可以談得上養壺了在這一層面上顯然柴燒壺的開壺具有同樣的必要性柴燒壺是由落灰產生釉層和窯變通過開壺還可以除雜質、去浮色、祛火氣茶水的沁潤可以更清晰地感受窯變的層次
  • 柴燒| 你有「柴燒杯」控的情結嗎
    對於有講究的茶人來說擁有一個自己心儀的柴燒主人杯是一件特別令人興奮的事情,從這個柴燒杯的材質是否高級,造型是否獨特,繪圖是否別致,工藝是否精湛等信息裡,第一眼就能判斷出杯子主人喜歡的類型、偏愛的顏色、審美品味以及身份地位等。
  • 柴燒茶具 | 柴燒壺都有哪些功效呢?
    常常有壺友會問,柴燒茶具、柴燒壺在泡茶的時候跟其它茶具有什麼區別,有什麼不一樣的功效?今天整理一番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柴燒對健康、對泡茶有哪些益處?陳朝超柴燒柴燒茶具 | 柴燒壺都有哪些功效呢?雙氣孔透氣,透氣性好:柴燒茶具、柴燒壺陶氣孔是屬於張揚打開狀態,陶性被完全釋放出來,具有雙氣孔透氣特性,有較高的透氣性,對發酵類茶葉(例如普洱茶、黑茶等)使用上有較為柔和順口的特色,這個是柴燒茶具其自然的透氣性與顆粒起到了相應的作用
  • 柴燒介紹及柴燒全過程
    1、土:柴燒作品裡材質以陶土居多,陶土的耐熱好,通過柴燒讓土能產生一種溫潤、沉穩、內斂之美。5、自然落灰釉:這種方式形成的釉被稱為"自然落灰釉",自然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是柴燒作品的迷人之處。
  • 秋季喝茶,我喜歡用柴燒杯,你呢?
    我們總是會不自覺的忽略過程,然後又從虛度的過程中,感知時光的易逝,感知人生的模樣與溫度,藉助於某種外力,尤其是手作之物。當精神陷入孤島,摸不清情緒的來由去處的時候,就喜歡喝一杯茶,尤其是秋雨漣漣或是星月低垂的時候,這時候捧一盞柴燒杯,想像它沐浴著柴火,歷經木灰融落以及不同木材揮發出油脂的滋潤,才能成就這樣一隻自然無飾的模樣,置於掌中,倍感含蓄溫潤。
  • 子月陶藝:落灰之美柴燒壺系列1
    柴窯在高古瓷裡,是最為神秘的。(圖為景德鎮雙板橋柴窯)它集陶瓷古老工藝之大成,用金屬銀和土混合作胎,胎內布滿精巧的進排氣系統,而釉層像件衣服套在胎體外,中間是空的留有間隙。由於柴窯瓷器是在不同的氧化環境中燒成,最大程度的保持了青金石礦物微粒的天然活性。柴窯是把瓷器放到匣缽裡燒,追求一種燒制出的油光顏色暈染的寫意效果。
  • 建水紫陶壺茶垢:洗Vs不洗?
    柴燒壺清洗,茶垢,建水紫陶,茶垢清洗很多壺友都存在一個誤區:「養得好等於茶垢 」 「包漿等於茶垢」 ,其實養得好≠茶垢,而包漿也≠茶垢,所謂的越用越有價值也絕不是茶垢。我國有句俗語「喝茶不洗杯閻王把命催」,眾所周知茶杯茶壺等茶具容易積澱茶垢,但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不愛清理喝完茶大多是隨手一衝就作罷。更有不少人認為茶垢多反而能增添茶香,讓壺有茶味,殊不知這種習慣性認知很可能給自己埋下嚴重隱患。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柴燒壺泡茶?
    陳朝超柴燒泥料安全保真,沒有添加,自然天成,這個是柴燒壺的根本:日常生活中用來泡茶的茶器很多,比如宜興紫砂壺、建水紫陶壺、瓷壺、玻璃器、蓋碗等器皿,現在很壺友選擇用柴燒壺泡茶的原因之一主要是柴燒泥料天然健康
  • 柴燒,柴燒,龍窯柴燒!!!
    別問過有多苦,但看我面對失敗時的笑容別問我有多累,但看我忙碌的身影別問我有多難,但看我落寞時仰望蒼天的淚眼別問我要不要繼續,但聽我說下一窯要怎麼燒鏖戰到天亮柴燒,特別是龍窯柴燒,雖然還有,但用來燒的很少了,能經常燒的就更少了。
  • 建水紫陶刻填柴燒壺,玩的到底是什麼?
    建水紫陶、建水紫陶柴燒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壺友開始關注,也有一些柴燒愛好者比較迷茫,建水紫陶柴燒為什麼大熱?買建水紫陶柴燒壺玩的是什麼?陳朝超柴燒有人稱紫陶柴燒是「玩味」陶,「玩味」顧名思義仔細把玩琢磨,體會其中意味,很多東西都可以玩,也可以樂,但玩樂之後,還能耐人尋味的卻不那麼多。
  • 柴燒|質樸古拙卻又不失溫煦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燒大師,柴燒茶具【製作】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支釘】▼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燒大師,柴燒茶具
  • 柴燒是什麼,為什麼茶友圈那麼流行--彌善說茶器
    彌善柴燒窯寶,彌善版權所有 嚴禁商用1 · 土柴燒作品裡材質以陶土居多,陶土的耐熱好一般燒窯需三到五天,期間需不眠不休輪班投柴。投柴的速度和方式、天候的狀況、空氣的進流量等細微因素,都會影響窯內作品的色澤變化。
  • 買壺必懂!為什麼柴燒壺如此受人追捧?它的價值何在?
    點擊上方「紫砂一號院」,關注我們,了解更多紫砂乾貨筆者在後臺收到留言:我進入紫砂圈子時間不長,總是聽到柴燒紫砂壺如何如何,柴燒紫砂壺為什麼這麼受人追捧呢?柴燒紫泥壺柴燒壺即使是一些技術高超的制壺大師也不會燒制出色澤完全一致的柴燒紫砂壺。總結:柴燒紫砂壺是無可複製的,獨一無二的,這就是為什麼它能夠受人追捧的最大原因所在。色彩斑斕的柴燒壺你喜歡嗎?歡迎留言
  • 什麼樣的柴燒算得上精品?
    經常有壺友問「什麼樣的柴燒才算精品?」「柴燒的美有什麼標準?」玩柴燒的壺友都知道,柴燒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審美,這一切都源於個人對美的認知。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有人喜愛柴燒古拙、侘寂、樸實;有人喜愛柴燒豐富多彩、絢麗;有人愛柴燒獨一無二,可遇不可求;然而追求完美無瑕、光滑、勻整的一定是不喜愛柴燒的。
  • 柴燒作品是時間燒的越長越好嗎?
    最近和柴燒壺友交流的時候,他們提到這樣一個問題,柴燒作品是不是時間燒的越久越好,時間燒的越長越貴?柴燒壺友們在選購柴燒壺的時候,時常遇見這樣的一個現象,柴燒商家在銷售自己柴燒作品的時候,總會提到一點,說自己的柴燒作品燒制時間十來天之久,有些商家說燒制的時間更長,長達一個月之久。
  • 柴燒方壺: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柴燒方壺:「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陶器的成型方式有很多種,手捏、盤泥條、手拉坯、拍泥片成型等多種表現形式。柴燒方壺方則採用拍泥片鑲接成型。通過線面間的曲直變化和過度銜接來求得造型的統一協調,表現壺的氣度。柴燒方壺,成型難度與技法遠在圓器之上,通過線與面的關係、角與角的鑲接使方器神韻俱佳。
  • 柴燒紫砂不「撞壺」!來松江看獨一無二的紫砂壺如何誕生
    制壺、畫壺、刻壺、燒壺,每一道工序都經過用心的安排。500把壺都是由來自宜興的制壺藝術家製作素胚,邀請包括孔達達、何曦、林曦明、朱敏等百餘位知名藝術家創作,刻制之後通過柴燒完成製作。據介紹,柴燒是一種古老的陶瓷燒制方法,以木材作為燃料,利用木材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質感,及各種顏色的變化,留下火曾駐足過的痕跡,自然而無粉飾之氣。
  • 知識小課堂丨柴燒紫砂被追捧,憑什麼?
    茶圈裡有這樣的一句話:一款好的茶壺,是有溫度的。它能夠使人感受到從壺身到心頭的溫暖觸感,甚至只是一次遇見,就怦然心動,一見如故。用慣了造型精緻的茶杯器具,會給我們帶來審美享受,久而久之總會覺得缺點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