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學習就走神?家長怎麼教也無濟於事?試試專注力訓練3步走

2020-12-15 育兒family

從低年級的小學生到中學生,無不在上課聽講時、做功課時,經歷過思維的游離,注意力的潰散。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學習本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沒有一定的興趣與信念,孩子很難集中注意力,把目光與思緒轉移到書本與課堂上,說不定表面上目不轉睛,實則思緒已經飛到了小賣部。

對於一些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家長幫助他們提高專注力,其實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往往有些家長沒有掌握好方法,反而歲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傷害,這也是無法彌補的。所以說,在幫助孩子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原因。

孩子為什麼「不專注」?

一、家長忽視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其實孩子的注意力的培養,都需要對視覺的專注、聽覺的專注與思維專注這三方面進行定向培養,因為不論哪一種專注能力都需要大腦神經來管理與支配,但是大多數家長都會忽略這一階段的耐心培養。

因為他們認為這段時間又沒有學習活動,根本就不需要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難道要培養孩子「玩玩具」的注意力嗎?

其實孩子的注意力是分布在生活、學習各個方面的,如果家長給予忽略,那麼今後當孩子進入學習過程中後,就會出現各種毛病。從零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是每一位家長的責任,同時也需要家長多費點心思。

二、家長沒有給孩子立下「家規」

孩子在幼兒時期時,都會出現一個秩序敏感期,很大一部分家長並沒有在意,這個概念意指孩子對遵守規矩以及紀律十分敏感,遵守規矩與紀律的習慣都取決於成年人的引導。

譬如當孩子在上學前班時,那個年級一般是不懂何為規則的,因此需要老師對其進行硬性領導,所以,一般的幼兒園老師都會直接「發號施令」:請小朋友們一起坐下!

一些孩子聽懂後就會按照老師的指示就範,既而受到老師的表揚,因此那些沒有就範的孩子就會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而開始學會遵守規則。

而當孩子在家時,就沒有這種約定成俗的規定,所以會變得散漫遊離,所以說也很難培養好注意力。

三、孩子只有「虛目標」,沒有恆信

虛目標即許多小學生因為上課期間,無法抓住視覺聽覺與思維上的目標,而總是處於一種動態轉移到過程中,所以說,上課根本不能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

上滿一堂課,需要抓住老師講課的重點目標,才能不犯困,不游離,因此,大多數上課開小差的孩子總是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的「聽講」,實則大腦根本不會去思考相應的問題,久而久之養成習慣,自然上課就失去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了。

四、自制力差,不能跟上年齡的腳步

許多孩子因為年幼時沒有受到嚴格的「訓練」,或者天生使然,根本毫無自控力,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僅僅還有著幼兒園的那點自控力,平常上課儘管心裡還是想要好好聽講的,但是行動卻受不了思維的控制。

於是大腦的「防禦系統」也逐漸「癱瘓」,如若是注意力高度分散的情況(在6-7歲時,即一年級時期),那麼極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發展,而有的孩子僅僅在4-5歲時期就出現了智力的嚴重滯後。

孩子正處於發展階段,思維的活動是必要,沒有早期的鍛鍊,到了後期,就會有很大的麻煩。

打罵說教不可取,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一、孩子無動於衷,家長浪費時間

如果老師家長厲聲呵斥孩子:你不要怎麼怎麼樣做!在孩子眼裡,可能只是被大人們的「暴脾氣」鎮住了,實際上並沒有往心裡去。

再者,他們也不會明白該如何去做,老師口中說的「要認真聽講」,他們並沒有深刻體會到,「何為認真聽講」。

所以就會繼續我行我素,這也是家長老師常看到的情況,給孩子說了也白搭,最終就是浪費時間一場。

二、對孩子使用「暴戾」,會讓他們情緒低落失去信心與安全感

哪個小孩也不喜歡經常被自己的父母罵來罵去,當家長老師在提醒「毫不知情」的孩子後,他們依舊無動於衷,這時家長與老師便會大發雷霆,對著孩子吼叫,甚至會用「小棍伺候」。

但是這種行為一旦形成習慣,就會給孩子的內心造成深刻的創傷,讓他們變得極度缺乏安全感,最後會長時間的陷入一種沮喪的情緒之中,所以家長們要提高警惕了。

二、對學習失去興趣、學習更無目標

那個年齡段的孩子在接受到家長老師的訓斥後,會下意識的認為:都是我不好,爸爸媽媽都不喜歡我。消極情緒會很快代入學習中,令學習變得枯燥乏味。

如果孩子本身就對學習有興趣,只是不愛認真聽講,那麼家長老師們的這種做法就相當於切斷了孩子向前走的路,無法從從學習中獲得快樂感,情緒便會日漸消沉萎靡,這種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三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一、「以大化小」

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也適用於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即將一個十分艱巨的大任務,劃分為一個一個小的部分,然後逐個解決。這種方法在簡化問題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效率。

比如,在課堂上有時候會用記錄表,來幫助孩子把一個大任務分解成不同的小任務,怎樣按部就班的做,需要什麼,最後留出做筆記的空間,這種格式是同時也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致。

再舉一個例子,比如,現在要寫一篇作文,那麼需要哪些具體的、明確的步驟呢?

明確主題,避免偏題(利用思維導圖)列出大致提綱(利用組織圖)大致寫在草稿紙上(草稿紙)修改、潤色,謄寫(文章編輯清單)

二、減少外部幹擾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話嘮,一分鐘不說話就心裡痒痒,這不僅影響了自己的聽課效果,更會影響到周圍的孩子。

其實,遇到這種學生,老師們有一個「隔絕」的方法,即將這個學生安置一個人坐「同桌」,但是千萬不要輕易讓孩子坐在教室的最後面「離垃圾桶比較靠近的位置」,這有可能會讓孩子心裡產生不好的陰影。

倒不如在同桌之間放一個隔板,或者讓他們坐在第一排,這樣在老師眼皮底下的他就不會輕易跑神了。

三、給孩子適當的休息時間

就相當於課間時間,因為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大腦也是需要片刻休息的。如果沒有這方面的保證,孩子就會因為過於疲倦,自動開小差,以達到思維緩解,可是一旦把握不好,就會成了「開大差」。

所以家長要作好記錄,測試孩子大概專注多久後會出現走神的表現。根據專注的時長,來給孩子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

關於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大多數家長都焦頭爛額,不知所措,不過只要各位家長跟著以上幾種方法,幫助孩子進行專注力訓練,總會練成「鐵打的」專注力。

相關焦點

  • 孩子專注力差家長煩心:來專注力訓練吧,讓他變「別人家的孩子」
    專注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礎,沒有專注力,就無法思考,無法思考就不能好好學習。一個人專注一件事10000個小時,就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人物。教育家蒙臺梭利:「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的去學習」。而3-8歲,是專注力培養的關鍵時期。
  • 孩子看電視很專注,一學習就走神?原因要在「注意力品質」上找
    孩子看電視專注,學習卻走神?那是"注意力品質"差!孩子的注意力問題一直都是家長們擔心的問題,不管是0-6歲的幼兒還是在讀中小學的兒童、青少年來說,注意力的問題一直是家長所焦慮和擔心的。比如像剛剛提到的小凡,在這作業沒到5分鐘的時候就喜歡走來走去,東張西望,像有多動症一樣。這就是孩子的注意力穩定性比較差。即使家長在旁邊督促和責罵,孩子們也仍然做不下作業。
  • 孩子愛走神、易分心?教家長3個方法,解決孩子專注力差的難題
    一般正常孩子每長一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可增加2-5分鐘,如2歲孩子在自己喜歡的活動可持續時間為10分鐘,在自己不喜歡的活動當中持續時間大概在4分鐘左右,以此類推,3.4.5....,到10歲時,在玩喜歡的活動時可持續到50分鐘,而不喜歡的活動在20分鐘左右。
  • 專注力訓練機構哪家強?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走神,丟三落四,拖拉磨蹭,記憶力差都和孩子專注力有關係。有的家長會自己在家訓練孩子專注力,而有的家長會為孩子尋找有效果的專注力訓練機構。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專注力訓練機構,哪一家是符合自己孩子的。
  • 如何挑選專注力訓練機構
    孩子自信心不足,人際關係緊張,上課溜號走神,自控力差,貪玩好動,記憶力差,學習成績差都令家長十分苦惱。孩子出現上述原因和專注力差有很大的關係。專注力是可以通過後天培養的,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最佳時期是孩童時期,但是孩童時期往往也是家長最容易忽視的時期。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的專注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這種說法本身是沒有錯的。
  • 監控頭環回應質疑:是專注力訓練系統,並非用於監控學生上課走神
    10月31日,針對「浙江金華一所小學為學生佩戴頭環檢測專注力」事件,開發該產品的強腦科技發表聲明回應稱,該產品為專注力訓練系統,並非用於監控,可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案。該團隊也絕不會研發用於監視學生專注力的產品。
  • 如何解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發呆愛幻想,來試試專注力訓練吧
    最近受疫情影響,很多線下課程轉到網上教學,但部分小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是很好,主要表現在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群裡很多家長也希望能分享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男孩大多表現為不能安靜地去學習。而女孩比較安靜,但部分表現的是發呆和愛走神。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些表現。
  • 孩子專注力太差怎麼辦?家長試試這幾招,讓孩子做事不拖拉
    孩子專注力差,平時會有這些特徵很多孩子的專注力都很差,而專注力將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如果孩子的專注力比較強,學習就會比較好,反之,那些專注力差的孩子,學習成績也會比較差。有些家長並不知道什麼是專注力,如果孩子的專注力比較差,會有一些很明顯的表現,家長如果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 小學生家長關注丨孩子上課老是走神?教你4招,輕鬆拉回注意力
    最近小薈常常看到家長群都在討論孩子上課走神的問題,據班主任反映說:孩子上課不是自己玩自己的,就是聽一會兒就開始打瞌睡,總之一節課40分鐘保持專注的時間不會超過20分鐘,對於這一情況家長們的態度不盡相同,有的家長表示孩子上課走神不是小事下來要批評教育,還有一部分家長不以為然認為孩子還小自控力弱,上課偶爾走神不是什麼大問題,等他們長大一點自然就好了
  • 德國老師都「著魔」的小遊戲:幼兒專注力訓練,簡單高效又有趣
    眾所周知專注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同時也是構成智力的幾大因素之一,不過在我國重視這項能力的家長卻少之又少,反而還有大部分家長總是在不經意之間破壞孩子的專注力。相反在德國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十分注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甚至連幼兒園都設立專門的訓練課,由此可見,這項能力的重要性。
  • 為什麼要給孩子做專注力訓練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專注力問題,並且會為了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花費時間和金錢。也有很多家長會覺得特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給孩子做專注力訓練是沒有必要的。小編針對專注力訓練是否有必要做了一個小調查,60%的家長認為,專注力訓練有必要,這其中的40%家長願意花時間和金錢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剩下20%的家長,會在家找合適的方法自己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 2018小學生專注力訓練最強攻略(附11個針對性小遊戲)
    上課走神、聽課效率低、寫作業磨蹭拖延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效果。若認為是孩子還太小,或者只是單純地用「努力」這一標準來激勵孩子的話,就大錯特錯了。專家研究表明:99.4%孩子的智力水平是相近的,影響學習成績最關鍵、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注意力,注意力關係到孩子一生的學習、成長和發展。一個孩子沒有專注力,即使進最好的學校,選最好的老師也無濟於事。因為孩子耐不下性子,坐不住凳子,自然也就更難在學業上有所精進。
  • 專注力訓練的3個小方法,家長快來收藏!
    很多家長都在為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而煩惱,碎片化時代,孩子缺乏專注力也成為了一種常態。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也成為了家長們的日常話題,下面3個小方法,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家長在孩子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也做一些安靜的事情。例如看看書,看看報,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並且讓他有一種舒適感:因為爸爸媽媽也這麼安安靜靜的,所以自己也要安安靜靜的。3、加強感統訓練現在很多孩子都缺乏體育鍛鍊,注意力不集中和孩子的體能、發育也有很大的關係。
  • 有一種學習叫做「假認真」!訓練孩子注意力,孩子就真認真了
    如果他發現父母很喜歡讓他做一件事情,但是他自己卻沒有感覺,於是他要裝作認真的樣子,我們去觀察那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他們會認認真真的表面上坐在那裡,拿著一本書,手裡拿著一支筆,好像在學習,但是為什麼都做學習狀的孩子,同樣的在一個課堂上聽課,同樣回到家都做作業,孩子和孩子之間的學習成績卻有著非常大的差距,那是和專注力有直接的關係。
  • Roywos專注力訓練:源自美國的即時腦電反饋技術!
    孩子上課容易分心走神,寫作業時拖拖拉拉,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這些讓家長頭疼的問題大多跟專注力有關。束手無策的家長們不妨來了解下,如何通過訓練讓孩子提高專注力,改掉這些臭毛病。專注力具有可塑性專注力通常稱為專注力,是一種底層的學習能力。研究表明,神經元具有可塑性。
  • 專注力訓練小技巧等你來GET
    有專家研究表明,中國有75%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存在專注力不足的問題。注意力集中就像平穩駕駛:當大腦分泌多巴胺不足的時候,人會感到困頓並且走神。當多巴胺分泌過度的時候,人就會產生焦慮變得無序。要保持專注,大腦的興奮劑多巴胺,必須分泌的不多也不少。
  • 幼小銜接注意力訓練:家長們注意了!學會這些方法孩子聽課不走神
    學校的應試教育和孩子的升學壓力,使得很多家長把孩子的學習當做是家庭教育的頭等大事,雖然現在總喊著素質教育,但是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家長還是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看得很重,而孩子的學習效率取決於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 專注力訓練方法有哪些?
    瑪利婭·蒙特梭利曾經說過: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聚精會神地學習。孩子缺乏專注力會有哪些表現呢?>面對孩子的各種表現,很多家長都很苦惱,該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呢?2、圈字遊戲家長在一張紙上隨機寫下一長串數字,讓孩子圈出指定數字,可以有效改善孩子讀書寫字漏字的壞毛病。以上兩個方法都是十分簡單地,在家就能做的改善孩子專注力的方法。專注力其實分為很多種,有視覺型專注力,聽覺型專注力,表象型專注力等。
  • 孩子愛走神、易分心?教家長3個方法,破除孩子專注力差的問題
    對於孩子的專注力差這一常見問題,由於每次都要把對孩子的建議一一說明太過麻煩,我在這裡將我總結的4種提高孩子專注力的解決方案匯總好並在此分享給各位家長。 所以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首先要做到給孩子一定的專注空間,至少做到不打擾正在專心的孩子,否則一邊自己時不時的打斷孩子,另一邊卻要求孩子專心學習,豈不是南轅北轍。
  • 孩子越來越坐不住,專注力太差怎麼辦?家長要懂「斯特普效應」
    很多家長都說到自家的孩子總是坐不住,做作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一不留神孩子就走神,總是需要家長在旁邊看著。看到孩子這樣的狀態,家長總是忍不住地就是一頓呵斥,心裡也是充滿疑惑,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自覺,我家的孩子就是這樣子的狀態呢?研究數據表明,孩子的專注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會不斷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