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嘎山:蜀山之王的榮光

2021-01-10 澎湃新聞

在1930年10月刊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刊登了一篇約瑟夫·洛克關於「Minya Konka」的文章,名字叫「木雅貢嘎的榮光」,其中的木雅貢嘎就是貢嘎山。

木雅貢嘎 資料圖

海拔7556米的貢嘎山是四川境內最高的山。藏語中,「貢」和「嘎」 分別是「冰雪」和「色」的意思,藏民眼中的貢嘎山就是「白色的冰峰」。在這裡,闊葉林、針葉林、草甸和流石灘構造出層次分明的垂直帶譜,冰川切割出銳峰刃脊。

1930年的那篇報導中,洛克記述了自己1929年在貢嘎山一帶的探險歷程。他帶了20位納西族挑夫和46頭驢子背負供給。旅途並不順利,隊伍中途在木裡附近遭遇搶劫。洛克在考察貢嘎山期間以一個叫「打箭爐」的地方為基地,也就是今天的康定。

「任何對於該國地理環境不熟悉的人,即便拿著一張最新版地圖,走過此間山谷時,無一不懷疑岷雅貢嘎的真身是否存在。它簡直是中國西部最飄渺無定的一座山峰……」因為貢嘎山氣候多變,看到主峰的機會少之又少。洛克還記述了自己前往偏遠山谷裡的一座冰川上的寺廟的經歷。根據洛克的描述,這座寺廟一年中有六個月都因大雪封山而與外界隔絕,當地民眾認為,朝聖此山一次抵得上十年的冥想修行。

這篇文章比詹姆斯·希爾頓在《消失的地平線》中將香格裡拉介紹給世人還要早三年。

1930年,美國國家地理刊登了一篇關於貢嘎山的報導,作者是美籍奧地利探險家約瑟夫·洛克 資料圖

曾在貢嘎山做過兩年志願者和植物保護工作、常年帶隊走貢嘎一帶的鄒滔,近來與西南山地工作室一起參與了由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管理局出資拍攝的紀錄片和自然畫冊《蜀山之王:圖說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紀錄片和畫冊的英文名也採用了The Glories of the Minya Konka(木雅貢嘎的榮光),意在向那個年代致敬。已經去過貢嘎山四五十次的鄒滔,和記者聊了聊他與貢嘎山之間「攀千峰不如知一山」的緣分。

鄒滔

《蜀山之王:圖說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都地圖出版社,2018.11;本文除標註外均為鄒滔和西南山地工作室供圖

澎湃新聞

對於貢嘎山,最大的動力和熱情來自哪裡?

鄒滔

最開始很簡單,因為當地有工作要做,需要不斷地去。在這個過程中,我能感受到貢嘎山自然保護區的風景和當地動植物都非常有意思。比如某次去正好遇到鵝黃燈臺報春的花期,我下次還要去找其他的報春花。這次去看到一種鳥,下次還想尋找另外一種。從單純的體驗角度來說,貢嘎山不斷地吸引我重返。

但隨著造訪的次數越來越多,我逐漸意識到,吸引我不斷過去的更是我與當地人和動植物的某種連接。貢嘎山東邊山腳下有一棵康定木蘭王,是全世界最大的一顆康定木蘭。康定木蘭全世界野外也就1000多株,主要是分布在貢嘎山東面。這一棵的年紀大概400多歲,樹冠面積特別大,樹幹要三四個人合抱。我最開始認識它的那幾年,它一直被真菌感染困擾,有好幾年花一直開得很不好。不過當地人還是很尊敬它,維持著它,保護它的枝葉不受到破壞。

2018年三月我再過去的時候,正值它的花期,一下子看到花開得特別多,滿樹的白花,背後映襯著雪山,漂亮極了,此前它開花的數量只有這個的十分之一。它已經完全從當年的各種人為、天然的破壞中恢復過來了,達到了全盛的狀態。這讓我覺得很欣喜。這個過程讓我看到了我和它之間的連接,也是讓我不斷再去的很重要的動力。

康定木蘭盛開時,背景是遠處的貢嘎雪山

澎湃新聞

看到你分享的康定木蘭照片,的確非常驚豔。

鄒滔

我在2012年的時候還參與過康定木蘭種群的調查。大概在三月中下旬,當時很多和它生活在同一個片區的其它樹還沒開始發芽,康定木蘭粉紅色的花非常明顯。在磨西鎮上,你只要往兩邊的山上一看,很遠就能辨別出來。這是一種很醒目的植物,樹非常高大,先開花後長葉,一個花朵的直徑可以達到20多釐米,比我們的手掌還要大很多。2018年,我們拍攝到藏酋猴爬到樹上摘康定木蘭的花骨朵然後舔食花蜜的鏡頭,可以看到,花朵其實比藏酋猴的頭部還要大。

藏酋猴爬到康定木蘭樹上摘花朵,舔食花蜜

澎湃新聞

在當地人的講述中,他們是如何談論組成貢嘎山生態系統的動植物的?

鄒滔

康定木蘭所在的東坡,居住的其實不是藏族人,主要還是漢族和彝族。之前我們在當地做保護和調查的時候,當地的老人也會給我們講他們以前是怎麼認識康定木蘭的。在貢嘎山東坡以前有一個傳統,當地人會在自家房前屋後種一些康定木蘭,他們叫金波花。前些年,一些人對於康定木蘭沒有之前那樣很深的感情,有些樹因為修道路、修房甚至當柴燒就被砍掉了,非常可惜。

聽當地人說,有人曾把一個小廟裡的菩薩像放到樹幹的裂縫裡,然後樹身就把菩薩像給包裹起來了。再加上當地人的大樹崇拜,他們覺得這是挺神聖的一棵樹,他的枝葉不能隨便亂碰,碰到就可能會有厄運降臨。

康定木蘭王其實本來不止一棵。離它大概只有幾十米遠,就是現在這條公路的對面,原本還有一棵和它差不多大的樹。現在這棵康定木蘭,粉紅偏白。另外一棵顏色更深,更粉。當地人就說兩棵樹是一公一母,是非常好的風水樹。但當年在貢嘎山東坡大肆伐木的時候,路對面的那棵被伐木工人給砍掉了。後來當地人就傳說,這棵樹被砍掉的當年,山上發洪水,造成人員傷亡,他們就覺得這是一個報復。這麼說可能會有點迷信,但背後蘊含的生態道理也很樸素,伐木造成水土流失,容易產生大的山洪。

貢嘎山西坡主要藏族的生活範圍。當地人視貢嘎為神山,尤其是貢嘎寺所在的貢巴溝,就是從貢嘎山的主峰一直下來到這條溝所在的這塊地方,被認為是神山的區域。一直以來,這一塊都是禁止打獵和伐木的。這條溝的蟲草資源還蠻多的,雖然蟲草那麼貴,但整個區域的蟲草當地人是不會去挖的,因為他們覺得這是神山的地方。

基於這樣的一個傳統文化,以及藏傳佛教裡輪迴轉世的觀念,即自己下輩子也可能會變成它們,他們不太會去主動去傷害這些動物,會去保護它們。現在我們說某某地方是保護區,某某物種是保護動物,但當地人不是這麼理解的,他們更多是出於宗教傳統觀念。

一隻白馬雞被誘人的食物所吸引,正準備享用美食。

海拔3750米的貢嘎寺不僅是遊客的必到之地,也是眾多野生動物經常造訪的地方,寺裡的喇嘛常常為它們準備一些糌粑。

澎湃新聞

你認為像洛克這樣早期的考察者留下的資料,對於今天的意義何在?

鄒滔

洛克當年在稻城亞丁的時候,有一天天氣特別好,他突然在東北方向看到一座非常高大的雪山,就是貢嘎山。然後他發願要到貢嘎來做考察,一路在土匪的圍追堵截下,帶著一大隊人馬越過雅礱江,一直到了貢嘎西坡。他當年在美國國家地理裡描述的內容,現在看來還是比較簡略的。他對貢嘎山主峰做了一個測量,然後得出結論是海拔是9200多米,是世界最高峰,當然這個很快就被其他專業人士否定了。但我在他留下的資料裡找到兩個地方,覺得可以做有意思的古今對照。

一個就是他逗留成都的時候,和常駐成都的傳教士們聊天,提起天氣很晴朗的時候,在成都西南方向就能夠看到貢嘎山。這兩年,我和一些朋友們也在成都市區拍到過貢嘎山,這其實是一個穿越百年的驗證吧。

另外一個,就是當年他在貢嘎山拍攝的幾百張黑白照片。因為他拍攝的很多地方我都去過,就可以在老照片中讀出很多很多信息,然後找到一些對照。一方面,可以看到貢嘎山西坡的冰川一直都在退化。另一方面也可以發現,貢嘎山總體的自然環境還是保存得比較完整,這就是為什麼還能在這裡見到大型野生動物的原因吧。

航拍貢嘎山

澎湃新聞

其他有價值的資料來自哪裡?

鄒滔

首先肯定是親身探訪。另外也會通過一些學術論文查找,比如會去查貢嘎冰川的相關資料,查詢貢嘎紅石灘的地貌是怎樣形成的,後來得知它是一種藻類。還有就是向專家去了解,比如最早做出建議要成立貢嘎山自然保護區的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的印開蒲老師,聽他講述當年是怎樣在貢嘎山做植物調查的。

再有就是找康定縣、瀘定縣的縣誌,去裡面查一些和這個地方有關的歷史人物和當年野生動物的狀況。比如龍年誰在哪個地方遇到一頭大熊貓,有人是打死一隻老虎之類的,這些都是對於信息的補充。

另外就是查詢有關茶馬古道的資料。從磨西到康定,從瀘定到康定,沿著瓦斯溝,其實是當年茶馬古道的路線,這一帶其實也是漢族、藏族和彝族交匯的地方。內地漢區把茶葉通過網狀的道路,從雲南、四川一直運送到藏區。這樣的一個網狀的茶馬古道在經過貢嘎山的時候就發生了一些事情,我就從這個角度去做一些了解。

貢嘎景觀:紅石灘

澎湃新聞

我記得還有個英國考察者威爾遜,他也來過貢嘎山一帶。

鄒滔

對對,Ernest Henry Wilson,他從1899年到1918年,一共有五次到中國來收集植物,其中第二次和第三次到了貢嘎山。在貢嘎東坡,威爾遜採集了很多植物種子,其中包括全緣葉綠絨蒿和康定木蘭。這次的畫冊裡有專門有一個章節來介紹。

貢嘎山植物:

全緣葉綠絨蒿

貢嘎山植物:總狀綠絨蒿

貢嘎山植物:鵝黃燈臺報春

貢嘎山植物:西藏杓蘭

貢嘎山植物:束花粉報春

貢嘎山植物:倒提壺

紫花雪山報春,拍攝於貢嘎山西坡海拔3900米的高山草甸

澎湃新聞

講講你這些年「常駐」的子梅村的事情吧。你此前提到,最近也在開始找其他不同的貢嘎觀察點?

鄒滔

相對於大多數人生活的地方來說,子梅村應該算是一個異數吧。因為它地廣人稀,上千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縣那麼大的面積,一共卻只住了十戶人。這些人還分散在四個地方,上子梅村,中子梅村、下子梅村各三戶人,還有一個地方住了一戶人。村莊之外,就是大片的森林、雪山和草地。

這個地方對於藏文化來說,都算是比較邊緣的,因為生活在這邊的人是木雅藏族,跟拉薩那邊的藏族還是有一些區別。

要進入這個地方的話,必須從康定出發開200多公裡的山路,翻過海拔4500多米的子梅埡口。進去的道路是很艱險的,所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偏僻的一個地方,交通不便,物產不算豐富,也很窮。從過往的趨勢來說,這個村莊應該是逐漸走向消亡的。裡面的人都在往外搬,因為外面意味著更多和自己有著相同文化的人群,交通也更便利。

但是這十多年旅遊的發展,又給這個地方帶來了一些變數。從2004年、05年開始,越來越多的背包客進入這個村子,帶來了外來的一些信息。因為產生旅遊的接待,包括住宿、用馬、用車,還有做嚮導等,為當地人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收入。留下來的人就發現,其實通過旅遊接待也可以過上比較好的生活。所以說這個村子並沒有走向消亡,反而是穩定了下來。我覺得子梅村的情況和梅裡雪山腳下的雨崩村是很類似的,進去的道路都是非常艱險,同樣位於一座很有名的雪山腳下,當地人口也不多。但雨崩那邊已經有太多遊客進去造成的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說垃圾問題,還有就是為了給更多人取暖和做飯,必須得去砍伐森林造成的破壞。因為有不太好的苗頭,我也很擔心子梅村隨著人流越來越多,在未來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威脅。

天氣晴好,空氣通透,能從成都市區遠眺貢嘎山

2018年,我花了一些精力去研究貢嘎山不同的觀測點,覺得有幾個地方非常有意思。第一個當然就是成都了。成都市區距離貢嘎山大概240公裡左右,這是非常長的一個距離,但因為兩點之間沒有非常高大的山脈阻隔,所以說在成都,如果是天氣特別好的時候,能夠透過高樓林立、繁華喧鬧的前景,看到遠處雄偉的貢嘎山。這種感覺,如果看過一次,應該一輩子都不會忘。

從子梅埡口看貢嘎主峰

另外一個是子梅埡口。它是離貢嘎山最近的一個觀景點之一,徒步的遊客都會經過這裡。它離主峰距離大概是15公裡左右。從這裡看貢嘎山,主峰會特別凸顯。相對來說,雖然周圍其他山峰都是6000米以上的雪山,但看起來相對小了很多。

我覺得最壯觀的一個地方,在貢嘎西坡新都橋附近的黑石城,高爾寺一帶。從這裡,可以看到幾十座6000米、5000米以上的雪山,非常挺拔地一字排開。其中,貢嘎主峰是其中最高也是最挺拔的一座。每年秋天到冬天的下午時分,晴天的話這裡可以看到日照金山,幾十座雪山在斜陽下閃閃發出暖光,非常壯觀。

另外,就是在貢嘎山東坡,以牛背山為代表的包括二郎山埡口、華尖山、王崗坪這些地方。它們是一類的,正好和貢嘎山之間隔了大渡河。從這些地方看貢嘎山,峽谷如同迷宮,主峰也比較近。面前時鬱鬱蔥蔥的森林,當地人的生活區海拔只有1000米左右,貢嘎山海拔7556米,6000多米的落差就整個呈現在你的面前。從大渡河谷到村莊、農田、常綠闊葉林,再往上是雲杉、冷杉為主的常綠針葉林,再往上是高山草甸,然後是流石灘,最後是終年冰雪覆蓋的雪山。

子梅村

黃鼬,攝於子梅村

澎湃新聞

回到這本畫冊的製作過程。一共用了多少時間採集的素材?畫冊的名字叫《蜀山之王》,配以雪豹和豹的照片,工作團隊花了多少精力去拍攝和追蹤、研究這種動物?它們對於貢嘎保護區的意義你認為是什麼?

鄒滔

這本畫冊從2017年開始到現在正式發布,整理、採集素材整整兩年。就是相關的一些素材。但是我覺得其實背後就說我自己的那部分,算上前些年不斷過去,了解當地野生動植物和人的故事,大概有七八年時間了。

封面上雪豹和豹是整個生態系統裡的王者,背景的山峰是蜀山之王貢嘎山,我覺得二者在一起還是比較有意義的。

我2010年開始做貢嘎山做志願者的時候,就參與到了貢嘎山西坡紅外相機部署的工作裡。後來這些相機也的確拍到了雪豹的畫面。如果要人工捕捉雪豹畫面,是非常困難的。貢嘎山和青海有很大不同,它從山腳到山頂的垂直落差特別大,山勢非常陡峭,(真要追逐雪豹的生活範圍)可能就需要從海拔3000米左右,一直要爬到海拔4500米。

我們是後來通過去設計和研發,能夠拍出來影像質量非常好的單眼相機改造的紅外相機,然後把它們安裝到雪豹經常會出沒的道路,他們有痕跡的地方,最後成功拍攝到了它們的影像。貢嘎山是整個雪豹分布的最東南的一個區域,比較偏遠,東邊有大渡河的一個阻攔,然後往南的話,海拔也是越來越低。雪豹的存在是一個標誌,意味著它下面一定有足夠數量的巖羊,能證明這個地方的生態系統還保留得比較完整。

雪豹和大熊貓很像,它們都是各自生態系統裡非常關鍵的一個物種,也可以稱之為旗艦物種。保護它們的同時,其實也保護著整個這個生態環境裡生活的數百種動物和上千種植物。

這些年,貢嘎山保護區其實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用於監測貢嘎的雪豹種群,現在估計有一個十隻以下的雪豹種群生活在貢嘎山及其周邊的區域。

貢嘎山動物:巖羊

澎湃新聞

種群威脅主要來自哪裡?

鄒滔

如果未來人類的活動越來越多,是有可能將不同區域的雪豹種群相互隔開的,那它們就有消失的危險。另一方面的話,如果巖羊,也就是雪豹的主要食物,還面臨比較嚴重的盜獵的話,食物的縮減也有可能導致種群的滅亡。

這本畫冊用雪豹來做封面,也是出於一個考慮,當我們以後再看到貢嘎山時,和貢嘎山影像一起進入我們頭腦的,還有山上生活著的雪豹和豹這樣的一些珍稀的野生動物。我們熱愛貢嘎山,我們更應該熱愛生活於其中的雪豹、金錢豹,以及它們所代表的整個貢嘎山的生態系統。我們需要生物多樣性,也需要去了解這樣的生物多樣性的美。

水鹿

澎湃新聞

說說三個你印象中有關貢嘎的最富有詩意的描述吧!

鄒滔

一個是洛克當年在國家地理上的文章名:The Glories of the Minya Konka,一般翻譯成:貢嘎榮光,我覺得挺有那個年代的質感的。這次畫冊和紀錄片的英文名也用的是這個,向他致敬。

一個是中國國家地理2006年10月《中國景觀大道》特輯裡貢嘎山部分的標題: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間。康定是人間,貢嘎是天上。從成都看貢嘎,成都市區是人間,貢嘎是天上。貢嘎山處在從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的過渡,(從這個角度來說),四川盆地是人間,貢嘎是天上。

還有一個算是我的自勉了。一個朋友告訴我一句印度諺語:攀千峰不如知一山,貢嘎於我正是如此。

相關焦點

  • 川西巴瑭措普湖,雅拉神山及千碉之國丹巴,蜀山之王貢嘎山
    >山、西八塘錯鋪湖王國、雅拉神山、千鳥王國、貢嘎山、西八塘錯鋪湖王國、雅拉神山、千鳥王國、貢嘎山、西八塘錯鋪湖王國、雅拉神山、千鳥王國千刁、貢嘎山與西八塘錯鋪王國、雅拉神山與丹巴千刁王國、蜀山之王、貢嘎山與西八塘錯鋪王國、雅拉神山與千間碉堡王國
  • 世界雄偉大山、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蜀山之王——貢嘎山
    四川有貢嘎山(蜀山之王)、四姑娘山(蜀山皇后)、華鎣山(天下情山)、貢嘎山(Gongga Shan),又叫岷雅貢嘎(Minya Konka),位於四川省康定以南,是大雪山的主峰。周圍有海拔6 000米以上的山峰45座,主峰更聳立於群峰之巔,海拔7 556米,高出其東側大渡河6 000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稱為「蜀山之王」,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 詩人李白也稱讚的「蜀山之王」—貢嘎山!這裡有你看不到的美景!
    貢嘎山:位於四川省康定以南,是大雪山的主峰。周圍有海拔6,000公尺以上的山峰45座,主峰更聳立於群峰之巔,海拔7,556公尺。被譽為「蜀山之王」。在藏語中,「貢」是雪,「暖」是自,「貢嘎山」便是「潔白的雪二峰」,是雪域高原上著名的神山。它位於川藏交界處,貢嘎山主峰周圍林立著145座海拔五六千米的冰峰,群山連綿起伏。「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禁通人煙。」
  • 中國十大名山第二名 蜀山之王雲南貢嘎山_中國網
    中國十大名山第二名 蜀山之王雲南貢嘎山時間: 2010-04-02責任編輯: 錦尨旅遊_中國網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發起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西藏南迦巴瓦峰、四川貢嘎山、西藏珠穆朗瑪峰、雲南梅裡雪山、安徽黃山、四川仙乃日(稻城三神山)、新疆K2、西藏岡仁波齊峰、山東泰山、四川峨眉山。此十大名山,三座位處西藏,三座位處四川,其他分布在山東、安徽、新疆及雲南。下面就讓我們解讀這份名單,一一走進中國最美的名山。
  • 蜀山之王是貢嘎山,那蜀山之後呢?說四姑娘山的,答案也對也不對
    從海拔最高的康定的貢嘎山之巔,到海拔最低的廣安的御臨河峽口,落差超過了7300多米。作為大雪山主峰的貢嘎山也叫岷雅貢嘎,海拔7556米的高度居橫斷山脈諸峰之首,在其周圍45座海拔超六千米群峰的拱衛下,如王者之姿俯瞰著四川盆地和其東部的東亞大地--在海拔超過7000米的山峰中,貢嘎山是最靠東的那一座。而其因居四川最高的山峰之首,也被稱為「蜀山之王」。
  • 「蜀山之王」——貢嘎山,好一個冰雪峽穀草原聖地,好不壯觀!
    貢嘎山海拔7556米,「貢嘎山」,藏語意為「白色冰山」,其實貢嘎山並不為眾人所知,它位於在四川省康定、瀘定、石棉、九龍四縣之間。主峰周圍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45座,高出其東側大渡河6000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稱為「蜀山之王」,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 落差7000多米,成都憑什麼與「蜀山之王」同框?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被稱為「蜀山之王」的貢嘎。說起成都,我們的印象大都是天府之國,安逸巴適。而提起雪山,往往感覺都是頗為高冷,很難親近。而且,成都的平均海拔只有500米,而貢嘎海拔7556米,高度差距有七千米之多。從成都真的能看到它嗎?
  • 上百條冰川匯聚在此,有震撼的冰塊瀑布,被譽為「蜀山之王」
    不僅有銀河般的冰川,海螺溝還擁有大量珍稀的動植物、原始森林、山峰等自然資源,其中還坐落著被譽為「蜀山之王」的貢嘎山。海螺溝有六絕,雪山就是第一絕。由於處於橫斷山脈的核心地帶,海螺溝境內終年積雪,山上堆滿冰清玉潔的白雪,但絲毫不會掩蓋雪山雄偉的身軀。其中以貢嘎山最為著稱,貢嘎山海拔高7556米,被譽為「蜀山之王」。
  • 蜀山之王,雲上貢嘎,另一個天堂
    貢嘎山,藏區著名神山,位於四川省甘孜州東部,是橫斷山系大雪山的主峰,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周圍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45座,因此被稱為「蜀山之王」。貢嘎山是世界上相對高度最高的山峰,從山腳到山頂,水平距離29公裡的範圍內,相對高度提升了6200多米,遠超珠穆朗瑪峰等諸峰,是世界上短距離落差最大的地區,極為罕見。貢嘎山是世界上跨越植被帶、氣候帶最多的山,是世界上出現旗雲奇觀最頻繁的雪峰,是世界上極高山群、現代冰川群和特大峽谷最密集的地方,是世界上最難攀登的名山之一。
  • 蜀山之王 貢嘎雪山——暑九寒天低氘水
    周圍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45座,主峰更聳立於群峰之巔,海拔7,556米。高出其東側大渡河6,000米,被喻為"蜀山之王"。暑九寒天冰川水就產自於此。低氘很地道!貢嘎山主峰由花崗閃長巖組成,受海洋季風影響,雪線海拔4,600~4,700米,冰川發育規模較大。貢嘎山地區又是橫斷山系中高峰集中區,在其附近聚集了20餘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
  • 「行程」蜀山之王與後,2020年4月貢嘎雪山與四姑娘山極致風光攝影...
    貢嘎,大雪山山脈主峰,也是整個橫斷山脈的絕對王者,素有蜀山之王稱號,因其山勢陡峭,山形雄奇聞名天下。四姑娘山,邛崍山脈主峰,川西第二高峰,素有蜀山之後稱號,被譽為「東方的阿爾卑斯」也或「中國的優勝美地」。
  • 四川海拔7556米山脈,被稱「蜀山之王」,攀登難度遠超珠穆朗瑪峰
    說到我國最高的山峰,那麼就一定是珠穆朗瑪峰了,但是四川的貢嘎山也是非常高的,被稱「蜀山之王」,它是橫斷西二級山脈大雪山的主峰,海拔高達7556米,雖然它的身高不及珠穆朗瑪峰,但是在我國也算是非常高的山脈了,並且它的攀登係數也非常的大,死亡率也非常的高,攀登難度可以說是遠超珠穆朗瑪峰了
  • 曾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高峰 揭秘四川貢嘎山 一座比珠峰更險的大雪山
    這座神山就是貢嘎山。貢嘎山,又名岷雅貢嘎,位於瀘定、康定、石棉三市縣境內,主峰海拔7556米,是橫斷山脈最高峰,也是四川省最高峰,被稱為「蜀山之王」。 以貢嘎主峰為中心,周圍林立著145座海拔五六千米的山峰,形成了眾星拱月的雄偉景象。 貢嘎山的相對高度達到了6456米,在230公裡之外的成都市,只要天氣好,清晰可見。 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排行榜上,貢嘎山僅次於南迦巴瓦,排在第二位 。
  • 四川「最美」山峰走紅,風景不輸珠穆朗瑪峰,被譽為「蜀山之王」
    這一美麗的山峰便是貢嘎山,在我們國家的排名之中,這裡位於第二,剛好超過了排在第三名的珠穆朗瑪峰,另一個泰山則排在第九名,遠遠不及,可見這裡的風光是怎樣的秀美。在國內都能夠排在第二,在省內自然是當之無愧的「最美」山峰,同樣也是第一。並且海拔也是最高的。這一山峰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州,風景公有一萬多平方公裡。
  • 海螺溝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 為貢嘎山高山生態觀測研究獻計
    10月21日,第二屆海螺溝「國際山地論壇」暨貢嘎山建站三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在貢嘎山東麓的磨西鎮舉行,來自全國的院士專家對氣候變化與冰凍圈、生態水文學發展、冰山退縮區植被變化以及山地旅遊的問題進行了討論。而在10月20日這天,海螺溝院士專家工作站正式揭牌,將從國家科學研究的高度進一步提升貢嘎山生態環境檢測和應用水平,為川西高原乃至全國高山森林生態環境的科研、保護和利用發揮重要的作用。
  • 蜀山之王&蜀山之後七夕溫江相會! 另外,金強國際賽事中心又有新...
    蜀山之王&蜀山之後七夕溫江相會!蜀山之王貢嘎雪山(海拔7556米)蜀山之後四姑娘山么妹峰(海拔6250米)今日在溫江甜蜜同框是約好七夕相會嗎?
  • 陳鈺琪,王一博《私立蜀山學園》
    最近幾年,以仙俠劇題材出版的電視劇越來越多了,如張翰,古力娜扎主演的《山海經之赤影傳說」;韓東君,古力娜扎主演的《仙劍雲之凡》;李易峰,趙麗穎主演的《青雲志》;張雲龍,於朦朧主演的《軒轅劍之漢之雲》;霍建華,趙麗穎主演的《花千骨》;楊冪,李易峰主演的《古劍奇譚》,胡歌,楊冪,唐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