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肱骨小結節撕脫性骨折一例

2020-12-11 醫脈通

作者: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骨科  吳亙彬


臨床資料


患者女,3l歲,跌倒時左前臂及左肘著地致左肩部疼痛、活動受限4d入院。入院體檢:右上臂腫脹,肩關節活動輕度受限,主動及被動活動時疼痛,旋後內收時疼痛明顯加劇,無明顯畸形、皮下淤血,患肢肢端血運、感覺、活動可。急診攝肩關節正位X線片未發現明顯骨折,1d後門診CT片示單純肱骨小結節撕脫性骨折(圖l~3)。


骨折塊大,影像學系統測量約4cm,移位明顯,故採用喙突外三角肌斜形切口,內旋內收肩關節,將肩胛下肌下拉直視下復位,利用空心螺釘導針固定後置入3枚4mm空心螺釘,l枚螺釘垂直於骨折塊,1枚螺釘方向與肩胛下肌方向平行,1枚螺釘用於防旋。術中被動活動肩關節無骨折塊再移位,術後2d患者早期行肩關節功能恢復鍛鍊,複查CT、X線片示骨折復位良好,早期活動無明顯移位。見圖4。

 


討論


1835年,Smith報告的屍體解剖為首例單純肱骨小結節骨折。肱骨小結節撕脫性骨折常為Neer V型骨折,合併肩關節後脫位及肱骨近端骨折,單純肱骨小結節撕脫性骨折(NeerI型)極其少見,發病率極低,國外報導年發病率約為0.00046%。由於病例罕見,文獻報導肱骨小結節撕脫性骨折漏診率很高,漏診率佔肱骨近端各類骨折第一位。單純肱骨小結節骨折初診行影像學檢查,X線片示骨質陰影重疊,無法發現典型的骨折表現或僅能在肱骨小結節邊緣發現少許毛糙影,甚至關節鏡檢查都無法發現異常。等發現骨折時已成為陳舊性骨折(陳舊性>50%)。


局部解剖以及致傷機制


單純肱骨小結節骨折根據損傷暴力作用可分為直接或間接暴力,肩胛下肌起於肩胛下窩,肌柬向上外經肩關節前方,止於鞏固小結節。主要功能使肩關節內收旋內,由肩胛下神經(C4-5)支配。肩關節外展90°時,肩胛下肌處於鬆弛位。當肩關節外展位、上臂被動外旋時,肩胛下肌致傷機制多為急性外傷或者肩關節反覆被動外展外旋活動,肩胛下肌過度活動,受到向內向下應力,引起止點附麗撕脫。好發人群為運動員或活動量較大的青年,常有上臂過肩活動史。跌倒時前臂或肘部撐地,此時肩關節被動外展外旋,肩胛下肌過度拉伸引起肱骨小結節撕脫性骨折。


臨床其他複雜損傷包括:(1)肩胛下肌反覆收縮造成肱骨小結節附麗疲勞性骨折;(2)肩關節主動外展外旋(手摸背姿勢)造成單純肱骨小結節骨折;(3)部分或者完全肩關節骨折脫位合併肱骨小結節骨折;(4)陳舊性單純肱骨小結節骨折。陳舊性骨折處骨痂形成,血腫機化,有時血腫與肱盂關節黏連,這些病理變化造成肩關節功能障礙、肌肉廢用性退化萎縮。


臨床表現


患側肩關節活動輕度受限或不受限,上肢旋後內收疼痛,上肢前方壓痛明顯,但由於處於骨折急性期,肩關節外觀無畸形,無皮下淤血,而肩關節廣泛壓痛,各方向活動疼痛,因此無法發現典型的內旋內收障礙體徵;無移位或移位較少的骨折,在正位X線片及肱骨近端穿胸位X線片往往無法發現,需要進一步CT或CT三維重建才能明確診斷,這些都是導致漏診的主要原因。


陳舊性骨折患者,當病程長達數年,無明顯肩關節疼痛,僅存在部分功能障礙,肩關節主、被動內外旋障礙,肩胛下肌肌力下降,偶見肩關節外旋畸形。影像學提示明顯骨痂,並且出現軟骨骨化以及血腫機化。


治療方式


非手術治療僅適用於無明顯移位骨折。傷後使用前臂吊帶固定制動6~8周。拆除吊帶後才能進行適當功能鍛鍊。手術適應證為明顯移位性肱骨小結節撕脫性骨折,手術目的為減輕肩關節疼痛、恢復肩關節活動度。


臨床上存在多種手術方式,包括關節鏡內固定術、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及經皮閉合復位內固定術,需要根據不同的骨折類型應選取不同治療方式。關節鏡治療單純肱骨小結節撕脫性骨折為目前較新的治療手段。關節鏡治療包括閉合復位以及內固定,術後患者大多能獲得解剖復位以及功能恢復,一般性移位型單純肱骨小結節撕脫性骨折均適用。僅當發生肱骨小結節嚴重骨折(NeerV型)或骨折並發肱二頭肌脫位時,臨床上建議行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關節鏡下操作術後隨訪預後較好,術後患者活動後疼痛,無殘留神經性後遺症,內旋內收肌力正常,肩關節抬舉試驗以及內收內旋試驗陰性。Garrigues等對6例患者關節鏡下內固定手術治療後隨訪評估,美國肩肘外科醫師學會評分平均為97分(88~100分),Ontario肩關節不穩定指數平均為94(84~100)。


單純肱骨小結節撕脫性骨折治療應根據骨折後治療時間長短進行選擇。根據傷後到治療時間的長短,單純肱骨小結節撕脫性骨折分為急、慢性兩類。急性單純肱骨小結節撕脫性骨折早期可行骨折切開(閉合)復位內固定術。陳舊性無移位骨折由於局部軟組織條件不足,可先行非手術康復等治療,療效不佳時改行手術治療;陳舊性移位骨折,由於骨痂形成而造成肩關節功能障礙,需要進行手術徹底清除,當出現肌腱退化萎縮時,無法進行固定時,則取胸肌行肌肉移植。


Ogawa和Takahashi對10例單純肱骨小結節骨折患者進行長期隨訪,其中6例為急性期損傷,予以手術治療,術後功能預後極好。4例慢性骨折,病程均超過6個月,患者均先行肌肉及力量訓練康復治療,其中2例因康復訓練無效而行手術治療。4例功能均恢復良好。創傷性肩關節前部疼痛,尤其有明確肩關節過度外展外旋病史時,需考慮肱骨小結節撕脫性骨折。小結節骨折的典型症狀為肩關節前部局部壓痛和肩胛下肌試驗陽性。建議行肩關節內旋、外旋、中立位、肩關節出口位以及胸骨穿胸位x線片和MRI等影像學檢查明確。根據病程長短選擇適宜的非手術康復治療或手術治療。多數經過治療後,肩關節無明顯功能障礙。

 

來源:中華創傷雜誌2014年9月第30卷第9期

相關焦點

  • 青少年肱骨小結節嵴撕脫骨折手術固定效果令人滿意
    目前對於青少年肱骨小結節嵴撕脫性骨折的最佳治療方式尚無定論,其文獻報導相對較少。
  • 肩關節脫位合併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一例
    患者因騎三輪車不慎摔倒,致右肩部受傷,來我院拍片提示右肩關節脫位合併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入院後給予牽引復位大結節撕脫骨折,給予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內固定
  • 腳踝處常發生的骨折——撕脫性骨折
    門診經常會說到一個撕脫性骨折,大多數人對這個名詞是沒有多少概念的。簡單來講的話,所謂撕脫性骨折就是肌肉或著是韌帶突然猛烈地收縮,然後可能就會導致肌肉、肌腱韌帶附著處的骨質發生拉斷和撕脫。圖片來源於網絡或者說肌肉肌腱拉力過大,在外力的作用下,導致附著的骨頭發生骨折,撕裂下整塊或者一小部分的骨質殘片。
  • 撕脫性骨折,到底要不要打石膏?
    結果報告出來後,初步診斷為:外踝撕脫性骨折。其實這種情況在臨床工作中並不少見,而且這種骨折大多是腳崴傷、下樓梯腳踩空或碰傷。那麼問題來了,當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這種撕脫性骨折還是需要及時處理,雖然許多朋友平常遇到腳扭傷都不會引起很大重視,因為大多數都好了,但長期性,反覆性出現這種情況
  • 足踝撕脫性骨折與籽骨分不清楚?背下這張圖再也不會漏
    Ⅰ型:呈小圓形或卵圓形,位於足舟骨結節後方或內側,與舟骨結節完全分開。撕脫性骨折(Avulsion fracture)機理為起止於某些骨骼上的肌腱和 (或) 韌帶由於肌肉的突然、快速、猛力的牽拉作用下造成的附著處小塊骨骼的撕脫
  • 【個案報告】急性創傷性肩關節後脫位合併肱骨大結節骨折一例報告
    MRI示左肩關節後脫位,左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連帶岡上肌和岡下肌向前內下方移位(圖1E),岡上肌和岡下肌嵌頓在肱骨頭和肩胛盂之間(圖1F),但其腱性部分完整,結節間溝空虛,肱二頭肌長頭腱向內側脫位,嵌頓在肩胛盂內側(圖1G),肩胛下肌上緣撕裂、盂肱上下韌帶損傷,但喙肱韌帶、小圓肌完整。患者入院後第3天,在全麻下行左肩關節後脫位及大結節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 肱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療方案選擇 - 丁香園
    然而,肱骨遠端骨折的治療對手術醫生仍然具有一定挑戰性,尤其是合併有粉碎性骨折、骨質疏鬆或骨質減少的患者。 切開復位內固定術(ORIF)治療肱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手術耗時長、難度高,而且術後恢復時間長。此外,骨質疏鬆的老年患者術後可發生患肢負重受限、內固定失敗、骨折不癒合或畸形癒合,這是因為術後是否需要額外的骨折固定仍存在爭議。
  • 關節脫位 卻漏診了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 白受了20多天的罪
    點擊查看 醫院創傷骨科接診了一位右肩關節脫位並右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的患者。在詢問病情的過程中,才知道這位男子受傷已經20多天了,患者自述受傷當天做過急診處理,但並不想手術治療。
  • 腳踝撕脫性骨折,游離的骨頭會產生影響嗎?
    所謂的撕脫性骨折就是說人體的腳踝位置周圍的肌肉或者是韌帶猛然的出現收縮的症狀,這就會使得人體的肌肉、肌腱或者是韌帶周圍附近的骨頭出現拉斷、撕脫的症狀。腳踝撕脫性骨折以後,經過治療一般只會出現兩種結果:第一種結果,骨折的骨頭與骨頭之間距離比較近,那麼骨頭與骨頭的位置對正,那麼是可以癒合的,並且日後恢復也不會很差,預後還是比較好的。第二種結果,骨折的骨頭與骨頭之間距離比較遠,那麼骨頭與骨頭之間是不能對正癒合的,這樣的結果就是比較差的了,對患者的後期治療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 肩關節鏡下雙排錨釘固定治療肩關節前脫位伴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
    背景:臨床上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固定方式多種多樣,若大結節骨塊固定欠佳則會導致作為肩關節力學核心的大結節吸收,出現嚴重的肩關節功能障礙。目的:探索肩關節鏡下雙排錨釘固定治療肩關節前脫位伴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的療效。
  • 一種新的肱骨大結節骨折形態學分型
    肱骨大結節為岡上肌和岡下肌附著處,單純大結節骨折約佔肱骨近端骨折的20%。僅2mm的骨折移位就能顯著增加關節外展所需的力量,同時能導致肩峰撞擊。
  • 預防撕脫性骨折 劇烈運動前先暖身
    最近正值各級學校舉辦運動會的期間
  • 肱骨遠端Salter-Harris IV型骨折治療討論
    摘要:筆者從2013.8-2015.5期間收治10例肱骨遠端骨骺骨折病例,全部進行內固定手術治療,採用拉力螺釘聯合克氏針或拉力螺釘聯合髁間鋼板或平行髁間鎖定鈦骨板等手術方案。單純Salter-Harris骨折術後全部癒合良好,關節功能恢復95%以上;合併肱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手術6個月後癒合,關節功能恢復60%。
  • 楊旭確認撕脫性骨折 重慶兇狠犯規致申花多人受傷
    賽後不久,不幸的消息傳來,楊旭在微博上發布更新:剛剛確認撕脫性骨折!唉,2020我這是咋了!快翻篇吧!原本楊旭就是替補受傷的畢津浩出戰,但不到30分鐘出場,就被對手嚴重犯規鏟傷,嚴重的傷勢基本已經宣布楊旭告別本賽季剩餘所有賽事了。申花官方微博也在賽後轉發了楊旭的微博,並祝福楊旭早日康復。撕脫性骨折是肌肉或韌帶突然猛烈收縮,使肌肉、肌腱韌帶附著 處的骨質拉斷、撕脫。
  • 肱骨大結節骨折、解剖頸骨折與外科頸骨折
  • 楊旭撕脫性骨折賽季報銷,康復時間長且比較複雜
    賽後,楊旭通過社交平臺宣布:剛剛確認撕脫性骨折。據悉,楊旭的傷預計需要兩三個的康復期,所以他將缺席餘下的中超以及即將開戰的亞冠比賽。申花與重慶當代的加時賽開始前,躺在場邊接受治療的楊旭,痛得齜牙咧嘴,他被柏佳駿替換下場。在楊旭受傷下場前不久,他遭遇了對方一次嚴重的侵犯。第92分鐘時,重慶當代吳慶迎面飛鏟楊旭,後者被鏟得騰空飛起。
  • 申花前鋒楊旭撕脫性骨折,網友熱議:吳慶上一場紅牌吃到的話,這場就...
    虎撲11月2日訊 11月1日晚,上海申花點球大戰不敵重慶當代,比賽中申花前鋒楊旭被對方吳慶鏟傷,賽後在微博確認自己撕脫性骨折。消息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今晚,上海申花點球大戰不敵重慶當代。比賽中申花前鋒楊旭被對方吳慶鏟傷,賽後,他微博確認自己撕脫性骨折。
  • 1.2億先生撕脫性骨折,真玻璃人!
    北京時間12月17日,NBA季前賽才剛打了5天,火箭克萊蒙斯右腳跟跟腱撕裂,黃蜂也官宣球隊前鋒海沃德右手第五掌骨撕脫性骨折。新賽季海沃德轉戰夏洛特黃蜂,雙方達成一份4年1.2億美元的頂薪合同,而海沃德受傷病影響,數據下滑嚴重,球迷也對他沒有多少期待,但聽到撕脫性骨折的消息後,球迷的反應是「怎麼又傷了!」
  • 肱骨大結節骨折
    肱骨大結節骨折,少數為單獨發生,大多系肩關節前脫位時並發,故診斷時應注意有無肩關節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