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大腫瘤醫院牛立志教授介紹:冷凍納米「雙刀奇俠」

2021-02-13 雙刀牛教授

牛立志教授

牛立志簡介

    牛立志教授,曾獲得「廣東好醫生」-稱號,因為在冷凍刀(冷凍微創治療,又被稱為氬氦刀),納米刀(不可逆性電穿孔)積累的豐富的經驗和成果,被《廣東黨風》雜誌稱為「雙刀奇俠」。《南方日報》稱牛立志教授「他是雙刀俠,也是心理師」,「提起腫瘤治療中的輕騎兵「氬氦刀」冷凍治療與「納米刀」治療,復大腫瘤醫院院長牛立志是繞不開的名字。」

《南方日報》報導:《他是「雙刀俠」,也是「心理師」》

《廣東黨風》稱牛立志教授「雙刀奇俠」

牛立志教授獲2017首屆「廣東好醫生」獎

    在業內,牛立志教授在腫瘤微創領域取得的成績也被鍾南山院士,王振義院士等大家點讚,多次被評為廣州市勞模,優秀院長。他帶領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冷凍團隊完成了世界最多例數的複雜的冷凍消融治療(一萬餘例),患者從四歲孩童到九十多歲老人家,從普通老百姓到外國衛生部部長,影視明星。帶領納米刀團隊完成了至今為止六百餘例的納米刀消融治療,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也是世界上開展此治療最多的單位。

鍾南山院士為牛立志教授頒獎

牛立志教授

     牛立志,第四軍醫大學胸外科博士畢業,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院長,暨南大學碩士生導師。第十七屆國際冷凍治療學會(ISC)副主席,現任亞洲冷凍治療學會副主席,廣州抗癌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等職務。

     牛立志教授同時擔任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創委員會粒子委員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微創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肝臟病學會綜合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委員, CSCO胰腺癌委員會委員等。

     牛立志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SCI文章80篇。同時參與編著醫學專著二十多本,參與主編《腫瘤冷凍治療學》(中英文版),《腫瘤消融新技術——不可逆性電穿孔》等專著六本,科研基金共25項。

徐克成教授與牛立志教授共同主編了首部腫瘤冷凍治療專著與納米刀專著,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

     牛立志擅長腫瘤外科及微創氬氦刀冷凍、納米刀治療,在胰腺癌、肝癌、肺癌、腎癌等實體性腫瘤的微創治療方面獨樹一幟。他帶領冷凍團隊完成了世界最多例數(一萬餘例),患者年齡跨度從4歲兒童到94歲老年人,從國外衛生部長、明星到普通百姓,均取得了滿意療效。

     牛立志帶領納米刀團隊完成了600餘例納米刀消融手術,是世界上開展此項目最多的醫院單位

     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以牛立志為核心的腫瘤微創治療中心,已接受來自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韓國、中國臺灣以及國內各大醫院的醫生的培訓並指導他們開展冷凍術。迄今為止,牛立志多次接待來自國內外微創醫護人員來到復大腫瘤醫院參觀培訓,其中經國家醫學繼續教育部門批准,共計舉辦冷凍治療培訓班4批。

     2007年,在北京舉行的第14屆國際冷凍學術大會上,牛立志獲得「世界冷凍治療特別貢獻獎」。2009年,在日本東京召開的第三十六屆日本低溫醫學國際年會上,牛立志榮獲「大會主席獎」。2010年8月8日,牛立志在「我國十年冷凍治療十年回顧與發展暨全國冷凍治療協作組第一次工作會議」上被授予「中國氬氦刀冷凍治療特殊貢獻獎」。

牛立志教授

     2017年6月,牛立志被廣東省文明辦、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廣東省衛生系統政研會評為首屆「廣東好醫生」;2012年4月當選「廣州市勞動模範」;2013年12月被廣東省醫院協會評為2013年「天晴杯」廣東醫院優秀院長;2019年榮獲「首屆暨南大學優秀醫院院長」稱號。

 

牛立志教授接受央視採訪

 

人物評價:

      中國工程院鍾南山院士這樣評價牛立志:「牛立志博士在實踐腫瘤冷凍治療方面貢獻甚多,他將肺癌外科治療與冷凍治療有機結合,許多肺癌患者作了經皮冷凍治療,使不少無法手術切除的腫瘤得以消融,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作為一名對肺癌治療灌注畢生心血的同行,我對牛立志博士和他的團隊在肺癌冷凍治療方面所作出成績甚為欽佩。」

牛立志教授與鍾南山院士

    國家科技最高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王振義院士評價「復大牛立志的冷凍治療做出了我們許多大醫院難以完成的成績」。

牛立志教授與王振義院士

 

牛立志教授,穆峰教授與吳孟超院士

    全軍腫瘤委員會主任委員張積仁教授評價牛立志:「目前國內從事氬氦刀冷凍治療的醫師主要有二個,一個在北京,一個即是廣州的牛立志,而牛立志是全國最好的。」

《南方日報》2015年報導,目前,牛立志教授團隊開展的冷凍治療例數已超萬例

創新中央型肺癌、胰腺癌治療方法

     牛立志開展的冷凍治療中央型肺癌、心臟心包腫瘤和胰腺癌成功率在全國名列前茅的華麗轉身,並在2010年年底被國家衛生部評為「國家臨床重點腫瘤專科」。

● 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因此被稱為「癌王」。以前的大部分研究都顯示,經過傳統治療Ⅲ期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大概也就只有11-13個月,超過五年生存期的也就只有6%。

而牛立志首創經皮冷凍胰腺癌,發表在世界胃腸病雜誌(WJG)上的研究論文結果顯示49例進展期胰腺癌患者應用「經皮冷凍+ 125碘粒子植入」治療後,1、2和3年生存率分別為63.1%,、22.8% 和9.5 %,有8例生存1年以上,最長一例無病生存已4年3個月。這一成績遠超過往文獻報告的結果。因此牛立志在日本、俄羅斯和奧地利等國家舉行的國際性腫瘤學術論壇上多次獲大獎。

牛立志教授與前國際冷凍協會(ISC)主席奧地利Korpan教授與日本Sumida教授

● 中央型肺癌

     中央型肺癌,手術是首選,但術後病人生存質量往往很差,而且很快復發,5年生存率在10% 以下;化療僅有20%的改善率,且僅維持3-4個月。

     牛立志創新應用「經皮冷凍+125碘粒子植入法」治療中央型肺癌,效果喜人。據其2007年總結的840例不能手術切除性肺癌,應用經皮冷凍和125碘粒子植入聯合療法的效果,其中多數為中央型肺癌,術後按CT所見,14% 腫瘤消失,70% 腫瘤縮小50% 以上,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別為68%,34% 和17% 。 

 

 

牛立志教授冷凍手術中

牛立志教授手術中

引進新納米刀療法,創「雙刀」神話

     2012年4月美國FDA正式批准納米刀應用於臨床,同年12月亦獲歐盟批准。2015年6月在中國批准應用於臨床,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成為中國大陸首家引進納米刀的醫院。

早於2014年10月20日,牛立志博士前往美國西爾維斯特綜合癌症中心以及瑞典醫學中心進行納米刀技術培訓。期間多次進行開展兔腎臟、胰腺、坐骨神經側腫瘤及豬直腸並前列腺等納米刀動物實驗研究。

     2015年7月1日,牛立志主刀進行了中國大陸首例胰腺癌納米刀治療手術。牛立志至今已為一百多名胰腺癌、肝癌患者成功實施納米刀手術。截至2017年5月,牛立志在國內外期刊發表了18篇納米刀相關論文,其中牛立志發表11篇。

     以晚期胰腺癌為例,牛立志的納米刀團隊研究顯示使用納米刀切除胰腺部位腫瘤後,平均生存期從原來的11個月延長至20個月。

    牛立志成為目前中國開展納米刀治療最有經驗的專家。

患者題字贈牛立志教授「天下第一刀」,掛在牛立志教授辦公室

 

《南方日報》這樣評論牛立志教授:

    提起腫瘤治療中的輕騎兵「氬氦刀」冷凍治療與「納米刀」治療,

    報導稱:「復大腫瘤醫院院長牛立志是繞不開的名字。他在國內率先引進「氬氦刀」與「納米刀」技術,完成了世界最多例數的冷凍治療與國內絕大多數的「納米刀」治療。」

     「面對已不適合手術、放化療等傳統癌症治療方式而來尋求最後希望的患者,他不僅用「雙刀」為他們解除病痛,還用自己的真心為他們帶來希望與安慰。」

相關焦點

  • 廣州復大醫院牛立志教授成功實施納米刀消融術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在治療肝癌領域有著多年經驗,治療例數逐年居多。該院牛立志教授帶領醫療團隊至今成功治療多例腫瘤患者得以恢復健康,正常生活。例如牛立志教授所擅長的納米刀消融手術在抗癌領域取得的成績,讓復大腫瘤醫院成為國際冷凍協會授予為亞太地區冷凍培訓中心單位。
  • 現代詩《雙刀光輝》——詩寫冷凍刀與納米刀//青年詩人牛濤
    詩寫冷凍刀與納米刀——現代詩《雙刀光輝》                作者:牛濤冰與電,雙刀交錯兩重天!
  • 成都腫瘤醫院認準廣州復大醫院:高齡胰腺癌患者納米刀手術順利
    中新社、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南方都市報、新快報等多家媒體記者齊聚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報導該院近日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89歲高齡老人應用納米刀治療胰腺癌的病例,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齡的患者接受納米刀手術。該手術的成功,標誌著國內納米刀消融治療胰腺癌領域取得重大進展與突破!
  •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舉辦腫瘤新療法「納米刀消融」媒體推介會
    2015年10月27日上午10點,廣州復大腫瘤醫院七樓會議廳舉辦一場腫瘤新療法納米刀消融媒體推介會。醫院創始人徐克成總院長攜醫院領導班子總經理劉建國、院長牛立志博士等出席納米刀新聞發布會並作專題報告,中新社、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信息時報、南方都市報、新快報、廣東電視臺、廣州電視臺等十多家媒體出席並作專題報導。
  • 廣東腫瘤醫院認準廣州復大醫院:納米刀治胰腺癌,患者重拾健康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案例892:完成最高齡胰腺癌手術  中新社、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南方都市報、新快報等多家媒體記者齊聚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報導該院近日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89歲高齡老人應用納米刀治療胰腺癌的病例,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齡的患者接受納米刀手術。該手術的成功,標誌著國內納米刀消融治療胰腺癌領域取得重大進展與突破!
  •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成功完成世界高齡胰腺癌納米刀手術
    核心提示:今日上午,中新社、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南方都市報、新快報等多家媒體人員齊聚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報導該院近日成功完成世界一例89歲高齡老人應用納米刀治療胰腺癌的病例,這是目前世界上高齡的患者接受納米刀手術。該手術的成功,標誌著國內納米刀消瘤減瘤治療胰腺癌領域取得重大進展與突破!
  • 瀋陽腫瘤醫院認準廣州復大醫院:微創技術讓腫瘤患者留住舌頭
    原標題:瀋陽腫瘤醫院認準廣州復大醫院:微創技術讓腫瘤患者留住舌頭2014年,CholidBadri經常感到口腔疼痛,在醫院檢查竟然發現自己得了舌癌。他立即開始在印尼當地接受治療,儘管效果很不理想,但CholidBadri從來沒有氣餒,他堅信自己的生命不會就此終結,一定有辦法可以控制「癌症」(百度搜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 廣州復大醫院納米刀技術消融7公分肝癌
    作者: 企業信息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牛立志博士於2015年率先引進「納米刀」(不可逆電穿孔)技術至中國,發表了國內第一篇納米刀動物實驗研究性論文《不可逆電穿孔消融兔腎研究》,並且在醫院建立起納米刀專家治療團隊,主編國內第一部納米刀專著《腫瘤消融新技術——不可逆性電穿孔》;成功開展中國大陸第一臺納米刀消融手術,迄今共開展納米刀消融治療超300例,居亞洲第一。
  • 湛江腫瘤醫院選擇廣州復大醫院:納米刀成功治療高齡胰腺癌患者
    中新社、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南方都市報、新快報等多家媒體記者齊聚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報導該院近日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89歲高齡老人應用納米刀治療胰腺癌的病例,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齡的患者接受納米刀手術。該手術的成功,標誌著國內納米刀消融治療胰腺癌領域取得重大進展與突破(微信搜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 廣州復大醫院權威腫瘤醫院專家消融7公分腫瘤
    今年64歲的湖南岳陽人老陳患有肝癌,不久前在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做了納米刀消融手術恢復良好,他於6月1號下午出院前給牛立志副院長發來了一段感謝話語:  而在這家醫院做進一步治療,治療排期又長,急需儘早治療的陳工及一家人十分著急。  正當陳工夫婦左右為難之際,陳工的妻子經同事介紹,了解到在廣州有間叫「復大腫瘤醫院」的納米刀技術治療肝癌效果好。他們在網上查找資料時,又找到徐克成教授寫的《與癌共存》書閱讀。
  • 這家醫院開展數百例納米刀腫瘤消融術,生存期平均延長半年
    大洋網訊 5月18日,由廣州抗癌協會和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主辦的「前沿聚焦轉化2019納米刀腫瘤消融學術論壇暨全國百場納米刀技術交流、公益義診啟動儀式」在廣州隆重舉行,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名醫療界代表參加了這次學術盛會。
  •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專家團隊治療印尼舌癌患者
    「我們之所以選擇這間醫院,是因為有許多的公開資料顯示它在微創治療方面是走在世界前沿的,而且擁有國際性的微創治療專家及教授,是一間值得信任的醫院」,CholidBadri的兒子說,「不久前,在放射國際學術會上『復大』牛博士介紹的冷凍消融技術令大家印象深刻。」就這樣,CholidBadri、妻子與兒子來到了復大腫瘤醫院。
  • 黑龍江腫瘤醫院請選擇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冷凍治療避免截肢
    近日,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收治了一位來自韓國的英俊小夥子,樸駿(化名),患多發性肉瘤。曾在韓國做過切除肉瘤手術,一段時間後,身體感到不適,發現腫瘤復發再進行切除手術,沒過多久,經檢查腫瘤再出現復發和轉移,在韓國多家醫院先後接受多種治療,效果不理想。
  • 雲南腫瘤醫院選擇廣州復大醫院:冷凍如何殲滅兇險的胰腺癌
    後來碰到醫護人員,並向她講述起那天偶遇的紅髮患者,護士馬上就反應到是哪位患者,這才得知那兩個長相迥異的人是一對父子,患者來自尼泊爾,今年已經74歲,名叫梭(化名),患胰腺癌(百度搜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 天津腫瘤醫院選擇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冷凍消融治療雙腎腎癌
    因此,研究探索腎癌預防、診斷以及治療的有效方法已刻不容緩(百度搜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日常體檢竟檢出雙腎腎癌  2017年,對安圖(化名)來說,是一個悲傷的節點,勾勒著他從星辰璀璨到黯淡無光的回憶。
  • 濟南腫瘤醫院認準廣州復大醫院:復大為患巨瘤老人患者清掃病灶
    今年64歲的湖南岳陽人老陳患有肝癌,不久前在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做了納米刀消融手術恢復良好,他於6月1號下午出院前給牛立志副院長發來了一段感謝話語:而在這家醫院做進一步治療,治療排期又長,急需儘早治療的陳工及一家人十分著急(百度搜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專家牛立志納米刀治療病例報告
    大肝癌(>5cm)由於靠近血管、膽道和重要器官,雖然肝惡性腫瘤患者進行手術切除是金標準,但只適合20%以下的患者,而無法切除腫瘤的患者,將面臨著疾病復發的風險和有限的生存時間。近些年,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冷凍消融等微創治療與局部治療的治療手段都一一興起用來治療肝癌,不可逆電穿孔便是其中的一種新的消融技術。國內最長納米刀術後生存期病例報告!
  •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羅榮城院長:看患癌醫生如何抗「癌」
    「我們之所以選擇這間醫院,是因為有許多的公開資料顯示它在微創治療方面是走在世界前沿的,而且擁有國際性的微創治療專家及教授,是一間值得信任的醫院」,CholidBadri的兒子說,「不久前,在放射國際學術會上『復大』牛博士介紹的冷凍消融技術令大家印象深刻。」就這樣,CholidBadri、妻子與兒子來到了復大腫瘤醫院。
  • 長沙腫瘤醫院認準廣州復大腫瘤醫院:讓納米刀成為抗癌名片
    1如果說金山公司是「鑿斧人」,那麼復大就是國內第一個「伐木者」納米刀儀器目前,納米刀已經成為治療胰腺癌一個重要的、突破性的手段。但是現在只有美國能夠生產納米刀儀器,而且是一代機。事實上,第一個發現納米刀消融腫瘤的原理不是美國人,而是中國重慶大學的姚陳果教授。因此,可以說中國在納米刀的機理、原理研究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 青海腫瘤醫院認準廣州復大醫院:冷凍治肉瘤獲得國外患者好評
    經過多方諮詢,了解到以微創消融聞名的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樸駿為尋求絕境中的一絲希望,來到了廣州(微信搜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肉瘤潰爛面臨截肢風險,該怎麼辦?  據復大腫瘤醫院副院長牛立志教授介紹,肉瘤的特點,主要是在局部生長速度比較快,因為肉瘤對於放化療敏感性不強,切掉一個便會再出現一個。往往患者會陷入手術,復發,再手術,再復發的循環中。但是,無法逃避的現實是許多患者在幾輪手術之後,已經無法再耐受新一輪的手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