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菜拖黃魚」也叫「苔拖黃魚」,是浙江寧波地區最著名的傳統名菜。由於寧波靠海,故周圍盛產苔菜。苔菜,又名乾苔、海苔,為翠綠細管狀植物,形似絲棉,產於淺海巖石上,冬春季採集曬乾,清香味濃,以浙江寧波附近海面所產最為有名。當地人們都喜歡以苔菜切成末,與麵粉拌成糊,用黃魚肉條蘸裹麵糊入油鍋炸熟食用,故名為「苔菜拖黃魚」。此菜以香味濃鬱、魚肉鮮嫩而著稱,深受人們的歡迎。小時候,倚在廚房的門邊,看著媽媽認真地炸著拖黃魚,口水就已經咽滿了一肚了。
外面賣的拖黃魚,一般都是現做現賣。製作過程並不複雜,材料新鮮是關鍵,最好選取腮紅、通體完整、二指大小的新鮮小黃魚,一來易炸熟,二來易入味。將小黃魚剖膛破肚,摘除內臟,去掉魚頭,沿著魚背一剖為二,將魚肉置於盤內,加鹽、料酒、姜微醃去腥。自發麵粉內打入小蘇打、鹽、苔菜、雞蛋、水後,攪成均勻的麵糊。鍋內添油燒至七成熱時,手拎著魚尾掛糊,乃是」第一拖「。掛糊之後,拎魚尾沿鍋緣慢慢放入油裡,這是」第二拖「。待魚體炸至金黃後拖出,謂之」第三拖「。經過」三拖「之後,酥脆可口的拖黃魚就炸好了,拖黃魚也由此得名。苔菜,這種碧綠的食材,對於寧波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這種生長在淺海巖石間的藻類,於冬春季採集後曬乾,有一種天然鮮美,清香味濃。
記得小時候,家裡來了客人,拖黃魚常被用作招呼客人作下酒的小菜。平日裡,孩童們喜歡拿來當零食吃,魚肉足夠鮮美,不用蘸醋都非常好吃,而裹在外層的面衣恰到好處,金黃酥香,吃得咔蹦咔蹦脆。
以前寧波盛行的「面拖黃魚」,是將黃魚去骨後切成小條,蘸著麵糊入油鍋炸熟而食。後來隨著當地經濟的發展,商業繁榮,菜館逐漸增多,相互競爭,促使菜館不斷創新品種。於是有一家菜館的廚師就動腦筋取用苔菜乾和黃魚肉條拌和,掛糊經油鍋炸製成菜。這樣製成的菜不僅魚肉鮮美,且苔菜香味濃鬱,鹹裡帶鮮,能還原出海洋的味道,非常開胃。所以此菜一經傳出,就深得顧客們的稱讚,並一直流傳至今。這道菜,既可以當零食,也可以當菜,還可以當飯吃,既填飽了肚子,又享受了美味。
剛出鍋的拖黃魚外焦裡嫩,微微冒著熱氣,以米醋蘸食,既解油膩,又化魚腥,非常美味開胃。夾一塊酥脆拖黃魚,搵一搵小碟中的米醋,輕咬一口,外殼酥脆,魚肉鮮美,細細一嚼,一酥一嫩的搭配令人回味無窮。拖黃魚的做法在寧波很早就有,是一種相當懷舊的烹飪手法。拖黃魚的香味,使黃魚本身的鮮美上更上一層樓,對於老一輩來說,這更是讓人懷舊的味道。這種家鄉的風味,總有太多的來不及,輾轉經年成往事,在不經意間悄悄溜走。如今鄉味,感知拖黃魚的鬆脆可口,那些逝去的年華,依然在時光深處活色生香。寧波的傳統名菜「苔菜拖黃魚」,香味濃鬱,是寧波人的老味道。小夥伴們,你吃過苔菜拖黃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