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一般手衝咖啡的注水方式都是以繞圈注水為主,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能較均勻地萃取整個咖啡粉層。那麼應該是繞大圈還是繞小圈去衝煮呢,本期衝煮實驗室就來探究一下這個問題。
實驗設計
本次實驗採用前街咖啡新上架的哥斯大黎加米拉珠莊園瑰夏拼配,具體信息如下:
【衝煮參數】
【衝煮過程】
本次實驗採取一刀流的注水方式,在注水手法上,第一組採用繞小圈的注水方法,先注入30克水悶蒸30秒,然後以一元硬幣大小繞圈注水至225克。
可以觀察到,整個衝煮過程,水柱始終以硬幣大小繞圈,粉層的白色泡沫一直是繞圈範圍內,衝煮完成後的粉牆會比較厚,粉坑會比較深。總萃取時間是1分37秒。
第二組採用繞大圈的注水方法,先注入30克水悶蒸30秒,以不碰到濾紙為前提進行繞大圈衝煮,直接注至225克。
可以觀察到,悶蒸完成後繞大圈注水時泡沫呈現「環」狀,隨著粉層水位的升高,帶動整個表面出現金黃色泡沫,衝煮後的粉牆較薄,也相對較淺。總萃取時間為1分40秒。
【風味對比】
可以看出,繞小圈會讓咖啡的風味較集中,突出淺烘咖啡的甜感,口感也會較紮實。而只繞大圈的話,會呈現出偏酸的風味,口感會偏向清新單薄。其實在用錐形濾杯衝煮的時候,繞外圈衝煮的時候,在表面看起來沒有衝刷到濾紙,但由於水柱是有衝擊力的,實際上是有機率衝擊到粉層邊的肋骨,水就會沿肋骨流走,造成萃取不完全。
所以在用錐形濾杯衝煮咖啡的時候,前街會推薦由中心向外繞圈,再慢慢繞回中心點,這樣萃取的咖啡會更均勻,風味會更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