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愛咬寶寶,和細皮嫩肉沒關係。
那是什麼?先來看看蚊子好哪口:
寶寶:新陳代謝比成人快,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多,體溫相對偏高,也更容易出汗,就最容易吸引蚊子。
同理,一群成年人的話,身材最胖、體溫最高、出汗最多的那個也最容易被蚊子迅速鎖定。
和聞香識女人一樣,蚊子聞著氣味找過來,管它黑燈瞎火不黑燈瞎火,精準鎖定目標後,就悄咪咪降落到皮膚上,一頓飽餐。
被蚊子咬了一口,最大的感受是什麼?痒痒癢,越抓越癢的癢。
還難看,這裡一個大紅包,那個一個大紅包,如果眼睛旁邊被咬了一口,好了,眼睛睜開都困難。
而且,雖說大部分人被蚊子咬了後不會生病,但蚊子確實會傳播一些疾病,比如西尼羅河病毒、黃熱病、登革熱、瘧疾等。
那趕緊用驅蚊產品呀。
合適不合適怎麼看,不知道的話,就先排除法,至少知道哪些是不合適的。像含這3種驅蚊成分的,就不能給寶寶用,有害。
薄荷腦、樟腦——花露水、風油精中常見,但是有神經毒性,不建議給 2 歲以下的寶寶用。
擬除蟲菊酯——蚊香中常見,也是具有神經毒性,也不建議給2歲以下的寶寶用。
爸媽都記住了嗎?下次看到就記得收起來吧。小寶寶們總是手欠又好奇,傷不起啊。
說完不能買的,就可以進入下一個環節:什麼是可以買的。
先來看看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以及美國疾控中心的推薦:避蚊胺、派卡瑞丁、驅蚊酯、檸檬桉這4兄弟,大人們都可以用,包括孕產婦。
但是,對於兒童,只推薦避蚊胺、派卡瑞丁這2兄弟。其中,對於2個月以下的寶寶,不建議塗任何驅蚊液,3歲以下禁用檸檬桉。
同時,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在使用含有埃卡瑞丁的產品時,成分濃度不要超過 20%。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驅蚊劑呢?濃度控制在 30% 以下。
對了,給寶寶塗的時候,眼睛、耳朵和嘴巴旁邊不要塗,也不要塗在手上,不然愛吃手的寶寶吧唧吧唧吃得歡,可能就吃進嘴裡了。 要是皮膚有傷口,也忍住別塗。
其實對於寶寶來說,驅蚊液起作用的時間畢竟有限。最硬核的驅蚊產品,在家就是蚊帳、紗窗這些物理驅蚊大法,出門就是淺色的防蚊褲和防曬衣這些,讓蚊子看得到,咬不著。
如果爸媽實在想用電蚊香,也不是不行,一要離寶寶遠一點,二要保持通風。
其他就是出汗了及時擦乾,既不會被蚊子盯上,還不容易感冒。回家後收收汗就洗個澡吧。勤剪指甲,以防寶寶把皮膚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