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心理疏導方案發布,可自願接受心理狀況評估

2020-12-05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但部分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因擔心病情復發、周圍人員歧視等出現焦慮、自責等心理問題。9月11日,為加強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按照《方案》,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返回社區後,按照知情同意和自願原則,可接受心理健康狀況測查評估,心理疏導團隊原則上每半年至少開展一次隨訪。

按自願原則評估治癒患者心理狀況

《方案》要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點醫院應當及時將治癒患者資料共享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掌握患者既往治療情況,結合居民健康檔案完善相關健康信息。對未納入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治癒患者,及時安排家庭醫生與治癒患者協商籤訂服務協議。各相關工作人員在服務過程中應當嚴格做好患者信息隱私保護。

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返回社區(村)後,上級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可指導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合患者既往治療情況,按照知情同意和自願原則,採用心理評估量表或心理軟體對治癒患者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查評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依據上級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對評估結果的會診意見,對有服務需求的治癒患者,提出團體幹預、家庭幹預、個體幹預等心理疏導的建議。

心理疏導團隊每半年至少隨訪一次治癒患者

《方案》還要求加強心理疏導和隨訪管理,並做好重點人群危機幹預。

各地應當以縣(市、區)為單位,依託轄區精神衛生醫療機構、高等院校心理諮詢中心、社會心理服務機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等組建心理疏導服務團隊,與各街道(鄉鎮)、社區(村)對接,根據患者及家屬意願實施針對性心理幹預。心理疏導服務團隊結合心理疏導工作,同步開展患者隨訪管理,原則上每半年至少開展一次隨訪,隨訪時記錄心理測評、心理疏導情況,並給予相應的健康指導。

針對重點人群,《方案》要求心理疏導服務團隊針對測評結果提示有心理健康問題或基層工作人員反映有心理行為異常的患者作為重點幹預對象,及時進行一對一的有針對性的幹預。若發現存在嚴重心理行為問題或有明顯自殺自傷風險的個體,應當及時收治入院,由專科醫生進行診療和提供服務,同時將信息反饋給患者所在社區(村),納入重點人群實施網格化服務管理。

治癒患者較多地區要設置心理熱線

《方案》還提出,各地要支持心理援助熱線、網絡心理服務平臺的建設,提高心理疏導服務的可及性。治癒患者人數較多的市(地、州)要適當設置心理熱線坐席,延長在線服務時間,使電話打得通、有人接。熱線主辦機構要加強心理熱線規範管理,定時分析匯總來電諮詢的信息,發現突出問題或可能發生的應激事件時,及時將相關信息報告當地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或人民政府。

記者注意到,《方案》還特別點名「浙江樣本」。《方案》提到,浙江省設置全省統一的心理熱線號碼96525的做法值得推廣。

浙江省統一心理援助熱線「96525」於今年7月上線。據「健康浙江」消息,《浙江省精神衛生條例》第十二條要求,省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設立全省統一的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為了方便大眾識記和尋求幫助, 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專門向省通信管理部門申請了「96525」短號碼,當前全省11個市全部開通了「96525」心理援助熱線。「96525」心理援助熱線的服務對象主要包括受到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家庭子女問題、職場與人際關係問題、精神心理疾病等困擾的人群。

減少對治癒患者的歧視和排擠

隨著新冠肺炎患者陸續治癒出院,如何順利回歸社區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

《方案》要求,各地要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新冠肺炎相關知識的科普宣傳,介紹團結和睦的鄰裡關係對促進患者身心全面康復的意義,引導城鄉社區居民正確了解新冠肺炎特點,減少對治癒患者的歧視和排擠,共同營造理解、關愛、幫助治癒患者的良好氛圍。

記者注意到,在4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表示,一些群眾對康復患者有擔心甚至排斥心理,這個擔心沒必要,社區要充分發動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做好對群眾的解釋工作,引導社區居民消除恐懼心理。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在徵得出院患者同意的前提下,通過網上交流的方式,引導出院患者與社區居民交流互動,分享抗疫經驗,促進包容理解。號召社區居民強化同情心、同理心,消除對出院患者的歧視。

4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再次對此作出回應。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出院患者作為康復期的患者,他體內已經有特異性的抗體,使得他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不會造成感染他人的現象。所以在社區,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

「我們也希望,社區的同仁能夠接納他們的回歸,共同來維護好他們的健康,更重要的是給予他們心理的關愛,讓他們能夠感受到我們社會這樣一個大家庭的溫暖。所以心理的康復、心理的疏導也是非常重要的。」郭燕紅說。

新京報記者 許雯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出院後可自願接受心理測評
    目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階段,但部分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因擔心病情復發、周圍人員歧視等出現焦慮、自責等心理問題。今天,國家衛健委會同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全國婦聯、中國殘聯制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正式發布。
  • 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心理疏導方案印發
    本報北京9月11日訊 記者吳佳佳報導:11日,國家衛健委會同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全國婦聯、中國殘聯制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正式發布。其中明確提出,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出院返回社區後可自願接受心理測評,各地應對有服務需求的治癒患者提出心理疏導建議,且每半年至少開展一次隨訪。同時,治癒患者人數較多的市(地、州)要適當設置心理熱線坐席,延長在線服務時間,使電話打得通、有人接。方案以促進治癒患者身心全面康復為目標,提出七大措施。
  • 官方:加強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心理疏導 開展心理測評
    中新網9月11日電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近日印發《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對治癒患者加強關愛幫扶,對發現的心理問題及時進行疏導幹預。在患者出院返回社區後,按照知情同意和自願原則對其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查評估。
  • 國家衛健委:做好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促進治癒患者全面...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1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瑾)國家衛健委官網今日發布消息稱,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關於做好新冠肺炎治癒患者(以下簡稱「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加強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促進治癒患者全面康復,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
  • 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出院後可自願接受心理測評
    國家衛健委網站9月11日消息,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關於做好新冠肺炎治癒患者(以下簡稱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加強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促進治癒患者全面康復,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 部分新冠治癒患者出現心理問題 六部門制定疏導方案
    來源:國家衛健委原標題:部分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因擔心復發、周圍人員歧視等出現心理問題,六部門制定疏導方案 國家衛健委9月11日消息,目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階段,但部分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因擔心病情復發、周圍人員歧視等出現焦慮、自責等心理問題
  • 部分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因擔心復發、周圍人員歧視等出現心理問題,六部門制定疏導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關於做好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加強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促進治癒患者全面康復,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全國婦聯、中國殘聯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方案以促進治癒患者身心全面康復為目標,主要包括七個方面的工作措施。一是加強關愛幫扶。
  • 部分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出現心理問題 衛健委等六部門制定疏導方案
    央廣網北京9月11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目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階段,但部分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因擔心病情復發、周圍人員歧視等出現焦慮、自責等心理問題。
  • 聯防聯控機制:加強心理疏導工作 促進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全面康復
    人民網北京9月11日電(董童)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消息,為進一步加強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促進治癒患者全面康復,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中國發布丨中國提出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有自殺自傷風險的收治入院
    中國網9月11日訊 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近日印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要求各地組建基層服務團隊,定期走訪慰問,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困難;通過權威媒體開展新冠肺炎相關知識的科普宣教,營造理解、關愛、幫助患者的良好氛圍。依託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掌握患者健康信息,並嚴格做好隱私保護。《方案》提出,在患者出院返回社區後,按照知情同意和自願原則對其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查評估。各地要組建心理疏導服務團隊,根據患者及家屬意願實施針對性心理幹預、開展隨訪管理。
  • 防範「社會性死亡」,新冠治癒患者心理疏導該怎麼做?
    痊癒患者的這種焦慮也來自周邊環境的影響,全球多地出現了親友鄰居同事不敢接觸新冠肺炎痊癒患者的新聞報導。9月11日,為加強治癒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分別從七個方面對社會大眾的心理健康幹預給出了具體指導。
  • 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可自願接受心理測評
    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關於做好新冠肺炎治癒患者(以下簡稱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加強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促進治癒患者全面康復,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印發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印發(附方案全文+解讀+一圖讀懂)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加強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尤其是要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病亡者家屬等的心理疏導工作」的指示精神,進一步指導各地加強患者及其家屬等重點人群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印發(附方案全文+解讀+一圖讀懂)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加強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尤其是要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病亡者家屬等的心理疏導工作」的指示精神,進一步指導各地加強患者及其家屬等重點人群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 中西醫結合、康復醫學及心理疏導全程幹預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   為發揮中西醫結合、中醫康復及心理疏導的綜合優勢,提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水平,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第四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接管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發熱4病區後,醫療組組長楊曉芸及時組織醫療組隊員到病房全面掌握並逐一評估患者病情
  • 軍隊心理專家在線疏導,幫助治癒患者渡過「心理關」
    3月31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武漢泰康同濟醫院心理科副主任曹志永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我們組成後方心理服務專家團隊,通過建立心理服務專家微信群,精準掌握心理創傷特點規律,科學研判患者治癒後的心理健康形勢,採取在線量表測評、疑難會診、綜合評估、一對一幹預、團體輔導、跟蹤隨訪等具體措施,為感染治癒患者提供持續心理服務,幫助患者重建健康心理,回歸正常生活。」
  • 看解讀,社會工作如何在治癒患者心理疏導中發揮重要作用
    9月11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印發。《方案》強調各地區要將治癒患者心理疏導納入疫情防控工作整體部署,將心理疏導工作與其他防控措施同步實施。《方案》聚焦促進治癒患者身心全面康復的目標,從加強關愛幫扶、加大宣教力度、完善健康信息、開展心理測評、加強心理疏導和隨訪管理、做好重點人群危機幹預和推動心理熱線平臺服務等七個方面內容加以落實。
  • 調整疫情心理疏導重點 應對社會心態變化
    3月18日,為進一步加強重點人群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下文簡稱《方案》)。各地應在工作方案的指導下,實時研判各類人群心理的階段性變化,因時因勢調整社會心理服務的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維護公眾心理健康,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 疫情後的創傷心理障礙如何克服?分類分級評估篩查 確定心理疏導方案
    新冠肺炎病人特別是重症患者大部分有創傷後心理障礙,同時,一線醫務人員的心理問題也需重視,心理疏導成為康復工作的重要任務,如何進行心理疏導?在11日的《新聞1+1》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聯絡組專家、北大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對此作出會解答。
  • 【戰「疫」說理】調整疫情心理疏導重點 應對社會心態變化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公眾的心理狀況也隨之發生變化。疫情帶來的「潮水般」的心理應激反應逐漸衰退,不同人群的心理差異進一步顯現。3月18日,為進一步加強重點人群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下文簡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