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三個來歷傳說丨唐玄宗、朱元璋、乾隆,是這樣過中秋節的

2020-12-09 傳統文化圓桌派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了,在國民的心裡,它的重要性僅次於春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每到這個時候,我們祖國大地總會出現壯觀的遷徙潮,大批遊子奔走在歸家的夜路裡。

在古代,萬人之上的皇帝是如何過中秋的呢?

唐代以前:皇家祭月

中秋節源於古人的月亮崇拜,早在周朝,皇家就有祭月的傳統。

當時,在鎬京(今陝西西安)城西設月壇,帝王穿白衣騎白馬登壇祭祀。

而中秋節從皇家逐漸影響到民間,成為一個節日,還要追溯到中國傳統文化最為昌盛的唐宋時期。

明皇遊月宮,不覓長生藥,只記霓裳一曲歸

從唐代開始,中秋這天不光是祭月了,皇帝會在宮裡舉辦宴會來慶祝。

唐代為什麼會中秋節如此重視呢?這要從唐玄宗的生日說起。

古代帝王都喜歡對自己的誕辰進行特殊化處理,帝王出生的時候,必然天有異象,不是打雷、下雨,就是紫微星熠熠發光,總之就是不能默默無聞。

等到皇帝正式登基之後,這個誕辰就成了重要節日,叫做萬壽節,但一般局限於皇族內部慶賀,還不是全國性節日。

到了唐玄宗這兒,自然也不例外,他的生日就在中秋節——前十天的八月初五,這一天稱作「千秋節」,取「千秋萬代」的意思。之後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中秋節的前身,所以每逢這天,宮廷必要大擺筵席慶祝。

唐玄宗浪漫多情,過中秋當然不能將就了。

話說,開元初年的八月十五中秋夜,月色如銀,萬裡一碧。唐玄宗正在宮中飲酒賞月,忽然有了月宮一遊的念頭,於是宣召國師葉法善。

葉國師點頭應允,說聲不難,就把手裡的板笏往地上一扔,便化作銀色長橋,一頭在殿前,另外一頭遙遙直至天上明月。

隨後,葉國師就扶著玄宗,走上橋去,不一會下橋便見一處牌樓,匾額上寫著「廣寒清虛之府」六個大金字。

走進牌樓,庭前是一株巨大無比的桂花樹,枝葉茂盛,樹下無數白衣仙女正乘著鸞鳥翩翩起舞,庭邊階上,又有幾個白衣仙女拿著樂器伴奏。

唐玄宗向來精於音律舞蹈,便當場一一默記。聽罷一曲,兩人原路返回。

第二天,玄宗把在月宮中所記曲子和舞蹈傳給楊貴妃,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舞》。

於是,唐玄宗在嫦娥之後,成了中國登月的第二人,也讓中秋節多了玄幻色彩。

朱元璋月餅起義,一舉奪天下

比起李隆基來,朱元璋顯然有著屌絲逆襲的傳奇人生。

元朝末年,皇帝、官僚們瘋狂搜刮民脂民膏,欺壓百姓,強取豪奪,廣大民眾不堪忍受,紛紛起義抗元。

在一年中秋節前夕,朱元璋準備號召各地起義力量,共同抗擊元朝的統治。

但朝廷官兵搜查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

軍事劉伯溫想出了一個計策,到處散播謠言,說有瘟疫,要家家戶戶的老闆姓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災禍。

同時,他命令屬下把寫有「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的紙條藏入月餅裡面,傳送到老百姓手中,並且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的晚上起義響應。

八月十五當天,徐達率先攻入元大都,各起義隊伍一起響應,很快起義就取得勝利。

勝利的消息傳來,朱元璋把起義時的餅賞賜群臣,將這種餅定為中秋節糕點。

自此,月餅在民間流行。

乾隆帝:開創中秋三天假的鼻祖

中秋節對於乾隆皇帝來說應該是不同尋常的,因為他自己的生日即為陰曆的八月十三,與中秋節僅有兩天之隔,皇帝的生日在過去也是個重要的節慶,稱為「萬壽聖節」,因此這兩個節慶往往是連在一起慶賀的。

乾隆皇帝自即位第六年起,他的中秋節便基本上是在承德避暑山莊度過的。

究其原因,是和避暑山莊特殊的政治地位有著緊密聯繫的。

避暑山莊離木蘭圍場很近,木蘭圍場是清代帝王舉行秋獮大典的場所。秋獮的意義在於讓遊牧民族出身的滿洲八旗兵不忘記自己的根本,通過狩獵的方式訓練自己的騎射技能,同時也讓他們銘記祖先驍勇善戰以及艱苦樸素的本色。同時秋獮還團結了蒙古以及西藏等各少數民族地區的首領,以達到鞏固清帝國的大一統的最終目的。

每逢乾隆皇帝的壽辰和中秋節,避暑山莊皆連日筵宴,熱鬧異常。而且,連同北京至承德300多裡間的道邊樹木上也披紅掛彩,裝飾一新。

據《清史稿》記載,清宮各種節令活動中比較多,每個節令都有具體的典制,其中「中秋節」更為重要,到了乾隆時期節令定製就更加詳細。

乾隆帝作為糕點極度愛好者,煙波致爽殿內的供品有大小月餅、茶酒、瓜果共28種。

供桌上擺月宮符像,還要一個直徑五十五公分、十斤重的大月餅。月餅上印有玉兔藥圖案。大月餅左右,各擺一塊三斤重的月餅,各帶小月餅數盤,擺酒、茶數盅。供桌上還要擺應時鮮花和應時鮮果。

祭月以後,還會將用來月供活動的貢品,依據各嬪妃位份的不同,進行相應的賞賜。不過當時有名的傳統京式點心,自來紅月餅倒是沒有「偏見」的,發給每人人手一盒。有了吃也要玩樂,什麼歌舞表演,戲曲演唱,賞月吟詩,乾隆帶著妻兒老小及一眾臣子們,那是玩的喜慶又熱鬧。

作為一位文藝青年,乾隆帝一生作詩43630首,當然不會放過中秋節這個展露才華的機會了。傳說,他文思如泉湧,最高紀錄是「上一次廁所,寫出4首詩」。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的中秋節,正值乾隆70壽辰,慶典規模更為隆重浩大,八方來貢,四野朝拜。乾隆此時心潮澎湃,寫下了大氣磅礴的《古稀說》:

「七旬登壽凡六帝,五十紀年惟一人。漢武卻非所景仰,宋家高孝更非倫。」

詩中歷數秦漢以來歷代帝王,展示了雄才大略兼具的乾隆豪情萬丈的胸懷,從而把延禧中秋攻略推上了高潮。

由此可見,歷代皇帝們對中秋節都非常重視,演繹了一個個流傳千古的故事。

而對於民間百姓來說,中秋賞月的心願無非「團圓」二字。

在這裡,小編祝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團圓!

相關焦點

  • 你竟然還不知道關於 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是什麼
    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都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既然是傳統的節日,肯定是有它的歷史,每一個節日都有它的來歷,並且在古代,有些事物是被神話了的,有些沒有依據,所以很多的只能是傳說了,這中秋節快要來臨了,很多的人想要問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是什麼。
  • 關於中秋節的四個傳說
    中秋節很美,中秋節的傳說亦美。中秋節有這麼四個傳說,大家都應該知道的。第一傳說:唐高祖與「祝捷餅」中秋節的第一主角是月餅。關於月餅的來歷,傳說很多,較流行的觀點是出現在唐朝。唐初,東突厥勢力強大,李淵太原起兵時曾向突厥始畢可汗稱臣,以換取北方的相對安定。
  • 中秋節的故事傳說簡短 手抄報內容中秋節的來歷50字為何叫中秋
    中秋節的故事傳說簡短 手抄報內容中秋節的來歷50字中秋節由來  2018年中秋節是9月24日,很多人都要回家過節了,中小學也要被老師布置寫作文,或者做手抄報,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就成了重要的素材,小編準備了中秋的由來故事傳說,希望對網友有所幫助。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啊。
  • 中秋節的來歷?關於中秋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馬上就要過中秋節了,關於中秋的來歷,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其實在民間有很多關於中秋節來歷的說法,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聊一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大更圓,所以又叫「月夕」或是「八月節」,人們借圓月,思念家人,渴望團圓,也有地方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2,民間傳說「嫦娥奔月」。一般有關月亮的傳說,人們想得最多的就是嫦娥,關於嫦娥人們就會想起后羿。
  • 西方人為什麼不過中秋節?三分鐘了解中秋
    中秋節是中華文化圈共同的節日,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都要過中秋節。那麼,為什麼只有中華文化圈才過中秋節,西方國家不過呢?中秋又稱仲秋,是指秋季的第二個月,因為八月十五或十六是秋季正中間的日子,又是月亮最圓的時候,把這天定為中秋節,當然就順理成章(中華文化圈大多以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有少部分地區以八月十六為中秋節)。至於是從哪一年開始把這一天定為節日,並沒有統一的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是隋末裴寂在某年八月十五製作圓餅發給士兵作為軍餉說;另一種是朱元璋反元起義,在圓餅裡藏起義消息說。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時間:2020-09-30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佳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中秋節兒童畫:中秋節的神話傳說
    玄宗故事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 中秋節的故事簡短20字50字100字 中秋節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在我國的傳說中,嫦娥奔月是最為動人也影響最大的一個。中秋節要是沒有了月亮和嫦娥的傳說,將無法想像。除了嫦娥奔月以外,中秋節的傳說還有很多,比較出名的有吳剛伐桂、玉兔入月宮等。小編整理了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簡短介紹。
  • 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
    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時間:2018-09-22 20: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 今天是中秋佳節,過中秋大家都要吃月餅,賞月亮,看見月亮就會想到那些久遠而神奇的傳說。
  •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 中秋節來歷、習俗及詩詞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習俗?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哪一句最令您動容?今天,我們帶您來了解一下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順便欣賞幾首關於中秋節的詩詞。  中秋節來歷  中秋節來歷一  中秋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最初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就演變成為中秋節。
  • 中國之中秋節,關於它的三大歷史起源和四個故事傳說,你知道嗎?
    而關於中秋節的歷史起源眾說紛紜,但是卻是有著三個說法比較普遍:第一種說法:中秋節最早是起源於古代祭祀。根據史料記載,中秋一詞最早是出現在《周禮》一書之中,而在周朝時期,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而在《禮記》的記載中這樣寫道"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 中秋節的來歷20字50字100字簡短簡單介紹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時間:2019-09-12 22: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按照史籍的記實,中秋一詞最早呈此刻《周禮》一書中。
  • 中秋節的來歷、風俗和美食 中秋節的七大習俗,你知道幾個?
    中秋節的來歷、風俗和美食 中秋節的七大習俗,你知道幾個?時間:2020-09-30 23: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風俗和美食 明天就是國慶中秋節雙節了,啊任在這裡提前祝大家雙節快樂。下面我來說說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美食。
  • 中秋節的神秘來歷
    在古老的中華文化裡面,一年四季中,每個季節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所以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現在講的通俗一點,尤其是中國大陸就直接稱它為『』中秋『』了。中秋節似乎是一個外來異端,長久以來一直不是中原王朝的固定節日,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
  • 關於中秋節的六大經典傳說故事
    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 2018中秋節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中秋節習俗來歷50字簡短
    又是一年中秋節,一輪明月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不知不覺中,絢麗得難以封存,拔動了濃濃的故鄉情,還有那些古老的中秋傳說。那麼,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中秋節手抄報內容大全。  中秋節來歷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 關於中秋節的來歷簡單介紹
    中秋節作為歷史悠久的節日之一,和其它節日一樣,在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發展至今,中秋節已經成為固定的節日。那麼,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關於中秋節的來歷簡單介紹。中秋節的來歷一后羿射日之後成為英雄,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嫦娥,二人恩愛的過著日子。
  • 月餅為什麼非要在中秋節吃?問問朱元璋
    相傳中秋節吃月餅,還跟朱元璋有關。而且從明朝開始,中國民俗的相關文獻中就大量記錄了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習俗。調查香菇雞肉、香辣牛肉,這是包子還是月餅?!農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即將到來,月餅也逐漸開始在各大商超中佔據搶眼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