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古典音樂是音樂的起源,現在卻無人問津,反而洗腦神曲風行天下?
相信很多學習器樂和聲樂的朋友都會有一個疑惑,為什麼現在絕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古典音樂?反而聽只聽流行音樂的人越來越多。其實聽流行音樂也沒毛病,畢很多流行歌曲都是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朗朗上口,比較容易演唱,而且又容易演奏,這是流行音樂的優點和強勢的地方。
但是按照流行音樂現在的這個走勢,特別是因為「某音」平臺的影響,現在都是以洗腦的口水歌當道,聽來聽去沒什麼變化,不僅技術含量很低,甚至歌詞也是前言不搭後語胡亂拼湊的,只是單純為了湊韻腳,這種很一般的音樂也是響徹大街小巷,但是如果拋開普通人的審美能力,但是往往除了專業的人和對音樂的愛好者對音樂裡面的技術有所追求,普通人只是為了取得情感的慰藉。
其實現在所有的流行音樂都是從古典音樂演變而來,古典音樂更是有著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悠久歷史,雖然古典音樂大都是名人大師們所創作,裡面能投入的情感會比一些通俗音樂要高深,但是相比普通音樂,在古典音樂中能獲得的感情的機會成本更高。不知道有沒有人在去聽過古典音樂會,我相信不是特別喜歡的人去聽這種音樂會真的會受不了,一場下來兩個小時,中間減去中場休息,其他時間都會讓人想要打瞌睡。
因為古典音樂是通過旋律跟節奏的變化來表達作者的感情,但是像一些普通的流行音樂,要麼就是旋律簡單,很好上嘴,要麼就是歌詞跟語言傳達很淺顯,明確的說明了表達意圖,這樣古典音樂就顯得非常複雜,對於普通人來說,聽音樂只要符合自身情感上的需要,那麼何必要去了解和研究古典音樂裡面的含義。
古典音樂裡面的含義和感情和作家的情感背景相聯繫,而且不同時期所呈現的風格也不一樣,古典失去的作品有著優美的旋律,也有浪漫的色彩,還有抽象的畫面等等,想要了解這些都要對當時的社會背景有所了解,這些學習成本遠遠高於對普通音樂的了解。
但是也有很多人聽音樂首先看中的就是旋律跟節奏,這樣其實也是不利於古典樂的傳播,有些古典音樂的旋律可能上耳很好聽,但是也有一些很多人聽起來覺得沒有辦法入耳,因為他們的旋律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去吸引大眾,而且古典音樂的篇幅也很長,一般人聽起來真的很難受。
但是對於古典音樂或者流行音樂,也沒有說高低的分別,無非就是各取所需,一般就是流行音樂就是為了迎合大眾的,但是大眾對於古典音樂只是缺少一個機會去了解,或者自身需求的改變,相信在深入之後也是會產生對古典音樂的迷戀,因為音樂本身就是人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但是近些年自從「某音」平臺火了起來以後,越來越多的洗腦神曲排山倒海般泛濫,比如《隔壁泰山》、《生僻字》、《出山》、《學貓叫》等等網絡神曲,除了洗腦真的沒有什麼養分可言!
其實當下所有的流行音樂都是從古典音樂當中衍生而來,而且當下的流行樂壇當中的許多位傑出的全能型唱作型歌手,都是從小就開始學習古典音樂。比如汪峰、王力宏、林俊傑、汪蘇瀧等等,他們都是從啟蒙時期就開始苦學古典音樂,後來才創作出了那麼多的經典優秀的流行音樂。由此可見,古典音樂才是流行音樂的土壤和根基,不論是你單純的喜歡音樂,還是想從事音樂行業,必要的古典音樂素養還是十分必要的。
本期話題:大家平時有聽古典音樂嗎?你喜歡古典音樂嗎?您對古典音樂和當下的流行音樂有什麼樣的見解和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