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方水養一方人」,很多人對自己的故土有著莫名的眷戀,而中華五千年歷史,雖說還是那塊地那些土,但還是發生了不少的變化,比如它的名字。
如今的西安,曾經名為長安,不少人認為這個名字改得太失敗了,遠沒有「長安」那麼好聽,像如此改了名字就腸子悔青的城市有哪些?合肥在抽泣,駐馬店哭瞎了眼。
合肥,現今是安徽省省會,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之稱,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古稱廬州;前221年,秦始皇立群縣,合肥屬九江郡,朝代更替,到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改合州為廬州,合肥屬廬州。
「廬州」一名一直到民國元年,廬州府廢,合肥縣直屬安徽省,1949年,合肥設市,許多人認為「合肥」遠沒有「廬州」好聽,以為合肥產化肥,尤其是歌手許嵩的一首《廬州月》,又添加了幾分文藝氣息,更讓人們直呼改名失敗。
不過還是要說的是,「合肥」一名早在幾千年前已經出現,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九江群轄合肥等縣,合肥縣名始於此,因東淝河與南淝河皆發源於此而得名。
駐馬店,讓人首先想的是「養馬」的地方,舊稱是汝南;公元前203年,漢高祖置汝南郡,因大部分轄地在「汝河之南」得名;而「駐馬店」一名初見於明朝時期,還真是與馬有關。
自古以來,這裡交通便利,官宦過往,商人們也常途徑此地,明朝天順年間(1457—1464年),崇簡王朱見澤在這裡建莊設驛站,此地更為繁榮,駐馬投宿的客棧中馬店也是非常多的,於是便有「駐馬店」的名稱,當地人表示並不想要這個名。
還有揚州,人們皆知唐朝詩人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寫有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廣陵便是揚州的古稱,有話是「人間應有好戲在,一曲廣陵天下知」。
蘇州,古稱是「姑蘇」,有「人間天堂」的美譽,蘇州的文化底蘊深厚,唐朝詩人杜荀鶴在《送人遊吳》中寫有詩句:「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閒地少,水港小橋多。」
不少人認為「姑蘇」的稱謂,更能形容蘇州「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色,蘇州相比「姑蘇」,就少了一些詩意。
我國哪些城市改了名字就腸子悔青的?合肥在抽泣,駐馬店哭瞎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