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恐龍同時代的蛙類,因躲藏在地下生活,一直存活到現在!

2020-12-14 六維自然

在地球那麼多時代中,恐龍時代無疑是一個比較知名的時代,恐龍出現於三疊紀,鼎盛於侏羅紀、白堊紀中期,滅絕於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統治地球時間長達約1.6億年之久,所以中生代也被稱為恐龍時代!恐龍消失了,但和恐龍同時代物種有很多一直存活著,最為出名就是和恐龍同時代的鱷魚,除了鱷魚,這種蛙類也是恐龍同時代的——紫蛙!

恐龍時代是地球上爬蟲類統治地球最鼎盛的時代,不是所有生物都是那麼巨型的,紫蛙就是一種體型比較小型的生物,紫蛙的身材比較肥胖,外形和其它蛙類有很多差別,紫蛙鼻子像長了一個豬鼻子,所以紫蛙又名西高止山鼻蛙。

紫蛙初次發現在2003年西印度,面對那麼奇特蛙類,生物學家都無法區分它屬於哪種蛙,通過研究分析:這種蛙並不屬於已知發現世界中有4800種蛙類,29個蛙科中,而是一種新的蛙類,這種蛙屬於生活在遠古恐龍時期的一種特殊蛙類的分支種類,是和恐龍同時代的蛙類!

紫蛙的發現,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它是適應自然進化成這個樣子還是原來就是這個樣子?最後讓人們驚訝的是:這種蛙類一直都沒有變化,歷經數百萬年時間變化,紫蛙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很讓人驚訝。

紫蛙是自然界活化石的動物,存在了數百數千萬年,卻直到2003年才被發現?是因為紫蛙幾乎不怎麼活動,一直生活在地下,躲藏在暗處,只會在雨季,洞穴被水淹了,才現身地面,兩周後又躲入地洞中,一直過著隱身的生活。

紫蛙的食物主要以各種螞蟻為食,特別是白蟻,也捕捉一些其它昆蟲,看著紫蛙體型那麼肥胖,但因長期生活在地下,它那尖銳的鼻部善於挖洞掘土,有利於它挖掘地洞,只是紫蛙的棲息地已遭到嚴重破壞,紫蛙已經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物種,越來越難發現!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最宅的青蛙,一年只有兩周出地面活動,讓紫蛙從白堊紀存活至今!
    在白堊紀時期,是恐龍統治著時代,但除了恐龍種類,最早的蛇類、蛾、和蜜蜂以及許多新的小型哺乳動物等也開始出現了,其中有一種蛙類,從白堊紀存活到現在,是自然界中活化石的動物——紫蛙。
  • 恐龍滅絕蛙類崛起
    今天的蛙類可能要感謝曾經導致恐龍滅絕的地球災難。
  • 和恐龍同時代的鱷蜥憑什麼熬過了生物大滅絕
    瑤山鱷蜥最早誕生於2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因此被稱為原始蜥蜴類的「活化石」,爬行界的「大熊貓」。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地處廣西賀州市的廣西大桂山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目前該保護區有野外生存的鱷蜥500隻左右,而保護區鱷蜥人工繁育基地裡404隻。今年,保護區鱷蜥人工繁育基地又新添了39隻珍貴的本土鱷蜥寶寶。
  • 和恐龍同時代的幽靈蛸,為避蛇頸龍躲到深海,是烏賊和章魚的祖先
    在海洋生物中,烏賊和章魚的外形長的差不多,會讓很多人分不清,甚至認為它們是同一科動物,實際上它們已不是同一科目的動物,章魚是八腕目,而烏賊是烏賊目,但在8000萬年前,烏賊和章魚未分化之前是有共同的祖先,其中現在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海洋深海中幽靈蛸
  • 南京專家發現與恐龍同時代新物種「隱翅蟲」
    原標題:南京專家發現與恐龍同時代新物種「隱翅蟲」 最左邊是光滑隱翅蟲的化石,最右邊是今天的光滑隱翅蟲。  驚喜  發現與恐龍同時代新物種「隱翅蟲」  1.65億年前的內蒙古寧城道虎溝,氣候溼熱,在一片湖泊的周圍,生活著一些體型偏小的哺乳動物和帶毛恐龍。經過億萬年的地質演化和歲月變遷,如今這裡已經成了古生物化石的寶庫。
  • 地球上體型最大的蛙類魔鬼蛙,它們豪橫到會吃恐龍
    因為這是一種體型巨大的史前蛙類,由於長相和身體結構十分特殊,人們也將其稱為「魔鬼蛙」。根據相關研究,魔鬼蛙的體長可達1米左右,是現在世界上最大蛙類的三倍,它們的體重也有10公斤之多,同樣是非洲巨蛙的三倍。
  • 樹木傳奇丨桫欏:恐龍同時代的「蕨王」
    桫欏歷經滄桑,穿梭億年,是目前為止僅有的木本蕨類植物,與恐龍同時代,有著活化石之稱,堪稱國寶。 桫欏歷經滄桑,穿梭億年,是目前為止僅有的木本蕨類植物,與恐龍同時代,有著「活化石」之稱。圖為貴州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的桫欏群。徐永福攝 科學研究的「活化石」 桫欏科作為真蕨中一個獨特類群,其大多數種類擁有和樹一樣形狀直立的樹莖,故而得名樹蕨。
  • 連雲港發現史前物種仙女蝦:與恐龍同時代 它的卵可存活上千萬年
    2019年7月2日,中國鐵建港航局連雲港項目部員工在江蘇省連雲港市海濱大道旁一池塘內意外發現一種奇怪紅尾巴生物,經連雲港市海洋與漁業發展促進中心海洋牧場科伏光輝高工確認,該生物為有著兩億多年存在歷史、與恐龍同時代的季節性水生甲殼動物—仙女蝦。
  • 瑤山鱷蜥最早誕生於2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因此被稱為原始蜥蜴類的...
    瑤山鱷蜥最早誕生於2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因此被稱為原始蜥蜴類的「活化石」,爬行界的「大熊貓」。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地處廣西賀州市的廣西大桂山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目前該保護區有野外生存的鱷蜥500隻左右,而保護區鱷蜥人工繁育基地裡404隻。今年,保護區鱷蜥人工繁育基地又新添了39隻珍貴的本土鱷蜥寶寶。
  • 他們是恐龍的後代,生活在地下世界?
    恐龍是地球曾經的霸主,在某些人的認知中,他們認為恐龍並沒有完全滅絕,在數千萬年的演變過程中已經進化成了其他的生物,有一些鳥類便是恐龍的後代,也有一些恐龍的後代深藏在了海底中。除了這種說法外,還有人認為在地球的內部世界中生活著蜥蜴人,蜥蜴人便是恐龍演變而來的。
  • 史上最漂亮的仙女蝦,和恐龍同時代,蝦卵用100度水煮就可孵化
    這種生物只是外表長得跟蝦很相似,並且還和一般的海底生物不一樣。它遊的時候是朝上的,就是肚子在上面是這樣遊的。仙女蝦已存在超過兩億年,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在乾涸的湖底,它們可以忍受幾年的高溫烘烤與冰凍土壤考驗。而仙女蝦的卵可以存活上千萬年一旦遇到豐富降雨,卵就可以孵化出來了。
  • 比懶蛤蟆還醜的青蛙,起源於恐龍時代,常年生存於地底之下!
    紫蛙在地球上已經存活了1.億年,這種青蛙起源於遠古恐龍時期,是當時一種特殊蛙類的分支種類,2003年在印度喀拉拉邦高止山脈西部被科學家所發現。紫蛙是一種神秘的蛙類,常年在4米的地底下生活,只有在下雨的季節才會偶爾在地面上出現,而且出現的時間很短,差不多2周左右,然後它們會繼續把自己隱藏在地底之下。
  • 堅強的存活到恐龍大滅絕的後期的恐龍——甲龍,你對它了解多少?
    尚不清楚的是甲龍是否會擺動尾巴來阻止迅猛龍和霸王龍,或者這是否是一種性別選擇的特徵——也就是說,尾巴較大的雄性恐龍有機會與更多的雌性恐龍交配。甲龍的大腦非常小甲龍的大腦非常小,和它的近親劍龍一樣大,幾乎和核桃一樣大。劍龍一直被認為是所有恐龍中最笨的。
  • 它和恐龍同時代,一口吃掉一隻鯊魚,如今卻被用於做皮鞋
    說起龐大的動物,我們腦海中第一反應的應該就是恐龍,恐龍作為現在世界上已經滅絕的生物,在大家的腦海裡,它是一種很生猛的動物。據科學統計恐龍現在已經是滅絕了,雖然世界各地還有很多地方會傳出發現恐龍的蹤跡,但是都沒有絕對的可信證據。作為遠古的生物,和恐龍同一時代的,還有另外一種動物,它一口吃掉一隻鯊魚,異常的兇猛。
  • 它們由恐龍進化,就生活在地下?
    其實,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傳說中的蜥蜴人就是恐龍演化而來的。當然,這樣的說法並非是源自科幻大片的腦洞,而是源自咱們之前聊過的《萊瑟塔檔案》。萊瑟塔作為一個生活在地下的蜥蜴人把很多他們這個種族的信息透露給了一位記者,它提到它們這個種族就是在6500年前從恐龍進化而來的。
  • 地球上還有活的恐龍嗎?為什麼簡單的動物活下來了而恐龍沒有?
    地球上人類未知的地方還有太多,所以還有沒有活的恐龍存在我們也不能有一個肯定的回覆。可能我們地球沒有,在宇宙中另外一個星球上也有也說不定。雖然在地球上沒有讓恐龍漫步的土地——像史匹柏描繪的那般(至少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但是想一下,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周圍沒有與滅絕的恐龍同時代的動物。
  • 美國發現巨蛙化石 魔鬼蛙竟能吞食恐龍
    科學家認為它甚至能吞食剛孵出來的小恐龍。世界現存最大蛙類是西非「巨蛙」,約3公斤重。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和巴拿馬史密森熱帶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數學模型推測,這種遠古巨蛇身至少長13米,體重能達到 1.135噸。目前,綠水蚺(Green anaconda)是世界上最重的蛇類,但體重也不過250公斤。該巨蛇化石出土的地點還挖掘出了巨龜和遠古鱷魚的骨骼化石,研究人員推測,它們可能是這 種巨蛇的獵物。研究人員指出,蛇是一種冷血動物,其體形大小受外界溫度影響很大。
  • 這回,是與恐龍同時代的桫欏樹群
    但是,由於地質變遷和氣候變化,加之大量森林被破壞,近年來桫欏種類瀕臨滅絕,分布區也大幅度收縮。桫欏樹還是地球上最早的陸生植物之一,在距今約1億8千萬年前的中生代侏羅紀時期十分繁茂,與恐龍同生同榮其中,最大的高度3米多,樹冠寬度約6米,樹幹胸徑約18釐米;最小的有幾十釐米高,長有2到3張葉片。
  • 恐龍同時代的鱷魚有沒有天敵,它們最怕什麼動物?
    恐龍同時代的鱷魚有沒有天敵,它們最怕什麼動物?人類和動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中基本上任何動物都有天敵。有些弱小的動物天敵很多,而一些強大的動物則天敵很少,說道強大的動物,我們很多人都會想到鱷魚,它們是迄今生存的最原始的動物之一,在地球上已有兩億多年的歷史,是與恐龍同時代的存在。大自然講求平衡,所以它絕不會放任「無敵的」物種出現。當一個物種實在太強,強到大自然無法用生態手段控制優勢物種的爆發時,它便會開始使用病毒、火山、小行星之類的非常規手段了。
  • 和恐龍同時代的這個瀕危物種又添39隻本土寶寶
    ◎ 王鈺 程慧珍 科技日報記者 劉昊 瑤山鱷蜥最早誕生於2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因此被稱為原始蜥蜴類的「活化石」,爬行界的「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