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針吞硬幣吞紐扣電池,孩子吞了異物千萬別這麼做

2020-12-23 騰訊網

小孩子的好奇心遠遠超出了大人們的想像,看到新奇的東西就喜歡放到嘴裡,家長來不及阻止則可能釀成大禍。

2歲寶寶吞硬幣

醫生巧用工具化危機

6月17日下午,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薩家灣院區的兒童門急診,一對年輕的父母抱著孩子從救護車上跑了進來,直接衝到搶救室:「醫生,我家孩子吞了硬幣,卡住了,現在總是喊難受。」

家住南京六合的凌凌今年只有2周歲,在家獨自一人坐在沙發上玩的時候,不知從哪個地方摸出一個一毛錢硬幣。一開始媽媽也沒注意,見她拿起來往嘴巴裡放的時候,媽媽趕緊說不許放在嘴裡,就這樣孩子一嚇後,硬幣被吞了下去,隨後凌凌就大哭起來,因為說話表達不大清,凌凌只是抱著媽媽不停地扯著喉嚨說不舒服。家裡人趕緊帶著小孩來到了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就診。

急診醫生隨即給凌凌進行了拍片檢查,拍片後顯示食管上段有一個圓形的異物,根據形狀和直徑應該是一枚硬幣。接診醫生說,目前最常用的就是用胃鏡將硬幣取出。隨後,凌凌被收入兒童消化內鏡中心入院治療。

兒童消化主任盛偉松在仔細檢查和評估後發現,凌凌目前卡住的食管位置比較淺,可以嘗試用一種創傷小、效果好,不麻醉的辦法把凌凌卡住的硬幣取出來。在和凌凌父母的充分溝通後,盛主任決定用新型的方法取出硬幣,董娜醫生按照凌凌的食管長度,在體外模擬好充氣量,隨後進行了取物。小凌凌非常配合,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用前端帶有隱形氣囊的體腔引流管,塗上石蠟油,將管子插入未被異物完全阻塞的食道內,隱形氣囊越過異物後,向氣囊內注入空氣,使其擴張,氣囊充滿食管腔,向上拉時將順利將硬幣帶出。

利用體液管成功取出卡在食管的硬幣,不是所有的情況都適用,是在充分評估後,認為可行才使用的。首先,卡住的異物必須是外形規則、表面平滑的如遊戲幣和硬幣,且吞入時間不能長。越早越好,時間久了有食道水腫變脆,風險會增大。還有,在用導管取異物時,孩子必須能配合,如果是那些哭鬧很嚴重的孩子就不行。

寶寶誤吸魚骨連續咳喘4個月

兒科專家支氣管鏡下成功取出異物

6月12日,文文(化名)被焦急的家人帶到江蘇省婦幼保健院的兒科就診,此前,只有17個月大的文文已經因為連續咳嗽氣喘4個月輾轉了南京多家醫院,卻依然不見好轉。

兒科盧秋穗主任醫師接診後根據豐富的臨床經驗分析,首先懷疑患兒的病情是一般常見的喘息性支氣管炎,但是考慮到文文病程長,在外院已多次進行激素和其它平喘藥、抗生素治療,療效卻並不理想,盧主任認為需進一步排查其他原因,所以讓文文做了CT檢查。果然,CT結果顯示文文的支氣管有異物阻塞,看形狀很可能是某種動物的骨頭,這可能才是導致文文反覆咳嗽氣喘不愈的真正原因。經過仔細詢問家長得知,在4個月前,家人曾經給文文餵食過鱔魚湯,因為誤以為鱔魚沒有魚刺,所以根本沒有懷疑過文文可能會是吞入魚骨頭。

兒科立即組織專家團隊研究了病情,文文誤吸異物已經4個月,隨時有再次繼發嚴重感染的風險,並且一直咳嗽、氣喘也影響她正常的生長發育,為阻止病情繼續惡化,需要立即取出異物。

6月17日,兒童呼吸系統疾病專家丁蓉副主任醫師、盧秋穗主任醫師、朱海霞護士長、彭開珍副主任護師等密切協作,為文文進行了手術,通過電子支氣管鏡準確找到了異物阻塞的位置,並成功取出了一根長約1CM的鱔魚脊椎骨,跟之前家長回憶的情形相一致,終於確定了文文長期不愈的咳喘病因。目前,文文的恢復情況良好。

據江蘇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陸超副教授介紹,此次能夠快速準確得取出文文誤吸入氣管的異物,關鍵在於首診的兒科醫生和影像科醫生全面、仔細地分析可能的病因和臨床證據並準確診斷,面對低齡患兒,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關愛患兒的高度責任心缺一不可。其次,是使用了電子支氣管鏡準確、安全地取出吸入的異物。支氣管鏡作為內鏡檢查中的一類,已在成人診療中開展廣泛,也將在兒科領域有廣闊的使用範圍,不僅可以用於診斷疾病,也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利用內鏡探查來進行查洗、衝洗、局部止血和異物取出。

醫生提醒家長

小孩誤食異物的情況時有發生,大家應該提高警惕,一旦誤吞了異物要及時就醫,切勿採用大口吞飯、吃饅頭、喝水等方式,以免異物穿破腸胃加重病情。

來源:荔枝新聞

編輯:YING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誤吞紐扣電池 兩幼童食道被腐蝕
    福州新聞網12月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1歲女童誤吞紐扣電池5天、2歲男童誤吞紐扣電池5小時……近期,福州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接連收治誤吞紐扣電池的患兒,兩名患兒的食道黏膜均遭腐蝕潰瘍嚴重。該院醫生提醒,誤吞紐扣電池危害大,可能會燒傷消化道,甚至造成糜爛穿孔等後果,家長務必提高警惕!
  • 誤吞紐扣電池 福州兩幼童食道被腐蝕
    1歲女童誤吞紐扣電池5天、2歲男童誤吞紐扣電池5小時……近期,福州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接連收治誤吞紐扣電池的患兒,兩名患兒的食道黏膜均遭腐蝕潰瘍嚴重。該院醫生提醒,誤吞紐扣電池危害大,可能會燒傷消化道,甚至造成糜爛穿孔等後果,家長務必提高警惕!
  • 鄭州3歲男娃誤吞廢舊紐扣電池 食管被燒黑
    15個月大孩子誤吞紐扣電池,2天後才被取出8月中旬,一枚紐扣大小的電池,讓15個月大的飛飛(化名)遭遇生命危險。大連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專家對飛飛進行了緊急手術,取出了兩天前被飛飛誤吞的一粒紐扣電池,此時電池已經被嚴重腐蝕發黑。他說,如果稍微晚些取出,飛飛可能面臨生命危險。
  • 男童夢想當鋼鐵俠連吞魔力珠,醫生說最怕吞紐扣電池
    3歲男孩接連把魔力珠吞進了肚子。類似這樣的異物吞食案例,在醫院裡並不少見。硬幣、紐扣電池、開口別針、自動牙刷頭、髮夾、螺絲釘……所有你想得到、想不到的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有可能被孩子一口吞下。張毅醫生提醒家長,不要給孩子買有小零件的玩具,「小東西」也要收好,別放在孩子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孩子能吞下去的東西,遠比家長們想像的多。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硬幣。「一年到頭,總能釣出幾十塊錢。」張毅醫生說,父母隨手一放的零錢,孩子順手就塞進了嘴裡。
  • 誤吞紐扣電池孩子鬧兩天 食道已被腐蝕(組圖)
    當日,毓璜頂醫院耳鼻口科專家與麻醉科專家緊急會診,立刻為樂樂實施手術,取出了卡在樂樂食道口的異物,沒想到竟是顆紐扣電池。  據了解,樂樂的父母都在福建打工,得知樂樂誤食紐扣電池,他們非常著急。「特想回家看看孩子,但是火車票不好買,只能通過電話聽聽兒子的聲音。」樂樂的媽媽許女士在電話中啜泣著說。
  • 福州一「熊孩子」吞的異物太意外!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孩子吞不了的...
    今年到目前為止,他已經為不下20例患兒取出消化道異物。僅僅這個星期,今天才周三哦!已經有兩例了!而且患兒們吞進去的異物五花八門!本周一,一名2歲患兒,將父母放置在桌面上的兩枚硬幣,分別順利地吞進了消化道,幸虧發現及時,家長趕緊將孩子送完福州市兒童醫院。
  • 看好孩子!誤吞電池,鄭州3歲娃食管被燒黑
    照片裡肉色物質是孩子的食道管,黑色的物質是一枚廢舊紐扣電池。照片的主人是一名2歲7個月大的小男孩。(那麼小的孩子,想想都可疼!) 商報寶姨做衛生線口記者五年了,報導過各種疾病、各種突發、各種事件,最不願意報導的就是這類意外事件,孩子得多受罪啊! 寶親梁女士是從在醫院的朋友那看到這則消息的,她說,要連發一百遍「看好孩子!」
  • 10個月大女嬰誤吞紐扣電池 家長餵牛奶加重病情
    從孩子入院時拍攝的X光片上可以看到,一個直徑2釐米左右的紐扣電池,緊緊地卡在孩子的喉嚨位置。據醫生介紹,電池被食道上端緊緊地包裹起來,粘的非常重,整個食道壁都燒黑了。醫生用異物鉗反覆鬆動,勉強把電池完整地拿出來。取出的紐扣電池表面已經嚴重腐蝕,孩子食道口的下方和後壁都被嚴重燒傷,如果恢復不好可能還要進行手術修復。
  • 1歲女童誤吞電池被送醫院,電池在胃裡會放電!極易引起併發症
    小孩子啥不敢吞?硬幣、電池、扣子都不算啥!一定要看好孩子。9月18日,廣西南寧的一個上午,一位年輕的媽媽抱著自己1歲大的娃娃慌忙地走進了兒童醫院,她用急迫的聲音對醫生說:「我家孩子不小心吞了一顆電池!。」
  • 接連發生孩子誤吞異物事件,家長該怎麼辦?
    說起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情時,王玉梅的臉上和語氣中透露著焦急,但同時,河南商報家有小寶的寶姨也能感受到她多多少少的無奈。對於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寶姨真的說過無數回了,可為何還是不斷有孩子因為誤吞異物而就醫,甚至險些喪命呢?歸根到底,寶姨覺得還是家長的注意力沒集中,又或者說預防工作沒做到位。
  • 2歲男孩誤吞紐扣電池 卡在食道裡不斷腐蝕(圖)
    當日,毓璜頂醫院耳鼻口科專家與麻醉科專家緊急會診,立刻為樂樂實施手術,取出了卡在樂樂食道口的異物,沒想到竟是顆紐扣電池。  據了解,樂樂的父母都在福建打工,得知樂樂誤食紐扣電池,他們非常著急。「特想回家看看孩子,但是火車票不好買,只能通過電話聽聽兒子的聲音。」樂樂的媽媽許女士在電話中啜泣著說。
  • 五歲孩子誤吞鑽戒!盤點寶寶易吞入的十大異物,家長一定要小心
    2010年1月31日下午兩點多,家住嶗山區的王女士帶著年僅五歲的孩子,匆匆來到青島市立醫院兒科門診,據王女士講述,孩子誤吞了一枚「鑽戒」。兒科主治醫生趙一明接診後,經腹部X線片檢查發現孩子胃中有一枚爪鑲的戒指,從戒面到指環直徑達2.5釐米,與一元硬幣大小相似。
  • 江西一男童誤吞別針食道內9小時,這些東西家長千萬重視!
    江西一男童誤吞別針食道內9小時,這些東西家長千萬重視!醫生在小海的食道中發現了一顆紐扣電池!經胃鏡探查,紐扣電池周圍的食道已經有明顯的發黑和糜爛。 那麼如果遇到誤吞異物的情況 家長應該怎麼辦呢?如果水銀不慎撒在地上,及時把水銀清理出房間,並注意開窗通風,如果寶寶誤吞水銀,要馬上用清水漱口並催吐,避免劇烈運動,及時到醫院檢查。吞食異物後的應急處理辦法醫生提醒,一旦孩子吞食異物卡住氣管,家長千萬不能盲目拍打其背部,或者伸手進孩子嘴裡、喉嚨內。
  • 10個月女嬰誤吞電池後燒傷食道,因為家長做了這一步……
    看到一則關於嬰兒「誤吞電池」的新聞:大連市一名10個月的女寶寶在老人看護的過程中,隨手抓起一塊紐扣電池放進嘴裡吞了下去。家人發現後給孩子餵牛奶,結果孩子開始大聲哭鬧,表情十分痛苦。曾有耳鼻喉科的醫生說過,嬰幼兒誤吞的物體千奇百怪,包括硬幣、圖釘、瓜子殼、筆帽、氣球……都能開一間雜貨店了。誤吞物體性質不同,應對方法也不一樣1、圖釘、大頭針等尖銳物一旦發現寶寶誤吞比較尖銳、或帶有稜角的物體,應當馬上將孩子送往醫院。
  • 懷疑寶寶吞了桌上硬幣 孩子誤吞硬幣你該怎麼辦?
    懷疑寶寶吞了桌上硬幣 孩子誤吞硬幣你該怎麼辦?時間:2017-06-28 19:43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懷疑寶寶吞了桌上硬幣 孩子誤吞硬幣你該怎麼辦? 近日,一名一歲半女童躺在床上玩耍時不小心將一枚五角硬幣吞進了喉嚨的。
  • 怎樣防止孩子誤吞異物?
    孩子在玩耍的時候,有時難免會將一些異物吞入,在孩子吞入異物後,異物有可能會卡在喉嚨中,孩子會感覺非常難受,還有些異物甚至會掉入孩子的氣管,造成孩子出現窒息的現象,該怎樣防止孩子誤吞異物呢?在孩子單獨玩耍的時候,不要把硬幣,螺帽,紐扣等一些小的物件放在孩子手邊,因為孩子小,不懂事,他們在用手拿到這些物件後,會含在嘴裡,有些孩子甚至會把這些東西吃下去,這些小的物件很光滑,但在小孩把它們吞進肚子裡去的時候,容易卡在喉嚨的部位,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家長最好把這些小物件放在孩子不能觸及的地方。
  • 寶寶把東西吞下去了 怎麼辦?
    小寶寶拿到什麼都愛往嘴裡塞,所以,那些紐扣、硬幣什麼的,一不留神就可能被他咽下去了! 文/Maryse Damiens硬幣、紐扣、電池……6個月到3歲的孩子,
  • 寶寶誤食果凍後窒息死亡,如何防止寶寶口吞異物?
    一個7個月大的寶寶誤食果凍後窒息死亡;2015年5月7日,鶴崗市綏濱縣一名2歲男童誤吞電池後被送往醫院緊急救治,醫生為孩子拍了X片後,在孩子的胃底部發現了一節完整的7號電池,長達4.5cm;2015年1月,連雲港市贛榆區金山鎮2歲男童誤吞一枚棗核導致腸梗阻,命懸一線;
  • 盤點寶寶易吞異物 大頭針最危險瓜子會卡氣管
    紐扣、硬幣、瓜子、大頭針、遊戲幣、水鑽、螺絲釘、黃豆粒兒,當您看到這些物品的時候,不要以為是進了商店,這是記者在各醫院的兒科、消化科、耳鼻喉科等科室見到的寶寶誤吞的各種異物。這些異物裡,圓潤的有的可從寶寶的糞便中排出,有的不得不經醫生用內窺鏡、夾子取出;尖銳的如大頭針等,則必須要做開胸手術。
  • 誤吞異物 千萬別信「土方法」
    危急時刻,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外科聯合為老伯實施了「氣管插管全麻行胃鏡異物取出術」,不用動刀就成功將其胃中的大湯勺取出。  老伯誤吞湯勺 常規手術方案受阻  近日,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接診了一位誤吞湯勺的特殊病人。66歲的李伯去年9月因腦外傷致腦出血,治療後仍存在四肢乏力伴言語、吞咽困難,還伴有帕金森症候群、左頂枕開顱腦膜瘤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