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長牙的月齡了,眼看著別的小寶寶白白的乳牙陸續地冒出來,而自己的寶寶口腔裡卻毫無動靜,不少新手爸爸媽媽難免焦慮起來:寶寶是缺鈣嗎?還是身體發育有問題?
別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出牙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寶寶的出牙規律
寶寶出生時,口腔內雖然看不到牙齒,但牙胚已經有了,只是沒有冒出頭而已。多數寶寶在出生後4~10個月期間,一對下頜中切牙開始萌出,到2歲半時,乳牙全部萌出。
牙齒萌出時間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和遺傳關係密切。正是由於個體差異的存在,有的孩子牙齒萌出偏早,有的孩子偏晚,但只要不是過晚(孩子超過1歲半了,還是不見動靜),就是正常的。乳牙萌出的時間和順序大致如下:
TIPS:乳牙萌出有特點
左右同名牙通常成對萌出,且下頜牙先出,上頜牙可能晚2個月左右;
牙齒萌出的次序,是由牙胚發育的先後決定的,只是我們看不到牙胚而已;
如果寶寶牙齒的萌出次序和上面有所不同,通常也不會影響牙齒的排列,無需處理;
最先萌牙的時間,個體差異較大,其生理範圍較寬,晚萌6個月是正常的。
導致寶寶出牙晚的可能原因
如果寶寶到10個月時,小牙還是沒有萌出,估計媽媽就坐不住了,隔天就會悄悄扒一下寶寶的下嘴唇,仔細看看是否有小白線冒出頭來。一般來說,寶寶出牙晚,可能有以下原因:
遺傳因素:出牙早晚主要原因來自遺傳,包括家庭病史、種族等,如果父母出牙晚,寶寶通常出牙也較晚。另外,男孩的出牙時間也會比女孩稍晚一些。
早產原因:早產兒的長牙時間須先扣除早產時間,比如寶寶早出生了2個月,那麼長出第一顆牙的時間就會比同齡孩子晚2個月。
營養因素:出生體重過輕的嬰兒,出生後營養不良的寶寶,身高體重都較低,也很可能出牙較晚。
疾病因素:唐氏症候群、外胚層發育不全症候群、腦下垂體分泌異常等,都可能造成寶寶出牙較晚,這需要到醫院檢查才能確診。
雖說多數寶寶通常在約6個月大時長出第一顆牙齒,但個體差異很大,乳牙的出牙時間晚6個月都算正常,而恆牙出牙時間相差可能長達1年。
所以,如果你家寶寶出牙時間較晚,一般無需過度擔心,一些出牙晚的寶寶,長牙速度更快,甚至可能4顆牙一起萌出,到2歲半時,差不多也都出齊了,且並不會影響到牙齒的功能。
您可以在公眾號菜單欄【育兒工具】的問答欄目裡問問題,我和我的團隊會盡力回復大家。
1、 微博:@鮑秀蘭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