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個朋友向我哭訴,感覺自己最近越來越管不住脾氣,明明沒有什麼事情卻感覺很煩,特別是對孩子。自己的孩子變得越來越怕自己,就算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也要小心翼翼的看著自己的臉色,那一刻突然感覺自己像個後媽。
其實這讓我很奇怪,因為平時這個朋友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家庭,都非常的負責,甚至為了孩子,放棄了升職的機會。
但就是這樣愛孩子的完美寶媽,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控制不住脾氣呢?
沒有一個媽媽會不愛自己的孩子,也沒有媽媽會變得不愛自己的孩子,其實不是不愛而變的煩躁,而是因為煩躁,所以以為不愛。
這看上去是個心理問題,但其實是和身體脫不了干係的,你以為的不愛孩子,其實是因為得了這樣的綜合症——「慢性疲勞綜合症」
心理疲憊,三部曲
1,身體疲憊
每天日復一日的工作,讓人感到厭倦,更何況很多全職寶媽的「工作環境」非常的惡劣,而且讓人感到煩躁。每天需要應對各種各樣的小問題,各種各樣的麻煩,耳邊傳來的是孩子的哭鬧聲。
看起來只是做家務,送孩子,但是寶媽卻需要從早上一睜眼就開始忙,一直忙到晚上。這樣日復一日的家務,拖垮了身體,偏偏養孩子是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你在短時間裡根本就看不到成效。
每天起床照顧孩子,洗碗拖地,看起來沒有時間限制,但同樣仿佛沒有盡頭一樣。我想全職媽媽可能是世界上少有的,完全沒有假期的工作。
但是像這種身體上的疲憊,只是第一個階段。
2,感情疏離
生活漸漸機械化,孩子雖然天天長大,但是在日夜陪伴的寶媽眼裡,好像沒有變化一樣。每天的工作枯燥無味,家人們聚在一起,又仿佛沒有話題,慢慢的感覺和孩子疏離,和老公之間的感情也慢慢的淡了很多。
尤其是很多時候,好不容易閒下來看看朋友圈,發現自己的生活和之前的朋友同學大不相同。
3,日漸煩躁
雖然身體上的壓力和情感上的淡漠還不至於壓垮一個人,但是在這種高壓環境下,人會非常暴躁。忍不住發脾氣,忍不住生氣,甚至忍不住打孩子,這個時候最揪心的不是煩躁,而是自我懷疑。
懷疑自已還愛不愛孩子,懷疑自己現在的生活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面對指責,但更多的還是自責。
那我們發現自己可能患上這個症候群,我們應該怎麼緩解呢?
1,自我要求降低
很多時候感覺煩躁只是因為對自己要求太高了,我們沒有必要做最完美的媽媽,因為根本沒有完美的事情。生活就是因為不夠完美所以才那麼迷人,才會有煙火氣,如果真的追求完美,那愛孩子的母親,就是最完美的。
2,尋找自己的生活
有的時候心情煩躁,感覺沒有有方向,沒有成就感,那不如找點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做。可以學學自己之前想學的技能,也可以完成自己之前計劃過的事情(比如旅行、背詩)。
3,把任務分出去
不要總是把活攬到自己身上,尤其是本身自己工作的女性,實在沒有必要把所有家務和照顧孩子的事情到自己身上。要學會把任務分出去,甚至大一點的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任務。
畢竟這個家是所有家庭成員的家,不是旅店,自己也不是免費的保姆。
4,生活可以不同
如果生活一成不變,讓你感到厭倦,那其實生活也可以有點不同。不管是全家一起旅行,還是一家人一起做點有儀式感的事情都可以給生活添加一絲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