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除了假日旅行還有惱人的蚊蟲。被蚊蟲叮咬的滋味可不好受。蚊蟲除了吸人的血,還是傳播疾病的罪魁禍首。蚊蟲是傳播疾病最多的一類媒介昆蟲,通過蚊子傳播的疾病主要有瘧疾、乙型腦炎、出血熱、登革熱、絲蟲病等。
蚊子不但討厭,而且在黑暗中還能準確地找到你,那麼它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它看到我們了嗎?還是聞到人的氣味?還是你的聲音吸引了它?
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蚊子是如何找到我們的,這樣就可以找到對付蚊子或者驅趕蚊子的方法了。
小資料:蚊子吸血時,會在皮膚上形成一個傷口,如此時將蚊子拍死,其口器會仍然留在人體內,傷口很難癒合,蚊子攜帶的致病菌也可能會留在體內,引起感染。
小蚊蟲與大運河
法國人1880年雄心勃勃地開始了巴拿馬運河的開鑿工作,但他們卻忽略了此地致命的昆蟲。由於地處熱帶,蚊蟲叮咬引發的黃熱病和瘧疾奪取了眾多工人的生命,使法國不得不中斷了運河的開鑿。1904年美國人重新開鑿運河時,首先滅蚊防病,才最終獲得成功。
【蚊子能看得到、聽得到、嗅得到我們嗎】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會吸血。雌蚊必須吸血其卵巢才能發育,繁衍後代。蚊子的種類很多,全球約有3000種。有的蚊子喜歡在白天吸血,有的喜歡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則愛吸家畜的血,但沒有嚴格的偏愛,因此蚊可傳播人獸共患的疾病。
那到底蚊子是怎樣找到我們的呢?
科學家發現,可能我們的氣味是招惹蚊子的主要原因。至於我們的聲音,完全沒有證據和招惹蚊子有什麼關係。如果你刻意地模仿蚊子那種令人討厭的嗡嗡聲,被吸引過來的也是那些不會叮人的公蚊子。
蚊子畢竟長著眼睛,對蚊子來說,視覺可能會幫助它們尋找目標,是母蚊子最先察覺到我們的工具。物體越黑,蚊子越感興趣。當然,就是你穿著白衣服,蚊子照樣也會叮你。
但是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有些人特別容易招惹蚊子,而有些人蚊子不是很感興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個問題看起來小,現在科學家也沒有完全搞明白是怎麼回事。
【蚊子不但愛叮你,還特別愛叮你的腳】
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夏日的晚上出去轉一圈,有時候腳上會被蚊子叮了很多包。難道蚊子喜歡人的「臭腳」或者「臭襪子」嗎?
科學家做過很多實驗,發現蚊子叮人不但會選擇喜歡人叮咬,就是同一個人,叮咬的部位也有偏好。科學家的結論是,人的腳最容易招蚊子,其次是手,再次才是臉。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次序呢?沒人會知道。甚至有人研究後發現,喝了啤酒後更容易遭蚊子叮咬。對愛喝酒的人來說,這可不是個好消息。
【蚊子三大愛:體溫、二氧化碳和乳酸】
目前科學家已經確認,人類發散出來的某些氣味對蚊子有吸引力。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體表散發出來的汗味以及熱量都是蚊子鎖定人體的線索。人體的汗液裡含有一定量的乳酸。上文提到的,蚊子喜歡叮人的腳,會不會跟人的腳上容易出腳汗有關係呢?
我們呼出的氣體裡,二氧化碳的濃度約為4%,是空氣中二氧化碳的100多倍,難怪裝備著二氧化碳偵測器的這種小昆蟲,能輕鬆地把我們從空氣中挑出來。母蚊子的觸鬚上還有溫度感應器,而且非常靈敏。這個溫度感應器只要溫度超過0.05℃變化,就會發出一連串的信號,告訴蚊子,目標出現了。
蚊子觸鬚裡的乳酸感應器會對人類皮膚散發出的乳酸產生反應。當母蚊子在追你的時候,它的乳酸感應器就像雷達一樣高度戒備。
【蚊子的肚皮會被撐破嗎】
當一隻蚊子吸飽了血之後(大約是5毫升,就是你拍死一隻蚊子後在皮膚上留下的那一抹血),腹部會臌脹起來,腹部的一個感測器會送出信號給大腦以停止吸食,之後它就拔起那支構造精巧的針狀吻突,起身飛走。
原來蚊子也知道吃飽了要歇一歇呢。不過科學家還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把蚊子腹部傳送信號的神經切斷後,它會持續吸血吸個不停,直到把肚皮脹破為止。
母蚊子一旦吸飽了血,不但立刻起身飛走,也不會再回來攻擊你。
【驅蚊劑有用嗎】
了解了蚊子喜歡什麼,那能不能找到對付蚊子的好辦法呢?一開始科學家研製出了「防蚊劑」。防蚊劑能夠覆蓋住蚊子的觸鬚,使觸鬚上的傳感器對氣味失靈。
後來,科學家又研製出了效果更好的防蚊劑——避蚊胺。這種防蚊劑能夠擾亂蚊子主要的偵測獵物系統。高濃度的避蚊胺能夠維持5小時的防蚊效果。
當然,現在家庭滅蚊還廣泛使用殺蟲氣霧劑。
看了這麼多,你是不是對蚊子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我們一起再來複習一下。蚊子對二氧化碳、溫度、汗液都很敏感,所以常叮愛出汗的人。兒童的皮膚嬌嫩,新陳代謝活潑,皮膚上的毛孔揮發汗液快,常被蚊子叮。還有如果你穿上一件黑色、黃色、藍紫色的衣服(因此穿白色衣服為首選),也會更吸引蚊子。但是,蚊子對強氣流很敏感,夏天當你搖扇乘涼時,蚊子難以接近你。
(本文刊載2016年7-8期《科學大眾·小諾貝爾》雜誌)
小貼士:殺蟲氣霧劑的使用方法:
殺蟲氣霧劑具有一定的毒性,如不注意,容易危及家人和孩子的健康。
l 對準害蟲直接噴射,或者關閉門窗,向空間各方向隨意噴射,使房間內布滿藥霧,數分鐘內可使蚊蠅等飛蟲死亡,10分鐘後打開門窗,通風后方可進入室內。
l 在噴藥霧之前,必須先把所有食物、水源、碗櫃密封,最好在人們進餐之後使用,避免汙染,而且要將藥罐置於兒童接觸不到的位置。
l 應該做好防護,防止皮膚或呼吸道中毒。
l 不要過量使用。
l 避免猛烈撞擊以及高溫環境。不要將其對著火源噴射,以免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