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想殺大臣,大臣:我的丹書鐵券可免死!皇帝:你漏看了5個字

2021-01-19 小馬說

現在消費者參加抽獎活動或者購買商品的時候,經常會發現說明書上寫著幾個字:最終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有的時候這幾個字讓人感覺真是太坑了,本來是能中獎的,或者本來有利於消費者利益的結果。最終有可能因為這幾個字,被商家鑽漏子,而導致消費者的利益受到損失。

不僅是現代社會有這樣的情況,古代社會也有這樣的情況。今天小馬就給大家講述一下吧。

話說在明朝的時候,朱元璋仿照前朝的,設立了丹書鐵券制度,也就相當於咱們現在所說的免死金牌。

為了保證免死金牌不被濫用,朱元璋可以說煞費苦心。

首先,他製作的每一塊丹書鐵券都是私人定製,獨一份兒的,把這塊單書鐵卷從中間給切開一式兩份,一份自己留著,另一份是給大臣使用的時候需要兩塊,而且居然可以拼合在一起,才能算是驗明真偽才可以生效。

其次,他規定只有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人才可以獲得,一般人你就別想了。朱元璋首次頒發的丹書鐵券一共只有34塊。

最後,還有2種特殊的情況不能免死。

第一種情況,貪汙!

明朝初年,朱元璋的謀臣朱升,可以說是開過功臣了,他本來意欲隱退,結果朱元璋用一塊丹書鐵券挽留了他。朱升本來以為這樣就可以保住自己和孩子了,結果卻事與願違。

朱升死後,他的兒子朱同升任禮部侍郎,因為戶部侍郎貪汙而牽連到了朱同。朱同最終也被賜死了。畢竟最終解釋權歸朱元璋所有嘛!而且明朝初年皇帝對貪汙的厭惡和處理,所有的人都是知道的,誰也不敢以朱同有免死金牌為由,為其求情。

第二種情況,謀反或讓老朱「感到」自己的統治受到了威脅

明朝胡惟庸和藍玉謀反案爆發後,朱元璋下令屠殺了約45000餘人。其中有一位比肩漢朝丞相蕭何的開國重臣韓國公李善長,也被其賜死了。

李善長早先被皇帝賞賜了兩塊金牌,一塊可保自己,另一塊可保兒子。但是因為受到胡惟庸謀反案牽連,朱元璋將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70多人一併處死。

在受胡惟庸案牽連的將被賜死的大臣中,有一人想要拼死一搏,便說:陛下,我的丹書鐵券可免死啊!

朱元璋對他說:朕本疏愚,皆遵前代哲王之典禮,茲與爾誓,除謀逆不宥!

意思就是,你漏看了5個字--除謀逆不宥!因為這34塊免死金牌上,每一塊丹書鐵券上都寫著除謀逆不宥,意思就是謀反罪不能免死。

最終解釋權歸商家所有,損失的是經濟利益,最終解釋權歸皇帝所有,損失的將會是生命。看完你有什麼想法呢?

相關焦點

  • 皇帝下令處死大臣,大臣不屑地掏出免死金牌,皇帝:你看反面是啥
    喜歡看宮廷劇的朋友在很多的宮廷劇中發現相似的情節,在位高權重的大臣被斬首的時候,很多都會戲劇化的拿出一個免死金牌,來挽救自己的性命,在古代這種免死金牌叫做金書鐵卷,也有叫丹書鐵券,金卷等,據說只有開國功臣以及對江山社稷作出過重要貢獻的大臣,皇帝才會賜予這種特別獎賞,免死金牌是封建帝國的特有產物,最早的發明人應該是劉邦,為了犒賞大臣
  • 皇帝下令處死一品大臣,大臣掏出免死金牌,皇帝卻說你看反面寫了啥
    相信大家對於丹書鐵券,並不會感到太過陌生,丹書鐵券,在古代的時候又稱金卷,或者是免死金牌,當今大多的歷史劇當中,都會出現這樣的一個鏡頭,一個罪無可恕的大臣,因為拿出了先皇賜予的丹書鐵券,使得當朝的皇帝或者當代的大臣,對其犯下的罪過也只能是無可奈何。
  • 古代皇帝賜的免死金牌,真能免死嗎?若是這個罪名,照樣格殺勿論
    免死金牌在漢高祖劉邦時期就出現了,它的本名並不是叫做「免死金牌」,而是叫做「丹書鐵券」,「免死金牌」相對來說,只是一個俗稱而已,方便讓人跟為直接的理解其含義。而「丹書鐵券」放到現在就如同「榮譽證書」一般的東西。日期,以及被賞賜者應有盡有,其中最為熟知的獲得者,就是漢朝名將韓信。
  • 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為何不能免死,不是皇帝失信,而是上面有5個字
    導言所謂「丹書鐵券」,是指古代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又稱「丹書鐵契」,亦即民間敘事中所說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頒授「丹書鐵券」的制度最早始於漢高祖劉邦。在古裝劇中常常會出現倆件象徵著特殊豁免權的東西,一個叫尚方寶劍,一個叫免死令牌。
  • 「丹書鐵券」真的能「免死」麼?
    「契」,從字形上看,上半部的右邊是一把刀,左邊的一豎三橫表示用刀在一塊木條上刻下的三個記號,這是一種比「結繩」更複雜的記事方法。影視劇中的朱元璋「丹書鐵券」真能「免死」?人們對「丹書鐵券」充滿好奇,主要原因是傳說中它有「免死」的神奇功能,持有此物的大臣及其後人,犯了死罪可以憑「丹書鐵券」而免除死刑,故民間又稱此類鐵券為「免死金牌」。但這種認識並不準確,淮陰侯韓信、留侯張良、相國蕭何被稱為「漢初三傑」,他們都是首批「丹書鐵券」的獲得者,但後來韓信不僅本人被殺,而且被「夷滅三族」。
  • 朱元璋賜的「丹書鐵券」,真的能夠終身免死嗎?網友:你想多了
    在古代,醫療條件差,自然環境也惡劣,沒有現代人過得這麼愜意,所以就連皇帝也很短命,更何況是老百姓。人們時常經歷打仗、旱災、洪澇、政治殺戮等不穩定因素,生命極其短暫而又沒有保障。他們不能像我們現在一樣,生活在安定的政治環境裡,沒有硝煙、屠戮,能享受到非常好的醫療衛生服務和安定的社會治安。
  • 古代的免死金牌真的能免死嗎?
    看古裝戲的時候,一旦遇到皇帝要殺大臣,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幕:大臣急急忙忙拿出一塊牌子,大喊道「免死金牌在此,你們不能殺我!」 那麼,歷史上真的有「免死金牌」嗎?它真的是金子做的嗎?犯了死罪後真的能拿這塊牌子保命嗎?
  • 大臣病危,皇帝欲把女兒嫁給他兒子,誰曾想大臣一死,皇帝就反悔
    在中國古代封建歷史上,皇帝是天下間最高的存在,皇帝說的話,那就是聖旨,所有人都必須聽從,哪怕是皇帝錯了,皇帝也不會承認,因為他說的話就是王法,就連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能免俗,他的重臣病危時,他曾親口對大臣說,我要把女兒嫁給你兒子,但是大臣剛死沒多久,皇帝就立馬出爾反爾,反悔了這樁親事。
  • 奇聞故事:大臣喝多尿褲,皇帝要殺,另一大臣說:我嘗是酒
    奇聞故事:大臣喝多尿褲,皇帝要殺,另一大臣說:我嘗是酒在中國的封建歷史上,皇帝的權力是至高無上隨時可以要人性命。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才有「伴君如伴虎」的說法。但是,在皇帝的身邊也一批忠臣的人存在,他們的據理力爭才讓皇帝少犯下錯誤。這樣的不害怕強權,敢于堅持正義的臣子更值得尊敬。相傳在漢朝的時候,有一天漢宣帝請大臣們一起吃飯。吃飯的時候,因為一個大臣不善於飲酒,但是皇帝請客又不得不喝。於是就喝多了,結果上廁所來不及就尿褲了。
  • 中國博物館有一塊免死金牌,傳承自一牛逼家族,歷代皇帝都想看
    ——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明文文章字數|662字,閱讀約2分鐘如今,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一樣東西,那就是免死金牌。顧名思義,即使犯了大罪,也能免死。這是皇帝對那些功勳卓著的大臣的賞賜,歷史上我們稱之為丹書鐵卷。功能與免死金牌如出一轍。它確實存在。至於其功能是否奏效,則要看當朝皇帝是否兌現承諾。但在歷史上,像朱元璋這樣給他們免死金牌的人,往往都沒有好下場。就像死刑令一樣,這些人往往有太多的功德,以至於無法用其他的東西來獎勵他們。他們只能用未來的命運來抵消今天的功德。今天再介紹一枚免死金牌。
  • 難怪皇帝一不高興就想打大臣,他們天天加班看的都是些什麼奏摺
    怪不得古代皇帝動不動就發火,換成現代人,早不幹了。 但是看奏摺本來就是皇帝的本職工作,所以批奏摺就當是加班了吧,雖然天天加班,但是你想,皇帝的福利待遇多好啊。 所謂付出與收穫是成正比的,皇帝這付出也是跟收穫成正比了,不虧,如果這些奏摺真的有用的話。
  • 丹書鐵券不能免罪,尚方寶劍不能殺人,這都是怎麼回事?
    丹書鐵券丹書鐵券就是所說的免死金牌,據記載的,最早的丹書鐵券出現在漢朝。具體的樣子是:用生鐵鑄成一個圈,最大可達到一尺寬,最小也有六寸。鑄好後,丹書鐵券橫著從中間劈開,這樣就一個平面,一個凸起面。在凸起的一面上陰刻上文字,註明賜予人的名字、所立的功勳、可免的罪責及次數,並註明賜予的時間,用丹砂填滿。正如兵符一樣,丹書鐵券也是皇帝與功臣各保存一半,待到用時,兩半合可以二而為一,且形狀及文字皆吻合,才能證明此物是真的。
  • 開國功臣被殺前,掏出免死金牌,朱元璋卻說你擦亮眼睛看那5個字
    免死金,又名「金券」、「丹書鐵券」等,是封建皇帝向功臣們頒發的一種特殊的獎賞。公券上常刻有大臣所作的功績,所謂「以功抵過」,在危急關頭能拿出捲軸來救人。明初,朱元璋為其部下的開國功臣們頒發了許多免死金牌,但到了關鍵時刻卻不了了之,朱元璋冷笑:你仔細看看上面的字。
  • 朱元璋大封功臣賜丹書鐵券,臨死前拿出保命時,他卻說了5個字!
    古裝劇中一般都有這樣的橋段,當皇帝下令要殺某一個人的時候,那個人就會拿出免死金牌,這樣皇帝就要免去他的死罪,而免死金牌在不同的時代也有不同的形式,比如黃馬褂、丹書鐵券等。明朝的時候朱元璋用的就是丹書鐵券,但是朱元璋的免死金牌不僅不能免死,反而還間接的幫助朱元璋殺死了很多功高震主的大臣,明朝的時候,每一本丹書鐵券都是一分為二的,上面記錄著這些大臣當年立下的顯赫戰功,皇家和大臣各一半。當要用到的時候,就會把兩本合在一起,每一本都是不盡相同的,這也是為了防止有人偽造。朱元璋在登基的時候一共給34位大頒發了丹書鐵券。
  • 朱棣連皇帝都不在乎,卻因前朝丹書鐵券放過要斬之人,只因這2點
    朱棣連皇帝都不在乎,卻因前朝丹書鐵券放過要斬之人,只因這2點朱元璋去世以後,就把自己的王位傳給了孫子,本來他的兒子朱棣就對他的這種做法非常不滿意,後來朱允炆上位以後,為了加強權力集中,就對自己的叔叔們下手,連續消滅了好幾個藩王,朱棣這就更不樂意了,他就趁這機會發起造反,在當時朱允炆還非常年輕
  • 廢帝劉子業:朕是皇帝想幹嘛就幹嘛,誰敢不服?大臣:我宰了你!
    公元465年,劉子業改元「永光」並大赦天下,正式登上了皇帝寶座。列位,別看這劉子業幹不了正經事兒,可要是搞起歪門邪道來,一般人還真就幹不過他。自以為坐穩了皇帝寶座,劉子業可就要找機會剷除異己獨攬大權啦!於是乎,劉子業看誰不順眼就收拾誰。
  • 皇帝問大臣早上吃什麼?大臣說吃了四個雞蛋,皇帝:你比我還奢侈
    皇帝問大臣早上吃什麼?大臣說吃了四個雞蛋,皇帝:你比我還奢侈,物必自腐而後蟲生,清政府的腐敗絕不是個例,即便是在號稱盛世的乾隆時期,腐敗現象也是廣泛存在的。
  • 大臣給皇帝取了個不祥的年號,大臣大驚失色,皇帝笑著說就這個吧
    北齊的開國皇帝高洋是一個很有意思又或者說耐人尋味的一個人,他自幼就不被母親所喜歡,家人裡除了老爸對他的內慧頗為看重之外,他的兄弟都看不起他,嘲笑他,肆意去侮辱他,這種童年經歷讓他對自己的幾個兄弟毫無好感,特別是大哥高澄,多次當眾侮辱他,甚至是調戲他最心愛的妻子李祖娥,這一點點仇都讓高洋記在了心裡
  • 古代「丹書鐵券」真能免死罪? 擁有者大多死於非命
    籠絡功臣的工具  《水滸傳》中的「誓書鐵券」,即是通常所說的「丹書鐵券」的一個異稱。漢代用丹砂填字,故《漢書》作「丹書鐵契」;後梁用銀粉填字,故《資治通鑑》作「銀券」;遼代用金填字,故《遼史》作「金券」;《明史》則因鐵券可世代相傳而稱為「世券」。
  • 朱元璋下令斬殺功臣,功臣掏出免死金牌,皇帝:你看反面寫了啥!
    朱元璋下令斬殺功臣,功臣掏出免死金牌,皇帝:你看反面寫了啥! 在我國的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免死金牌的存在,免死金牌在最早的時候被稱之為丹書鐵券,是皇帝賜給有功之臣的獎品,這種獎品可以在大臣犯下死罪的時候免於一死,所以這種金牌非常的珍貴,在明朝的時候朱元璋也是給不少的功臣賜予免死金牌,可是這些功臣們大多數還是死在了朱元璋的手下,在這中間有一個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