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科學流言榜:O型血最招蚊子?

2020-11-13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8月1日電(趙竹青)「o型血特別招蚊子」、「啤酒喝多了會長啤酒肚」、「吃反季蔬果有害健康」……隨著盛夏的到來,各種關於夏天的「傳說」又開始在網上「熱播」了。日前,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7月科學流言榜」,一一揭穿這些流言的真面目。

1. 「啤酒肚」真是喝啤酒喝出來的嗎?

流言:很多人說啤酒肚肯定跟啤酒脫不了干係,因為啤酒是「液體麵包」,喝多了就會造成啤酒肚。

真相:啤酒肚是一個比喻性的名詞,真正的成因是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而且同樣重量的啤酒也遠遠不如麵包熱量高。

真正的啤酒肚是肚子上堆積了很多脂肪,脂肪的堆積來源於過量的能量,即使不喝啤酒而身體脂肪堆積較多的女性同志,腹部也會十分肥大。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釀酒工程發展部教授級高工李紅說:「能量過剩來源於兩個方面,第一是能量攝入太多,第二是能量消耗太少。能量過剩後以脂肪形式存在,容易在腹部堆積。所以說,跟啤酒有沒有關係?應該說沒有直接和必然的關係,而真正有相關性的是消費食品的方式和生活方式。」

德國聯邦營養醫學會有研究顯示,「啤酒肚」與男性的遺傳基因有關,就像女性肥胖從臀部開始一般,男性的脂肪大多數貯存於腹部。研究者發現,好飲啤酒者出現啤酒肚乃至肥胖的機率,並不比不喝啤酒的人高,雖然啤酒算不上減肥飲料,但也並非造成飲酒者超重的原因。如果排除如運動及教育等因素,常常喝啤酒的人與那些不喝或極少喝的人相比,腰圍並不會更粗,體重也不會更重。

2. O型血最招蚊子?

流言:夏季到來,蚊蟲叮咬讓很多人苦不堪言。許多傳言稱o型血比較甜而且香,所以o型血特別招蚊子。

真相:蚊子偵測和定位目標主要是靠二氧化碳、熱量、揮發性化學物質等因素。它能分辨出人體細胞活動所產生的某些分子,只要你在呼吸、出汗或是散發熱量,你的溫度,你釋放出的水蒸氣、二氧化碳,你汗液中的丙酮、辛烯醇、乳酸等化學物質,都在誘惑著蚊子,讓它們循著蹤跡找到你。

那麼血型與蚊子到底有沒有關係?各國的科學家和媒體都做過大量的實驗,目前的結論證明,沒有直接關係。

至於「血甜更招蚊子」一說,根據目前的研究結論,並未發現這兩點有什麼直接聯繫。如果想從驗血報告找相關,不妨留意一下體檢報告常規檢查中,血液檢測一欄內有一個叫「嗜酸性粒細胞」的項目,此項偏高者更投蚊子所好。

3. 真的有「打針西瓜」?

流言:一個大興朋友告訴我,現在瓜農都往西瓜打藥,長得快好賣錢,還有就是南瓜秧上嫁接,他們自己從來不吃!「打針西瓜」注射的是禁用食品添加劑——甜蜜素和胭脂紅!可能會破壞肝臟、腎臟,影響兒童智力發育!打過針的西瓜瓤呈紅色,汁液也很「豐富」。

真相:針對流言,深圳檢驗檢疫局對轄區6家西瓜企業、加工廠進行了突擊檢查後抽樣送檢,都沒有檢測出糖精鈉、人工色素和紅藥水(汞溴紅)等成分。甚至有專家進行注射實驗,結果證明,打針後的西瓜果肉顏色不均勻,而且由於針孔處容易感染細菌,造成西瓜易腐爛,並不利於銷售。

至於注入甜蜜素和胭脂紅,道理也是類似,按照植物學原理,植物只有在活體情況下,才能吸收水分和營養,而且需要藉助植物的運輸系統組織,而瓜苗的維管束十分細小,想要把液體注射進去,難受可想而知。即使注射成功,也得植物自身吸收轉化才能變甜,然而,這兩種物質是無法被瓜苗正常吸收的。

並且,打針之後,西瓜上的針孔很明顯,汁水會從針孔中溢出,注射部位的瓜瓤顏色也會加深,這些現象都非常明顯,商家如果真的這麼做的話是很容易被識破的。

無論是在西瓜生長中還是採收後,對西瓜果實進行注射液體物質,它都不可能吸收。植物只有通過維管束組織才能吸收水分與營養,強行注入到果實中,注入物會在微小組織內積累,並且破壞西瓜瓤組織特性,絕不可能像微博上那般:紅色的西瓜瓤和豐富的汁液。這也有實驗為證,無論針孔大小,注射過的西瓜,存放兩三個小時後,針孔外圈都會開始泛黑,很容易發現。如此賣相,擺出來也無人問津,無法贏利,這樣出力不討好的事情,怎麼會有人做呢?

4. 夏練三伏汗要出透?

流言:「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不少中老年人運動的口頭語,尤其是在伏天,大道上、公園裡隨處可以看見暴走到大汗淋漓的中老年人。他們表示,很多養生提醒裡都說了:「讓汗出透了才舒服,才能達到健身效果。」

真相:專家提醒,健身不能盲目追求運動快感,特別在夏季出汗多、消耗大的狀況下,健身者更要注意把握運動的度,以免消耗過多,對人的某些機能產生損傷。

夏季要適當出汗,但並非要運動到大汗淋漓才好,事實上,這樣很容易造成身體脫水。同時,夏季運動後人的體溫明顯升高,加上高溫天氣影響,很容易中暑,所以一般人應避免進行極限運動和無氧運動,最好採用有氧勻速運動,心率控制在小運動量區域,即120次/每分鐘左右即可。中老年人還應該慢一些,因為中老年人如果盛夏過度運動,出汗多會導致血液黏稠,再加上天氣炎熱,很可能沒健好身,反而導致心臟病、腦梗的發生。

夏季長時間在陽光下運動,會加劇體內水鹽代謝紊亂。因此運動前、中、後均應該喝些淡鹽水或運動飲料,大約每半小時喝50~100毫升左右。

此外,夏季運動比較適宜選擇早晨或傍晚,地點選擇在有遮陽的地方。運動持續時間不宜過長,以30分鐘到1小時為宜,可根據個人體質和運動強度適當調節。

5. 寶寶吃鹽會喪命?

流言:最近有消息稱,「一位母親聽取鄰居的建議,在粥裡加了鹽,沒想到竟然斷送八個月孩子的性命。」

真相:鹽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嬰幼兒來說,少鹽是總原則。

之所以要少鹽,一個是因為生理限制。人體內的鹽主要由腎臟代謝,90%以上進入尿液,其餘的通過汗液排出體外。因為嬰幼兒腎臟發育並不完全,所以,攝入過量鹽分很可能加重腎臟負擔、導致代謝異常、引起水腫等。當然,不可能立刻喪命那麼誇張。

少鹽的主要原因還是長遠考慮。高血壓的發生和高鹽飲食密切相關,而要想降低成年人的鹽攝入量,必須從控制嬰幼兒的口味開始。嬰幼兒的味覺系統尚處於發育過程中,對調味品非常敏感。過多的食鹽不僅可能長遠影響其飲食習慣,還可能引起拒食。

也就是說,不是「一歲以內嬰兒不能吃鹽」,而是,遵循少鹽的總原則,既不需要給嬰兒額外添加鹽分,又要擦亮眼睛,注意查看輔食的配方表,合理調配嬰兒的食譜。

6. 人造奶油等於反式脂肪酸?

流言:人造奶油主要是從食用油脂當中提取出來加工而成的,所以人造奶油中含有較多的油脂,尤其是反式脂肪酸。大量的食用反式脂肪酸會影響人體的記憶力,對於青少年們來說,就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反式脂肪酸長期過量積累,還會誘發哮喘、腫瘤、糖尿病等嚴重疾病。

真相:關於「反式脂肪酸存在健康風險」的說法一直廣為流傳,日前,中國食品闢謠聯盟聯合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公開針對這一傳聞闢謠。食品闢謠聯盟聲明:人造奶油、氫化植物油等烘焙食品原料並不等於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導致肥胖和糖尿病的說法也尚無定論。

據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朱念琳介紹,反式脂肪酸一直都被視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焙烤食品中的原料——人造奶油、氫化植物油、植脂末、起酥油、代可可脂也經常被貼上反式脂肪酸的標籤,給行業造成了不良影響。

北京工商大學食品學院曹雁平教授表示,隨著技術的進步,油脂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已經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如果消費者需要,完全可以把反式脂肪酸去掉,但會影響食品的口味。

據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介紹,除加工食品外,反式脂肪廣泛存在於牛羊肉、脂肪、牛奶等天然食品中,根據2013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報告,我國人均每天攝入反式脂肪為0.39克,供能比為0.16%,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值(小於1%),也明顯低於其他國家和地區。

不過,為控制反式脂肪酸攝入量,食品闢謠聯盟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包裝食品時要多留意標籤上的營養成分表,可以選擇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含量較低的食品,尤其是嬰幼兒食品要選擇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此外,要控制烹飪過程中植物油的使用量,不要為避免反式脂肪酸而大量攝入動物脂肪,同時避免油溫過高和反覆煎炒烹炸。

7. 豆製品誘髮乳腺癌?

流言:機體雌激素水平絕對或相對增高、孕激素水平降低造成的乳腺結構紊亂可誘髮乳腺小葉增生,而大豆及豆製品中含有的植物化學物——大豆異黃酮等成分被譽為「植物雌激素」,因此豆製品會加重乳腺增生,甚至誘髮乳腺癌。

真相:黃豆中的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植物雌激素,很多人擔心它會誘髮乳腺癌。

其實,植物雌激素和人的雌激素是不一樣的。研究發現,植物雌激素對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起到的是雙向調節作用。

研究表明,食用大豆製品不但不會因此患上乳腺癌,反而能降低其發生風險。

8. 吃反季節蔬果危害健康?

流言:一則講述「反季節果蔬危害」的貼子在網上熱傳。這則貼子言之鑿鑿地稱,反季節果蔬的種植過程,並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樣安全。農民種植時為了達到高產和穩產,往往會過量使用高毒農藥和催熟激素。

真相:很多人會說,反季水果都是用了很多農藥之類的化學物,所以有毒、不能吃。其實,即使是應季的水果,在種植過程中也會使用農藥,存在農藥殘留是正常的,而且「存在」並不等於「超標」或者「過量」,也不能說明吃了反季節水果會對身體有損害。而且,一般水果只要是規範種植的,農藥殘留都不超標,正常食用就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還有說法認為,反季水果需要用植物激素來「催生」,吃了會讓人性早熟。其實不論是反季水果,還是應季水果,在現代種植過程中都會用到一定量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植物激素。除此之外,所有的水果也都天然含有一定量的植物激素。不過,植物激素的效力一般都很低,而且,它們跟人體激素的分子結構和作用機理都不一樣,並不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擔心使人性早熟也只是杞人憂天。另外,植物激素有很強的自限性,正常種植過程農戶也不會多加,不然會適得其反。

對反季水果,人們還存在另外一個擔心,就是認為反季水果的營養差。

反季水果與應季水果的營養價值的確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不過,這些差異並不意味著它們沒有營養,更不意味著它們有害。考慮到在寒冷的冬天,如果沒有水果吃,人體健康受的影響可能更大,從營養供應角度看,吃水果的作用也比不吃要好得多。比如,冬天吃反季的葡萄,也遠遠比「沒有葡萄吃」要好。

總的來說,反季果蔬其實沒有什麼不好,相比沒有果蔬的冬天,反季水果對人們營養的獲取和補充,尤其是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9. 「過午不食」有助減肥?

流言:「過午不食」大概意思是「正午」(中午11點到下午1點)以後,直到次日黎明,都不再進食了。在很多減肥人士心中,「過午不食」看成「減肥良方」。甚至有人當它是「養生秘法」,並多年堅持。

真相:人如果長時間處於空腹狀態,那麼身體就會出現一些異常反應——調節體重的兩種激素含量將大幅度偏離正常值:

能夠增長食慾、刺激飢餓感、加速胃排空及胃酸分泌的腦腸肽會急速增加;能夠降低食慾、抑制脂肪細胞合成的瘦素則會大幅減少。如果這樣,人在過午不食後不僅不會瘦,反而會更容易胖。

相比不吃晚飯來說,吃對晚飯更有助健康。最好在5點至7點間吃晚餐,並儘量保持規律;晚飯要吃得清淡些,可以適當吃些肌纖維短、好消化的瘦肉或蛋類;多吃些蔬菜和粗糧。

和古人相比,現代人夜間活動量大,常常到凌晨才睡覺,如果不吃晚飯,甚至斷食,會使身體缺乏能量,而且人體胃中存在胃酸,如果長時間不進食,可能會導致胃酸對胃黏膜造成損害,久之就會出現潰瘍等疾病。如果當潰瘍沒有及時被發現,很可能會出現消化道出血、潰瘍穿孔等更嚴重的疾病。

「過午不食」並不適合每一個人。認真把握好飲食的節奏和習慣,才能在健康的前提下實現自己對好身材的追求。過午要吃,而且還要高質量地吃,這才正確的養生方式。

(責編:申寧、白宇)

相關焦點

  • O型血招蚊子過午不食減肥? 七月流言榜你中招了嗎
    原標題:7月上榜流言,你中招了嗎?   「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來的?夏練三伏要把汗出透?過午不食有助於減肥……這些說法你一定聽說過,究竟靠不靠譜?2017年7月「科學」流言榜揭開真相。每月科學類流言榜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闢謠:O型血的朋友招蚊子?或許這幾類人才是,別再搞錯了
    夏天除了羊肉以外,最煩人的就是蚊子了,有很多人可能都會把蚊子當成是一種最大的敵人,非常的討厭。蚊子是一種不吸血的動物或者是說只是吸收人體脂肪的昆蟲那該多好啊。雖然說這是一種理想性的想像,對於那些經常被蚊蟲叮咬的人可能都會認為他們是o型血,其實這就是一個闢謠。
  • O型血更招蚊子?關於蚊子的傳聞該說清了-O型血,招蚊子 ——快科技...
    夏天到了,蚊子也越來越多。很多人都煩惱,蚊子為啥總是愛親吻你,給你送大「紅包」。為啥這些蚊子在茫茫人海中,只對你情有獨鍾呢?很多人都疑惑,為什麼每次都是自己被蚊子咬的最慘?難道是因為O型血的原因嗎?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做出解答。蚊子更愛甜的血?
  • 聽說O型血、B型血的人最招蚊子?真正招蚊子的是這3種人
    據全國人血型調查統計發現:擁有O型血的人最多佔有41%、B型血的人佔21%、A型血佔28%、AB型血佔7%。在這些血型中,很多人認為O型血最招蚊子,甚至稱「被叮了好幾十年」。
  • O型血的朋友招蚊子?專家直言:或許以下幾類人才是,別再搞錯了
    除了夏天的炎熱外,最煩人的是蚊子,很多人可能會把蚊子當成最大的敵人之一,非常煩人。如果蚊子是一種非吸血動物,或是一種只吸收人類脂肪的昆蟲,那就太好了。雖然這是一種理想的想像,但對於那些經常被蚊子叮咬的人來說,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是 O 型血,事實上,這是一個消除謠言的說法。
  • O型血的人最招蚊子?誤解源於上世紀一個不成熟的實驗
    原標題:O型血的人最招蚊子?誤解源於上世紀一個不成熟的實驗  人們說,蚊子偏愛O型血?蚊子偷偷笑了~  夏季,朋友們在戶外聚會時經常會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場景,一位朋友成為了蚊子攻擊的主要目標,其他人則「倖免於難」。於是,有人就會對這位滿身是「包」的朋友說:「你一定是O型血。
  • 闢謠丨O型血更招蚊子?真相是……
    每到夏天,比高溫更討人厭的要屬無所不在的蚊子目前網上比較流行「招蚊子跟血型有關」的說法O型血的人最容易招蚊子?A型血被咬的機率更低?下面跟小安一起來get夏天裡的這些冷知識!1、蚊子喜歡這3類人!目前並沒有科學依據證明哪種血型容易招蚊子,所以蚊蟲沒有區分人血型的特異功能。
  • O型血的人更招蚊子?沒根據!
    在與蚊子鬥智鬥勇的同時,許多人都把招蚊子的原因,推到了血型上:沒辦法,誰讓咱是O型血,蚊子就「好」這口。那麼,「O型血的人更招蚊子」,這種說法到底是真是假,有沒有科學依據呢?本報特邀請省內專家為大家作出解答。
  • 迷惑:蚊子最愛的到底是A型血還是O型血?
    迷惑:蚊子最愛的到底是A型血還是O型血?這裡有蚊子嗎?乙甲我總是最招蚊子,唉,有我在,你們都不用買蚊香了!你是什麼血型啊?乙甲我是O型血,我們O型血真不好,總是被蚊子叮!
  • 6月「科學」流言榜:聲波可以驅蚊? 小龍蝦是哈夫病罪魁禍首?
    千龍網北京7月2日訊 炎炎夏日,最讓人覺得痛苦的可能不是酷熱,而是每天嗡嗡嗡飛來飛去的蚊子。超聲波可以趕走蚊子嗎? 夏天大量流汗,能量飲料「提神抗疲勞」可隨意飲用?這個夏天最愜意的打開方式莫過於,吃著小龍蝦喝著冰啤看著世界盃,可有傳言稱小龍蝦這種世界盃絕配美食攜帶多種寄生蟲,易造成「哈夫病」?
  • 吃甜食、喝啤酒、O型血易招蚊子?真相是……
    超過90%的情況下,它們要戳3-5次才能找到血流,平均花150秒,也就是2分半鐘後才能吸到血。蚊子每次叮咬吸吮大約五千分之一毫升的鮮血。蚊子偏愛哪些人?1、新陳代謝快的人新陳代謝快的人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引導蚊子找到獵物的有效信息。
  • O型血寶寶容易「招蚊子」?三方法嚴防死守,讓寶寶遠離蚊子叮咬
    特別是那些家有O型血寶寶的家庭,都說O型血的人更招蚊子,O型血的寶寶不就相當於「唐僧肉」了麼?為了防止蚊子,父母準備了很多防蚊神器,花費偏高不說,效果也不怎麼好。O型血寶寶容易「招蚊子」?據說蚊子喜歡O型血的寶寶,但這個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
  • 怕了:這四種人招蚊子 O型血蒙冤
    本文專家:孟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一到夏天,最煩人的不是炎熱,不是暴曬,而是蚊子!!!尤其黃昏時分,正愜意地乘涼,蚊子圍過來在四周「嗡嗡」盤旋,冷不丁吸口血跑了,氣不打一處來。很多人煩惱的是,為什麼蚊子不咬別人,偏偏咬我呢?
  • 什麼人最受蚊子喜歡?是O型血還是血液品質好的人?答案很意外
    據全國人血型調查統計發現:擁有O型血的人最多佔有41%、B型血的人佔21%、A型血佔28%、AB型血佔7%。在這些血型中,很多人認為O型血最招蚊子,甚至稱「被叮了好幾十年」。還有人說B型血的人最招蚊子,更有人只有血液品質好的人才最受蚊子喜歡,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O型血、B型血的人最招蚊子?關於血型,生活中的說法非常多,針對今天的這個話題。
  • O型血最招蚊子咬?蚊子:別鬧了,和血型真沒關係!
    蚊子的繁殖與氣象條件有關蚊子的繁殖與氣象條件有關。比如,按蚊(蚊子的一種)在適宜的溫、溼度條件下,其壽命約為一個月左右。空氣中的最佳溼度範圍是60~80%。在合適的氣溫下,溼度低則按蚊的壽命短;溼度高則壽命長。若溫度太高,溼度又太低則按蚊難以生存。
  • 7月科學流言榜:來看看這些健康流言的「真面目」
    7月科學流言榜來啦,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健康流言的「真面目」。「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流言:蚊子叮咬會傳播新冠病毒真相: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一項研究證實,新冠病毒不能通過蚊子傳播給人類,支持了世界衛生組織(WHO)關於蚊子不能傳播新冠病毒的論斷。
  • 5月「科學」流言榜:O型血「高人一等」?
    人民網北京6月3日電(趙竹青)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5月共有6條流言上榜。 1.
  • 蚊子喜歡吸什麼血型人的血?
    說到夏天空氣炎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夏天裡面有蚊蟲,特別是蚊子的叮咬使人苦不堪言。都說愛招蚊子的人是和血型有關。但事實證明文字是無法區分血型的,有些小夥伴有點兒耐耐不住想要問道,那蚊子究竟愛咬什麼人呢?今天就這個問題給大家做一下,詳細的了解蚊子喜歡什麼血型的人的血。
  • 蚊子咬你,真的是因為你的血甜嗎?看完別再被誤導了
    說起夏天,大家最不能忍的是什麼?熱,太熱了感覺要曬化了,不過熱,我們可以開空調啊,而且熱本來就是夏天存在的意義啦,小編覺得最不忍的就是當洗完澡打開空調吃著冰鎮西瓜看著電視,然後美麗的心情,就因為一隻蚊子毀掉了,夏天想要在樹下乘個涼,一不小心又是滿身的包,不過最近幾年,有人說那個被蚊子咬的人,都是因為你愛吃糖,蚊子覺得你甜,這麼說的話,很多人就覺得那就咬一口吧,畢竟癢可以忍,甜就夠了,今天小編就要更正下了,你的血不甜,它咬你只是因為這些原因
  • 7月科學流言榜出爐
    7月科學流言榜來啦,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健康流言的「真面目」。「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流言:蚊子叮咬會傳播新冠病毒真相: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一項研究證實,新冠病毒不能通過蚊子傳播給人類,支持了世界衛生組織(WHO)關於蚊子不能傳播新冠病毒的論斷。該大學生物安全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通過病毒胸腔內接種,對新冠病毒在三種常見且分布廣泛的蚊子中的感染和複製能力進行了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