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際最讓人討厭的非蚊子莫屬了!一般被蚊子叮了大家也不會太在意,但有人因為被蚊子叮了一下就住進了醫院,還要上手術臺。
江蘇宿遷泗陽的胡女士前幾天她的右胳膊被蚊子咬了一口,當時順手撓了一下,回家後就發現被叮咬的地方起了一個很大的膿包。
胡女士用碘伏消毒後就沒有在意這個膿包了,「普通的蚊子咬,誰會去關注它。」但沒想到第二天胡女士發現,被咬的地方出現了一個硬結,再加上自己有點感冒,她又吃了消炎藥。
碘伏也擦了,消炎藥也吃了,心想著紅腫會消下去。可等到了第三天,胳膊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越腫越大,疼痛難忍的胡女士只好到醫院就診。
醫生檢查後發現,胡女士的胳膊腫得很厲害,已經感染到淋巴引起了淋巴炎,如果情況不好轉甚至要切開引流。醫生表示,胡女士之所以如此嚴重,是因為蚊蟲叮咬引發了細菌感染,再加上胡女士重感冒,自身抵抗力下降導致。如果不及時處理,到後期可能還會引發敗血症,甚至危及到生命。
遵從醫生建議,胡女士進行了清創、引流手術,目前狀況已好轉。
醫生表示,雖說秋後蚊蟲減少,可是它們為越冬儲備能量,咬起人來更加兇猛,因此大家不要放鬆警惕。
■小心防蚊蟲叮咬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李華指出,在我們身邊,除了蚊子和蒼蠅等顯而易見、早被人熟知的害蟲之外,還「潛伏」著一些我們肉眼不易辨清或是不太認識的傳病或致病性害蟲,它們同樣可能給我們身體健康帶來不同程度危害。這其中,既有近幾年隨著致命病例的出現而逐漸被人們所熟知的蜱和恙蟲,更常見的害蟲還有蟎蟲、跳蚤、臭蟲、毒隱翅蟲等等。
「這些害蟲不僅會叮咬人,引起人體局部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有的還可傳播多種疾病。」李華介紹說,比如蚊子能傳播登革熱、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黃熱病等,跳蚤能傳播鼠疫,都不是「善茬」。
■塗抹燻噴防蚊蟲叮咬 不如搞好室內外衛生
如何避免蚊蟲叮咬?大家都在分享各種各樣的防蟲、殺蟲劑,但塗抹燻噴各種藥物在身上,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搞好衛生,少給蚊蟲留下孳生的「搖籃」才是最根本有效的防範。
李華提醒,對於容易孳生蟎蟲的角落定期清理,容易藏有蟎蟲的物品如涼蓆、被褥、床單等及時燙曬清洗;養有寵物的家庭注意好寵物的日常衛生,防跳蚤傍身;到戶外特別是野外活動時,儘量穿長袖長褲,別讓身體過多暴露給害蟲有機可趁;而想防蜱蟲、恙蟲的侵擾,儘量少在陰溼的草叢、樹林裡久呆。
一旦不慎被蚊蟲叮咬,出現瘙癢症狀時不要使勁撓,以免越撓越癢甚至出現皮損引起感染。
來源 | 健康廣東
來源:晶報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