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人敬有錢的,狗咬挎籃的」,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2020-12-06 深山老農民

農村一直都有很多俗語,有些俗語話糙理不糙,還是挺有道理的,那麼「人敬有錢的,狗咬挎籃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如此嗎。

農村俗語「人敬有錢的,狗咬挎籃的」,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1、人敬有錢的

人敬有錢的其實在現在還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在農村,更加看重有沒有錢。如果你在農村掙到錢了,那整村人都看得起你,而且威望也是慢慢提高的,很多人以前在村裡一點話語權都沒有的,但是在有錢後說話都有人說了。

這個在農村真的挺講窮的,就比如說今年老農所在的村裡,如今的村長就是有錢人,以前也是村裡面沒什麼人知道的,但是自從靠種植砂糖橘賺錢了之後,家家戶戶都去他家取經,如今更是靠著積累下來的人脈跟威信,直接在去年當上了村長。

所以說人敬有錢的的確是真的,當然也是需要靠正當成本賺錢的。如果是做的不正當的生意,比如說一些姑娘到城裡幹一些不正經的工作,雖然賺錢了,但是在背後是會被村裡人指指點點的,也不會得到尊重的。

2、狗咬挎籃的

而狗咬挎籃的,其實就是說明以前地主家都是養狗的,一旦狗看到挎籃的農民出現,那就會去咬,因為覺得挎籃肯定是偷了自家的東西,就會去追著咬。

當然現在的話已經沒有這個意思了,狗追著挎籃的更多是因為挎籃裡面裝著肉,狗為了吃肉就會去追著挎籃的人。

所以這句話其實還是有點道理的,但是如今前半句還存在,但是後半句就不一定了,不知道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都說說看吧。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無錢莫入眾,言輕莫勸人」,是什麼意思?
    俗語是我國農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農民世世代代的口口相傳而流傳下來,雖然只有隻言片語,卻讓人領悟了不少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俗語都是祖祖輩輩的生活經驗,對於如今的社會依然有著參考意義。在這些俗語中,有不少是關於人情往來、社會風俗的總結。
  • 農村俗語「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啥意思?看透了人性
    文/雪山農村俗語「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啥意思?看透了人性在農村,流傳著許多很有趣的俗語。那些俗語聽起來你可能會覺得很有道理,通常是語句說得很直白,句句卻都很有內涵。可能有些俗語並沒有沒有科學依據,只是讀起來很順口而已。老一輩人卻覺得這些俗語都很重要,很重視它們。相對於年輕一點的人來講,對俗語的了解甚少。他們每天沉溺於自我的生活,並不關心流傳在自己身邊那些俗語的意義。現在小編來給大家講幾條我最近聽到的農村俗語。
  • 農村俗語:人悶心毒,狗悶嘴惡,什麼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人悶心毒,狗悶嘴惡,什麼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在農村生活,你就發現農村的生活是很豐富的,不僅能見到很多你在城市裡沒見到的東西,連一些話語你也是覺得比較新鮮的,有時候可能就幾個字,可是想想還是很有意思。
  • 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是什麼意思?狗真的這麼通人性?
    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是什麼意思?狗真的這麼通人性?說到俗語,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流傳下的俗語是不在少數的,又因為俗語大部分是人們看到的一些奇怪現象,又不懂得科學解釋,反覆觀察後總結的,這些俗語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總的來說,農村人是比較了解俗語的。俗語讀起來很流暢,有的還押韻,而且還簡單易懂。
  • 農村俗語「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這句話有道理嗎?
    文/小智在農村,流傳著許多很多生動有趣的俗語。這些俗語聽起來很有道理,而且說得很直白,可能有些俗語並沒有沒有科學依據,但是老一輩人卻覺得這些俗語很重要。不過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對俗語的了解少之甚少,並不關心這些俗語的內涵。
  • 俗語「燕子不進愁家門,家狗不咬新女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民間有很多的俗語都是從農村流傳出來的,這些俗語都朗朗上口,並且很容易被人理解其中的含義,但是在這些俗語當中卻也蘊含著很多的道理。雖然說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科技越來越發達,但是這些俗語卻並沒有因此而消失殆盡,被人們以口口相傳的方式流傳至今。
  • 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啥意思?狗真的有那麼靈麼?
    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啥意思?狗真的有那麼靈麼?說到最接地氣的文化傳承,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我們所熟知的諺語和俗語,這些諺語和俗語都蘊含著上下五千年古人的生活經驗和人生哲理,諺語和俗語更貼合我們的生活並且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有趣的俗語,那就是家狗不咬上門女婿,啥意思?狗真的有那麼靈麼?
  • 你知道「狼怕一拖,狗怕一摸」是什麼意思嗎?盤點農村動物俗語
    農村百姓也是一個非常充滿智慧的群體,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不少的生活經驗,農村俗語也油然而生。動物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見的東西,不少關於動物的俗語也流傳了不少出來。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關於動物的一些農村俗語。
  • 俗語:「會咬人的狗不會叫,會叫的狗不咬人」,你覺得有道理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俗語:「會咬人的狗不會叫,會叫的狗不咬人」,你覺得有道理嗎?大家知道,在農村有著很多的生活習慣。而且農民們在生活中的也有著很多自己的勞作和經驗總結。相比現在慢慢接受的教育農村的這些文化,已經漸漸的淹沒在了身上。時代的潮流之中。但是作為曾經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有義務去了解,也有責任去將它傳揚。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句關於農村的,看看你是否聽過呢?是否知道其中的意思?會咬人的狗不會叫,會叫的狗不咬人。
  • 農村俗語「青臉人三眼狗,無事把人咬一口」,你認同嗎?
    農村俗語「青臉人三眼狗,無事把人咬一口」,你認同嗎?說實話啊,我對這句老話是不認同的,或許我這個人是非不分,不辨香臭吧。我的意思是說不能以貌取人,人的長相面相是看不出來人品質的好壞的。有人說相由心生,人面相不好,就說明人也不好。此言差矣,可以說錯的離譜。有的人,看似面相不善,確有可能心地善良。有的人慈眉善眼的,卻極有可能是大奸大惡之徒。所以我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以自己的好惡來判斷人的好壞,本來就很主觀臆斷。
  •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是什麼意思?為啥在農村有這樣的說法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有什麼道理?有的人怕狗、有的人恨狗、還有的人愛狗,雖然一些人對狗是又愛又怕,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而在農村裡,狗狗也是農民們的忠實夥伴,一些農戶家中、養殖場裡總有著這麼一條或幾條狗給主人看家。因此來說,相對於城市裡一些人嫌棄狗狗,農村人還是更樂意待見狗的。
  • 農村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什麼意思呢?有啥道理?
    鵝是農民養殖家禽的一種,它們外表的樣子非常漂亮,白色的羽毛,紅色的額頭,在水裡優雅的遊著,可是鵝可是一種對領地佔有欲極強的動物,一旦有人踏進它們的領土,它們就會追著跑著去『擰』人,而且咬住住不鬆口,農村有句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又是啥意思呢?
  • 你知道農村俗語「有錢不燒敞口鍋」的下一句是什麼,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有錢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是什麼意思呢?最近喜歡上了農村俗語,很多都是在描述農村的風土人情,春耕秋收等,感覺俗語中說的很有意思。但是這些俗語本身有一些,已經不適應現代的生活了,而且每個人對俗語的理解不同,得出的看法也不一樣。那麼這句農村俗語「有錢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又是什麼意思呢?「有錢不燒敞口鍋」的意思。
  • 農村俗語:「寧願讓狗咬,不敢讓鵝擰」鵝真的有那麼可怕麼?
    在農村大家都會養一些看家護院的家禽,比如狗、鵝、貓之類的,狗起到防止陌生人進入的作用,鵝和貓就起到捕捉黃鼠狼、老鼠的作用。在人們印象中,這些家禽都是非常溫順的,那你可能是對鵝的兇猛程度不了解。關於鵝的可怕性有這樣一句俗語,俗語「寧願讓狗咬,不敢讓鵝擰」什麼意思?
  • 俗語「燕子不進寒門,家狗不咬女婿」揭示了什麼道理?啥意思
    老人說「燕子不進寒門,家狗不咬女婿」,燕子和家狗為什麼會如此有靈性呢?這句話背後到底有什麼含義呢?不知道你聽過沒有?其實,這主要還是因為燕子的特殊習性以及家狗忠誠的性格導致的。燕子不進寒門首先,「燕子不進寒門」,這句話就是大白話,從字面上很容易就能理解它的意思:「燕子不會在家境貧寒的地方築巢。」難道燕子會察言觀色,並且還是一個「勢利眼」的動物嗎?答案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
  • 俗語「寧讓狗咬,別叫鵝啄」是什麼意思?古人總結這句話意義何在
    下面我們就來體味一下這句經典的俗語!寧讓狗咬,別叫鵝啄。寧願孤身死,不娶活漢妻。寧讓狗咬,別叫鵝啄。這上半句俗語,很多朋友見了可能有些摸不著頭,其實有過農村生活的朋友應該會有所了解,狗和鵝是農村當中很常見的兩種動物。
  • 農村俗語「餵狗別餵飽,對人別太好」什麼意思?老實人值得一看
    您好,這裡是軍輝溫馨屋,每天為您推薦新鮮的文化小內涵,我是小編軍輝說文化,每天帶您領略不一樣的風俗與農村的常識。小編在這裡為您分享的是農村俗語「餵狗別餵飽,對人別太好」什麼意思?老實人值得一看。今天咱們這期聊得是「餵狗別餵飽,對人別太好」,與上文完全相反的是「忍一時得寸進尺,退一步變本加厲」。「對人別太好」我們可以換一句話叫做「一鬥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您有聽說過嗎?「餵狗三日,能讓它記上三年」,但是在人際交往時「善待人三年,卻敵不過冷落他三日」。
  • 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什麼意思?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在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的物質生活也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的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智慧智慧和語言,對一些自然現象以及人情事物做出自己的總結,這也就山咱們經常所說的農村俗語,在沒有更多的獲取信息渠道的時候,一些俗語還被當做參考,給人們的耕種勞作以及待人接物起著參考作用
  • 農村俗語『養豬莫生雙,養狗莫生六』,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民除了種地有點收入,就是在家養幾隻雞,養一頭豬,母雞下蛋管著日常零花錢,年末殺豬過年也是農村習慣,而狗看家護院,也是農村必備管家,農村有句老話說『養豬莫生雙,養狗莫生六』,這又是啥意思。記得小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養一頭豬,養母豬的很少,平時放學後大家就挎著籃子,到地裡割草,地裡的紅薯秧子也是它的最愛,吃剩的飯菜都丟到豬槽裡,過年賣掉豬就能過個好年,同村有一家養了一頭大母豬,一窩能下八九隻,大人提前就開始預訂,什麼白花豬、黑毛豬,滿月後就可以逮走。為啥說『養豬莫生雙』呢?
  • 農村俗語「人走千趟,不如肥走一趟」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小妹跟你聊農村:每天帶你了解不一樣的農村文化文|小妹農村人常說的這些俗語,你都聽過幾句?農村是經過數以千年的演變成為現在的這番模樣,農村俗語也是伴隨著農村的產生而形成的一種農村特有的文化。雖然這些俗語被現在的人們說是帶有迷信色彩,但是這些俗語都是農民在平常的生活積累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它們具有通俗易懂,道理明顯等特點。迄今為止,有的俗語還在代代流傳,關於這些俗語你都知道它們是什麼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