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提起體育運動員,人們往往習慣用這樣的說法形容他們。但如果今日你還用這樣的眼光看待運動員,那說明你太不了解他們了!
根據英國學者鮑爾頓的有趣實驗顯示:「動得越多,智商越高。」
美國《Tennis》雜誌對10項球類運動員做了關於智商的調查。科學家們通過抽樣調查,樣本分析等系統評估,在指定的10項球類運動中排出了「智慧榜單」。
快來看看都是哪些球類運動聚集了體壇「最強大腦」!
第十名 高爾夫球
有資料說,美國專家經過研究發現,在對很多運動項目的運動員進行智商測定後得出的結論是高爾夫球運動員的智商最低。這個傳聞讓高爾夫球界的人們著實受到打擊,很多人堅定地認為這純屬惡意誹謗,是對高爾夫球運動和高爾夫球愛好者的惡毒攻擊!
事實上這個結果可能還真的比較靠譜,但是這個結果也並沒有說高爾夫球運動員都是低智商的白痴,只是說相對其它運動項目的運動員而言智商稍低一些,好像這也沒啥大不了的。
Ben Hogan曾說過:
進行高爾夫球運動員的選材非常簡單:大手大腳、頭腦簡單就足夠了。
瞧瞧,言外之意就是想練高爾夫球不需要太高的智商。而高爾夫球運動的特點是在擊球之前你有足夠的時間對現場情況進行分析,所以反應稍微慢點兒也不打緊。
與許多其他運動項目不同,高爾夫球運動大多是在沒有裁判員監督的情形下進行的。這項運動要求每個參與者誠實自覺地遵守規則,並擁有禮貌謙讓和良好的運動精神。如今在高爾夫在建立和改善人際關係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一種高雅的文明的社交文化。這才是高爾夫球運動的精髓所在。
第九名 手球
手球,一項興起於歐洲的體育運動,在歐洲已是相當有名,跟足球,籃球一起並稱為歐洲三大球。
手球起源於德國,曾經接觸過手球的朋友都知道,基本上,手球就好似籃球加足球的混合物。手球似籃球, 除了其中一個原因是大家都用需要用手去打之外,另外亦因為在手球的發展過程中,有一些規則是由籃球的規則轉變而成的。
第八名 排球
排球起源於美國,是一種運動量適中,又富於趣味性,男女老少都適宜的室內娛樂性項目。排球比賽規定,比賽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連擊。擊球時間的短暫,擊球空間的多變,決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這也促進了排球運動員大腦思維的高端運轉。
人民日報曾以「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為「女排精神」進行了定義和詮釋:
生命不止,戰鬥不息!
「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雖然走的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然目光堅定。」
靠著「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韌勁,中國女排咬下了一場又一場硬戰,不斷書寫運動場上的傳奇!
第七名 籃球
在「智商排行榜」上,籃球算是排在下半區,成績單並不漂亮。但中國人姚明,卻為NBA挽回了一絲顏面。
姚明當年能夠先聲奪人,和他的身體條件自然密不可分。四肢發達也許是人們認為他成為巨星的首要條件,但有誰知道姚明的智商絕對高於平均水平。
全美著名的智商研究網站《IQ測試網》根據一些數據,曾對NBA球員的智商進行了測試,結果姚明在當時的現役球員中智商是最高的,高達132,這個數據超過了勒布朗·詹姆斯、科比·布萊恩特和沙奎爾·奧尼爾。
而他所在的火箭全隊的智商平均值只有98,所有NBA球員的平均智商僅為83。按照國際慣例,智商在80到90之間屬於「略低於普通智力」。
第六名 曲棍球
曲棍球又稱草地曲棍球,是奧運會項目中歷史最為悠久和光輝的項目之一。曲棍球(Hockey)這一名稱起源於法語,意思是牧羊人的棍杖。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體育項目之一,曲棍球的出現要比最初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早1200年或者更多。
一場曲棍球比賽下來,每個運動員至少要跑2到3公裡。當你嘗試用你的曲棍擊球進網的時候,你的手眼協調能力得到了提高。揮舞曲棍可以鍛鍊手臂,快速的奔跑和所有停頓的動作可以鍛鍊到雙腿和臀部。
第五名 足球
足球有著「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是全球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球場上的「智力」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智商,而是某種神經心理學家稱為「執行功能」的能力,包括即時的創造性、找到對策和快速改變戰術等。
世界第一足球聯賽英超豪門切爾西的隊醫英格利什博士曾給他的隊員們組織了一次智商(IQ)測驗,結果蘭帕德的得分最高,甚至達到了這項測試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位博士很鬱悶地透露道:「比我還高。」出於職業道德,他沒有透露任何測試的具體結果,只是大概劃定了蘭帕德的IQ範圍:超過150!
研究顯示,也許可以在職業生涯早期就辨別出那些明日足球之星,足球隊也可以考慮在選拔球員時,除了測試體能和技術外,也進行一下認知能力測驗。研究者表示,還需要研究是否有可能通過訓練提升這種認知能力。
第四名 棒球
棒球在美國、日本尤為盛行,被稱為「國球」。棒球運動是一種集體性、對抗性很強的球類運動項目,被譽為「競技與智慧的結合」,是一項集智慧與勇敢、趣味與協作於一體的集體運動項目。
它動靜結合,分工明確。隊員之間既強調個人智慧和才能,又必須講究戰略戰術,互相配合。成員之間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又必須主動配合,相互幫助,必要時為顧全大局,個人要甘於犧牲自我。
第三名 冰球
冰球也叫「冰上曲棍球」,是多變的滑冰技藝和敏捷嫻熟的曲棍球技藝組合。它是對抗性較強的集體冰上運動項目之一,也是冬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冰球技術分滑跑技術和攻防技術兩大類。滑跑技術是冰球運動員必須熟練掌握的最基本技術,包括起跑、正滑、倒滑、慣性轉彎、左右壓步轉彎、急停等。
通過眾多的國內外實踐證明,學習冰球可以鍛鍊靈活性、柔韌性、協調性、耐力、體力、智商、意志力和膽量等諸多方面。可見,冰球對參與者身心健康成長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名 桌球
桌球是一項集健身性、競技性和娛樂性為一體的運動,它具有較高的鍛鍊價值。打桌球不僅能全面鍛鍊人的身體,還能調節人的情緒,使人心情愉快,性格開朗大方,提高思維能力,促進智力發展。因此,對於喜歡健身的兒童、少年、青年、中老年人來說,是非常適合的。
對青少年來說,打桌球可以促進身體發育,對中老年人來說,可以使全身的肌肉和關節組織得到活動,從而提高了動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動的能力,起到減緩衰老的作用。
桌球可極有效地發展反應、靈敏、協調和操作思維能力。其次由於該項運動極為明顯的競技性特點和娛樂功能,又使其成為一項培養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等等品質和保持青春活力,調節神經的有效運動,還可預防老年痴呆等。
第一名 羽毛球
都說羽毛球打的好的人都是高智商人才,比如林丹,李宗偉,諶龍...,不僅球場得意,情場得意,生意場上也是得意。最新的研究表明經常打羽毛球有助於加快大腦反應速度,半年的羽毛球鍛鍊可以使孩子的快速判斷時間從0.3秒縮短到0.1秒,最優秀者可縮短到0.05秒。國際專家權威調查分析,打羽毛球的孩子,平均智力要高出普通人20%。
羽毛球選手所具備的素質無非就是智力、技術、體能。熟悉羽球圈的人都知道,羽毛球是最考驗球員智力的項目。羽毛球不同於足球、籃球,更多的是組織能力配合技巧。羽毛球打的好的人,個個都是智力達人。比如林丹、戴資穎,據說智商都高達170分以上,實在高得怕人。
如此看來,學羽毛球真的要趁早哦!不僅鍛鍊身體,而且還能促進大腦發育~
人類智商的高低取決於遺傳、營養狀況和教育等因素。其實,體育鍛鍊也是影響智商的一個重要方面。運動,是極其細微、複雜的智力活動。
我們的大腦約有1000億個神經元,而大腦的發育過程大多是在孩童期進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索爾克研究所的格雷德·蓋奇發現,成年人也能生長出新的腦細胞。他還發現促進腦細胞生長的最好方法就是運動。只要能堅持運動,就可促進腦細胞的再生!體育運動能增強人的體質,促進大腦發育。經常參加運動,能夠增加大腦的重量和皮層的厚度。
上海體科所的研究員劉欣表示,「運動的確能夠增強大腦的活力。而反過來,更有活力的大腦,也能夠促進運動能力。」但正如智商與成功的關係一樣,一名高智商的運動員,想要達到職業生涯的理想巔峰,需要的還有努力,歷練,以及相當的運氣。
鍛鍊身體,增強大腦活力,一起拿起羽毛球拍,運動起來吧!
聲明:本文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球分享
球點讚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