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用的東西,真的是一點都馬虎不得。
大到安全座椅,小到寶寶餐具,每一個都要把好安全關。
前兩天就刷到一條新聞,貴陽一名1歲多大的女寶寶茜茜,被確診為淋巴性細胞白血病。
在排除遺傳病史這個病因後,醫生認為病因不排除是餵飯的仿瓷碗甲醛超標導致的。
一個碗,竟可能引發如此嚴重的疾病,這種打擊對一個家庭無疑是毀滅性的。
很多家長會說,這都是個例,不用太在意。
但早在今年6月份,上海市市監局就抽查了76批次的仿瓷餐具,其中9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率最高的項目為三聚氰胺遷移量超標!
早年央視更有報導,質檢部門對中國市場上的仿瓷餐具抽查合格率不足20%。因為賣劣質仿瓷碗掙的更多,黑心賣家銷售時以次充好已成行業潛規則。
很難想像這些不合格的餐具流入到每個家庭,對孩子的身體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仿瓷碗,因為顏色鮮豔,輕巧耐摔,早已成為很多家長的選擇。
但如果不做好功課,慎重選擇,不合格的仿瓷碗,存在的安全隱患真的非常大。(新聞來源:河南日報)
為什麼仿瓷餐具危害那麼大?
仿瓷餐具其實是一個俗稱,這種材料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聚合而來的高分子聚合材料,通常稱為「密胺樹脂」。
合格的仿瓷碗,是100%密胺樹脂材料,製作工藝嚴格,有QS認證,做出來的餐具耐摔、耐低溫、形狀多、圖案多,正確使用是完全安全的。
危險的是,不合格的劣質仿瓷碗。
因為密胺樹脂比較貴,所以合格的仿瓷餐具並不便宜,於是,市場上就出現了劣質的仿瓷餐具,被媒體曝光過的就有三種。
第一種:用廉價脲醛樹脂代替密胺樹脂
脲醛樹脂在超過80℃的高溫下,會釋放出高濃度的甲醛,長時間使用這種材質的餐具盛放熱食,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鼻咽癌、結腸癌、腦瘤、白血病等。對於年幼且免疫力較低的孩子來說,這樣的餐具無異於投毒。
有經銷商告訴記者:一般的純密胺原料製造的仿瓷餐具,價格在10塊錢以上,但如果是其它材料生產的(對人體有害的...),3、4塊錢就能夠買到,差價近三倍!
第二種:使用其他填料的密胺粉
其他填料的密胺粉有A1、A3和A5等分類,其中A1隻含30%的密胺樹脂,A3也只含有70%,用它們製作的仿瓷餐具,在外觀上能亂真,但甲醛遷移率不符合國標標準,同時毒性大,不耐高溫,不耐贓,不耐腐蝕。
第三種:製作工藝不合格
製作工藝不標準的仿瓷餐具,可能會在高溫、強酸等條件的刺激下釋放出三聚氰胺。兒童長期攝入三聚氰胺,會增肌肝臟和腎臟等器官的代謝負擔,也會有引起人體免疫系統疾病的風險!
無論是哪一種不合格的劣質餐具,對孩子的身體來說,都隱藏的巨大的安全隱患。
@新聞大求真 曾做過實驗,實驗中,在劣質陶瓷碗中倒入熱粥(溫度小於100°),碗甚至會掉色,連粥都變得發紅,若是倒入熱油(溫度約200°),碗會直接被「燙起」大量氣泡,這種碗怎能給孩子用?
也有記者在調查時拿中檔、低檔的仿瓷碗做過實驗,用甲醛檢測儀簡單測試它們在盛熱水和熱油情況下甲醛數據的變化,結果發現:低端仿瓷碗的在加入熱水和熱油後,甲醛數值達到了0.16毫克和0.61毫克。
長期用這種碗吃熱飯,就相當於每天在吃甲醛,這個結果真是太可怕。
市面上仿瓷餐具魚龍混雜,價格也是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家長們應該如何判斷家裡的仿瓷餐具是否合格呢?以下鑑別方法,家長們記好了:
①合格的仿瓷餐具擦拭時不會掉色。
②好的仿瓷餐具防摔不易出現裂縫,劣質的仿瓷餐具材質較脆弱,容易出現裂縫。
③沸水煮後,合格的餐具不會有氣味和變化,但劣質餐具會發白,氣泡,甚至出現裂縫。
④合格的仿瓷餐具低溫冷凍很穩定,反之則會出現裂縫或斷裂。
如果發現家裡給寶寶用的仿瓷餐具有以上情況,直接丟。
如果是準備給孩子購買仿瓷餐具的家長,也要購買合格的,同時也要正確使用。
購買仿瓷餐具要注意:
①餐具上標有「MF」,同時有「QS」標誌,可以作為餐具使用。
②不要購買沒有任何標誌的仿瓷製品。
③在正規超市和商場裡面購買餐具,選擇正規品牌,不要貪便宜購買地攤貨。
④選購時,仔細檢查餐具是否有變形,起皺、氣泡和表面褪色的情況,如果有,不要購買。
⑤不要購買顏色鮮豔的仿瓷餐具,挑選淺顏色的。
在使用仿瓷餐具時也要注意:
①不要長時間將仿瓷廚房用具或餐具與熱食接觸,也不要長時間盛放酸性、油性、鹼性食物。
②清洗仿瓷餐具時要用軟布清洗,勿使用磨粉和鋼絲球清洗。
③仿瓷餐具也不應用於在微波爐中加熱食物。
④仿瓷餐具在高溫下可能會降解和破壞,如果注意到餐具表面有明顯磨損痕跡,及時更換。
⑤仔細閱讀表現,嚴格按照標籤說明的使用,仿瓷餐具不耐120℃以上的高溫。
購買合格的仿瓷餐具,正確的使用,才能保證質量和安全。
除了要注意仿瓷餐具的材質,在生活中,還有一些不安全的材質在嬰兒餵養產品中要避免。
①聚氯乙烯(PVC)
PVC是一種毒性極高的化學物質,從生產階段到處置階段都對我們的身體和環境有害。它含有鄰苯二甲酸鹽、鉛、鎘、有機錫等有毒添加劑,與哮喘、過敏、生殖問題和癌症有關。
②鄰苯二甲酸鹽
鄰苯二甲酸鹽是已知的內分泌幹擾物,與哮喘、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乳腺癌、肥胖、二型糖尿病、神經發育問題、行為問題、自閉症譜系障礙、生殖發育改變和男性生育問題有關。
③BPA + BPS(雙酚類)
雙酚類與雌激素類似,與前列腺癌、乳腺癌、女性不孕症和肥胖有關。
④鉛和其他重金屬
暴露在重金屬環境中會導致神經損傷、學習和行為問題、生殖損傷和不可逆轉的腦損傷。
⑤pfa的化學物質
PFAS(多氟烷基物質)是一大類不同的化學物質,已被證明會對實驗動物的發育和其他不良影響。
媽媽們在選擇餐具時,一定要注意仔細閱讀產品的標籤,選擇有著安全材質的合格產品。
最後要說的是,在兒童餐具的選擇上,有很多材質對寶寶來說確實是不安全的,但也有很多安全的材質可以選擇。
比如合格的仿瓷餐具正確使用沒有問題,還有一些材質也是好的選擇。
①PPSU/PP材質:耐高溫,輕巧耐摔,材質安全,穩定性好,要閱讀標籤正確使用,也要注意更換時間,通常6個月左右就要更換。
②食品級矽膠:材質安全,耐高溫、耐摔,質感柔軟,觸感也舒適,但在使用時要注意,因為矽膠不透明,柔軟,清洗不太方便,價格也略貴。
③木材:表面要處理無毒。
④不鏽鋼:材質安全、耐摔、耐高溫,但要注意,不鏽鋼易傳熱,要防止燙到自己和孩子。
⑤玻璃:材質安全,耐高溫,價格好,性價比高,但也有缺點,重,不好抓,易碎,也要注意防燙傷,可以考慮用矽套管來保護玻璃。
⑥含有食品級三聚氰胺的竹纖維:不要與其他塑料三聚氰胺相混淆。
希望所有寶寶都能遠離劣質餐具,遠離傷害,健健康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