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查老婆婚外情 男子欲複製手機卡竊聽反被騙萬元

2020-12-16 華龍網

    華龍網7月7日16時50分訊(記者 陳俊帆)複製手機卡能夠竊聽別人手機究竟是真是假?近日,家住渝北區一男子就收到了一條稱可複製手機SIM卡的簡訊,因懷疑妻子外遇,想弄清真相,他選擇了辦理,不料卻卻因此被騙僅萬元。目前,渝北警方已立案介入調查。

    收到複製SIM卡簡訊 男子懷疑妻子外遇選擇辦理

    孫先生家住渝北兩路,最近他因懷疑妻子外遇,卻找不到有力證據而正在發愁。恰恰在6月30日這天,他收到一條令他感覺如獲至寶的簡訊。

    據孫先生介紹,簡訊內容是可提供複製手機SIM卡服務,但需一定手續費。「當時看到簡訊,我[]瞬間就被這種突來的『幸福』衝昏了頭腦。」孫先生講,他幾乎沒有猶豫,就按照簡訊上的電話撥了過去。

    對方表示,辦卡需要提供相關身份信息,並收取800元的手續費。「800元就800元!還不算太貴」,孫某按照對方提供的卡號就給對方匯了錢,並將自己的名字和妻子的電話號碼發了過去。

    調查老婆外遇不成 男子反遭辦卡人威脅

    7月1日中午,孫某接到了辦卡人電話稱卡已成功辦好,可該手機卡只能在專用手機上使用,要再支付8800元手機費用。

    「當時我感覺有點不對,就稱自己沒有那麼多錢了。」孫先生說,但辦卡人告訴自己,如果不給錢,他就將此事告訴我老婆!

    想到自己提供過老婆手機號,擔心老婆知道之後夫妻關係會鬧翻。孫先生被逼無奈又向其匯了款。

    原本以為對方只是不想白忙活才這樣威脅,卻不曾想對方竟是騙子。在匯完8800元後,對方又告知孫先生要繳納2萬元的封口保險費。

    此時,孫先生才完全清醒過來,立馬向渝北區公安分局兩路派出所報案。目前,派出所已立案偵查。

    警方提醒:手機卡不能複製

    渝北警方提醒,這種以複製手機卡為名實施詐騙的騙術,是近年來的新型詐騙手法之一。

    作案人員先通過網際網路手機群發簡訊,以「複製手機SIM卡可接收他人手機簡訊,監聽通話內容」為誘餌,誘使某些好奇心強或有特定目的的人與作案人員聯繫,取得被害人信任後,便以複製SIM卡需手續費、製作費、交易風險金為由,騙取他人錢財。

    警方表示,手機卡號是唯一的,一般是不可能複製的,像這類信息一定是詐騙,切勿相信。

    延伸:盤點那些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騙局

    案例一:自作聰明買考題 被騙三千元

    日前有蘇州媒體報導稱,家住蘇州崑山的小黎為了參加會計師資格考試,自作聰明在網上買題。「題」買到了,可考試的時候卻傻了眼。

    原來小黎在網上花了3000元買來會計師資格考試題目和答案後,便書也不看,將答案背得滾瓜爛熟,直到上了考場拿到試卷後才發現,自己買的題目和考試題目根本不對。意識到上當,考試結束後他立馬向公安機關報警。

    案例二:女子自作聰明耍騙子 弄巧成拙被騙六千

    明知是騙子,卻還要上當的人還真是有!據金羊網報導,廣州佛山市一女子收到詐騙簡訊「您的手機號碼被抽獎得了16萬元人民幣和一臺筆記本電腦。」

    而據女子介紹,她知道這是詐騙簡訊,但為了戲弄騙子,還是登陸了這個網址並輸入了真實信息,當看到匯款的環節時便關閉了網站。

    但讓女子沒想到的是在第二天竟然接到簡訊稱「自己因違約了電子合同將面臨起訴」,被嚇壞了的女子按照簡訊留下的電話,通過尋求解決辦法,向對方指定帳號匯入6000元解除合同,直到對方再次電話索要費用時,方才向公安機關報警。

    案例三:自作聰明靠投資賺錢 男子輕信網絡理財被騙13萬

    據網易新聞報導,今年春節時,天津市寶坻區一男子小宋在上網時意外看到一家理財網站,號稱「央企控股、會員百萬」、「高於銀行利息幾十倍」。

    將信將疑的小宋在核實該網站的公司地點都標註正確,且看到網頁下方有網絡110、網信認證等連結後,便輕信了這家理財網站,決定投入自己手中的閒錢一萬元。

    一個月後,按照該網站的高額利率,小宋果真收到了120元的利息,並可以直接提現。小宋心想,這樣賺錢可太容易了,相當於每天吃一頓免費的早餐,要是投資再多一點,就可以午餐、晚餐全免費了。

    小宋頓時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於是果斷將自己存摺中的五萬元定期存款取出,購買了該網站理財產品。隨後從網站數據上顯示,自己投資的成本利息不斷增加,小宋又再次追加了7萬元,共計投資了13萬元。

    直到今年4月份,借款到期之後,小宋意外發現無法提現,之前加為好友的客服QQ也從自己好友列表中消失。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上當,選擇向公安機關報警。

    記者手記:為何騙子能夠成功詐騙?其實不是騙子「大聰明」,而是利用了不少受騙者的「小聰明」。通過以上案例,如何才能避免上當受騙,大家可以看出兩點,一是天上不會掉餡餅,二是不作死就不會死!

    (微博報料方式:網友可登錄新浪微博「@華龍網原創新聞」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妻子欲竊聽老公電話 複製手機卡監控被騙萬元
    懷疑老公出軌 妻子欲竊聽老公電話記者化身私家偵探解密背後玄機 權威機構強調SIM卡高度加密不可複製    ■記者 李琪  實習生 郝豔濤 李琴     本報5月21日訊 「 一直對我冷冷淡淡,肯定是出軌了,我想和他離婚。」
  • 電話詐騙又出新招 複製手機卡就能竊聽他人通話
    複製一張手機卡就能竊聽他人的通話?目前全世界都還沒有這種技術昨天8:52,鄭先生來電:這幾天我連續接到同樣的簡訊,說可以複製別人的手機卡,竊聽到別人的通話。我女兒也收到了。這肯定是騙局。他說,只要知道號碼就能複製,移動、聯通、小靈通都行,被複製卡的通話和簡訊可以同步接收到,複製卡和「美國進口」的竊聽手機共2800元。「複製好後先試機,你會看到來電顯示就是你提供的號碼,試機後把錢打到銀行卡,就馬上送貨上門。」問可否用支付寶付款?「王經理」堅決不同意,「最低限度是試機後先打200元,收到貨後再打2600元」。
  • 手機真的要成手雷了? 竊聽軟體可監聽通話內容
    記者暗訪十餘家此類網站發現,各網站銷售的竊聽軟體雖然名稱五花八門,但功能大多比較類似,價格普遍在3000元到3500元,多數網站每天銷售額可達到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為拓展「業務」,不少網站正在各地招募加盟商、代理商。誰在購買竊聽軟體?暗訪中,多家網站客服人員透露,購買者遍布全國各地,多用於商業竊密、婚外情調查、私家偵探等。
  • 安個軟體 可「竊聽」別人的電話?
    記者暗訪手機安軟體,「竊聽」別人電話  賣家心虛竟發簡訊恐嚇  記者已向警方報案,請求警方介入偵查  「擁有別人一樣的號碼卡,就可以聽到別人說話內容和簡訊內容,貨到測試後付款,還可定位跟蹤,詢151××××7268」。
  • 男子手機卡被人用假身份證掛失並查通訊記錄
    張先生手機卡被人用假身份證掛失並查通訊記錄  記者調查發現:查詢手機通訊記錄已成地下產業  「是誰用假身份證查詢我的手機通訊記錄?」「他究竟想做什麼?」市民張先生(化名)4天來一直在思考這兩個問題。
  • 南通網警提醒:微信定位卡?手機竊聽卡?你可別信!
    (網絡配圖)7月10日凌晨2時許,這個念頭又冒了出來,看著手機上並沒有回覆自己的男友,小陳心中冒出了一個想法,就是買個「定位」去查男朋友。於是小陳就在網上搜索了相關信息,沒想到還真讓小陳搜到了。急切想獲得男朋友定位的小陳立即加上了賣家的qq。
  • 新式sim卡竊聽定位器,我們該如何防範?
    跟蹤器(定位器)工作原理:插一張可以上網的手機卡,移動或者聯通的2G、3G卡,這種卡是走流量的,定位器間斷性地給後臺發送數據信號,所以在發送數據時候我們的探測儀就能探測到,探測儀檢測到信號,也是斷斷續續的響鈴(或者信號燈閃爍),不是連續的。
  • 南京一大學生學費被騙光:5分鐘就被騙走2萬元
    大學生遭遇電信詐騙事件仍在持續發酵,繼山東兩名大學生遭遇詐騙不幸猝死後,廣東警方9月1日通報,一女大學生被騙光近萬元學費和生活費後,跳海自殺。  在南京,一名大學生遭遇電信詐騙後,急得要跳樓,幸虧被警方及時救下;在靖江,一名女大學生接到一個「客服」電話後,短短5分鐘就被騙走了2萬元。
  • 女子被騙2萬元後報警,筆錄還沒做完,又被騙64萬……
    原來3月27日,趙女士因網絡刷單被騙2萬元,已經在派出所報過案。但是,她上一個筆錄還沒有做完,現在又被騙了64萬元。今年1月,趙女士在網上認識了一名男子,對方自稱是做金融投資的,兩人經常在微信上聊天,偶爾會聊一些金融投資方面的話題。2月11日,對方謊稱手機IP位址出現衝突讓趙女士幫忙操作一下帳號。
  • 安吉男子被騙100萬元 主犯被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
    去年6月24日,湖州安吉男子王利報案,稱遭遇通訊網絡詐騙,被騙100多萬元。警方隨即介入調查,發現犯罪團夥出現在緬甸邊境。去年7月,緬甸警方抓獲三名犯罪嫌疑人沈國明、成華和沈國青,並在三人所在賓館查獲大量用他人身份信息開戶的手機卡、銀行卡、電腦等作案工具。
  • 男子假裝「妙齡女子」微信詐騙 「老公」被騙六萬餘元
    蔣波 封面新聞記者 王祥龍 田雪皎男子冒充「妙齡女子」,通過微信聊天方式騙取對方信任,以買手機等理由,騙取受害人六萬餘元。日前,四川樂至警方成功破獲這一微信詐騙案,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李某。目前,李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 安溪警方緊急止付 100萬元被騙款成功追回
    閩南網1月6日訊 (閩南網記者 張凱航 通訊員 黃朝宏) 今日上午,安溪縣公安局召開「跨區域打擊百日會戰」新聞發布會,現場,民警還將成功追回的100萬元贓款,返還給受害者袁先生。  袁先生是安溪某房地產公司財務工作人員,去年8月26日12時許,他向安溪縣公安局鳳城派出所報警。
  • 【網絡賭博】男子網上買彩票被騙12萬,民警查28個帳戶挽回錢。
    寶雞市渭濱區一男子趙某在手機上下載「澳門銀河國際娛樂城手機APP購買彩票」,充值12.4萬元後,該網站關閉。趙某感覺受騙後,向警方報案。 近日,渭濱警方查了28個帳戶成功為趙某挽回了損失。
  • 滾動- 男子網約一夜情被騙11次轉款2.5萬元
    南京一男子為得到「一夜情」服務,根據對方指示,先後11次匯款近2.5萬元,結果連人影都沒看到,這才意識到被騙。江蘇省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提醒市民,網絡招嫖多為陷阱,一旦被引誘往往人財兩空。而即便得到服務,賣淫嫖娼同樣是違法行為。
  • 被騙千元後找"高人"追款反被騙"高人"也曾是受害人
    中國江蘇網訊 網上交友被騙1000元後,揚州男子小申(化名)不甘心,上網找「高人」追回損失,反被「高人」騙走7.3萬餘元。近日,這位「高人」因涉嫌詐騙罪,被邗江區檢察院批准逮捕。網上交友,被騙千元他上網找「高人」追款小申30歲出頭,是揚州本地人,在邗江一家公司上班。工作之餘,他喜歡上網玩遊戲、聊天。4月6日,小申在網絡交友時,被「美女」網友騙走1000元。報案後,小申越想越不甘心,一心想把錢追回來。
  • 盜竊團夥找關係從看守所「撈人」 反被騙1萬元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江津一個盜竊t團夥試圖盜伐大足的楠木,不料兩人僱傭的工人被當地群眾發現,為將工人從派出所「贖」出來,盜竊團夥被騙了1萬元。巡邏隊立即趕往馬大爺所指的勝光村裴家灣,看見三名中年男子正在搬運一棵楠木樹,大家一擁而上,當場將三名中年男子控制,隨後報了警。高升派出所民警聞訊趕到現場,將被群眾控制的文某等三名中年男子帶回派出所作進一步調查。經查,文某等三名中年男子均為砍樹的工人,是一名王姓男子以每人400元的價格,於當日下午從江津區帶到大足區進行伐木的。
  • 52歲男子被騙走了三千元,竟然急中生智反詐騙子,追回錢款
    於是趁機跟騙子周旋,騙子被騙了,鄒先生很幸運能夠收回3000元。1月28日中午,鄒先生看到一家投資公司在網際網路上發布的信息,稱他可以提供貸款。 鄒先生急於使用這筆錢,打開了對方的網頁連結,並填寫了他的貸款信息。很快,一名聲稱是客戶服務的人聯繫了他。 該男子稱,鄒的貸款信息已獲批准。
  • 落入「加油卡」充值陷阱,一男子被騙9.5萬元
    1反詐案例落入「加油卡」充值陷阱 一男子被騙9.5萬元日前,清江浦分局閘口派出所接居民曹先生報警稱,自己輕信充值加油卡返現,被騙9.5萬元。曹先生充值11萬元,最初幾個月,每月返還3000元,但是到了12月份突然不再返還油費,聯繫客服,客服稱需購買新套餐,明年1月份時才可以繼續返還油費,曹先生意識到自己被騙。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男子網上貸款,錢還沒拿到反被騙1萬5,男子:感覺對方是真的!
    男子網上貸款,錢還沒拿到反被騙1萬5,男子:感覺對方是真的!圖片素材來源網絡,文章原創,歡迎關注現在貸款不像以前一樣知道到銀行裡貸款,只要是手機能上網,就可以把貸款到帳。最近劉先生本來是想在網上貸款的,沒有想到卻是騙子假裝的網貸平臺,劉先生錢都沒到手,反而還被騙了1萬5,這讓劉先生就有些傻了,他之前感覺對方是真的,沒想到卻是假的,這讓劉先生後悔不已。具體是怎麼一回事讓我們來看看!劉先生是外來務工人員,為了能夠在老家買套房子,做的早餐生意還送外賣,每天工作都是很拼命的,就是想要能夠攢到錢買房子。
  • 採購員欲購買口罩支援武漢反被騙47.5萬元 一名嫌疑人已落網
    至此,新寧公安經過六天七夜的偵查,成功破獲一起涉案金額40餘萬元的巨大電信詐騙案,現場扣押銀行卡、手機、平板電腦等作案工具,成功止付涉案資金13萬餘元,凍結涉案資金14萬餘元。欲買口罩支援武漢卻被騙47.5萬元「被騙了,我被騙了47.5萬元,這可是我們對武漢的『愛心款』『救命錢』啊!」1月31日0時10分,報警人儲某驚慌失措地衝進新寧縣公安局一渡水派出所。原來,儲某為湖南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同時也是湖南省山東商會成員兼採購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