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醫療 | 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

2020-10-30 醫聖ISEIHEALTH

骨關節炎( osteoarthritis,OA)) 是一種退行性關節疾病,又稱退行性關節炎或骨關節疾病 ,是一種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病。患者機體軟骨組織蛻變中過程,常伴隨有免疫反應產生的各種炎症因子。該疾病在軟骨組織發生改變後, 會導致患者關節疼痛,關節僵硬及功能喪失,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並增加了生活負擔。研究表明,導致OA發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齡、職業、生活習慣、四頭肌薄弱、關節受力異常及穩定性減弱、肥胖、遺傳、外傷、內分泌紊亂、生長因子及免疫因子缺乏等。疾病初期以保守治療為主,發展後期為關節置換。


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骨性關節炎的治療發展至今,可分為康復訓練、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經大規模臨床試驗證實對患者有益的藥物僅有對乙醯氨基酚、激素、度洛西汀、雙醋瑞因、 辣椒素、外用NSAID類藥物、口服非選擇性COX抑制劑、 口服選擇性COX-2抑制劑等,然而這些藥物只能部分緩解患者的疼痛症狀,且無益於關節功能恢復,而且存在各類不可避免的不良反應,因此這些藥物的作用很有限。骨性關節炎手術治療的發展歷程中,Insall及其同事在1972年引進的「全髁假體」通常被認為是現代膝關節置換術的雛形。全膝關節置換術的主要目標是緩解非手術治療失敗患者膝關節炎相關的疼痛。根據統計,美國每年行膝關節置換術超過25萬例,且有著逐年升高的趨勢。全膝關節置換術適用於在應用藥物以及非藥物治療後症狀仍未改善的患者,在疼痛緩解、功能恢復等方面頗有成效。然而近半數患者術後仍有持續疼痛;部分患者需要在術後經歷二次手術,特別是小於60歲的患者以及高昂的手術費用等因素限制了手術的應用及其價值。基於以上現狀,一個新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治療手段亟待研究並推廣。


幹細胞是否可以治療骨關節炎?

通常使用稱為間充質幹細胞(MSC)的一類成體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MSCs產生抗炎作用,有助於治癒病情和減輕疼痛。MSCs還可以減少纖維化(瘢痕形成)並對患者的免疫系統產生積極影響。由於這些優點,它們為治療OA提供了巨大的潛力。

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 細胞工程技術和組織工程技術已經在軟骨缺損治療領域得到10多年安全性和有效性檢驗, 有些已經通過 FDA認證, 並且已經初步開始商業化 , 比如美國健贊公司的基質誘導自體軟骨細胞移植等 。脂肪間充質幹細胞( ADSCs) 取材來源方便, 且具有多能性, 已經得到多國的關注。在實驗室通過對人腹部脂肪進行體外分離培養, 誘導成脂、 成骨、 成軟骨以及細胞表面標記鑑定 ADSCs,觀察其成軟骨活性。臨床抽取患者腹部脂肪組織,體外分離純化,複合玻璃酸鈉、自體富含血小板血漿( plateletrichplasma,PRP), 注射到患者患有OA的關節腔,證實患者自體 ADSCs治療O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脂肪幹細胞】:是一種在組織工程領域有很大應用潛力的成體幹細胞,脂肪幹細胞的優點在於:①取材容易,損傷較小,減輕患者痛苦且避免引起道德爭論;②使用患者本身來源的細胞進行自體移植,可以克服免疫排斥情況;③體外增殖速度快,不必進行永生化處理即可獲得足量的細胞用於移植。

幹細胞療法如何治療骨關節炎?

可以將幹細胞注射到關節中,以緩解骨關節炎的症狀,例如關節運動受限,炎症反應和疼痛。幹細胞研究的一個新領域是其組織工程應用。通過這種方法,幹細胞可以在實驗室中培養以產生可以植入受傷或患病患者的人造組織。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修復關節中受損的軟骨,韌帶或骨骼。這項治療目前日本已處於成熟水平。


幹細胞能否成為治療骨關節炎的有效方法?

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由於患者的反應不同,幹細胞治療可能不適用於所有骨關節炎患者。到目前為止,患者僅報告他們的症狀有所改善,特別是疼痛。

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臨床醫用


Jo等在韓國開展的臨床試驗中,入選標準為 18-75歲,患者關節軟骨損傷K-L評分Ⅱ級至Ⅳ級,止痛 藥物治療無效,VAS評分>4分,軟骨損傷面積在2-6 cm2 內。總計入選了18例患者,未設盲,分4組,3例接受低 劑量(1×107)脂肪幹細胞,3例接受中劑量(5×107)脂肪幹 細胞,3例接受高劑量(10×107)脂肪幹細胞,注射28d 後評估安全性,之後9例接受高劑量(10×107)脂肪幹細胞。治療方案是關節鏡術後將各組不同用量的脂肪幹細胞重懸於3 mL生理鹽水,關節腔內注射。隨訪6個月後,結果顯示,高劑量組受試者在WOMAC評分(注射前 54.2±5.2,注射後32.8±6.3)、VAS評分(注射前79.6±2.2, 注射後44.2±6.3)、KSS評分(注射前47.2±2.6,注射後 71.0±4.4)方面有顯著改善,MRI提示軟骨缺損面積明顯減小,軟骨總量增加。在對同一批受試者隨訪2年結果顯示[24],高劑量組受試者在WOMAC評分(注射前 54.2±5.2,注射後19.0±5.5)、VAS評分(注射前79.6±2.2, 注射後45.8±8.1)、KSS評分(注射前47.2±2.6,注射後 79.3±4.7)方面有顯著改善,改善程度較6個月隨訪差異 更為明顯。證據等級為Ⅱ級。

Fodor等在美國開展的臨床試驗中,入選標準為 20-70歲,患者關節軟骨損傷K-L評分Ⅱ級至Ⅲ級,VAS評分>4分,既往治療無效。總計入選6例患者,未設盲,治療方案是受試者接受膝關節腔內14.1×106血管基質 成分混合於3 mL乳酸林格溶液注射。隨訪1年後結果顯示,受試者在WOMAC評分(注射前32.9 ±14.6,注射後 9.4±10.1)、VAS評分(注射前5.9±1.2,注射後2.0±1.8) 方面有明顯改善,關節活動度[注射前(136.6±7.3)°,注射後3個月(143.6±6.7)°]略有改善,起立時間[注射前 (5.4±1.6) s,注射後3個月(2.8±0.3) s]明顯改善。證據等級為Ⅳ級。


這篇發表在OsteoarthritisCartilage上的綜述回顧3,172篇文章中的61篇。這些研究治療了2,390例骨關節炎患者。大多數使用脂肪來源的幹細胞(ADSCs)(n=29)。研究表明,使用自體軟骨細胞移植技術治療23例膝關節軟骨缺損患者。術後隨訪 1 6~66個月(平均39個月),所有患者的臨床症狀包括關節疼痛、腫脹、骨擦音均得到改善。並且組織學研究表明生成的是透明軟骨組織。研究表明 ADSCs具有多能性能,具有成脂肪、成骨以及成軟骨的能力。

臨床發現自體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可以生成透明軟骨組織。脂肪間充質幹細胞源於自體脂肪組織,相較於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其具有無免疫排斥性、創傷小、取材便利並可反覆取材、來源廣泛等特點 ,且其同樣具有多向誘導分化潛能,成脂肪細胞、成骨細胞、成軟骨細胞等。另外PRP來源於自體,具有多種生長因子,不存在免疫排斥反應,取材方便、製作簡單。為了模擬體內環境, 旨在使用人自體脂肪幹細胞 ADSCs提供種子細胞,利用 PRP中多種生長因子和關節腔內微環境促進人自體脂肪幹細胞生長分化成軟骨細胞進而生成透明軟骨組織, 聯合治療骨關節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能有部分逆轉退化速度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Kang X, Fransen M, Zhang Y, et al. The high prevalence of knee osteoarthritis in a rural Chinese population: the Wuchuan osteoarthritis study. Arthritis Rheum. 2009;61(5):641-647.

[2] [2] Cross M, Smith E, Hoy D,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of hip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estimate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10 study. Ann Rheum Dis. 2014;73(7):1323-1330.

[3] McAlindon TE, Bannuru RR, Sullivan MC, et al. OARSI guidelines for the non-surgical manage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14;22(3):363-388.

[4] Insall JN, Ranawat CS, Aglietti P, et al. A comparison of four models of total knee-replacement prostheses. J Bone Joint Surg Am. 1976; 58(6):754-765.

[5] Cram P, Lu X, Kates SL, et 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volume, utilization, and outcomes among Medicare beneficiaries, 1991-2010. JAMA. 2012;308(12):1227-1236.

[6] Gill GS, Joshi AB. Long-term results of cemente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retain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osteoarthritis. Am J Knee Surg. 2001;14(4):209-214.

[7] Zhang W, Moskowitz RW, Nuki G, et al. OARSI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ip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Part II: OARSI evidence-based, expert consensus guidelines.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08;16(2):137-162.

[8] Jevsevar DS.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2nd edition. J Am Acad Orthop Surg. 2013;21(9):571-576.



相關焦點

  • 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有一定療效
    自身脂肪與骨關節炎有什麼聯繫?常人很難想像。不過在骨科醫生眼中,自身脂肪中潛藏的間充質幹細胞有望成為治療骨關節炎的「靈丹妙藥」。事實上,骨關節炎的致殘率可高達53%,骨關節炎引發疼痛和功能障礙的危害嚴重程度相當甚至大於心腦血管疾病。目前臨床上,針對骨關節炎現有的治療方法包括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其中輕中度、年輕患者,主要給予理療、口服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等治療,只能達到短暫的緩解疼痛的目的,無法延緩病情的進展乃至「根治」,且此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屢見報導。
  • 細胞應用 | 幹細胞再生關節軟骨 治療骨關節炎的最佳方式
    本次研究再次說明:臨床結果與注射的脂肪間充質幹細胞數量密切相關。這項研究的另一個重要發現是關節腔注射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後,關節軟骨持續再生的臨床及結構證據。而此前缺乏反應相關治療效果持續性的研究結果。骨關節炎好發於負重大、活動多的關節,如膝、髖、踝、手等關節,臨床常見於:腱鞘炎  膝關節炎  踝關節炎等。由於這些關節中缺乏血管,幹細胞無法通過血液抵達受損部位,因此必須採用定點注射方式來緩解症狀。以常見的膝關節為例,將自體幹細胞定點注入 「關節腔」。
  • 幹細胞療法臨床新進展!多個國家推進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臨床轉化
    國內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正朝著臨床轉化應用方向快速發展。在國際上,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的臨床應用同樣被看好。近日,加拿大衛生部批准了針對骨關節炎的幹細胞研究項目。該項目針對年齡在19歲至79歲的骨關節炎患者,幹細胞來源為自體脂肪或骨髓,此外還加入了患者血液的富血小板血漿(PRP)。
  • 前沿:幹細胞療法治療骨關節炎最新研究數據
    由於幹細胞較易獲得、對供體影響小,分化能力強,不僅有助於組織修復,而且還具免疫調節和抗炎作用,已經被廣泛用於各種疾病治療,其中包括治療軟骨退行性疾病骨關節炎。因此,尋找一種有效幹預骨關節炎方法成為該領域研究熱點之一。幹細胞療法通過兩種作用機制有效治療骨關節炎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發展,幹細胞療法再生醫學技術在軟骨缺損以及促進軟骨再生領域已獲得10 多年安全性及有效性檢驗。
  • 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膝關節炎安全、有效
    骨關節炎被稱為「不死的癌症」,是會給患者帶來巨大傷害的常見骨科疾病。骨關節炎為一種退行性病變,是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
  • 多個國家正在快速推進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的臨床轉化
    在國際上,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的臨床應用同樣被看好。近日,加拿大衛生部批准了針對骨關節炎的幹細胞研究項目。該項目針對年齡在19歲至79歲的骨關節炎患者,幹細胞來源為自體脂肪或骨髓,此外還加入了患者血液的富血小板血漿(PRP)。
  • 細胞再生療法,顛覆關節炎治療困境
    林口長庚骨科部關節重建骨科主任張毓翰曾指出,常見的關節炎的治療,依據不同的嚴重程度,有著不同的選擇。像是包括了:消炎止痛藥、關節腔內玻尿酸注射、關節腔內自體濃縮血小板血漿(PRP)注射。討人厭的脂肪竟然能夠救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問題追根究底,其實就是關節軟骨的退化,如果能讓軟骨再生,這個問題就可以得到根本上的解決。目前臨床上,會使用脂肪幹細胞作為膝蓋治療的幹細胞選擇。討人厭的脂肪中,除了一般的油脂以及其它成分,還包括了重要的「脂肪幹細胞」。
  • 再生醫療 | 幹細胞治療類風溼關節炎
    其中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再生修復實質組織器官和免疫調節的生物學特性,為RA的治療提供了全新的前景。日本開發了可以修復破壞關節的治療方法,間充質幹細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MSC )著眼 MSC分化成成骨細胞、軟骨細胞、脂肪細胞,在滋養細胞群體中,骨髓液,皮下脂肪,關節軟骨,滑膜從生物體內廣泛採集。像這樣構成關節向某種成分分化的能力,免疫抑制能力,還有對人體的安全性具有MSC的治療伴有關節破壞及關節炎的RA 被期待作為治療工具。
  • 進展:幹細胞有望改善骨關節炎,再生新軟骨
    北聯生物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骨關節炎——慢性炎症骨關節炎是最古老和最常見的關節炎形式之一,其特點是關節中保護性軟骨被侵蝕。雖然骨關節炎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年齡、肥胖、損傷和遺傳等因素都會在其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所以,針對軟骨的保護和關節的修復才是治療骨關節炎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 再生醫療 | 幹細胞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研究進展
    雖然一些生物製劑取得不錯的療效,但約30%的患者在試驗中對治療沒有滿意的反應。即使達到臨床緩解,軟骨和骨損傷也繼續進展。也就是說,即使進行治療,也很難恢復到原來的關節狀態。因此,期待使用幹細胞的治療是關節功能的再生和其必要的細胞的再生。這個再生醫療中使用的細胞,被期待著是iPS細胞和間葉系幹細胞。
  • 精準醫療:幹細胞治療有望從根本上改善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骨關節「發炎」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骨性關節炎中「炎症」並不是老百姓平常認為的「發炎」了,它的治療不需要吃「消炎藥」。從醫學調查的情況來看,60歲以上的人大概有一半都或輕或重的患有骨關節炎,而超過75歲的人得骨關節炎的比例高達80%左右。所以,骨關節炎並不罕見,而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之一。
  • 自體骨髓幹細胞治療關節炎在臺獲批|幹細胞培植顎骨造福顎裂人
    近期,臺灣衛生福利部日前同意花蓮慈濟與尖端醫申請的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治療案,這是臺灣地區核准的第一件自體骨髓幹細胞治療計畫
  • 日本自體幹細胞再生醫療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據科學家介紹,胎兒身體上的每一個細胞都是充滿生命力的幹細胞,而在老年人身上基本只能找到少量幹細胞的存在。於是,便揭開了幹細胞與人體衰老的秘密:幹細胞越少,身體衰老越加快。幹細胞再生醫療技術日本是全球一家對再生醫療立法的國家,每年約有2000例臨床應用案例,無一例產生任何不良反應。
  • 自體幹細胞或是治療關節疼痛的最佳選擇
    膝關節炎是骨關節炎中主要的一種,此外,另一項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也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50歲以上人群的骨關節病發生率為50%,70歲的老年人發病率高達80%。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世界骨關節病患者已超過4億人。我國骨關節炎患者超過人口總數的10%,且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增高。
  • 自體間葉系幹細胞治療膝關節JMT獨家資料
    5 幹細胞治療的概念原理 軟骨細胞、成骨細胞是人體多種功能細胞中的兩種,分別構成人體軟骨、骨骼兩種組織。 脂肪由來幹細胞擁有能夠分化為軟骨細胞在內多種細胞的能力,它可以因再生變形性膝關節症受損的軟骨。
  • 幹細胞應用:膝關節軟骨再生
    退行性骨關節病又稱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它是一種退行性病變,系由於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
  • 世界關節炎日|面對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幹細胞有何治療潛力?
    在當前,關節炎的治療重要分為三種方法: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臨床主要根據患者的病症程度與年齡層次來選擇治療方案。多數患者都適用於理療、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能夠到達止痛的目的。但這類幹預措施的止痛時間較短,無法從根本上來緩解患者的病情。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免疫調節、抗炎、促進組織器官再生修復等功能,尤其在促進軟骨再生效果明顯。
  • 幹細胞出手,骨關節炎「在劫難逃」!
    骨關節炎,確診與治療 骨關節炎屬於慢性病,早診斷,早治療,便能延緩病情惡化的步伐。 骨關節炎的確認方式並不單一,醫生會通過病史、體檢、X線光片、核磁共振成像(MRI)、血液檢查、關節液體分析等諸多手段,讓骨關節炎「原形畢露」。
  • [又一家]自體骨髓幹細胞治療關節炎在臺獲批進入臨床應用 允許收費
    原標題:尖端醫獲準臺灣首件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2020/10/14 工商時報 謝奇璋膝部關節炎退化的民眾,未來治療有新的選擇!中國臺灣衛生福利部日前同意花蓮慈濟與尖端醫申請的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治療案,這是臺灣地區核准的第一件自體骨髓幹細胞治療計畫,待花蓮衛生局核可收費後,花蓮慈濟醫院可開始收治2到3級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可減輕患者膝蓋疼痛,並延長膝關節使用年限五到十年以上。
  • 骨骼幹細胞是如何生成骨骼?幹細胞又如何應用骨關節炎
    基於對骨骼幹細胞的研究,2017年7月,《美國運動醫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刊發了一篇題為《關節內注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一項為期兩年的隨訪研究》。結果表明:在2年時間內,關節腔注射自體脂肪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膝關節炎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