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10種常見皮膚問題如何護理?資深月嫂分享護理經驗

2020-12-02 小脈孕寶

寶寶皮膚嬌嫩,尤其在秋冬季節,寶媽一疏忽,就容易乾燥起屑,嚴重時甚至會引起皴裂。其實寶寶的皮膚問題遠不止這種,新生兒出生後的30天內,有可能出現的皮膚問題就高達10種,每一種幾乎都能讓寶媽寶爸心驚膽戰。怎麼辦?快來看看有經驗的月嫂是怎麼護理的吧!!!

01新生兒紅斑

新生兒紅斑又稱新生兒過敏性紅斑,發生率為30%~70%,一般足月新生兒多見。寶寶在出生後1~3天後,臀部、背部等部位的皮膚會出現散發的紅斑樣皮疹直徑約1釐米或更小些,或融合成大片。紅斑中央往往有一小的白色或淡黃色的風團,高出皮膚表面,但在7~10天後紅斑可消退自愈。

護理方式:

1、新生兒用品應柔軟、清潔、刺激性小,衣物清洗時一定要將化學洗滌劑洗滌乾淨。

2、洗澡時最好用中性洗浴液,用清水洗澡也可以,不一定每次都用浴液,可一周用一兩次。有些浴液衝洗不乾淨可對新生兒嬌嫩的皮膚有刺激性。

3、減少探視,新生兒住院期間家屬儘量不要摸孩子、抱孩子,遠離新生兒小車。新生兒是保護性隔離對象,減少探視可以防止交叉感染,減少新生兒紅斑的發生。

02生理性脫皮

新生兒在出生後,往往出現腳踝、腳底及手腕皮膚乾燥粗糙,從而出現的輕度脫皮的現象,如果沒有合併出現炎症,則不需要過於擔心。這是因為剛出生的嬰兒皮膚最表面的角質層太薄,表皮和真皮之間連接得不緊密從而導致的脫皮現象,也與寶寶自身的新陳代謝過快有關。通常在第8天最嚴重,隨後逐漸減輕。

護理方式:

1、給嬰兒做清洗時水溫不要太高。

2、脫皮部位不要溼水過多。

3、不要過度使用嬰兒皂或其他清潔品。

4、不要用毛巾或手用力搓皮屑,讓其自然脫落,以防引起皮膚損傷而形成感染,甚至敗血症。

5、如果想滋潤皮膚表層,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安全、溫和的保溼品。

03胎脂

剛生下來的新生兒皮膚上有一層白色的油膩的東西。有的部位多一些,有的部位少一些,這是娘肚子裡帶出來的脂肪,醫學上稱為「胎脂」。這一層薄薄的胎脂是保護胎兒皮膚不受羊水浸潤的影響,如果沒有這一層胎脂,胎兒的皮膚早已潰爛不堪了。出生後仍能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出生後環境的溫度較低,身體的熱量要向四周散發,使體溫降低。這一層胎脂有減少身體熱量的散發,維持體溫的恆定的作用。

護理方式:

通常在出生後1~2天內會自行吸收,不必擦掉它。

04新生兒痤瘡

新生兒痤瘡,是出現於寶寶面頰、額頭,以黃白色的丘疹和膿胞為主的皮疹。一般出現在新生兒出生後2周左右,3個月內會自行消退,無需要治療。目前的醫學無法清楚地說明新生兒痤瘡形成的原因,大多認為是因寶寶在胚胎時期從母體獲得的雄激素過多,新生兒出生後無法及時從皮脂中排出,堆積在皮囊裡,而產生的。

護理方式:

1、孕婦在妊娠期避免濫用激素類藥物,通常在嬰兒期患嚴重「新生兒痤瘡」者,在長大進入青春期時也可能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痤瘡。

2、皮疹一般在數月後自動痊癒。不要用母乳擦洗,也不要用手去擠壓,更不要塗抹激素類軟膏。

3、症狀較嚴重者及時請醫生採用抗菌治療,以免損傷面部皮膚。

05青記

一些新生兒在背部,臀部,常有藍綠色色斑,此為特殊色素細胞沉著所致。俗稱青記或胎生青痣。多數在 2~3 歲消退,個別 7~8 歲時自然消退。

(寶寶小屁股和腳腕上都是青記,無需特別護理)

06慄粒疹

常常出現在鼻翼、鼻尖、或兩側面部,呈黃白色的小點。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慄粒疹,這是受母體雄激素的作用而使嬰兒皮脂腺分泌旺盛所致。慄粒疹是新生兒常見的皮疹之一,算不上病,一般來說都不會對寶寶有多大的影響。隨著寶寶一天天的成長,快的一般在出生後幾周內自行消失,慢的則在4-6個月自行吸收,不需要作任何治療,粟粒疹很快就會消退的。

護理方式:

1、切忌用手去擠,避免發生局部感染。

2、也不要隨意塗抹藥膏。

3、平時給寶寶注意衛生,穿衣服適當,室內保持通風乾燥,勤洗臉部。

07皮膚變黃

有時候新生兒雖然表現出一般情況很好,如吃奶有力、四肢活動好、哭聲響亮等,但卻出現了皮膚淡黃,眼白也微黃,尿色稍黃但不染尿布,這種現象其實是生理性黃疸,7~9天後開始自行消退。早產兒生理性黃疸出現較晚,常在生後3~5天出現,6~8天達到高峰,以後開始消退,2~3周左右退淨。

護理方式:

1、滿月嬰兒不需特殊治療,多吃母乳多排便。

2、如果出生3天後出現,但10天後尚不消退,或是生理性黃疸消退後又出現黃疸,以及在生理性黃疸期間,黃疸明顯加重,如皮膚金黃色遍及全身(手足心也深黃),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3、對早產兒應密切觀察,必要時去醫院做光療和藥療。

08皮膚色素斑

很多寶寶生下來的時候就會帶有深色的「胎記」,如果長在看不見的地方還好,長在臉部或其他地方,總是讓父母很擔心寶寶的樣貌會受影響。這其實是由皮膚深層色素細胞堆積形成的色系斑,常表現為在嬰兒的臀部和腰部之間,或者在骶尾部和背部有青色或藍灰色、藍綠色斑,或許只有一大片,也可能有好幾塊,形狀不定且不規則,東方人大部分嬰兒都有這種色素斑。

護理方式:

1、通常無需進行治療,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變淡,7歲以後慢慢消失。

2、如果色素斑顏色變為咖啡色,特別是數量多且範圍大,就應定期帶嬰兒去醫院就診,以防患有神經皮膚症候群中的一種病——腦結節性硬化。

09皮膚出血點

嬰兒勐烈大哭,或者因分娩的缺氧窒息,以及胎頭娩出時受到摩擦,均可造成皮膚下出血,這是因為血管壁滲透性增加及外力壓迫毛細血管破裂所致。

護理方式:

1、出血點不需要局部塗藥,幾天後便會消退下去。

2、若出血點持續不退或繼續增多,或者有其他出血傾向,可請醫生進一步檢查血小板,以排除血液病及感染性疾病。

10胎頭水腫和胎頭血腫

許多嬰兒出生後頭上有一個「包」,這是在分娩時,胎兒頭部受產道擠壓,尤其是受子宮口的壓迫而形成局部頭皮水腫。若使用了產鉗或胎頭吸引器助產,就會造成胎頭損傷,在頭骨骨膜下,形成血腫即稱頭顱血腫。

護理方式:

1、胎頭水腫的包塊是分娩中的正常現象,無需處理。

2、頭顱血腫的腫塊切莫用手去按摩,更不能用注射器穿刺,不然會引起感染。應密切觀察嬰兒情況,出血情況嚴重會使黃疸症狀加劇。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常見的皮膚問題及護理
    新生寶寶皮膚柔嫩、角質層薄而富於血管,局部防禦能力差,易受損傷,再加上免疫功能不足,皮膚黏膜屏障功能較差,常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易患各種皮膚病,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對新生寶寶的皮膚、黏膜進行細心的觀察。認識常見的新生兒皮膚問題,有助於對不同的皮膚疾患採取相應的護理對策,本期帶大家簡單了解下新生兒常見的生理性皮膚問題。
  • 新生兒出現這8種皮膚問題怎麼辦?姐妹們不要慌,如何正確護理是關鍵!
    新生兒皮膚嬌嫩,總會長一些斑斑點點或是小疹子,那麼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異常的,需要怎麼護理呢?老師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寶寶常見的8種皮膚問題,咱們一起來看。1、新生兒紅斑寶寶在出生後1~3天後會在其臀、背、肩等受壓部位的皮膚或者面部出現散發的紅斑樣皮疹,或多或少,直徑約1釐米或更小些,或融合成大片。
  • 新生兒感冒,月嫂如何判斷是否該送醫,又該怎麼護理?
    共更新了兩節課,如果您已報名網課,可以打開月嫂了不起公眾號後臺,點擊【視頻網課】聽課了。199元不僅能聽一年的《金牌母嬰護理師》課程,還有專業護士解答上戶遇到的問題,還有月嫂姐妹們間的互幫互助。26、綁腹帶的正確方法27、產婦產後活動指導,禁忌和注意事項28、產婦產後潔發潔體,禁忌和注意事項29、產婦體質恢復評估方法30、產婦和新生兒的親子關係促進方法31、下階段護理計劃制定32、護理記錄總結33、護理工作交接34、如何報告產婦體質營養狀況35、異常症狀就醫指徵
  • 新生兒常見皮膚問題診斷護理(全文)
    剛出生的寶寶皮膚特別嬌嫩,可能會出現一些常見的皮膚問題,下面介紹有關常見嬰兒皮膚問題的症狀、成因、治療及護理,爸爸媽媽學習起來,遇到以下狀況要悉心照料寶寶哦~
  • 【分享】新生兒皮膚護理方法
    作者:寶寶知道 幕氏控服:米唐新生兒皮膚具有細膩、柔嫩、溫軟、平滑和紋理不清的特點。新生兒表皮角質層很薄,只有成年人的十分之一,保護能力弱,一些輕微的摩擦和外力,就會造成損傷。這樣的損傷不一定都能發現,但都容易引起感染。新生兒的皮膚護理,是很重要的一項日常護理。
  • 新生兒肚臍常見問題與護理
    新生兒肚臍常見問題與護理如果新生寶寶的肚臍沒有得到充足的保護,就會出現非常多的問題,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
  • 新生兒溢奶怎麼處理?深圳月嫂護理經驗分享
    養個孩子是真不容易,儘管大家都在精心照顧寶寶,但還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常見的新生兒溢奶現象,很多新手父母不知所措,遇到新生兒溢奶不要著急,找到正確的處理方法就好了。下面請到深圳多喜娃月嫂劉姐給我們講一講面對新生兒溢奶我們應該怎麼處理,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溢奶:一、什麼是新生兒溢奶?有時候寶寶嘴裡流出奶並不是吐奶而是溢奶。
  • 常見的新生兒皮膚問題小結及護理辦法
    最近天氣特別炎熱,三十幾度的高溫居高不下,很多寶媽疏於護理,一不小心就讓「痱子君」乘虛而入,圈子裡很多寶媽都在問寶寶痱子怎麼處理,還有一部分寶媽把溼疹誤當成痱子,下面針對於新生兒常見的皮膚問題及處理辦法,我總結以下幾類,如有不對,請大家幫忙指出,育兒的道路上,我們一邊學習一邊互幫互助
  • 溼疹、痤瘡、尿布疹……新生兒常見皮膚問題,如何護理?
    主要症狀是皮膚表面出現紅斑、米粒樣丘疹、皰疹、糜爛、滲液和結痂,炎症反應明顯,局部皮膚有灼熱感和癢感。溼疹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覆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兒童期溼疹大多是由幼兒溼疹延續而來。溼疹可以提早預防:大約有近一半的新生兒有這樣的問題,出生沒幾天就在臉上長出不少像青少年臉上起的「青春痘」。
  • 菊平月子護理母嬰保健師(月嫂)的工作範圍與級別劃分
    一、月嫂工作範圍:嬰兒科學餵養,生活照料,洗澡,撫觸、臍帶護理、皮膚護理、生理與病理黃疸的觀察區分;洗尿布、洗衣服;潛能開發和啟蒙訓練;新生兒衣物奶具、用具的清洗及消毒。中級月嫂:通過相應等級考核。兩至三年以上經驗或護理過10個以上新生兒。具備一定的職業道德和服務禮儀,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多數客戶反饋較好。高級月嫂:通過相應等級考核。
  • 新生兒出生48小時,要做哪些護理?月嫂必知!
    月嫂是負責護理新媽媽和寶寶的,對於母嬰方面的知識要懂得很多。 尤其是新生兒出生48小時之內,最主要做哪些事情,這是月嫂一定要知道的。 因為很多月嫂姐妹們都反映在面試的時候,被問到過這個問題,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 新生兒護理:新生兒常見的7種皮膚護理方法,新媽媽必備!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新生兒出生之後面對很大一個問題,那就是新生兒的護理問題,其中涉及到皮膚,主要體現在這七個方面:1、蛻皮蛻皮是每個新生兒都要經歷的,蛻皮到過程中你會看到他的手上腳上,全身都會有皮脫落,爸爸媽媽千萬不要人為地給它撕掉,要讓它自然脫落,否則很容易造成感染。
  • 9種最常見的寶寶皮膚疹子護理方法之溼疹的誘因與護理
    新生爸媽護理經驗不足加上新生兒皮膚嬌嫩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嬰幼兒不可避免的會發生各種皮膚疹子問題。總結下來一共有9種最常見的皮膚疹子:乳痂、口水疹、痤瘡、粟粒疹、痱子、尿布疹、蕁麻疹、溼疹以及幼兒急疹。
  • 新生寶寶常見的皮膚問題及護理建議
    今天璐璐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有關新生寶寶皮膚的常見問題及如何護理。此文是根據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百度百科詞條、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沈謙護士長的相關文章編輯整理的。文章較長,建議收藏備用。1. 蒙古斑2. 粟粒疹3. 中毒性紅斑4. 橙紅色斑5.
  • 我的前半生都是做月嫂,總結母嬰護理經驗和細節與姐妹們分享!
    高端客戶有約新生命的到來為家庭帶來很多的幸福、歡樂,但是初生寶寶的脆弱讓我們束手束腳,不知道怎麼才能將寶寶照顧得無微不至,使其健康成長,給大家分享下從事月嫂行業十幾年的高級母嬰護理師在寶寶護理中的經驗
  • 新生兒護理的10大禁忌
    今天我們來分享金牌月嫂都要知道的 月子裡新生兒護理的10大禁忌。月嫂姐姐們一定要熟讀謹記。
  • 母嬰護理師,又稱月嫂,母嬰護理師的工作內容分為產婦照料、新生兒護理兩方面內容
    活動報名,領取禮品時間:2016.10.1---2016.10.7(上午10點---下午4點):我們承諾:包學包會,百分之百面試機會,一次繳費終身免費學習。包考證,國家認證,全國通用。工作中您遇到問題困惑專業團隊隨時電話指導。地址:涿州市範陽中路富力花園底商四樓。
  • 中國首個《新生兒皮膚護理指導原則》亮相國際學術舞臺
    上海2015年7月31日電 /美通社/ --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突破傳統模式,科學護理新生兒皮膚,使其有規可循,並貼近國際公認的護理標準成為中國專業醫護人員和新生兒父母期盼已久的問題。
  • 小寶寶「紅臀」怎麼護理?月嫂經驗總結,有效又管用
    閨蜜自豪的說,為了更好得地照顧她坐月子、照顧小寶寶,她媽媽特意去上了月嫂培訓,取得了月嫂證。我們閒聊時,聊到新生寶寶很容易出現的「紅屁股」問題,無論是用尿布還是紙尿褲,似乎都不太好避免,尤其是夏季更是寶寶「紅臀」的高發季節。
  • 如何護理新生兒?掌握這4個護理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剛出生的小寶寶一般需要重點呵護,在護理新生兒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很多方面問題,只有掌握正確的護理方法,才能讓新生兒健康成長。部分新手家長缺乏經驗,可能在護理新生兒的過程中會存在錯誤,可能會對新生兒造成影響。那麼,新手爸爸媽媽應該如何正確護理新生兒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