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死前含淚說出22個字,聽起來很扎心,道出了宋江的本性

2020-12-13 諸葛品歷史

梁山眾多好漢當中,對宋江的態度不盡相同,甚至有人心裡對宋江並不服氣,只是嘴上不說罷了。但是,被稱為黑旋風的李逵,堪稱宋江的鐵桿粉絲,只要是宋江說的話,李逵幾乎是無條件的聽從,他還曾救過宋江的性命。李逵被宋江騙喝毒酒後,死前含淚說出了22個字,至今聽起來依舊很扎心,也道出了宋江的本性。

李逵的小名叫鐵牛,俗話說,人如其名,他長得非常魁梧,從小就是個暴脾氣,能動手的事情絕不動口。後因打死了人,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而逃走,在遇到宋江之前,李逵就對宋江不是一般的崇拜,由於機緣巧合,通過別人的介紹,李逵見到了偶像宋江,簡直是激動的不行。

在宋江的心目中,李逵為人耿直,沒有什麼心機,但此時他並沒有把李逵視作兄弟。得知宋江馬上就要被砍頭時,二十來個梁山好漢前來劫法場,李逵第一個衝了出來,直接砍殺了劊子手,之後壓根就停不下來,接連幹翻了不少人,就連老大晁蓋都攔不住他,可見他對宋江有多好。

得知朱仝的能力很強,宋江就想把他召到梁山,而朱仝只想過平淡的生活,不不想投奔梁山。宋江不達目的是不罷休,就讓詭計多端的吳用想辦法,吳用眼珠子一轉,就想到了一個主意,帶著李逵就來到滄州。吳用鬼點子不是一般的多,他用計引開了朱仝,並讓李逵殺到了小衙內,從而把朱仝逼上梁山。

宋江成為梁山泊的老大後,對李逵非常器重,梁山大聚義的時候,李逵位列第22位,是梁山第五位步軍頭領。縱觀李逵在梁山上的這些年,基本上對宋江言聽計從,但有一件事例外,那就是反對接受朝廷的招安。李逵是個直性子,從心底就對朝廷甚是討厭,更沒有想過要投靠朝廷。

當朝廷派人到梁山招安時,李逵火冒三丈,當著眾人的面撕毀了招安文書,甚至還怒斥大哥宋江。儘管如此,他已經改變不了宋江接受招安的決心,只能默認了此結果,跟著哥哥一起東徵西討,先後參與了徵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之戰,立下了不少戰功。

在與方臘起義軍交戰的過程中,大多數梁山好漢都戰死沙場,李逵是為數不多得以倖存的將領之一,但他心中依舊不想跟著朝廷混。宋江本以為以後有著享不完的榮華富貴,但讓他沒想的是,等來的不是高官厚祿,而是朝廷的毒酒。宋江在感覺到自己中毒後,立馬把李逵叫來,騙他喝下了毒酒。

宋江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因為他與李逵的感情有多深,而是害怕李逵為他報仇,這樣就會有損他的忠義之名。喝下毒酒的李逵,在得知真相後並沒有多麼氣憤,而是哭著對宋江說了22個字:「罷,罷,罷!生時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

如此扎心的一句話,不僅可以看出李逵對宋江的兄弟之情,也道出了宋江的本性,為了保全自己的名聲,居然對將他視作兄弟的李逵下毒手,實在令人心寒。

相關焦點

  • 李逵臨死前含淚說出22字,聽著讓人扎心,也道出了宋江的本性!
    後來,李逵把這些銀子拿去賭博賭輸了,欠了一屁股債,被宋江知道後,宋江又給他付了全部的賭債。這番舉動讓李逵覺得宋江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對於李逵一個普通農民來說,周圍的人都看不起他甚至會算計他,結果遇到宋江,宋江竟然對他這麼好,待他就像兄弟一樣,李逵就徹底被徵服了,從今以後對宋江死心塌地。
  • 李逵一生忠心耿耿,為什麼被賜毒酒?死前的肺腑之言道出宋江本性
    即使李逵做事魯莽,經常犯錯,可宋江依舊很喜歡他,對他是多多包容,因為像李逵這樣對他十分忠誠的人實在少有。之後宋江為感謝李逵忠心,順利讓他成為步軍統領。雖然李逵不服任何人,可要是宋江來找他,他一定會面帶微笑地迎接宋江,畢竟宋江是他唯一佩服的人。
  • 宋江是個什麼樣的人,李逵臨終前,含淚說的22個字,悲涼又扎心!
    李逵雖性格暴躁,但是對待頭領宋江那是絕對的忠誠,為人忠義深受宋江的喜愛,宋江說往東李逵絕不往西,對待宋江簡直比親哥哥還哥哥。但就是這麼信任的一個人,宋江卻騙李逵喝毒酒,而李逵在喝了毒酒之後說了這樣一段話,讓人心寒不已。
  • 李逵明知是毒酒為何一飲而盡,臨死說出8個字,揭穿宋江虛偽面具
    這次起義,在梁山結盟,結成聯盟,一百零八個好漢中的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現在來談談「黑旋風」李逵吧,他在梁山好漢中排在第22位。在《水滸傳》中,李逵因膚色黝黑,又生又高又壯,又有一身好武藝,因此被人們送上了外號「黑旋風」。「水滸傳」大結局,李逵明知是毒酒卻一飲而盡,臨死前說出八個字,揭穿宋江虛偽面具,真正的原因就在於此。
  • 宋江死前,為何要讓李逵喝下毒藥?只因李逵知道他的一個秘密
    只不過,有一個人極為例外,他不管別人的看法,對宋江從始至終都是忠心耿耿的,並且有求必應,他就是今天故事主角的另外一人,黑旋風李逵。 說起來二人是如何結識,還是在宋江在酒館裡替他解圍。一次李逵在輸光了身上所有的錢之後,想向酒館的老闆賒點酒錢,卻被拒絕了,於是二人大鬧了起來。
  • 三位梁山好漢的夢境暗示:宋江李逵不得善終,公孫勝歸宿是恆山?
    在通暢本《水滸傳》中,宋江李逵死得太廉價了:宋江死於奸賊之手,李逵死於宋江之手,這讓人對他們多了幾分同情,但卻少了非常多大迅速民氣,同時也對蔡京高俅童貫甚至高衙內的清閒法外感應怒火中燒。因而有人質疑通暢本《水滸傳》後五十回並非施耐庵師傅原著,而是御用文人根據天子的旨意舉行了竄改。
  • 為何說李逵死得並不冤?如果宋江不毒死他,他遲早也會被自己玩死
    其中《水滸傳》主要寫在北宋時期,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個梁山好漢,由被逼落草上梁山進行反抗,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徵西討的歷程。今天我們來談談李逵的死。李逵是被宋江毒死的,有的人說他死得冤,有的人說他死得不冤,我們來探討一下李逵到底死得冤不冤?李逵,皮膚黝黑,性格暴躁,膽大心粗,人稱「黑旋風」。他的武器是板斧,在一百零八位中位列第二十二位,是第五位布軍頭領。李逵,小名「李鐵牛」。他出生於一個貧苦家庭,家裡有母親和兄長。因為打死人,李逵逃走了。
  • 四本寫梁山好漢的小說,宋江李逵有三種死法,哪種死法大快人心?
    在這四本書中,宋江李逵有三種死法:《古本水滸傳》中宋江李逵根本沒死,在魯智深武松公孫勝等三位好漢離開梁山之後,宋江李逵等一百零五人還在梁山上大擺宴席慶祝招安有望呢。這樣的描寫,讓我們有理由懷疑施耐庵先生的本意,是想讓他們善始善終——有研究表明,《古本水滸傳》才是施耐庵先生原著,通行本《水滸傳》是按照朝廷意願篡改了。
  • 李逵在夢裡追殺宋徽宗,造反之心不死,這三點看明白他的用心良苦
    當時宋江已喝鴆酒而亡,梁山大將俱已魂歸大夢。他們神聚蓼兒窪,將宋徽宗引入夢中,一訴平生衷曲。宋江話剛說完,背後便轉出一個李逵,他手拿一雙板斧,厲聲喝道:「皇帝,皇帝、你怎地聽信四個賊臣挑撥,屈壞了我們性命?今日既見,正好報仇!」李逵說罷,掄起雙斧,便徑直向上皇奔去。這一情節很有意思,李逵找宋徽宗算帳,不是李逵做夢,反而是宋徽宗夢中被李逵趕殺。
  • 「鎮江潤州都統制」的李逵被宋江毒死,是《水滸》的悲劇高潮
    01看罷一部《水滸》,梁山好漢們的身世,應該用四個字形容:逼上梁山。但這「逼上梁山」是要分兩種的,一種是被貪官汙吏、黑惡勢力逼上了梁山,最典型的是林衝,被高俅父子及搖尾系統逼迫、構陷、謀殺,硬生生的成為無處容身的盜賊。
  • 李逵喪母、失戀後本就可憐,宋江為何還要一杯毒酒將其帶走?
    其實《水滸傳》的悲劇色彩特別濃厚,一群原本可以平安度日,有個美滿家庭的小夥子們,因為各種問題,犯罪被流放被迫害,最終上了梁山,還一心想要給自己洗白,結果直接被了斷了一生。大部分的結局都是如此,這些人物當中,有一個最後還被宋江一起帶上了黃泉路,這個人就是李逵,究竟是什麼樣的交情讓宋江至死也放不下他呢?
  • 李逵死後宋江花榮要暗殺扈三娘,宋太公很生氣,宋江氣得直接昏厥
    一直以來,宋江標榜自己是「忠義之人」,被稱為「孝義黑三郎」。但細看水滸原著,卻發現他既不忠也不義,至於孝字,在他的眼中更是一文不值。甚至以水滸前七十回為標準,也能看出宋江腦後生的反骨,至於「孝義黑三郎」,黑確實很黑,就連李逵也覺得宋江像自己一樣黑。但在孝字方面,宋江和三國正史上的馬超卻有一拼。馬超對韓遂說:「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也當棄子,以超為子。」宋江更是如此,他乾脆與父親宋太公斷絕了父子關係。
  • 水滸中宋江被賜毒酒,三位梁山好漢手握重兵,為何無人替他報仇?
    宋江被蔡京高俅陷害,含淚飲下毒酒,撒手人寰。 大哥宋江受了如此大的委屈,按照之前梁山泊的路數,不應該把蔡京抓來綁在柱子上狠狠抽上三百鞭子,再跟黃文炳一樣掏心掏肺拿來做醒酒湯喝嗎? 可關勝、呼延灼兩人對此事無動於衷,宋江的嫡繫心腹花榮,在宋江墳前自盡而亡。最有能力的三位猛將,竟然無一人選擇給宋江報仇,是他們忘記了昔日的義氣和誓言嗎?
  • 李逵怒砍杏黃旗,宋江不敢吱聲,背後隱藏多少山寨潛規則?
    宋江見了李逵、燕青回來,便問道「兄弟,你兩個哪裡來?錯了許多路,如今方到。」李逵哪裡答應。睜圓大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黃旗。把「替天行道」四個字扯做粉碎,眾人都吃一驚。宋江喝道:「黑廝又做什麼?」替天行道忠義堂上人多,大家拉住李逵。問個究竟。
  • 宋江死後,武松為何一點都不傷心,只是冷冷的說了6個字?
    這本書裡面前一半是豪情,後一半就是悲劇了。小夥伴們有沒有對裡面的宋江這個人物的形象有什麼想法嗎?為什麼在宋江死了以後武松一點都不傷心呢?而且還說了冷冰冰的六個字?今天小編就來大家走進這本書中吧!宋江,這個人的為人秉性。在小說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 宋江悲憤飲下毒酒自盡,武松聽後冷嘲6字,他和宋江早已恩斷義絕
    在激烈的戰鬥之中,梁山好漢們傷亡達到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退隱的退隱、出家的出家,因為他們都看透了宋江的為人。而曾經的「行者」武松也是其中之一,在徵戰方臘的時候,他付出了一條手臂的代價,從此退隱在杭州養傷。
  • 李雪健用四個眼神證明:宋江就是個色厲內荏腹黑心狠的陰險小人
    特別是宋江的眼神,被李雪健老師演繹得入木三分:有賊心沒賊膽、酒後猖狂、沾沾自喜、陰冷如蛇、貪生怕死,觀眾完全可以從這四個眼神中讀出宋江的卑微本性。話說宋江用錢買到了閻婆惜之後,「洞房花燭夜」忽然變成了「柳下惠」,裝腔作勢要離開新房——你不入洞房為啥要買閻婆惜?你想「讓閻婆惜找個好人家」,為什麼還攥著閻婆惜的賣身契不放?
  • 讀水滸之李逵:我能叫你「孝義黑二郎」麼?
    當然,李逵不是忠於朝廷,而是忠於宋江。李逵對宋江,那是死忠,不但宋江的話他全都聽,就算宋江要他的命,也會心甘情願奉上。梁山排定坐次之後的重陽節,山上大擺筵席,做「菊花之會」。宋江喝多了,填了《滿江紅》一詞,令樂和現場給大家唱,最後有「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之句。
  • 羅真人一語點破梁山結局,戴宗方然會晤,李逵至死方休
    在公孫勝隱居之處,只見李逵正怒目圓睜呵斥老母,這才將不願露面的公孫勝給「請」了出來。當他聽到宋江有為難之處後,並未有所動容,只說:羅真人不放人。於是三人便一同前往了紫虛觀。道觀中,羅真人說出一語真言,讓李逵、戴宗二人心驚肉跳。
  • 梁山招安之爭:武松錯,李逵錯,宋江也錯,誰說的話更合情合理?
    如果站在客觀的立場分析,就會發現在這場衝突中,武松錯,李逵錯,宋江也錯,他們似乎都陷入了一個誤區。是否接受招安,什麼時候招安,以什麼條件招安,武松李逵宋江都沒拿出可行的方案,只有魯智深以大智慧指出了問題的根源所在:我並不反對招安,但是從目前的形勢看,你這種招安方式弊多利少,還是穩妥一點為好——不招安我也有地方「尋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