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敵對峙,各擺戰架,準備廝殺
2.我乘機速出前爪尋抓敵腕節,得手後即向後上拉帶領力。步法配合,掌握戰距。另手配合,也可同抓,更為有力(圖1-131)。
3.連動不停,後腿見機,同時跟上,用力撩踢敵側脅軟肋(圖1-132)。
1.臨敵格鬥,雙方拉開戰勢,準備動手。
2.我尋機速出前手,捕捉敵前手,從敵外門攻入,爪心向下或向外纏抓,觸腕後即猛力向後外回領(圖1-133)。
3.連動不停,同時順勢擰腰,前腿跺出,直奔敵肋脅而去。捋抓腳法兩動合力,立創敵軟肋,重者肋斷。若腳跺時擒爪鬆開,可致敵震離後跌(圖1-134)。
1.臨敵技擊,擺出門戶,利防利攻。
2.我速出前爪,捕抓敵前手手腕,戰距長短,步法配合。得手後即向後用力捋拉(圖1-135)。
3.同時順勢擰腰轉體,起前腳彈敵襠部(圖1-136)。
敵若正身,則正彈,腳尖向上;敵若側勢,則側彈,力達腳尖,而腳掌平臥。腰身隨變,靈活自然。
1.格鬥對峙,見機欲動。
2.我前爪速出捕抓敵戰架前腕,得手即捋,閉其節晃其身(圖1-137)。
3.順勢用後拳栽擊敵臉鼻或側耳,力在拳面,轉髖擰腰,上身前沉,帶動身力,沉重猛烈,輕者鼻青臉腫。抓爪回拉,二向爭力(圖1-138)。
1.對方對峙,預備廝殺。
2.我見機前手速出,捕抓敵外門側腕。一觸即外擰下拉(圖1-139)。
3.同時順勢,樁步前趨,擰腰轉體,連出掏捶,由下向上,向敵裸露側體軟肋猛力打去。外門打擊,一手被控,躲之不能,防之極難(圖1-140)。
1.敵我對峙,準備廝殺。
2.我見機速進步,近身,側門攻勢,出爪撲抓敵外腕,觸則外纏,向裡擰敵整臂(圖1-141)。
3.前手纏擰同時順勢向前擰腰,打出後手圈捶,向外、向裡旋轉發起攻擊,目標外側耳門。圈捶力大勁沉,傷害極烈(圖1-142)。
抓打中的抓爪手法細分有多種,託、摟、勾、抱、抵、撲、捕、推、拉、捋、鎖、纏、擰、撕、扯等,各種抓法配備相應的打法,皆以易發易中為準則。以抓腕貫耳一招為例,其圈捶發力,屬曲捶旋轉勁法,所以抓爪只有纏擰,雙手才宜協同一致,產生巨大合力。若後捋或上提,必然減力消力。其中原理,不得不明。
抓打攻擊,長手短手,必據抓爪創勢而來,抓控成手,戰距短者,近身殺傷,長則無力;戰距長者,短手不及,必用長勁。應據打鬥實情,準確判斷,及時攻擊,不必拘束。沒有空抓,即有良機,只要打中,即是妙招。
抓打是「控戰」的要技,吸取了擒拿的控勢、困身的進手方法,比擒拿省時便利;採取的是間接定位的攻擊手段,安全穩當,打之難逃,擊之易中。但抓與打要渾圓合一,互為攻防,明暗協動,防止僵持、脫斷。經常練習抓打,對近戰、控勢、合力、感應等技擊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