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渾身關節活動不順暢?「晨起關節操」學起來,讓你關節靈活一整天!

2021-02-28 玖玖骨科

美好的一天由清晨開始,早晨起來應該感到全身舒暢、神清氣爽。但不少人醒來後卻發現,自己全身關節不適,甚至僵硬。別大意,這種「晨僵」可能是大病表現。別著急,趕緊把「晨起關節操」學起來,讓你關節靈活一整天。

如何自查晨僵?

骨科專家表示,晨起後,一部分人常會覺得渾身關節活動不太順暢,局部不適、不靈活,就像關節被膠粘著,這種表現被稱為晨僵。

症狀輕者,活動後可減輕或消失,重者需要1小時或數小時才能緩解。

如果你出現上述症狀,就是中了晨僵的招。值得注意的是,晨僵出現在95%以上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中,也可能出現在骨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患者身上。

晨僵是由於睡眠或運動減少時,炎性組織內水腫液蓄積,使關節周圍組織腫脹所致。

這類人適當運動後,隨著肌肉的收縮,水腫液被淋巴管和小靜脈吸收,組織恢復柔軟,關節活動就會再趨向靈活,晨僵也隨之緩解。

只要關節活動減少或維持在同一位置較長時間,白天也可能出現關節發僵。

建議:大家早上醒後,不要急於起床,最好先適當活動身體,增加關節的活動度,改善強直僵硬狀態,有助於預防和緩解晨僵現象。

推薦一套關節運動操,能夠活動腕、肩、膝等多軸關節。

通過適當的牽拉攣縮與粘連的纖維組織,每組動作重複20~30次,以保持和增強關節功能,使晨僵儘快緩解。

運動前,可以通過揉搓、按摩肢體關節部位的方式,使局部血流改善,幫助肌肉放鬆。

頸關節

頸椎是脊椎最上面的3塊,很靈活;但一旦受損傷,就會變得非常僵硬。

前屈後伸頸部。下巴儘量下壓貼近胸部,隨後抬頭看天花板。低頭與抬頭相互循環。

與頸爭力。兩手十指交叉,置於頸後,掌根置頸部兩側,對稱用力地擠壓頸部,同時頭部儘量往後伸。

頸部運動宜動作緩慢,無論有無頸椎病,均應以鍛鍊後無頭暈、噁心,頸部感到舒適輕鬆為原則。

肩關節

肩關節磨損機率較小,最大的危險來自運動不夠。由於軟組織沒有活動開,很多人會覺得肩膀疼痛。

甩臂。兩臂高舉頭頂,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過臀部,雙膝配合一屈一伸。

單雙搖臂。先以左上肢由後向前劃圓,做4個八拍;再以右上肢由後向前劃圓,做4個八拍;然後雙上肢由後向前劃圓,做4個八拍。

肘關節

反覆彎曲、伸直手臂,可以讓肌腱和韌帶保持柔軟。

雙臂抬起至身體兩側,和地面平行,小臂做收縮運動,好像是舉啞鈴的姿勢。

腕關節、手關節

輪旋指。將兩手抬至胸前,由小指到拇指依次輪旋,腕部同時轉動。

甩手腕。雙手在腹前,掌心向內,五指張開,用腕部著力與五指同時甩動。

髖關節

一般到45歲以上,男女都會不同程度地出現髖關節問題。要護好髖關節,增強它周邊的肌肉、韌帶和肌腱力量非常重要。

甩腿。前後甩腿10次,或經常左右搖擺。

轉腰。兩手叉腰,順時針方向轉腰,帶動肚臍以下的兩胯和兩膝做小幅度旋轉。上身和兩腳不動,膝稍彎,再逆時針方向轉腰。

膝關節

要養護好膝關節,必須讓雙腿肌肉更強健。

蹲膝。自然站立,雙手五指成「爪」形,左右伸開,身體自然下蹲,雙手內收,再慢慢站立,雙手張開,一蹲一立。

轉膝。上身稍微前俯,兩腿下蹲,兩膝併攏,兩手分別按在左右膝蓋上,膝關節從右、前、左後方向旋轉。

踝關節

提落踵。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吸氣時慢慢提腳跟,同時雙臂抬起與肩平;呼氣時慢慢把腳跟落下,同時兩臂下落至兩胯旁。

相關焦點

  • 今天不重視關節問題,明天它們讓你承受不起
    其實,所有年齡段包括兒童都可能被「盯上」,日常運動、久坐等都會帶來關節不適。所以,養護關節不分年齡,健康君為大家帶來健康科普,以及一套老少皆宜的關節操~01 關節最怕的6件事人體共有143個關節,它們如槓桿、減震器幫助我們完成上百種動作。
  • 今天不重視關節問題,明天它們讓你承受不起!
    其實,所有年齡段包括兒童都可能被「盯上」,日常運動、久坐等都會帶來關節不適。所以,養護關節不分年齡,健康君為大家帶來健康科普,以及一套老少皆宜的關節操~01關節最怕的6件事但是有6件事,再靈活的關節也架不住它們的摧殘:01年歲增長年紀大了,軟骨容易營養不足,從而降低骨骼的彈力與韌性,導致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病變。
  • 世界關節炎日 | 今天不重視關節問題,明天它們讓你承受不起
    所以,養護關節不分年齡,健康君為大家帶來健康科普,以及一套老少皆宜的關節操但是有6件事,再靈活的關節也架不住它們的摧殘:01、年歲增長年紀大了,軟骨容易營養不足,從而降低骨骼的彈力與韌性,導致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病變。
  • 早起關節發緊不適?晨僵:關節健康的「信號燈」
    這是一種以關節緊繃、活動不靈活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現象,由於病因不同,不同人的發病部位和時間會有所不同。臨床上前來就診的患者常表現為睡夢中或晨起時身體關節僵硬、存在明顯膠粘感為主。嚴重者可在每日持續發作,持續時間有長有短,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
  • 三套家庭關節操有助膝蓋保健
    記者柴悅穎通訊員於偉\文張之冰\攝平時運動首選騎車,每日早晚還要做三套家庭關節操,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了13年。人到中年,季衛鋒調整了自己的運動方式,原則就是舒緩,不傷關節。「氣溫低,全身肌肉處於收縮狀態,反應慢、關節僵硬,很容易受傷。踝關節、股骨頸骨折的患者也很多,一晚上能接診七八個。」季衛鋒說。生活中如何保護膝關節,季衛鋒的心得是,平時運動要根據天氣情況來,寒冷時要給關節保暖。下雨天,不要長時間在戶外運動。氣溫較低時,可以戴上護膝、護踝,保持關節的溫度和穩定性,建議選擇交叉彈性的護膝和專業的運動鞋。
  • 關節運動操,類風關康復階段的好幫手
    在類風溼性關節炎慢性康復階段所做的體操,主要是關節運動操,具體方法如下:指關節操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手常常因為病患而無法正常握拳,>指關節操則能很好地幫助患者鍛鍊手指。腕關節操腕關節操可以幫助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增強腕部的活動。
  • 常做手足關節操,日常養護少疼痛,常活動可預防痛風及痛風石
    常做關節操可以促進關節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加快代謝,減少尿酸鹽結晶在關節組織的沉積,預防痛風性關節炎。關節操還能加強關節的靈活性,防治關節僵硬或攣縮,起到提高關節活動功能的作用。手指關節操1,雙手緊握拳,然後用力伸展手指,要十指儘量向外拉伸,感覺稍用力。然後再握拳,再伸展,反覆進行10~15次。
  • 緩解關節疼痛,預防類風溼關節炎,中醫有妙招!
    醫學專家告訴我們:類風溼關節炎的早期症狀,主要表現為手指關節的疼痛、腫脹、晨僵(早上起床以後,手指關節活動不靈活)、顳頜關節的疼痛而到了晚期,甚至會引起關節的變形。  CCTV4《中華醫藥》欄目近期為我們請來醫學專家,介紹類風溼關節炎的中醫治療方法,以及一些緩解關節疼痛的燻洗方法、預防類風溼關節炎的藥膳和緩解手部不適的關節操。趕快來看一下吧!
  • 掌握這些部位的關節運動操,讓類風溼性關節炎康復的更快!
    患者靠坐床頭,在下肢關節不負重的情況下活動四肢關節,重點是伸肘膝,舒指腕,以防進一步加重屈曲強直畸形。床上體操舉例如下:1.頸項運動:坐位。低頭,仰頭,左轉頭,右轉頭,頭部左右旋轉,各個方向各做10~20次。2.手腕運動:坐位。手指伸直握拳、背伸、掌屈、旋前、旋後,反覆練習,各做10~20次。
  • 《中醫傷科按摩學》:人體關節概論
    人體關節概論(一)關節定義相對應的骨關節面周圍被結締組織連結起小、骨關節面之間仍留有一定空隙,這種連結方式即謂之關節
  • 用藥4個月,關節腫痛全部消退,手指關節變靈活,輕鬆拿筷子
    沒過多久,我就發覺關節不太舒服,特別是早晨起床時,渾身僵硬難受,要運動好一會才會緩解。結合這一系列不尋常的症狀體徵,醫生建議我立即掛風溼科門診,初步懷疑我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掛了風溼門診後,我做了血常規、尿液等相關檢查,化驗下來確診是類風溼關節炎。第一次醫生給我開了來氟米特和一些非甾體抗炎藥,叮囑我在服藥期間注意藥物副反應,如果身體出現明顯的不適需要及時複診。
  • 早起關節「硬邦邦」?可能和這類病有關係,別忽視了
    這是一種以關節緊繃、活動不靈活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現象,由於病因不同,不同人的發病部位和時間會有所不同。臨床上前來就診的患者常表現為睡夢中或晨起時身體關節僵硬、存在明顯膠粘感為主。嚴重者可在每日持續發作,持續時間有長有短,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
  • 一貼吸走風溼骨痛,關節自如比猴還靈活
    ,消腫去炎症緩解關節酸脹疼痛讓你和家人遠離關節骨痛,風溼病的困擾!,活動自如!一貼解決全身疼痛 那痛貼哪裡表層採用超薄醫學無紡布讓磁療貼非常透氣貼一整天也不會覺得悶它以物理方式輔助關節症狀恢復輕薄、味淡,功效卻是同類產品的幾倍它能24小時長效作用藥效持久是普通膏藥的4倍貼上一整天關節不痛,一夜好眠
  • 3個晨起瑜伽體式,讓你一整天都元氣滿滿,工作更有效率
    早晨醒來身體也跟著休息了一個晚上,已經重新獲得了活力與生機,這個時候的頭腦是最為清醒的,更容易感知到身體的呼吸和韻律,因此,早晨醒來的時候做瑜伽,不僅可以讓身體從休息狀態成功的跨越到日常狀態,還可以讓自己一整天的精神都是非常快樂、積極而且正。
  • 骨關節炎≠骨關節「發炎」,初春要呵護脆弱的關節?
    多見於中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俗稱長骨刺或關節老化。臨床表現為局部關節的疼痛、僵硬、功能障礙。髖關節骨關節炎的第一個徵象就是「腹股溝或者大腿僵硬」。運動後,可能會感覺到腹股溝、大腿或者半邊臀部酸痛,尤其是清晨,但活動後稍有緩解。早期的骨關節炎可以通過休息緩解。 另外還可以出現晨起關節僵硬疼痛,膝關節在走路時有卡拌和響聲。上下樓梯或者下蹲有時變的困難。
  • 「愛關節 不等待」奧泰靈運動會圓滿落幕,保護關節,從奧泰靈開始
    11月17日,香港澳美製藥的大型品牌IP活動--「愛關節 不等待」奧泰靈運動會第四站在廣州劃上了圓滿的句號。今年10月中旬,澳美製藥聯合益豐大藥房、健之佳健康藥房、海王星辰健康藥房和大參林醫藥集團相繼在長沙、昆明、深圳、廣州四地超燃啟動奧泰靈運動會活動,通過競技趣味的形式,打造藥店人自己的「專屬奧運會」。
  • 愛關節不等待 「奧泰靈運動會」昆明站啟動 持續助力保護骨關節健康
    繼長沙之後,香港澳美製藥的年度大型品牌活動——「愛關節 不等待」奧泰靈運動會第二站昆明站於10月21日在昆明體育館超燃啟動。昆明站由雲南健之佳健康連鎖藥店與澳美製藥聯合舉辦,雲南健之佳健康連鎖店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部總經理王寧女士、香港澳美製藥廠有限公司零售BG副總楊偉傑先生、MMA國際拳擊冠軍塗月秀女士等嘉賓應邀出席活動。
  • 晨起手指關節僵硬腫脹?警惕類風溼性關節炎
    雙手指關節上可見對稱性小結節手指關節活動受限警惕臨床表現多留心對稱性關節疼痛與腫脹以手足小關節受累為主,以腕、掌指間、近端指間關節及蹠趾關節病變最常見晨僵指晨起後或經過一段時間停止活動後病變關節出現僵硬,活動受限,影響翻身、扣衣扣、握拳等不適症狀,晨僵時間越長,說明病情越重。
  • 「晨僵」類風溼典型症狀 專家提醒注意保護關節
    哈爾濱新聞網訊(金鷗 劉宇 記者 張焱)33歲的關女士一個月前早晨起來右手手指不靈活,活動活動後,不靈活的現象逐漸減輕消失。關女士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類風溼性關節炎。    哈醫大四院生物治療中心、血液免疫專家馬洪介紹,關女士早上起來手指不靈活的症狀在醫學上稱之為「晨僵」,指病變關節在較長時間靜止不動後出現的僵硬感,必須通過活動方能逐漸緩解,最常見的就是早上起來時,手指關節、手腕關節活動不靈活,這是類風溼性關節炎典型的症狀之一。    馬洪介紹,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冬季是風溼免疫病的高發期。
  • 關節骨刺能磨好嗎?
    在要明確 「磨掉」關節骨刺這個問題的可行性之前,得明白什麼是骨關節病?關節骨刺是不是越磨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