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護士小董的武漢日記0206-白大褂是我的「鎧甲」

2020-12-22 瀟湘晨報

獨家|護士小董的武漢日記0206-白大褂是我的「鎧甲」

遼寧衛視 今天

早上,下了大夜班,走出病房,我特別想拽下口罩,深深吸一口新鮮空氣到身體裡。整個晚上自己都被包裹在厚厚的防護服裡,憋得人喘不過氣,對身體是極大的挑戰。

夜裡,我照顧了一位70歲的老大爺,他因為肺部感染,痰液容易堵塞氣道,如果不及時進行吸痰處理,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窒息。他病情比較嚴重,兩個小時就要吸一次痰。

老大爺已經處於無意識狀態,但我能從他偶爾一閃而過的眼神中,看出他對身體康復的渴望,而我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此刻就是他的希望所在,我們必須與病毒、與時間進行賽跑。

吸痰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操作,因為打開氣道就會噴濺出很多氣溶膠,一旦氣溶膠噴濺到皮膚上,哪怕是一丁點,都會產生無法預想的後果。每多進行一次吸痰,就意味著多增加一次風險。

為了避免意外感染,我們每個人都全副武裝,除了厚厚的防護隔離服,還有口罩、護目鏡、防護面板、雨靴,還要戴上三層膠皮手套,這一套裝備穿上五分鐘全身就會溼透。

由於全身出汗、溼度大,護目鏡上容易產生水霧,視線也非常不好,這更加了誤操作的風險,我只能更加謹慎地進行操作。所以這八個多小時的大夜班下來,真的覺得自己身心的緊張繃到極限。但是,每每回到駐地,總有不同的信息讓我鬆弛下來,給我打氣。

今天我們的醫護群裡都在轉發這個視頻,看著雪地上那個顯現的白衣天使,我突然感覺身上的白大褂像是一件鎧甲,在危險面前,在病人面前,我們就真的是那個「天使」,無論有多少危險,我都會堅強,既然穿上了這身白大褂,就註定了要毫不猶疑地肩負起救死扶傷的職責使命。

坐在班車上看凌晨十二點的武漢街頭

【來源:遼寧衛視】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獨家:護士小董的武漢日記0213—我就是那朵堅強的小茉莉
    獨家:護士小董的武漢日記0213—我就是那朵堅強的小茉莉遼寧衛視 前天今天是我的小夜班,上午不在醫院,心裡卻始終放不下照顧的患者。臨近中午,在醫療隊微信群裡看到患者病情穩定的消息,我才輕舒了一口氣。午飯的時候,我家楊小胖(小董愛人)發來一張照片,窗臺上我養的那盆茉莉,居然開花了。就那麼小小的,在兩片葉子中間努力地展開了花瓣。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畢竟,我養了它快一年,不但一直沒開花,「身材」還日漸消瘦,甚至在我來武漢之前幾乎被宣判了「死刑」。
  • 獨家:護士小董的武漢日記0212—臉上爬滿勒痕,我卻開心地笑了
    8個多小時的大夜班結束,疲憊把身體一直往下拽,可一股強大的幸福感卻讓我動力十足,感覺自己還能再戰一個班。因為今天我負責的六床王大爺各項指標向好,轉出到普通病房了!之前王大爺氣管插管,一直用呼吸機輔助呼吸,醫生還說他的腎功能也不太好。
  • 護士小董的武漢支援日記
    徵戰一線,董婷婷利用空餘時間寫下了自己的支援日記,讓我們通過她的日記文字和視頻鏡頭來看一看真實的武漢醫護人員的工作生活場景。  武漢日記 | 1月27日  董婷婷和隊友們在一起(前排左二)  今天是1月27日,大年初三,我到武漢的第二天。  第一次來武漢,沒有新鮮感和興奮感,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責任。
  • 寂靜城市,聆聽春天的腳步——護士小董武漢7日記
    隨遼寧省首批醫療隊一行137人一起馳援武漢。在武漢的半個多月以來,董婷婷每天記錄在一線的工作和生活情況。記者從好友微信群看到了她的篇篇日記,翻開她在「戰疫」前線寫下的日記,讀出了「白衣逆行者」們的堅守和奉獻一切的決心。1月31日——第一次考驗第一個夜班結束了,我們重症組的4名護士第一次體驗了武漢的高強度工作。
  • 小董日記
    3月20日中午,我跟隨遼寧首批援鄂醫療隊,乘坐南航包機航班從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起飛,踏上回家的旅程。  臨行前,武漢當地為我們遼寧首批援鄂醫療隊舉行了簡短而深情的歡送儀式,很多市民從陽臺上向我們招手致謝,「感謝你們的支援」「歡迎以後來武漢旅遊」「來吃熱乾麵」……在去機場的路上,交警敬禮目送車隊離去,很多市民也自發在街道兩旁為我們送行。
  • 護士小董的武漢日記 「第二篇」
    發放防護裝備和工作服 這一天,我領到了武漢這邊給提供的防護裝備和工作服,衣服上的標識,證實了隊裡之前流傳的說法,我們這次要去支援的是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江北醫院
  • 醫護日記|因為沒有白大褂,我們無論男女都穿上了護士服
    醫護日記|因為沒有白大褂,我們無論男女都穿上了護士服 查瓊芳 2020-01-28 12:00 來源:澎湃新聞
  • 獨家丨護士小董的武漢日記0217—跟死神拔河,這一局我們輸了
    今天凌晨,我這幾天照顧的那位74歲大娘,終究沒有戰勝無情的病毒,在戰友們的全力搶救下依然離世而去。早上聽到這個噩耗, 我不禁默默流淚。在重症室工作九年,見慣了生死,我自認堅強,可在武漢跟疫情博弈的過程中,我們竭盡全力地工作,就為了能留住更多生命,但,我們仍然無法做到每戰必勝。
  • 深圳衛視《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一線醫者VLOG講述,「微記錄」點亮「最美逆行者」
    2月10日起,深圳衛視於每天19:35播出系列vlog《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節目每期5分鐘,以醫務人員的第一視角和獨特的視頻日記形式,直擊抗疫一線的動人瞬間,講述最美逆行者的故事。《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第三期節目中,袁曉珊下班後抽空去看望同在抗疫一線的丈夫,從她工作所在的F棟到丈夫黃茗勇工作所在的放射科,一路上醫護人員們都是形色匆匆。當她到達放射科時,丈夫和同事仍很忙碌,袁曉珊的鏡頭恰好記錄下了醫護人員為患者拍CT片的一幕。
  • 獨家:護士小董的武漢日記0210—雙喜臨門,我們的患者「脫險」了
    今天白天,我輪休。雖然上班時精神壓力很大、身體很疲憊,但休息時,卻又忍不住刷新遼寧醫療隊的微信群,關注隊友和患者的情況。一下子有兩位重症肺炎患者轉到普通病房,這是我到武漢半個月後,最感振奮的消息了——轉到普通病房,意味著患者已經擺脫了病情最險惡的階段,距離痊癒出院近了一大步。群裡有位隊友興奮地說:「我們也該到收穫的時候了,大家的辛苦付出,終於開始見到成果。
  • 獨家策劃:護士小董的武漢日記第四篇
    再過一個小時我就要上戰場了,心裡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我終於能到一線科室戰鬥了,期待和戰友們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勝利會師。緊張的是,我不知道前方的患者到底有多少,自己的防護技能是否足夠熟練、萬無一失。聽昨天去一線的隊友說,由於南方沒有供暖,醫院病房裡比較溼冷,對於我們這支從東北來的醫療隊來說非常不適應。
  • 最美的年華――一名資深護士的日記
    ,完完整整以日記的形式勾勒出一個女孩從學校到醫院這個社會大環境的歷程,用護士、詩人的敏銳觸角記錄了一名護士20多年的成長曆程,從中可以看到中國醫療體制變化中的護士與患者、醫生、醫院以及社會之間的千絲萬縷關係和細節。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記錄特別的「武漢時刻」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體國人的心,作為疫情中心的武漢,更是成了關注的焦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2月3日起全天滾動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
  • 醫生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 |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
    2020年開始,隨著武漢疫情問題的發生,使得國人對流行病這個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其實在流行病面前,任何人都一樣。但是,面對流行病,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成為了全國關注的焦點後,深圳衛視推出了全國首檔醫務人員親身視角直擊抗疫一線Vlog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通過醫務人員的第一視角來記錄他們在一線抗疫的日記,通過視頻日記的方式直擊抗疫一線的動人瞬間。他們不是最美逆行者,他們只是做好了分內該做的事情。
  • 武漢戰「疫」日記丨刷屏的海報護士:我媽終於知道我在一線戰鬥了
    疫情仍在蔓延戰鬥還在繼續中國軍網微信推出《武漢戰「疫」日記》欄目陸續向廣大網友發布奮戰在戰「疫」一線的Ta們在忙碌間隙記錄下的最真實最感人的日記!「海報護士」說:我媽終於知道我在一線戰鬥了時間:2020年1月31日地點:武漢金銀潭醫院作者: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 我在武漢這7天經歷了什麼?馳援武漢的北大醫院護士日記曝光
    武漢日記——骨科劉曉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骨科護士 劉曉宇星期四2020年2月6日臨睡前,我跟6歲的兒子說:「媽媽明天一大早就要坐飛機出去打病毒了,和許許多多的叔叔阿姨一起,你在家要乖乖聽話哦
  •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打跑「怪獸」,爸爸媽媽就帶你們回家!聽到這句話,淚目了
    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科研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胃腸外科護士袁曉姍和她身為同院放射科技師的丈夫黃茗勇,或許可以告訴我們答案。疫情發生後,他們不約而同地加入抗疫戰鬥,因為分屬於不同的科室,幾天也見不了一面。四天倆人都穿著防護服偶遇,黃茗勇給袁曉珊拍了一張照片。照片中,袁曉珊站在醫院的走廊裡,對丈夫比了一個心,那手勢就像希望疫情早點結束的一個句號。
  • CCU男護士馳援武漢的「滿月」日記
    今早起來,陽光明媚,空氣中混合著泥土的味道,醫院周邊各種不知名的小花競相開放,武漢的春天來了!我們來武漢也一個月了。陳志苑和喬護士合影。2月11日她轉到普通病房,聽說這幾天就可以出院了,看來我們的諾言就要實現了:一起和她的孩子去武漢大學看櫻花。16床陳先生,前天可以下床適當活動了,在我們的攙扶下,他就像剛開始學步的孩子,一步一步地努力練習。他是家裡的頂梁柱,病情反覆變化,兩次插管。他的笑容多了,話也多了,和我們聊曾經在新疆工作的故事,「等一切好了,我要專門去看看你們,到時咱們一起喝酒吃肉。」
  • 武漢中風護士記錄「康復日記」 ,用親身經歷鼓勵患者
    武漢中風護士記錄「康復日記」 ,用親身經歷鼓勵患者 2017-11-01 0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叫鄭能量一湖南志願者武漢日記(二):放心,這都是我的鎧甲
    時間:2月13日3:14地點:湖北武漢光谷某公寓樓講述人:鄭能量整理:她給我發的簡訊裡的那一句「我沒有感染」,讓我沉默了很久。這些日子智芳姐經常追問我,平時是怎麼保護自己的,我總說:戴口罩、酒精消毒,穿防護服。但她不信,那我就說說我的裝備吧。防護服我真有,像之前去殯儀館做事,我是先穿一件橡膠防護服,外面再套一層一次性。但平時我就不怎麼穿了,畢竟穿一件少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