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多數人第一次了解八公,可能都是通過電影知道的。1987年,日本拍攝了一部名為《忠犬八公物語》的電影,使得八公第一次展現在世界螢屏上,從此八公就成了忠誠的代名詞。2009年,美國也拍了一部電影,名叫《忠犬八公的故事》,由理查基爾主演,故事催人淚下,感人至深。我們由此也想探究歷史上的八公到底是怎麼回事?
八公是一隻白色的秋田犬,秋田犬是日本最常見的一種家庭寵物犬,也是日本最大的狐狸犬種,它和柴犬相貌很像,其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最大的區別就是秋田犬一般來說個頭都比柴犬大得多。秋田犬在日本地位很高,日本高官經常將秋田犬作為禮物送給別國領導人,以獲得外交上的優勢,比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在2012年將一隻名為「夢」的秋田犬送給俄羅斯總統普京。
我們來說說歷史上真正的八公是咋回事?
1923年11月,八公在日本秋田縣出生。
1924年1月,八公就被送給東京大學的教授,這位教授叫上野英三郎,顛沛流離坐汽車20多個小時,也就是1月14日,八公才第一次到到達上野教授家。此時教授還養了另外兩隻犬,分別叫S和John,於是,八公就和S、John一起玩耍。
1925年5月21日,上野教授在學校因突發性心臟病去世,八公沒有等到主人歸來,整整三天三夜滴米未進。
1925年5月25日,八公與S和John一起來到澀谷火車站迎接上野教授,然而卻一直沒有等到。
1925年到1927年的這兩年之內,八公輾轉移居了多個地方,先是去了上野太太親戚家,後又去了上野太太友人家,最後又返回上野家。每逢上野教授放學回家的時候,八公都會獨自前往澀谷火車站等候主人回來。
花開花落,花落花開,曾經萌萌可愛的八公兩鬢也多了些許滄桑,之後的9年,歲月更替,循環往復,八公依然每晚風雨無阻地在澀谷火車站痴痴地等候,而它自己卻並不知道它的主人早已去世9個年頭了。
一直到了1933年,日本媒體《朝日新聞》報導了八公的事跡,八公的忠誠從此傳遍全世界。
1934年,日本民間組織集資在澀谷火車站建立了八公的雕塑,此時的八公依然在火車站等待上野教授。
第二年,也就是1935年,八公因病去世,人們將八公和它的主人合葬在一起,從此他們再也不分開。
八公和上野教授只相處了短短一年多時間,然而上野教授很愛八公,對它甚至比對自己的太太和學生都要好。八公因此也經常送上野教授上學,接他回家。上野教授去世那天,八公在澀谷火車站迎接到的卻是上野教授的棺材,此時的八公並不知道死亡意味著什麼。上野太太和上野教授的友人一次又一次帶八公搬家,從東京市區搬到郊區,在郊區又換了好幾個地方,最後又搬回東京市區,然而八公卻是始終不渝,不忘記它和上野教授的恩情。
它每晚都在澀谷火車站等待上野教授,直到火車站人走完,大門關閉,八公垂頭喪氣回到家中,第二天亦是如此。因為它相信它的主人遲早有一天會回來的,之後的9年,風裡來雨裡去,都是如此。火車站旁的小攤販,小商店換了一批又一批,甚至就連澀谷火車站都重新裝修過,八公已然在此痴痴地等待它的主人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