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鬱蔥蔥的構樹園。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王德峰、郭海民)「構樹的枝葉嫩尖兒能炒茶,嫩枝葉可以當蔬菜食用,成熟枝條和樹葉能粉碎做飼料,根和種子還入藥,渾身上下都是寶!」日前,在魏縣北皋鎮萬畝構樹扶貧產業園,林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喜林正在向前來參觀的鎮村幹部和群眾介紹發展雜交構樹的市場前景。
據魏縣扶貧辦主任陳瑞學介紹,「構樹扶貧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0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國家支持力度大,扶貧見效快,發展前景廣闊,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群眾及企業踴躍參與。近年,魏縣通過林盛公司引進發展構樹扶貧項目,在北皋鎮南劉崗村率先種植雜交構樹2200畝,目前已帶動全縣發展10130畝,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678戶、3390人實現增收脫貧。
構樹育苗。
魏縣發展的構樹一號品種是中科院歷經十餘年,連續多次通過太空搭載航天育種、雜交選育等手段培育而成,不僅可以治理鹽鹼化、沙漠化及石漠化土地,優化生態環境,而且全株乾物質粗蛋白含量相當於大豆的3倍、玉米的5-6倍,胺基酸、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豐富,是陸地動物和魚類的優質飼料原料,並且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不打農藥,無病蟲害,一次性種植可連年採伐,收益長達20年以上,被譽為現代生態循環農林產業的「軟黃金」。構樹原料杏鮑菇與傳統杏鮑菇相比,鈣元素含量提高140%,蛋白質含量提高6%,構樹飼料養豬、羊、雞等營養和效益更高。
「南劉崗村300戶群眾將2200畝耕地流轉給林盛公司,每畝年收割構樹枝葉四茬兒12噸以上,每噸價格超過千元,年收入2000萬元以上,全部訂單收割銷售,供不應求。」北皋鎮鎮長楊峰介紹說。南劉崗村流轉耕地群眾39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江書芳是其中之一,由於丈夫身體不好,無勞動能力,再加上常年吃藥,導致家庭生活困難。開始,村裡流轉土地發展雜交構樹種植,江書芳做主將家裡的7畝耕地流轉給了林盛公司,她到園區務工,現在收入租金加上薪金一年兩萬多,她與老伴兒還用上了智慧型手機,日子越來越幸福。
構樹飼料。
談到企業發展,林盛公司董事長杜宇敏充滿信心。她說,公司先後購置各種配套機械20餘臺,流轉土地上萬畝,已建成高標準育苗大棚10座,每年可提供種苗600萬株,構樹青貯飼料、構樹茶、構樹顆粒飼料、構樹全價飼料、構樹幹粉飼料等全產業鏈產品正在實現規模化生產。公司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讓貧困戶多形式加入構樹的種植、加工、銷售鏈條。通過流轉租用農戶土地,租金每畝每年900元;對貧困戶和有意願群眾進行培訓,在企業工作月收入2000元以上;對縣財政整合涉農支持資金,按照精準扶貧有關扶持政策,由村集體統一將貧困戶量資入股到構樹種植公司,公司、村、貧困戶籤訂三方協議,貧困戶每年享受分紅,村集體也按協議增加一定比例收入。目前,林盛公司已與30多個村678個貧困戶籤訂了入股協議。
為支持構樹產業健康發展,魏縣按照《魏縣支持建檔立卡戶發展「種養加」項目管理辦法》,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為北皋鎮東張崗、楊柴曲、北街及東街四個村,購買了四臺魏縣產的宗申戈梅利自走式青貯飼料收割機,租賃給林盛公司用於構樹收割,公司為每個村每年分紅11.2萬元,租金收益30%用於壯大集體經濟,70%用於建檔立卡貧困戶公益性崗位支出,實現了集體經濟壯大和貧困戶增收雙贏。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