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為寶寶吃飯慢傷透了腦筋,我的閨蜜靜靜也不例外,為了讓寶寶把飯吃完,一家人齊上陣:媽媽唱歌,爸爸做鬼臉,奶奶拿玩具,一頓飯下來,大人小孩都折騰得夠嗆!
「其實寶寶是知道飽餓的,家長不必擔心寶寶一頓飯不吃會餓壞,反而是不當的餵養方式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對此,專注於兒童餵養困難研究的兒保科教授胡燕說,「如果要想寶寶乖乖吃飯,首先應該是家長應該做出改變。」
1、不要強制要求寶寶每頓必須吃多少
有些家長擔心寶寶吃得少會影響生長發育,於是要求寶寶每頓必須吃下去多少,實際上,家長完全沒有必要把寶寶某一頓少得吃或者不吃看成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其實這是很正常的,要知道成年人也不是每頓飯都吃得一樣多啊,碰上胃口不太好的時候可能只想半碗飯,如果此時有人非得讓你吃下兩碗飯,想想你會是什麼感覺?
寶寶從一出生就是知道飽和餓的,如果他餓了,自然會知道要找吃的,家長完全不必擔心寶寶會餓壞。
2、不要追著餵
追著餵飯不僅僅大人累,關鍵是對寶寶一點好處都沒有:影響寶寶的專注力發展,不利於寶寶獨立自主意識的形成,容易造成寶寶消化不良,可能會讓寶寶形成和家長談條件的壞習慣……
3、不要哄著餵
除了追著喂,哄著餵也是個壞習慣,像靜靜的老公,在寶寶吃飯的時候做鬼臉逗寶寶,然後趁機餵上幾口,這樣很容易讓寶寶嗆著。
4、不要邊看電視邊餵
在寶寶吃飯的時候看電視,會使得寶寶的消化系統紊亂,造成消化不良,還有可能導致食物誤入氣管,另外,經常邊看電視邊吃飯還會讓寶寶養成做事情三心二意的壞習慣。
其實,家長在寶寶具備了自主進食能力之後,就不應該再餵飯了,要想讓寶寶乖乖吃飯,不要強迫寶寶必須吃多少食物,更不要追著喂,哄著喂,邊看電視邊喂。
正確的做法是讓寶寶自己吃飯,以二十分鐘或者半小時為限,願意吃多少就吃多少,正餐之外不額外給零食,如果餓了也必須等到下頓再吃,這樣幾次之後,寶寶就知道「不認真吃飯,就會餓肚子」的道理,從此乖乖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