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隻不挑食愛吃飯的狗子,可謂是每個鏟屎官的夢想。
在《嚮往的生活》裡有隻小柴犬名叫瓢哥,它曾經憑著對吃飯時的專注與熱情,不僅一度登上熱搜,還獲得「沒有感情的吃飯機器」的稱號。
好在,最後王珞丹收養了瓢哥,這個永遠也吃不飽的柴犬總算有了好歸宿。
不過這個吃飯急迫的傢伙想想也不會是個省油的燈兒,吃的那麼多那麼急,想必就是為了有更多的精力拆家。
果然,最近王珞丹有點想退貨了。
退當然是不可能了,自己養的狗,含著淚也得養一輩子!
近幾年,柴犬在國內也越來越受歡迎,那麼這隻沒有感情的吃飯機器到底是什麼樣的生物呢?
先來了解一下柴犬的前世今生吧。
柴犬的日語名字是Shiba Inu,是日本一個古老的品種,記載自公元前300年。
柴犬的名字來源於日本中央高山區地區,Shiba在日語中指的是山上的灌木,而Inu在日語中的意思就是「犬」。
Shiba Inu這個名字就是指這種狗能夠靈巧、快速地穿過雜木叢,或者指的是它與雜木叢顏色類似的紅褐色毛髮。
在美國養犬俱樂部有記載的第一隻柴犬是在1954年,由一個軍人家庭進口,在過去的五十多年中,柴犬在美國的受歡迎指數也在持續上漲。
由於柴犬對於崎嶇山路的適應性,所以它成了為諸多愛好戶外徒步者的好夥伴。
第一批柴犬出現於1930年左右,在日本的山梨縣或關西山陰地區。
在二戰期間,柴犬幾近滅絕,1928年,日本還因此而開啟了拯救柴犬的生存計劃,使得這一品種仍然頑強地延續了下來。
1937年,柴犬被宣布為日本國家歷史文物。
目前的柴犬主要有三個品種,分別為山陰柴犬,美濃柴犬,是日本排名第一的伴侶犬。
其實,柴犬在很多方面都與貓有點相似,比如柴犬還會花很多時間來梳理自己的毛髮,並且很獨立,不容易訓練。
所以,如果是養犬新手的話,想要養柴犬的話還是要思考清楚,不要盲目跟風。
從柴犬的歷史來看,愛吃應該並不是柴犬的特性,那麼應該只是某些狗子的愛好了。
那麼狗為什麼如此喜歡沉迷於食物呢?
有說法從狗的野生血統源頭分析,認為與家犬的野生血統有關。
家犬的野生親戚灰狼生活在野外,已經適應了節食或饑荒,可能連續很多天都會沒有獵物可吃,所以在有食物時它們會大量進食,以得到食物儲存。
所以其實狗子可能實際上並不餓,但是只要提供食物它就會吃,以防止將來你停止提供食物。
這種貌似有理的說法有點牽強,家犬經過這麼多年的馴化,其實早就沒有了野性,反而在馴化過程中還培育出了其它的習性,比如牧羊、捕獵等。
從獸醫的角度解釋,有時食慾增強是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徵兆,因為有些醫療問題會導致狗子感到飢餓。
-比如糖尿病會引發食慾增加。如果血液中葡萄糖過多,細胞會通過飢餓的信號作出反應,因此有可能會導致狗狗食慾異常大。
-或者,當狗的身體產生過多的糖皮質激素時(糖皮質激素是一種有助於狗狗應對壓力的激素),高腎上腺皮質激素症(也稱為庫欣氏病)也會引起食慾增加。
-也有可能是由於狗狗有吸收不良的問題,再多的食物都無法適當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這也可能導致它們特別餓。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情況會伴有其他症狀,例如腹瀉和或嘔吐。
造成狗子吸收不良的原因可分為幾種。
有可能是外分泌性胰腺功能不全,最常見於德國牧羊犬,這種情況會導致消化食物所需的酶減少,結果,食物會在不適當分解的情況下通過消化道,因此無法被吸收。
也有可能是狗狗體內細菌過度生長,有時這種症狀會與外分泌性胰腺功能不全同時發生,也可以作為單獨主要病狀出現。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可能導致小腸壁被細菌破壞,從而導致營養吸收減少和食慾增加。
所以如果發現狗的飲食比平時異常的多,還是要多加注意,如果無法自行排除問題,可以諮詢靠譜獸醫,以確保狗子的這種情況不是由於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引起的。
當然了,一般來說狗子只是單純愛吃,鏟屎官不用太擔心。
有隻貪吃的狗子可是件好事兒呢,這會讓訓練變得更簡單。
只要適當地用食物獎勵對家裡的傻狗進行正向強化訓練,那麼你會很容易擁有一隻聽話乖巧的好狗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