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物理康復治療學

2021-02-13 華圖康復


        

       全書內容系統全面、簡明實用,可作為康復治療系學生、普通物理治療師和骨科康復治療師培訓教材,也可供骨科醫師及替代療法師、足病治療師等相關人員閱讀參考。

本書為第4版,共分4部分:

        第一部分為基礎原則,探討了身體組織和系統對創傷、制動和運動的反應,並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構築基礎。

         第二、三部分為上1/4軀體和下1/4軀體部分,作者對解剖、力學和運動功能學的相互關係和相互依賴性進行了深入探討,並強調對患者的治療不要僅局限在功能障礙的部位,因為功能障礙症候群往往是由異常姿勢或運動模式所致,所以應該對整個區域進行評定。

         第四部分為特殊問題部分,介紹了軟組織鬆動術,軀體感覺、前庭感覺及視覺整合,軀幹、肩部、髖部和膝部訓練,神經組織疼痛障礙的評估與治療等。附錄還介紹了胸腰椎手法治療技術。全書內容系統全面、簡明實用,可作為康復治療系學生、普通物理治療師和骨科康復治療師培訓教材,也可供骨科醫師及替代療法師、足病治療師等相關人員閱讀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基礎原則

第1章 組織反應

第一節 正常組織/3

一、肌肉/3

二、骨9

三、周圍神經/9

四、機械負荷/10

第二節 創傷和炎症/14 

組織特異性反應/14

第三節 制動/17 

一、肌肉/17 

二、結締組織/18 

三、骨/19 

四、神經l19

第四節 再活動/20 

一、肌肉/20 

二、結締組織/20 

三、骨/21 

四、神經/21 

五、再活動後的組織反應/22

第五節鬆動術/24

第2章 康復患者的運動治療:心肺和外周反應

一、運動的心血管反應/25

二、缺少體力活動的生理後果/27

三、評定l29

四、運動處方:基本原理l30

五、總結l33

第3章骨科康復治療中肌力訓練的理論與實踐

一、肌肉生理學l34

二、骨骼肌肌力的產生/37

三、肌肉疲勞/38

四、組織癒合l39

五、制動的影響l40

六、訓練的生理學變化/40

第4章骨科患者的肌力訓練

一、肌肉運動的類型/48

二、神經性適應/48

三、細胞性適應l49

四、肌纖維類型特異的適應性/49

五、肌節的改變/49

六、肥大與增生l49

七、被動與動態肌肉僵硬的力學改變/50

八、肌肉收縮適應的類型/52

第5章 症狀研究

一、症狀定位l64

二、症狀病史/65

三、症狀的變化/66

四、區域性疼痛模式及相關疾病、紊亂l69

第二部分 上1/4軀體

第6章 上1/4軀體的評定:結構和相互關係

一、上1/4軀體結構間的相互關係l87

二、姿勢l89

三、正常姿勢中功能和結構的相互依賴 關係l90

四、異常姿勢與神經卡壓l93

五、上1/4軀體的評定/95

第7章 顳下頜關節紊亂、頭痛和口面部疼痛的頸椎因素顳下頜關節紊亂的物理治療/103 

一、關節源性顳下頜關節紊亂/104

二、肌源性顳下頜關節紊亂/106

第8章 頸椎和胸廓入口的功能障礙、評定和治療

第一節 功能解剖/116 

一、上段頸椎/116 

二、寰枕和寰樞關節的韌帶/116 

三、第3頸椎/120 

四、上段胸椎/121 

五、椎動脈/121 

六、胸廓人口l122

第二節 肌肉骨骼功能障礙和創傷/122 

一、姿勢異常/122 

二、軀體功能障礙/122 

三、頸椎病/123 

四、肋骨功能障礙/123 

五、胸廓入口症候群/124 

六、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124 

七、頸椎間盤/124 

八、創傷/125 

九、肌筋膜疼痛症候群/125 

十、牽涉痛/126 

十一、其他病變/127

第三節 病史和體格檢查/127 

一、病史/127 

二、系統回顧/128

第四節檢查結果的分析/142 治療/143

第9章 頸椎和上胸椎疾病的鑑別診斷和鬆動術

一、鑑別診斷/149

二、臨床分析/149

三、日常臨床評估/150

四、分析評估/150

五、鑑別評估/150

六、臨床分析過程中的關鍵成分/151

七、頸胸椎解剖和生物力學/151

八、評估原則l152

九、查體/155

十、頸胸椎鑑別評定/155

十一、頸胸椎關節鬆動術的理論/159

十二、治療技術及流程/161

第10章 肩關節解剖生理與康復治療

一、肩關節解剖和生物力學/182

二、肩關節臨床檢查/183

三、肩袖損傷的病理生理學l194

四、肩袖病變的非手術康復指南/196

五、關節鏡下肩袖修復術後的康復/204

六、關節鏡下肩袖修復術後的康復/205

七、上盂唇損傷(SLAP)修復術後的康復l209

八、關節鏡下Bankart損傷重建術後的 康復/211

九、肩關節置換的術後康復/211

十、被動移位的概念l212

第11章 肘關節功能障礙、評定與治療

一、功能解剖學/216

二、韌帶結構l217

三、肘關節的臨床體格檢查/218

四、優秀網球運動員的肌力表現l220

五、專業投擲類運動員的肌力表現l220

六、肘關節特殊檢查/220

七、各種損傷的康復治療技術l222

八、肱骨上髁炎的康複方案l224

九、肘關節鏡術後康復訓練/229

第12章 腕關節及手的功能障礙、評定與治療

一、關節結構/244

二、肌腱的結構/251

三、神經結構l262

四、管狀結構/265

五、腕關節和手的評定l268

六、觸診/271

七、客觀檢查l272

八、患者治療參與/281

第13章 腕關節及手的重建手術

一、體格檢查l291

二、截肢/305

三、擠壓傷/306

第14章 上肢關節鬆動術

一、一般原則/307

二、關節鬆動術的理論/308

第15章 核心肌肉的評定和訓練

一、核心評定總論/328

二、核心穩定作用的評定/336

第三部分 下1/4軀體第16章 神經肌肉訓練

一、本體感覺/353

二、感覺運動系統/354

三、姿勢控制/356

四、神經肌肉功能評定/357

五、損傷對神經肌肉系統功能的影響/357

六、神經肌肉訓練方案/359

七、非手術治療和術後訓練方案/360

第17章 腰椎骨盆系統

一、腰椎骨盆的結構和運動/363

二、腰椎骨盆不穩及疼痛/369

第18章 腰椎手術進展及康復

一、椎間盤和腰椎退變/379

二、腰椎手術治療的一般適應證/379

三、椎間盤源性腰痛和退行性椎間盤疾病

第19章 腰椎一骨盆一髖關節複合體的評定、診斷和治療

一、髖關節功能解剖和力學/391

二、後側肌群/397

三、內側肌群l400

四、前側肌群/400

五、外側肌群l401

六、髖關節與骨盆的卡壓症候群l401

七、骨盆的功能解剖及力學/402

八、骨盆的肌肉學/408

九、整體肌肉系統/411

十、骶髂關節功能障礙的解剖學原因/411

十一、整體功能模式/412

十二、患者的情緒狀態與功能障礙/414

十三、腰椎一股骨節律/414

十四、功能性生物力學/416

十五、骶髂關節功能障礙的病因l417

十六、骶髂問題的表現/418

十七、步態和軀體位置/419

十八、運動的質量/419

十九、運動受限的界限概念l420

二十、適應性l420

二十一、評定l422

二十二、骨盆帶評定中的重要體表標誌l422

二十三、下半身篩查l424

二十四、髖關節的鑑別檢查/426

二十五、常見髖關節症候群或髖關節病理 狀態/428

二十六、客觀檢查l433

二十七、關於骨盆關節的特殊問題l433

二十八、關于禁忌證的特殊問題l434

二十九、影像學檢查有多重要?l434

三十、客觀檢查/435

三十一、骶髂關節的客觀檢查/435

三十二、神經系統檢查/437

三十三、骶髂關節檢查/437

三十四、梨狀肌緊張或梨狀肌症候群l440

三十五、試驗的組合l441

三十六、誘發試驗l441

三十七、觸診l441

三十八、體格檢查結果和骨盆帶功能障礙的 診斷l442

三十九、治療/443

四十、骶髂關節的自我鬆動術l446

四十一、肌肉能量技術/447

第20章 全髖關節置換及其康復治療

一、髖關節負荷的研究

二、手術步驟l454

三、康復治療

第21章 膝關節疾病、評定及治療

一、膝關節解剖l471

二、膝關節急性損傷的評定

三、不穩定的分類l479

四、旋轉不穩定的外科手術治療

第22章 膝關節手術及康復治療原則

一、膝前痛l491

二、髕股關節疼痛分類/491

三、核心肌群肌力練習穩定髕骨,提高膝關節 治療結果l492

四、髕腱斷裂l494

五、前交叉韌帶損傷/494

六、創傷(除外伸肌裝置問題)

第23章 足踝功能障礙、評定及治療

一、正常生物力學l507

二、生物力學(異常)/50!

三、功能障礙和病理改變

四、綜合評定l51z

五、評定程序摘要

第24章 足部矯形器概述及應用

一、問題在哪裡l523

二、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52:

三、與矯形器應用相關的新概念

四、足部矯形器的應用l527

五、矯形器的評定/528

六、距下關節中立位l530

七、功能評定新方法回顧l531

八、足部矯形器的類型/532

九、半成品的足部矯形器/534

第25章 足踝手術與康復新進展

一、跟腱手術/539

二、跟腱術後康復/540

三、腓骨肌腱手術l540

四、腓骨肌腱術後康復l541

五、脛後肌腱手術l542

六、脛後肌腱術後康復/543

七、蹠筋膜手術/543

八、蹠筋膜術後康復l544

九、踝和距下關節的關節鏡手術l544

十、踝關節關節鏡術後康復/545

十一、胟蹲外翻手術l546

十二、胟外翻術後康復l548

十三、踝關節穩定手術l548

十四、踝關節穩定術後康復l549

第26章 下肢關節鬆動術

一、鬆動術

二、致謝

第四部分特殊問題

第27章 軟組織鬆動術

一、軟組織構成l565

二、結締組織結構l566

三、功能失調的原因l567

四、對應治療/568

五、皮膚/568

六、骨骼肌/569

七、肌筋膜單位的功能障礙

八、神經肌肉控制l570

九、能力/571

十、客觀評定/573

十一、治療策略/575

十二、軟組織結構的評定過程

十三、技術應用的原則/583

十四、治療技術/584

十五、治療進展/587

十六、臨床相關性/588

十七、皮膚和淺筋膜l589

十八、總結/603

第28章 軀體感覺、前庭感覺及視覺整合——神經肌肉控制及平衡在骨科實踐的意義

一、感覺整合與骨科實踐的關聯性/604

二、神經肌肉控制的定義/606

三、神經肌肉控制的感覺神經/607

四、高爾基腱器/608

五、骨科中感覺整合的變化/611

六、骨科神經肌肉控制和平衡的循證醫學 評定方法/612

七、眼球神經肌肉控制的測定l622

八、感知覺對平衡和頸部穩定影響的循證 醫學探討/625

九、神經肌肉控制對頸部穩定性的影響/628

十、總結/631第29章 軀幹、肩部、髖部和膝部訓練——肌電圖依據

一、腰背部肌力和耐力訓練/632

二、脊柱中立位的腰椎穩定性訓練

三、腹部訓練/635

四、上肢和下肢肌肉訓練

第30章 神經組織疼痛症的評定與治療

一、神經病理性疼痛/658

二、臨床檢查/660

三、被動運動功能障礙l665

四、神經組織激發試驗的不良反應

五、特定神經幹觸診所引起的機械性痛覺 超敏/669

六、局部病理情況的證據/671

附錄A 胸腰椎手法治療技術


 掃碼購買紙質書

後臺回覆:骨科物理康復治療

按步驟操作

領取電子資料

相關焦點

  • 讀書會|《骨科物理治療學(上下冊)》
    365讀書會是運動醫學部落特創的小社群,入會僅需9.9元/一年,也就是說9.9元可獲取365本精選的運動康復圖書,同時可以在社群裡跟眾多同行互動交流學習心得。今日圖書內容簡介:本書為國內第一套有系統的介紹骨科物理治療學的中文教科書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康復治療學每日一練:物理治療學2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康復治療學每日一練:物理治療學2 2020醫療招聘已火熱開啟,現山東中公衛生人才網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醫療衛生招聘康復治療學每日一練:物理治療學考試資料,跟小編一起來練習一下吧!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康復治療學每日一練:物理治療學10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康復治療學每日一練:物理治療學10 2020醫療衛生招聘已火熱開啟,現山東中公衛生人才網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醫療衛生招聘康復治療學:物理治療學考試資料,跟小編一起來練習一下吧!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康復治療學每日一練:物理治療學8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康復治療學每日一練:物理治療學8 2020醫療衛生招聘已火熱開啟,現山東中公衛生人才網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醫療衛生招聘康復治療學:物理治療學考試資料,跟小編一起來練習一下吧!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康復治療學每日一練:物理治療學11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康復治療學每日一練:物理治療學11 2020醫療衛生招聘已火熱開啟,現山東中公衛生人才網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醫療衛生招聘康復治療學:物理治療學考試資料,跟小編一起來練習一下吧!
  • 招生季 | 康復專業打卡系列之康復物理治療專業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碩士,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康復學博士在讀,康復醫學院物理治療教研室秘書,獲全國首屆康復相關專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賽物理治療組一等獎,福建中醫藥大學教學新秀等榮譽。參與授課的《骨科疾病物理治療》於2021年獲福建省首屆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2020年獲批國家級線下一流本科課程。所在教學團隊獲批福建省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教學名師和團隊。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康復治療學每日一練:物理治療學7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康復治療學每日一練:物理治療學7 2020醫療衛生招聘已火熱開啟,現山東中公衛生人才網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醫療衛生招聘康復治療學:物理治療學考試資料,跟小編一起來練習一下吧!
  • 昆明醫科大學康復學院——2020屆物理治療學畢業生專場 !
    昆明醫科大學康復學院前身為昆明醫科大學康復治療學專業。於2005年成立之初,即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按照國際慣例將康復治療學專業分設為物理治療及作業治療兩個獨立的專業方向,分別培養物理治療師和作業治療師。秉承國際化辦學的理念,2010年作業治療方向通過世界作業治療師聯盟(WFOT)國際教育標準的認證,2011年物理治療方向通過世界物理治療師聯盟(WCPT)國際教育標準的認證。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康復治療學每日一練:物理治療學5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康復治療學每日一練:物理治療學5 2020醫療衛生招聘已火熱開啟,現山東中公衛生人才網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醫療衛生招聘康復治療學:物理治療學考試資料,跟小編一起來練習一下吧!
  • 教授點評:康復治療學專業怎麼樣,全民愛運動,學這個有前途吧?
    畢業後去向最多的行業是全科或專科住院醫院、職業康復服務業;畢業後去向最多的崗位是理療師、物理理療師助理;康復治療學專業適合的學生:高中物理、化學、生物學得好,英語還行;性格上勤學好問、思維縝密,善於懷著強烈的好奇心觀察分析、邏輯推理探究事物的本源。
  • 我院物理治療師圓滿完成全國物理治療學師資培訓課程
    在以前的基礎上增加了PT重點治療技術的Workshop教學內容,以提高教師專業課程實踐教學能力和質量。課程內容包括理論教學和臨床實踐教學,其中理論教學包括《PT教學指南解讀》、《神經康復物理治療》、《神經康復臨床決策》、《心臟康復以及物理治療師的角色和作用》、《慢性病患者的運動治療》、《胸肺物理治療》、《兒童物理治療》和《小兒腦癱的治療技術》等課程,老師分享其教學經驗和應注意的事項;臨床實踐教學包括《手法醫學在骨科疾病中的應用---下腰痛的診斷和治療》與《運動再學習技術的臨床的應用》。
  •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康復治療學:康復治療技術之物理治療學概述及...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康復治療學:康復治療技術之物理治療學概述及應用 複習醫療事業單位考試,需要掌握康復治療學知識,山東中公衛生人才招聘考試網幫助大家總結康復治療學的相關習題,供考生練習。
  • 康復治療學專業-南京中醫藥大學
    培養目標培養能夠在醫院康復科、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中心、康復護理院、療養院、運動隊等各級醫療單位及相關領域,從事康復治療工作的高級人才。培養要求通過學習康復治療學以及中國傳統康復治療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練地掌握康復治療學的基本技能。
  • 康復治療學專業-陝西中醫藥大學
    培養目標培養能夠在醫院康復科、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中心、康復護理院、療養院、運動隊等各級醫療單位及相關領域,從事康復治療工作的高級人才。培養要求  通過學習康復治療學以及中國傳統康復治療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練地掌握康復治療學的基本技能。
  • 康復治療學專業-長春中醫藥大學
    培養目標培養能夠在醫院康復科、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中心、康復護理院、療養院、運動隊等各級醫療單位及相關領域,從事康復治療工作的高級人才。培養要求  通過學習康復治療學以及中國傳統康復治療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練地掌握康復治療學的基本技能。
  • 醫者仁心,守護健康—山東協和學院康復治療學專業介紹
    康復治療學的治療手段:它可以藉助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等措施,綜合地、協調地應用醫學的、教育的、社會的、職業的各種方法來進行治療。  康復治療學的治療目的:減少病傷,殘者的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障礙,從而發揮病傷殘者的最高潛能,使其能重返社會,提高生存質量。
  • 物理因子治療學
    運動康復系列講座——物理因子治療學主講:彭科志
  • 中國康復醫學會物理治療專業委員會康復服務行系列活動之走進昆明通知
    王於領教授、主任物理治療師、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康復醫療中心主任🔹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客戶服務管理處處長🔹中山大學公共衛生碩士,香港理工大學康復科學系博士,澳大利亞Curtin大學訪問學者中國康復醫學會常務理事、物理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康復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學會骨科醫師分會骨科康復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肩肘關節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運動康復學組委員,廣東省醫師學會運動醫學醫師分會運動康復學組副組長,廣東省醫學會社區康復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康復醫學會副秘書長、物理治療師分會會長、康復醫學教育分會副會長等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康復治療學每日一練:物理治療學3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康復治療學每日一練:物理治療學3 2020醫療招聘已火熱開啟,現山東中公衛生人才網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醫療衛生招聘康復治療學:物理治療學考試資料,跟小編一起來練習一下吧!
  • 吉林高考康復治療學_專升本成考專業
    ,能在各類康復醫療機構從事康復治療工作的應用型醫學專業技術人才(康復治療師)。掌握相關的康復醫學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康復治療常用的功能評定技術;掌握中醫康復治療方法,並能運用這些方法對傷病員及殘疾人進行康復治療;掌握物理療法,能運用醫療體操、醫療運動、功能性運動訓練、牽引以及電療、熱療、冷療、光療、水療、磁療等物理因子方法進行康復治療;掌握作業療法,掌握日常生活活動康復訓練法、工藝療法、音樂療法、合理生活方式指導法、手夾板療法等,並運用於康復治療;掌握一定的心理治療和言語治療的知識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