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之 手五裡

2021-02-07 秋毫信息

九玄堂 奉醫承善 九玄堂 奉醫承善 今天

手五裡穴位位置圖

手五裡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手五裡穴位於人體的臂外側,當曲池穴與肩髃穴連線上,曲池穴上3寸處。


 


手五裡穴的名詞解釋

手五裡穴,經穴名。《靈樞。本輸》原名五裡。《聖濟總錄》名臂五裡,《針灸資生經》作手五裡。屬手陽明大腸經。

別名:五裡穴,尺之五間穴,尺之五裡穴,大禁穴,手之五裡穴。

 

1、「手五裡穴」:「手」,指穴位所在的部位為手部。「五裡」,穴內氣血物質所覆蓋的範圍。手五裡名意指穴內物質覆蓋的較大範圍場,且比手三裡穴覆蓋的範圍要大。本穴物質由下廉穴傳來,下廉穴是水溼雲氣開始下降的過程,手五裡穴則是水溼雲氣降地之所,下廉穴所處天部位置比上廉穴高,其所降之濁亦比手三裡穴所覆蓋的範圍要大,故而本穴名為「手五裡穴」。餘名五裡、手之五裡之意與手五裡同。



2、「尺之五間」、「尺之五裡」:「尺」,小也。「五裡」、「五間」,穴內物質所處的範圍也。其名之意與手五裡同,名中加尺,在於強調穴內雨降強度較手三裡穴為小也,故名。

3、「大禁」:「大」,指穴內物質覆蓋的範圍場大也。「禁」,禁火熱之灸也。大禁名意指本穴禁火熱灸之。本穴位處西方之地,地性乾燥,而穴內物質為下廉穴天之上部所降的水溼雲氣,其覆蓋的範圍也大,雨降的強度也弱,脾土所得之陰不足,忌火熱灸之,故名「大禁」。 

手五裡穴的功效與作用

1、緩解治療上肢不遂、肘臂疼痛、攣急、瘰癧、肺炎、扁桃體嚴、胸膜炎、癱瘓、腹膜炎等。

2、按摩手五裡穴的功效:疏經利節,調和氣血。此穴可清瀉陽明、通調氣血,以達清熱瀉火、行氣化痰、活血散結之效而治療瘰癧。通過清瀉大腸與肺經熱邪而治療咳嗽、吐血。

 

手五裡穴的主治病症

1、中醫病症:肘臂孿急,疼痛不舉,風溼腫脹,上肢不遂;咳嗽,吐血;胃脘脹滿,疼痛;嗜臥,身黃,瘧疾,驚恐,瘰癧等。

 

手五裡穴的配伍應用

1、手臂紅腫疼痛:手五裡、曲池、通裡、中渚、合谷、尺澤。

2、瘰癧:五裡、大迎、臂臑。

3、嗜臥,四肢不欲動搖:五裡、三陽絡、三間、厲兌、天井。

 


手五裡穴的按摩手法

1、經常用拇指指腹按揉手五裡,每次1—3分鐘,能改善頸、肩、手臂的血液循環,對上肢有很好的保養作用。

2、手五裡位於骨頭上,通經活絡的效果非常強,尤其能治肩膀上的疾病,如肩膀沉重、肩周炎。按摩時可用原子筆端或食指按壓,每次3—5分鐘。











九玄小針略之29 癤4-1 食療方案(1)

九玄小針略之29 癤4-2 食療方案(2)

每日一穴之  肘髎

每日一穴之  曲池

王陽明: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氣」決定您的壽命,一定要看看!

一陰一陽之謂道:道與易的關係是什麼?

九玄針略 第一篇 春季補氣養肝篇





閱讀 6

分享收藏

贊在看



相關焦點

  • 每日一穴之 手五裡
    手五裡穴的名詞解釋手五裡穴,經穴名。《靈樞。本輸》原名五裡。《聖濟總錄》名臂五裡,《針灸資生經》作手五裡。屬手陽明大腸經。別名:五裡穴,尺之五間穴,尺之五裡穴,大禁穴,手之五裡穴。 1、「手五裡穴」:「手」,指穴位所在的部位為手部。「五裡」,穴內氣血物質所覆蓋的範圍。手五裡名意指穴內物質覆蓋的較大範圍場,且比手三裡穴覆蓋的範圍要大。
  • 每日一穴:手五裡
    :手五裡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出自《靈樞·本輸》。手五裡,中國古代一寸曰一裡,此穴在曲池上3寸處,若是從肘端(肱骨外上髁)向上量,正好5寸,故名。手五裡穴位取穴:屈肘,在臂外側曲池與肩髃的連線上,當曲池穴上3寸處。
  • (每日一穴)手五裡:肘臂攣痛、瘰癧
    《手陽明大腸經經穴》手五裡 Shǒu wǔ lǐ LI 13【出 處】《針灸甲乙經》:「少氣,灸手五裡。」【別名出處】五裡《靈樞·本輸》、臂五裡《聖濟總錄》、尺之五裡《靈樞·小針解》、尺之五間《中華針灸學》。【穴名釋義】 在曲池穴上3寸之處,若自肘尖處向上量之,適得5寸,以古說一寸為一裡計之,故名「五裡」。
  • 【每日一穴】手三裡穴
    手三裡穴(Shǒu sān lǐ),經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亦稱三裡。屬手陽明大腸經。大腸經的合穴,五行屬土。別名:三裡,鬼邪,上三裡,因為它能通知上中下三部的疾病,所以稱為手三裡。【腧穴釋義】「手」,指穴所在部位為手部。「三裡」,指穴內氣血物質所覆蓋的範圍。該穴名意指大腸經冷降的濁氣在此覆蓋較大的範圍。
  • 每日一穴 大腸經之手三裡
    手陽明大腸經穴位為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裡、曲池、肘髎、手五裡、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 【每日一穴】手五裡穴—治療上肢不遂、肘臂疼痛、肺炎、扁桃體嚴、胸膜炎、癱瘓、腹膜炎等
    【手五裡穴位位置圖】   【圖解手五裡穴位的位置】    【手五裡穴的位置】位於人體的臂外側,當曲池穴與肩髃穴連線上,曲池穴上3寸處。    另說「在肘上二寸」(《十四經發揮》);「在肘髎斜上二寸五分」(《循經考穴編》)。
  • 手五裡穴 | 人體穴位查詢
    穴位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是針灸治療疾病的刺激點與反應點。腧與「輸』通,有轉輸、輸注的含義;「穴」即孔隙。
  • 每日一穴之 外關
    本穴物質為陽池穴傳來的陽熱之氣,行至本穴後因吸熱而進一步脹散,脹散之氣由穴內出於穴外,穴外的氣血物質無法入於穴內,外來之物如被關卡一般,故名。手少陽經與陽維脈之會:本穴物質為吸熱後的脹散之氣,此氣外出本穴後交於陽維脈所在的天部層次,故為手少陽陽維之會。三焦經絡穴:絡,聯絡也。
  • 每日一穴之 偏歷
    偏歷穴位位置圖偏歷,經穴名。出自《靈樞·經脈》。屬手陽明大腸經。
  • 【每日一穴】手三裡穴——通經活絡、清熱明目、調理腸胃等
    別名:三裡,鬼邪,上三裡,因為它能通知上中下三部的疾病,所以稱為手三裡。    穴位含義:大腸經濁氣在此降地並覆蓋較大的範圍。    1、手三裡。手,指穴所在部位為手部。三裡,指穴內氣血物質所覆蓋的範圍。該穴名意指大腸經冷降的濁氣在此覆蓋較大的範圍。本穴物質由上廉穴傳來,上廉穴的水溼雲氣化雨而降,在該穴處覆蓋的範圍如三裡之廣,故名。
  • 每日一穴之 迎香
    迎香穴位位置圖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
  • 每日一穴之 商陽
    商陽穴的名詞解釋商陽穴,經穴名。屬手陽明大腸經。出《靈樞。本輸》。如商陽之解,本穴的氣血物質由大腸經體內經脈的陰水所化,出體表經脈後化為純陽之氣,穴內無陰性之水,是絕陰化陽的過程,故名「絕陽穴」。4、「而明穴」:「而」,語氣助詞,作轉折用。「明」,與暗相對,指可見。而明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可見之物。在中醫學中,物質可劃分為二大類,一類為陰,一類為陽,陰又為有形之水,陽又為無形之氣。有形之水可見,無形之氣不可見。
  • 每日一穴之 中衝
    中衝穴的名詞解釋1、中衝穴: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手厥陰心包經。井(木)穴。2、「中衝穴」。「衝」,衝射之狀也。該穴名意指體內心包經的高熱之氣由此衝出體表。本穴物質為體內心包經的高熱之氣,在由體內外出體表時是衝射之狀,故名「中衝穴」。3、心包經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物質是來自體內心包經的高熱之氣,且由本穴的地部孔隙而出,故為心包經井穴。
  • 每日一穴之 會宗
    會宗穴的名詞解釋會宗穴,經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陽之郄穴。三焦經的陽氣在天之天部會合。宗,祖宗也,為老、為尊、為長也,此指穴內物質為天之天部的陽氣。該穴名意指三焦經的陽氣在天之天部會合。本穴物質為三焦經的天部陽氣會合而成,所處為天之天部,如宗氣之所匯,故名。三焦經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物質為天之天部的陽熱之氣,水溼稀少,有名而無實,外傳的實質物質如從孔隙中傳出一般,故為三焦經郄穴。
  • 每日一穴|手三裡穴
    手三裡穴,經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亦稱三裡。屬手陽明大腸經。大腸經的合穴,五行屬土。別名:三裡,鬼邪,上三裡,因為它能通知上中下三部的疾病,所以稱為手三裡。【腧穴釋義】「手三裡穴」。「手」,指穴所在部位為手部。「三裡」,指穴內氣血物質所覆蓋的範圍。
  • 每日一穴之 下廉
    下,與上相對,指下部或下方;廉,廉潔清明也;手,指本穴位於手部。3、下廉、手下廉名意指本穴下部層次的氣血物質潔靜清明。4、本穴物質為溫溜穴傳來的水溼雲系,此水溼雲氣在本穴所處的位置是在天之天部,而天之下部的氣血物質相對處於廉潔清靜,故名。
  • 每日一穴之 上廉
    上廉穴的名詞解釋1、上廉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聖臍總錄》稱手上廉。屬手陽明大腸經。2、穴義為,大腸經經氣中濁重部分在此歸降地部,天之上部廉潔清靜。3、上廉穴、手上廉:上,與下相對,指下部或下方;廉,廉潔清明也;手,指本穴位於手部。4、上廉、手上廉名意指大腸經氣血物質所處為天之下部,天之上部氣血虛少,潔靜清明。本穴物質為下廉穴傳來的水溼雲系,在本穴所處的位置是在天之下部,而天之上部的氣血物質相對處於廉潔清靜,故名上廉。
  • 每日一穴之 消濼
    消濼穴的名詞解釋1、消濼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陽三焦經。別名:臑窌穴,臑交穴,臑俞穴。「濼」,水名,湖泊之意。該穴名意指三焦經經氣在此冷降為地部經水。本穴物質為清冷淵穴傳來的滯重水溼雲氣,至本穴後,水溼雲氣消解並化雨降地,降地之雨在地之表部形成湖泊,故名「消濼穴」。3、「臑窌穴」:「臑」,動物的前肢,前為陽、後為陰,此指穴內氣血為天部之氣。「窌」,地窖也。臑窌名意指穴內的天部之氣在此化為地部經水。理同消濼名解。
  • 每日一穴之 四瀆
    四瀆穴的名詞解釋1、四瀆穴,隸屬三焦經穴位。穴位含義為,三焦經氣血在此冷降為地部經水。2、四瀆穴:四,數量詞;瀆,小溝渠也。本穴物質為三陽絡穴傳來的水溼雲氣,在本穴的變化為部分水溼冷降歸地,降地之水形成向穴外流溢的數條小溝渠之狀,故名四瀆。
  • 每日一穴 大腸經之曲池穴
    曲,隱秘也,不太察覺之意。池,水的圍合之處、匯合之所。曲池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地部之上的溼濁之氣。本穴物質為手三裡穴降地之雨氣化而來,位處地之上部,性溼濁滯重,有如霧露,為隱秘之水,故名曲池。(2)鬼臣。鬼臣,風止也。鬼臣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無風的橫向運動。大腸經屬金,金氣為神為君,其所克的風為鬼為臣,且本穴物質由手三裡穴傳來,在本穴聚集而無風木的橫向運動,風為死鬼,故名鬼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