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首例德國蛇牌計算機導航下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在睢寧縣中醫院成功完成

2021-02-10 睢寧縣中醫院訂閱號

2021年1月22日,

縣內首例

德國蛇牌計算機導航下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術

在睢寧縣中醫院骨傷科順利完成。

患者單某,男,66歲,因「右膝關節反覆疼痛發作5年,加重伴活動受限2年」入院,根據病史、體徵及DR檢查診斷為:右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患者自述5年前勞累後出現左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初自行購買膏藥貼服,療效不明顯,繼而去當地醫院就診,當地醫院以左膝骨性關節炎為診斷給予玻璃酸鈉及臭氧關節腔注射,症狀有所改善,後症狀反覆,患者及家屬為求明確診治,慕名來我科就診。

患者入我院查體表現為:行走跛行,右膝關節屈曲內翻畸形,關節周圍廣泛壓痛,內側較重,右髕骨研磨試驗(+),右膝浮髕試驗(+),右膝屈伸、旋轉功能受限,右下肢遠端血循、感覺及活動良好。

▲術前DR片

手術在8時30分開始,由劉欣副主任為主刀醫師,以周軍主任,許雷主治醫師為助手醫師的關節團隊,對病人實施了計算機導航輔助下右膝關節表面置換術

術中發現右膝關節廣泛骨贅生成,軟骨磨損嚴重,關節間隙變窄內側較重,劉欣副主任首先切除增生的滑膜組織、骨贅,病變的交叉韌帶及半月板,依次植入定位接收器,根據電腦測量結果在導航的幫助下進行截骨,安裝假體,恢復下肢正常力線,髕骨去神經化,後衝洗縫合,手術持續到上午9時50分,經過大家共同努力手術非常成功。

上午10時10分左右許病人返回病房,各項生命指徵正常。

▲術中應用導航定位


▲術後DR片:假體位置良好

膝關關節置換手術是骨科中的高難度手術,而該病人的複雜情況對手術的實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例手術的成功實施,計算機導航技術的順利開展,標誌著我院骨傷科在處理骨關節及骨科疑難重症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患者右膝關節症狀體徵及影像學資料及患者的治療經歷可見,右膝關節病變較重,保守治療效果已難湊效,結合年齡及患者本人家屬要求已達到了進行表面置換手術的指徵。手術治療是唯一能徹底減輕這名患者痛苦的選擇,許雷碩士首先進行了病情匯報,劉欣副主任醫師經過認真查體,組織全科醫生術前討論全面分析各項輔助檢查資料後,認為人工關節表面置換術是最佳術式。患者關節畸形不重,決定選用不做髁間成形的弧形墊膝關節。那麼傳統假體股骨外翻截骨要安裝髓腔定位杆,一旦打開髓腔又增加感染風險,最終經周軍主任,劉欣副主任及科室討論後,採用現代計算機導航儀來輔助完成這次治療,可以避免打開髓腔而導致感染的風險。


計算機輔助導航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手術之一,通過對患者下肢解剖信息收集進行三維合成,輔助精確控制截骨量、假體角度,對軟組織松解和平衡可以實行量化操作,具有以下優點:1.提高了精確度和可重複性(可測出 1.0 毫米或 0.5 度誤差,手術技術不佳的醫生也可獲得良好機械軸線);2.優良的機械軸線獲得更好的功能和長久的優良率;3.不需開髓,減少出血及術中術後併發症如脂肪栓塞。這樣就避開了對髓腔的幹擾,同時又確保手術的準確性, 提高手術效果。

相關焦點

  • 安徽首例計算機導航完成複雜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術
    「這就像我們的車載導航系統,它能準確地幫我們找到手術的位置,誤差不超過1,實現精準定位。」記者8月7日獲悉,省內首例計算機「導航」複雜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術日前在安醫大一附院完成,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換關節用上了「導航」幫忙。
  • 膝關節精準置換!西南首例計算機輔助人工關節置換術今日完成
    ,脛骨平臺需要磨切8毫米……」經過精準測量,醫生精確完成了人工膝關節植入手術最關鍵的一步。今(23)日,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骨科關節病區張瑗副教授為67歲的鄒婆婆成功實施了計算機輔助人工關節置換術。據了解,這也是西南地區進行的首例此類手術。
  • 上海六院東院開展首例計算機導航輔助下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
    近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關節外科在科主任張先龍教授帶領下,使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Brianlab KNEE 3.2系統,為一例類風溼性膝關節患者,開展了我院首例使用計算機導航系統輔助的全膝關節置換手術。
  • 蘭大二院完成甘肅省首例個體定製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蘭大二院完成我省首例個體定製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宜秀萍)3D列印融合多模影像技術,實現術前設計全數位化,術中在智能輔助定位系統導航引導下快速精準完成關節置換,術後第二天患者便下地行走鍛鍊。
  • 北京協和醫院完成我國 首例機器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
    北京協和醫院完成我國 首例機器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 2020/01/18 07:41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遊歷 瀏覽:6459
  • 大連首例3D列印膝關節置換手術在大醫二院完成
    點擊查看 日前,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簡稱「大醫二院」)關節外科首次成功利用3D列印技術開展了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據悉,3D列印膝關節技術應用於醫療在大連是首例。
  • 西南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術在華西成功完成
    日前,華西醫院骨科周宗科教授團隊成功完成了我國西南地區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這也是我國骨科硬組織機器人的一次重要臨床應用。患者王婆婆家住阿壩州,今年65歲,已經飽受膝關節骨關節炎折磨20年。今年1月,周宗科教授團隊給王婆婆先進行了左側全膝關節置換術,手術十分成功,左膝關節疼痛消失,可以自由行走,患者十分滿意。
  • 贛州市中醫院又成功為一老齡患者行膝關節表面置換術
    在膝關節內部,大腿骨與小腿骨的表面都有起著緩衝作用的關節軟骨,隨著該軟骨的磨損,患者行走或上下樓梯時膝關節會出現疼痛感。在人體關節中,膝關節除要支撐全身重量外,還要作站立、下蹲、跳躍、跑步、行走等動作,因此膝關節的活動十分頻繁,最易發生膝關節磨損,所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最為常見。  患者許某,女性,78歲,因右膝關節腫痛,活動受限4年餘,加重1年入院。
  • 壺關縣中醫院成功完成兩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四月,春暖花開,桃李芬芳,新冠肺炎疫情高峰已過,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中醫院外二科連續收治了兩例嚴重的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經過嚴格評估後,為其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手術過程非常順利,術後第二天患者即可藉助助行車獨自行走,目前已經康復出院。
  •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成功實施唐山首例血友病患者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 成功實施我市首例血友病患者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雪漫)近日,在多科室協作下,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一病區成功實施我市首例血友病性膝關節炎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 安徽省首例3D列印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在省中醫院完成
    人民網合肥8月24日電(胡磊 陳小飛 張依帆)8月19日,安徽省中醫院骨科周章武主任及其團隊,採用3D列印技術,成功地為一例嚴重膝關節畸形病人採用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並在圍手術期採取系列快速康復措施,使患者在第2天就能下地行走,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 ...附屬醫院兗州院區在3D列印技術輔助下成功完成右側全膝關節置換術
    近日,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兗州院區關節外科收治了一位特殊的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在3D列印技術輔助下成功完成右側全膝關節置換術。    3D列印技術輔助手術,是通過術前在計算機三維模型上精確規劃截骨線及骨塊復位,並通過3D列印技術列印出完全匹配的數位化手術導板,作為醫生手術導航的工具應用於手術中,保證手術中截骨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經術前影像學資料採集、數據分析、模具製備,關節外科團隊為患者行右側膝關節置換術。
  • 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新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在博鰲樂城完成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7日消息(記者蘇桂除)12月26日,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博鰲超級醫院完成全國首例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這是繼12月18日博鰲超級醫院成功施行強生全新人工全髖關節假體置換術後,樂城又創造的一個「全國首例」。  此次手術的最大亮點,正是通過Mako智能骨科機器人的輔助精準完成了極高難度的生物型假體的置入。
  • 市立醫院完成山東省首例人工智慧輔助全膝關節置換術
    8月13日,青島市市立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滕學仁教授團隊成功完成山東省首例人工智慧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標誌著我院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進入「智能+精準醫療」新時代。膝關節置換「黑科技」——AIKNEE傳統的全膝關節置換術極其依賴術中所見及骨科醫生的臨床經驗,醫生需在手術中反覆測試和比對以尋找最適的假體大小,同時由於患者個體差異大、病情複雜等問題,導致全膝關節置換術後患者滿意度偏低。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深,越來越多的患者對高質量膝關節置換術的需求日益強烈。
  • 黔南首例!黔南州中醫醫院完成人工智慧輔助下精準全髖關節置換術
    2020年11月10日,黔南州中醫院骨傷科任一主任醫師關節團隊完成首例人工智慧(AI)輔助下精準全髖關節置換術,這在黔南州是首例。 本次接受手術的患者,強直性脊柱炎雙側強直髖。本手術中,該病例使用人工智慧輔助下髖關節假體尺寸和定位設計,術前假體設計(通過人工智慧,三維重建解剖模型,智能識別解剖位點及智能匹配最適假體型號及安放位置。人工智慧按醫師要求自動匹配最適合的人工關節假體型號,並規劃出精準的截骨參數)。
  • 青島膠州市人民醫院骨科成功完成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
    近日,膠州市人民醫院骨科邀請濟南軍區總醫院蘇君教授為兩位住院患者進行了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周某, 69歲,雙膝部疼痛10餘年,加重1年,診斷為雙膝關節退行性病變, 醫院邀請蘇君教授來院會診後,建議手術治療,醫院骨科在蘇君教授指導下,成功完成左側人工全系關節置換術,術後患者左膝關節功能明顯改善,目前正在康復治療中。
  • 膝關節置換,請「GPS導航」來幫忙
    「這就像我們的車載導航系統,它能準確地幫我們找到手術的位置,實現精準定位。這樣一來,手術的創面就小了,患者當天就能下地走路。」記者從浙江大學明州醫院關節外科主任何志勇處了解到,該科開展了省內首例袖珍導航i-join(愛喬)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目前已成功實施十餘例。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換關節請了「導航」來幫忙。
  • 天津市首例機器人助力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在天津醫院完成
    津雲新聞訊:天津醫院近日利用我國自主研發機器人成功完成輔助全膝關節置換術張大媽今年78歲,十年前即患上腿疼病,到醫院檢查為右膝關節退行性改變、關節間隙狹窄,骨質增生,建議保守治療。張大媽疼痛中一忍就是十年,可她的關節病越來越嚴重,膝關節嚴重畸形,無法伸直,無法正常走路,只能拄著拐杖走。十年中她嘗試過各種偏方、藥酒、膏藥,均無療效。最近,獲悉天津醫院可通過機器人實施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她來到該院就診。
  • 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
    目前,人工關節置換術已成為治療關節嚴重病變的主要手段之一,被譽為20世紀骨科發展史中重要裡程碑之一。據資深醫學雜誌報導,在歐美發達國家,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已是常見的手術之一,僅美國每年進行的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近10萬例,中國是擁有12億人口的大國,每年進行的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不足1萬例,與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
  • 解放軍總醫院完成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術
    解放軍報訊孔祥朋、特約記者羅國金報導:日前,記者從解放軍總醫院獲悉,該院骨科醫學部陳繼營教授、柴偉副教授團隊,成功完成一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標誌著在國產機器人輔助外科領域取得創新突破。機器人輔助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當前國內外醫學研究前沿課題。本次手術,也是我國完全自主研發的某型骨科手術機器人首次亮相。解放軍總醫院骨科醫學部專家全程參與了機器人系統研發過程,進行了500多例前期試驗,確保了其在臨床應用中的穩定性、安全性和精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