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澳洲熱點指南」訂閱本刊。
夏季,是痱子的高發期。寶寶臉上、頸部、身上很容易出現一些紅色的「小粒粒」,我們理所當然的把它們當成痱子處理!
其實,這些「小粒粒」也有可能是溼疹!如果將溼疹當成痱子處理,會讓情況更糟糕噢。
■ 溼疹痱子如何區分
❶ 部位不同
溼疹多見於寶寶的面頰部、前額、眉弓、耳後,尤其是耳後,嚴重時可累及胸部和上臂。而痱子多見於寶寶身體的多汗部位,如額部和頸部、枕部等。
❷ 形態不同
溼疹,開始時皮膚發紅,上面有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可出現水皰、膿皰、小糜爛面、潮溼、滲液,並可形成痂皮,痂脫落後下面是糜爛面,癒合後成紅斑。約數周至數月後水腫性紅斑開始消退,糜爛面消失,皮膚乾燥,呈現少許薄痂或鱗屑。
痱子的成因是汗管被堵塞、排汗不順暢而最終汗腺發炎引起的,所以痱子的丘疹中央有一個小白點,那是發炎的表現。另外,熱痱子常常突然出現並迅速增多,有時候寶寶一覺起來滿頭或滿頸熱痱子,媽媽們不用驚訝。只用一會會,痱子就可以長很多。
在寶寶皮膚出現問題的時候,媽媽要先仔細觀察辨別,一定不能盲目處理,否則只會讓情況更嚴重
寶寶發溼疹了,怎麼破?俗話說,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對抗溼疹也一樣。先來了解一下,溼疹究竟是個啥!
■ 溼疹是個啥
嬰兒溼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嬰兒溼疹一般出現在出生後1~3個月,多見於對牛奶過敏的嬰兒。
■ 溼疹的3種類型
❶ 脂溢型
常見於生後1~3個月,以面部為主。皮膚潮紅,覆蓋黃色油膩性鱗屑。
❷ 滲出性
常見於3~6個月肥胖者。表現為開始在頭面部,以後可蔓延全身。面頰出現紅色小丘疹,小水泡及紅斑。可有紅腫、糜爛、滲出,黃色結痂。
❸ 乾燥型
常見於6~12個月,出現在面部、軀幹、四肢兩側。表現為丘疹、紅腫鱗屑及結痂。
❶ 遺傳因素
溼疹與遺傳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父母中一方曾患有過敏性疾病,或得過溼疹,那麼小寶寶得溼疹的可能性很大。
❷ 食物因素
對於牛奶或其他食物過敏,牛奶(包括牛奶配方奶)中含有大量異體蛋白,極易引起過敏,是讓寶寶得上溼疹的罪魁禍首;如果媽媽食用雞蛋、魚、蝦、蟹、巧克力、果糖等都可能會引起寶寶過敏,根除寶寶溼疹的關鍵在於明確引起過敏的物質。
❸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也可能造成溼疹,羊毛織品、人造纖維衣物、花粉、蟎蟲、汗液、尿液、空氣乾燥等都可能引發溼疹。
❹ 精神因素
情感因素也會讓寶寶受到影響而患溼疹,精神緊張會使溼疹加重。
了解了這麼多關於溼疹的知識,如何預防治療?小辣分享給大家溼疹防治的TIPS,希望小寶寶們健康快樂的度過這個夏天。
❶ 儘量避免讓寶寶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如寶寶對雞蛋過敏,可暫時不添加。
❷ 如果寶寶吃母乳,媽媽一定要注意飲食,不要吃易引起過敏的魚、蝦、羊肉等食物。
❸ 保持寶寶雙手清潔,勤剪指甲,避免抓撓,以免感染。
❹ 肥皂和熱水會將寶寶皮膚表面的油脂洗掉,使皮膚更加乾燥,還會刺激肌膚。
❺ 給寶寶穿棉質的寬大衣服,避免摩擦加重溼疹。不穿絲、毛織物的衣服,以免引起或加重過敏。
❻ 如不能進行母乳餵養,可參考醫生的意見選用含有益生元的配方奶,有研究證明選用含有益生元的配方奶,有助於調整嬰兒的免疫系統,降低嬰兒溼疹,以及避免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❼ 不要隨便給寶寶用激素類藥膏,會帶來副作用。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一般溼疹輕者是不需要藥物治療的,但要注意皮膚護理,保持清潔。
除了日常的護理,皮膚清潔也非常重要。寶寶們非常怕熱,一到夏季出汗特別多,如果僅僅只是用清水洗澡的話,根本無法有效抑制細菌,就容易引發各種皮膚問題。
那媽媽們又要擔心了,如果寶寶用沐浴露洗澡過敏怎麼辦?所以幫寶寶選擇沐浴露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純植物清潔,天然無刺激的沐浴露,才能用的放心。
1.康維他溼疹膏
【規格】50g
【產品成分】
天然成份包括Medihoney™抗菌蜂蜜、椰子油、德國甘菊精華、月見草油、蘆薈及維生素E,能有效;
消毒殺菌,並止癢添潤,加倍呵護;
【產品特點】:
無添加色素或香料
無羊毛脂
無苯甲酸酯類
無類固醇及礦物油
【使用方法】每天三次,塗抹位置須事先清洗乾淨;建議沐浴後及更衣後添加塗抹
2.Hope's Relief溼疹膏
【品牌】Hope's Relief
【規格】
【產地】澳洲
【適用人群】嬰兒、兒童、孕婦、成人
【使用方法】每日取本品適量塗摸在患病區域,3到4次用於患處。
我們致力於推廣權威、專業知識,如涉及原作者權益,請聯繫小編刪除
「乳頭霜」:Lansinoh羊毛脂乳頭保護霜
「美可卓藍莓」:美可卓藍莓護眼奶片
「心血管」:降三高產品集合
「輔酶」:保護心臟的輔酶Q10
關於·About
訂閱與聯繫
❶ 回文章頂部,點「澳洲熱點指南』進行訂閱(推薦)
❷ 搜號碼:Au_come 或搜公眾號「澳洲熱點指南「
➌ 負責客服微信號:Au_com(及時回復)
專業澳洲藥店,服務型微信公眾平臺。
公眾平臺二維碼: